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少有人关注的是,总长140万公里、400-600条海底光缆才是承载全球信息互联的关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海底光缆是5G网络、云计算、视频流、金融交易乃至科研、外交等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它们又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受损,如何减少这样的风险,成为全球都高度关注的话题。
从电报网络到全球光纤高速公路
1851年,第一条海底电缆穿过英吉利海峡,连接了英国与法国的电报网络,有线电报网络由此通过海底通信电缆逐步连接全球。20世纪初,英国率先建成连接英联邦各国、环绕世界的电缆网络。随着电话和电视的大规模普及,海底通信电缆也在不断升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光纤技术的发展,促成海底光缆的广泛应用,传输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介绍称,如今的海底光缆每秒能够传输数十乃至数百TB的数据,提供了当今最快、最可靠的数据传输方法。报道描述称,每秒1TB的速度足以在一瞬间传输大约十几部两小时的4K高清电影,仅仅其中一条光缆就可以同时保证数百万人观看视频或发送信息,而不会减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