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阿敏与华才的蓝海和红海

民政党主席刘华才,这两天引起一阵注意。他公开赞扬首相慕尤丁这两个月领导有方,抗疫有功;还呼吁全国人民支持慕尤丁。

慕尤丁有知,应该是老怀安慰,算是收到来自党外的一份生日礼物。

不过,民间,尤其是华人社会观感如何?我有所保留。

对很多人而言,喜来登事变的伤口犹在,他们已经对慕尤丁作出结论,因此,要正面肯定慕尤丁的表现,难度只比认贼作父稍低一些。

即使政府抗疫有功,他们认为,那也是诺希山的功劳。

而国会不准备对不信任慕尤丁动议进行表决,让众人找到一个炮轰慕尤丁的最好理由。

华才在这个节骨眼的褒扬,不会对慕尤丁加分,也不会为自己加分。

那么,他又为了什么,在这个时候献上殷勤?

作为政治评论人,我相信政治人物的谈话和行动,都有比表面更深层的目的,即使是华才。

说坦白话,在目前国盟要打开大门,广召政党加入的时刻,让华才看到一个机会。

虽然民政党暂时没有被列入受邀的12个政党的行列,但是,如果情况需要,加多一个后补,对慕尤丁也不碍事。

这么说吧。民政党退出国阵之后,原本想要开拓一番天地,成为独立政党,发展成为第三股势力。这是刘华才上任党主席的一番抱负。

华才过去在大学商学院任教,听说他的拿手科目是蓝海策略。简单的说,蓝海策略就是避开已经饱和,已经割喉竞争的红海市场,寻找和开拓无人竞争,潜力无穷的蓝海市场。

他把课本的理论,拿到政治上来做实验。想像中,国内的政治市场被国阵和希盟占据,已经饱和,属于红海。民政党的出路,就是脱离希盟和国阵,成为第三股势力,可以在大马政治的蓝色海洋扬帆遨游。

刘华才的蓝海之旅,第一步是丹绒比艾补选。当时,党内声音,包括元老认为,民政党在柔南没有组织,也无基层,不应该介入,就让希盟和国阵一争死活。

但是,华才独排众议。他认为丹绒比艾是民政党实现蓝海之梦的第一站,因而独排众议,坚决参选,而且是投入党内最大化的和人力参选。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民政党的候选人温蒂得到1707票,而留在国阵的马华候选人黄日升,得票2万5466张中选。民政党输得连按柜金也被没收。

我没有看过民政党的选后解剖报告。不过,如果是我来写,我的结论是:1. 大马还没有第三股势力的空间;2. 如果有这个空间,民政党也没有能力和实力来填补。

对于民政党,刻薄之人说它已经可有可无;我不是刻薄之人,只能说它处于想像中的第三空间,换句话说,就是找不到的生存空间。

但是,刘华才是一个充满斗志的政治人,不管打击多么沉重,他永远都不会意志消沉;这确实是比他前任强的一点,虽然有人说他是有勇无谋。

变天之后,希盟失了政权,而国阵也没有全面执政,而是由慕尤丁派的土团主导。

慕尤丁可以在国阵和伊党的支持下,完成3年任期;但是,3年之内,他必须自力更生,即使不能压住巫统和伊党,也要3强鼎立,下届大选才有谈判的本钱。

问题是,土团还是很弱,不能凭一己之力撑天,于是,慕尤丁必须争取盟友;而成立国盟,让国盟合法化,注册成为一个政党联盟,是慕尤丁下一步行动。

不过,这不是容易的事。国阵说清楚了,它只和国盟合作,不会加盟;伊党看来亦是如此。

不过,世事非绝对,巫统和伊党内部会有变化,党内也会改选,领导人和方向都是变数;而且,慕尤丁可以拉拢其它小党,特别是砂沙政党,逐步推进国盟议程。

这是民政党的一个机会,理论上,它可以仿效马华在国阵,行动党在希盟的角色。

现实中,它也逮住一个机会。

土团中,目前具有实力的是阿兹敏派系,敏派国会议员在土团占了三分之一强;敏派11个国会议员之中,10人拥有官职。

但是,敏派在土团地位不高。他们在最高理事会中没有代表,也无法融入土团基层。今年的土团党选,他甚至没有资格参选。

阿兹敏在土团彷佛是一个租户,而不是业主,不但缺乏发言权,可能租期到了,还得收拾包袱。

更糟的是,敏派的非马来人党要和党员,留在公正党没有人要,要加入土团没人收,于是宛如弃儿。

于是,几个月来,敏派加入民政党,或是倒置收购民政党的传闻,不绝于耳。

传闻有虚有实。真相是,阿兹敏根本没有正式表态,也没有和民政高层正式商谈。

不过,阿兹敏的华裔亲信(大家知道是谁),不断和民政党接触,探讨加入的可能性。

柔佛和吉打州政权变天,敏派华裔议员都有份儿参与,这说明他们仍然效忠已经是土团党员的阿兹敏,同时,也告诉众人他们还有影响力,并不是政治弃儿。

对于阿兹敏,他仍然需要这些非马来人亲信,辅佐他日后的政治道路。

只是,阿兹敏也面对自己的政治红海。留在土团没有保障,要成立新政党,前途渺茫。国内的马来穆斯林政党已经超饱和,巫统、伊党、土团、诚信党,密密麻麻,红海一片。

如果你是阿兹敏,你会怎么做?

你应该会同意,民政党是一个好用的棋子。民政党毕竟还是多元族群政党,而多元主义或许还有蓝海。目前西马只有公正党是多元族群政党,而公正党却让很多支持者伤透了心。

如果先让华印裔支持者加入民政党,主导民政之后,再用自己对慕尤丁的影响力,将民政党纳入国盟,借胎生孕;于是,不管阿兹敏最终会否加入民政党,实际上就拥有了自己的政党。

这比成立新政党有更多的实惠。譬如,下届大选时,不用和各党抢夺选区,只要收割民政党在国阵时代获分配的国州议席,就已经好几十个。

而这些选区多为华裔和混合选区,可以避开巫统、伊党和土团,没有直接矛盾,只是苦了马华,眼看原本下届可以派人上阵的选区,可能又飞走了。

至于人民会不会支持,现在断定太早了。

作者 : 郑丁贤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