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南洋社论

扶贫先扶志/南洋社论

 

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周一(7日)在上议院回答提问时宣称,即将成立的土著繁荣理事会(MKB)不是新经济政策2.0,并强调政府在扶贫政策上,不会忽略任何一个族裔,也不能只让土著富有。

为期20年(1970年至1990年),旨在改变土著,尤其是马来人跟其他种族之间经济鸿沟的新经济政策,普遍上被认为以失败告终;而时至今日,“马来人的困境”依然是一项课题,更是一些政客时不时拿来挑衅种族敏感神经的工具。

 

敦马哈迪医生在位第四任首相的22年期间,就一边推出扶助土著和马来人的经济计划,另一边则不断呼吁有关族群放弃政府的“拐杖”;这个存在矛盾的行为和心态,或许可被视为是恨铁不成钢,却又不得不屈服于政治现实的一种综合表现。

其实,政治领袖皆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只是每当为了讨好特定族群和选民,“授人鱼”往往被认为是更直接,也更“有效”的方法;因为如此,许多掌权者乐此不疲。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一个贫穷家庭,只要其中一个成员能在学业上出人头地,这个家庭就大有摆脱穷困的机会;而在这个任谁都懂的大道理之前,有关家庭成员必须立志读好书,而不是成日懒懒散散,在课业上敷敷衍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是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来的。所谓扶贫先扶志,唯有立志向上,才能改变命运,才能换来美好的明天。

土著繁荣理事会将如何操作,目前还找不到准确答案,但大马的贫富鸿沟,若继续以“不同族裔之间的种族问题”视之,那将是历史的重复,同样的争议将周而复始,对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没有裨益。

穷困,不是特定族裔的代名词。我们欢迎首相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许诺,同时希望政府为所有族裔制定公平的政策,尤其将扶贫计划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