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汉顺(前排中)与嘉宾在对话后合照。左二起为林进权、李金泉、邹寿汉、汤荣坤、陈仕勇、林永兴及王发;右起为刘磐石、杨安山、罗文森、姚长禄、邱财加及王鸿财。
(吉隆坡19日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医生透露,爪夷文课题已拟议了建议方案。
马汉顺指出,在与各华团耗时9个月的开会和讨论后,大家建议推出一个多元语文资源手册,即除了爪夷文,也有中文、淡米尔文,以及东马的伊班文、卡达山杜顺文介绍。
他今日在与雪隆华小董事会召开交流会时说,此建议有助加强东西马两地文化的认识;除了能提升孩子在各语言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了解各族语言文化,也能解决爪夷文教学出现的争议。
介绍华文书法
马汉顺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各华教团体商讨爪夷文教学课题,并获得各方提供意见,以解决爪夷文教学中出现的纷争和矛盾。
他指有关建议包括资源手册上增加小学四年级马来文的内容,如介绍国徽、令吉纸币、路牌、中国回教堂门牌上的爪夷文字、一页介绍中文(自强不息、文房四宝、对联、寺庙内的华文书法)及淡米尔文书法。
其他建议包括五年级的资源手册内容中加上介绍伊班文,六年级会有卡达山杜顺文介绍,以拉近东西马两地的认识。
马汉顺认为此举有助国人了解大马是多元文化和种族的国家,除了三大种族,还有伊班及卡达山杜顺族等。
“上述语言都是属于纯知识介绍,非语文技能,同时也不列在课本中,而是以资源手册书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
10+6增建搬迁变9+6
马汉顺解释,国阵政府时期的10+6所增建及搬迁华小计划,因陈嘉庚华小的相关准证转移给关丹中菁华小二校,而减少至9+6所。
他说,在2018年12月20日,在时任教育部长马智礼同意下,批准使用10+6所增建华小固打,以将其中一所增建华小准证转移给关丹中菁华小二校,因此,如今增建华小已减少至9+6所。
根据原有计划,10所增建华小为郭鹤尧华小、沈慕羽华小、敦李孝式华小、谢华华小、李莱生华小、陈嘉庚华小、征阳华小、翁毓麟华小、朱云兴华小及敦林苍佑华小。
竭力为华中获更多拨款
教育部将通过其他渠道,让国民型华文中学(华中)获得更多拨款。
马汉顺说,在2021年财政预算中,该部对华中的拨款将增至1000万令吉。
他说,尽管国内目前有81所华中,但教育部策划与研究单位(EPRD)的记录显示,国内共有65所华中,其他华中则被列为国中,为此,他已向教育部长和秘书长表达有意发放拨款给所有华中的意愿,希望让所有华中都获得拨款。
半津学校速申请维修拨款
2021年财政预算案旗下的学校维修与提升拨款已开放申请,政府资助学校(半津贴)受促在明年1月31日前提出申请,以免拨款延迟发放问题发生。
马汉顺希望能尽量在6月、7月或8月前发放拨款,以便不会有学校在最后一分钟拿不到钱(拨款)。
他说,政府学校将沿用以往方式,即依据财政部的程序,通过州教育局颁布工程方式下放拨款给有关学校,唯他仍会设法让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以相同方式得到拨款。
马汉顺提及,教育部发现2020年华小5000万令吉拨款,只剩622万令吉事件后,已重新将拨款汇入学校董事户头,并指华小4600万令吉拨款已在本月7日发放完毕,而华中2000万令吉拨款则在本月5日全部发放。
出席者计有大马华文理事会主席拿督王鸿财、崇文华小董事长拿督王发、留台联总理事林永兴、全国校长职工会理事陈仕勇、中国公学董事长丹斯里邱财加、旺莎玛珠华小董事长拿督斯里姚长禄、巴生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拿督汤荣坤、中国小学董事长邹寿汉、白沙罗中华小学董事长李金泉、燕美华小董事长拿督刘磐石、平民华小董事长拿督杨安山、士毛月新民华小董事长林进权及蒲种汉民华小董事长拿督罗文森。
王鸿财:华理会无意取代华教组织
王鸿财驳斥有些人士指华理会有意取代其他华教团体的说法。
他强调华理会没有必要去取代任何一个华教组织,而且不排斥与其他华教团体合作,以便捍卫华教及提升华小。
他说,该会目前仍积极跟进爪夷文课题,并期望最终能达到双赢局面,以及达到各方皆可接受的结果。
“华理会虽在捍卫华教课题上面对内部及外界的挑战,但不会退缩。我呼吁更多团体站出来协助解决华教问题,齐心捍卫华教及母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