
自上而下左起:第一排马中友好协会执行秘书陈春福、高可姸、张颖辰、李泽显;第二排左起朱基辉、迪瓦加、梁靓、汤凌屹;第三排左起周虹伶、依萨厄、马中友协副秘书长黄振隆、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语老师张静灵、莎基娜;第四排左起何丹、杨帅、北京友协郑超、吕纯华(他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留学生,最近荣获北京友协主办的征文赛一等奖)
(吉隆坡18日讯)马中两国的9名学生参与“马中青年友好对话—美丽的邂逅”线上交流,全程以灵动流利的马来语对谈,以理趣兼融的观点叙述他们生活与学习体验,更增进两国青年的情感联系。
在约两小时的对谈中,他们讲述互访交流时的难忘经历,包括味蕾情缘、学马来语的热情、对历史文化的赞叹及明理的收获。
此线上交流活动是由马中友好协会与北京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办,中国传媒大学协办,获得中国驻马大使馆支援。
大会邀请马中两国的留学生畅谈在他乡的生活故事、习俗体验及游历等,大家全程以马来文交流。活动是由激励讲师兼新媒体制作人周虹伶主持。
9名参与交流的学生中,有5名是在学生交换计划下到过理科大学(USM)学习的中国学生,即张颖辰、汤凌屹、高可妍、李泽显及杨帅;另4名马来西亚学生则是莎丽花莎基娜、迪华拉西尔瓦、莫哈末依萨厄及莫哈末阿斯拉夫。
特别嘉宾梁靓受邀讲述两国的友谊及未来展望,她指选择修习马来文,有助拓展其视野,让她更有就业优势。
身为知名马来语博主及主播、中央电视广播总台马来语记者的梁靓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疫情期间她以马来语视频向网友分享中国的防疫措施,在面簿用马来名“Husna”分享中国的故事。
她还到过在贵州省进行对中国-东盟合作妥乐论坛,及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的报道工作;也到过乌鲁木齐,用Vlog和图片展现真实的新疆。
据了解,目前中国有11所大学及两所学院设有马来语系,师资阵容愈趋巩固,马来文的教学发展也越来越蓬勃。
两年组4考察团访华
马中友好协会副会长祖基菲里致欢迎词时说,过去两年,该会组织4个考察团,到过北京、山东、宁夏、西安、广东及云南,有百多名各族代表参与文教、商贸及大专生交流活动,拓展了视野。
他说,虽然疫情对去年的青年交换计划带来影响,该会仍通过线上讲座为在国内的中国留学生提供资讯。
“此次交流活动采用马来语为媒介,令人欣喜,不仅增强双边感情联系,而且还促进两国语言的应用及文化的沟通。”
北京友协副会长刘玉虹则说,去年《2020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吉隆坡宣言》宣导布城愿景,希望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马中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参与体,愿景的实现还需靠青年的积极参与,在接力奋斗中实现。
“2020年疫情通过网络平台多次在‘云端’相聚、北京东盟青少年科学营周年庆、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新机遇和新挑战等系列活动,均深化民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