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专家:CMCO也难压平冠病曲线 · 需展示抗疫长期战略

 

(马新社档案照)
(马新社档案照)

郭秋香报道

(八打灵再也26日讯)公共卫生专家和卫生政策专家认为,即便政府在行动管制令(MCO)结束后,以有条件行动管制令(CMCO)取代,也不能压平冠病感染曲线。

他们说,政府需向国人展示对抗冠病疫情的长期战略。

建议延长MCO至少2周

受访的公共卫生专家也建议政府将MCO延长至少两个星期,否则我们在这四周内所做的一切牺牲都将付诸东流。

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昨日表示,目前实施的MCO将在2月4日如期结束,过后再落实为期3个月的CMCO。

公共卫生专家何志伟教授今日受询时对星洲网指出,在风险和利益之间总是有一个平衡。

“我们永远不可能把风险降到零。”

他说,如果在2月4日解除MCO,肯定会刺激经济,因为是农历新年。不过,这可能会导致很多人回乡过节。

他认为,政府在MCO结束后,再落实3个月的CMCO,未必能有效地压低冠病感染曲线。

何志伟:过早结束MCO是种浪费

“即使是从1月13日开始实施的MCO,我们也没有看到曲线被压平,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州的确诊病例仍在上升。”

阅读更多

前总检察长汤米出自传 揭获委任又遭敦马指示辞职

 

(吉隆坡26日讯)前总检察长丹斯里汤米汤姆斯即将出版自传诉说自己的成长及当上律师的过程,还包括他出任总检察长,短短20个月的心路历程。

这本《我的故事——荒野中的正义》序言中,以他与前首相敦马哈迪于6月5日的会面作为开场白,而敦马同时给了他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汤米汤姆斯表示,敦马说国家元首御准了委任他为总检察长,而敦马坚持只提醒一人出任政府的法律顾问,也获得了马来统治者的支持。

然而,敦马在宣布这个好消息后,竟然指示他辞职。

“这突然给我带来了麻烦,敦抛下了震撼弹。”

“敦要我辞职,因为马来反对党对我的委任的反对程度。”

“我非常地吃惊,敦要我在第二天交出辞职信,这一生只有一次(在法律)专业的机会从我手中溜走了,在我可以吸一口气之前。”

汤米汤姆斯形容自己目瞪口呆,但无力做些什么,只能服从。

他说,自己要求敦马发文告解释他为何辞职,而敦马同意了,但条件是汤米汤姆斯必须在当天傍晚5时之前给他辞职信的草稿。… 阅读更多

又不让中国人吃肉?

申鹏 · 2021-01-26 · 来源: 平原公子

如果让美国人持续这样的生活方式,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

美国又开始操心中国人的吃肉问题了。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月22日刊文,标题这样问道:“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

1.jpg

  这篇文章称,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所有人为温室气体的20%至50%,因此寻找替代性蛋白质对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若将中国畜牧业减半,可能让二氧化氮排放量减少10亿吨。”

好家伙,改变世界的责任,又落到中国人肩膀上了,世界变得糟糕的锅,也落到中国人头上了?

这事不是一次两次了,去年美国有个搞人造肉的公司,叫做Impossible Foods,一直想要推销他们的美式素鸡……因为打不进中国市场,于是他们的CEO就恼羞成怒,大放厥词说:“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就冒出一股烟…...”。

这就太双标了,中国人吃多少肉,也比不上你们美国人吃肉的水平,你看你们美国的总统、前总统、副总统,吃肉吃得多欢啊。… 阅读更多

印度“国庆阅兵”当天 首都大乱

2021年01月26日 23:59 环球时报作者:环球时报

每年的1月26日,是印度的“共和国日”。在这一天,印度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以纪念该国在1950年通过共和国宪法,建立印度共和国的这一特殊日子。

然而,据多家印度和西方媒体报道,就在印度政府于今天喜气洋洋地在首都新德里举行着该国第72个共和国日大阅兵之时,一大群来自印度各地农民也驾驶着他们的拖拉机车队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新德里的街头。

但他们并不是来欢庆节日的,而是地来找印度政府算账的……

从美国CNN的报道来看,这些涌入新德里街头的印度农民,还是在为去年印度通过的三项改革农业体制的法律而表达不满的。

简单来说,原本印度农民的农产品是政府管收管卖的,而且政府还会担保价格,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印度农民来说无异意味着长久的稳定和安逸。但去年9月印度莫迪政府却颁布了三项“颠覆性”的新法律,将允许农民自由地将农产品以市场价格卖给任何卖家,还美其名曰这将给农民们带来更多的市场自由与选择。

阅读更多

美迎首位女财长 耶伦上任面临”令人生畏”的紧迫任务

021年01月27日 07:40 环球网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秋辰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郑璇]

美国国会参议院25日投票,批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耶伦出任财政部长。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财长,耶伦上任后面临“令人生畏”的紧迫任务,包括稳定深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美国经济、重新审查华盛顿的制裁措施,并帮助拜登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新财长上任后,美国是否会解除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的制裁?在美经营的中国公司是否还会遭受打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26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以及耶伦更加理性,因此相较于特朗普政府,在采取对华政策上应该会更有规则和法律意识。

面临三大任务

据美联社报道,耶伦是拜登内阁中第三位获得批准的成员,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既担任过美联储主席,又担任财政部长的人。相较于前任姆努钦,耶伦在参议院的提名确认速度更快,获得的两党支持也更多。

耶伦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据《纽约时报》等媒体介绍,在求学和职业生涯中,耶伦创造多个纪录,她是美国史上首位女性美联储主席,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她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阅读更多

越共十三大今天召开,这是件大事!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1-01-26 22:07:33

越共十三大今天上午在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代表全国510多万党员的1587名代表出席会议,是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这一将持续到2月2日的会议,是越南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用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教部部长武文赏的话说,这是“越南党、民族、国家发展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未来的方向和发展策略和前景展望具有定向引导作用”。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将选定一个新的领导班子,并制定未来五年以及以后的政策。

越南梦

今天的会议上,越共现在的三大重量级人物均已亮相。

总书记阮富仲做了提交十三大审议的政治报告,总理阮春福致开幕词,主持人则是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陈国旺。

阮富仲75分钟的讲话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会议准备、过去5年以及革新开放35年以来的回顾,以及十三大及以后的方向和任务。

评价十二大以来越南的发展变化,可以用阮富仲今天的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取得了更强大、更全面的发展。带着谦卑,我们仍然可以说,我国从来没有有过像今天这样的基业、实力、地位和国际声誉。”… 阅读更多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评23日全国大规模示威活动

拉什金·瓦列里·费多罗维奇 · 2021-01-26 · 来源: 光联先锋

【编者按】当地时间1月23日,俄罗斯多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要求当局释放被关押的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 (Alexei Navalny)。

此前,纳瓦尔尼称自己遭受神经毒剂毒害,并前往德国医治。康复出院后,纳瓦尔尼搭德国班机返回俄罗斯,在机场被捕。次日,俄当局在拘留他的警局进行法庭审讯,下令对他进行30天的审前拘留。纳瓦尔尼支持者对此愤怒不已。当地时间1月19日,纳瓦尔尼的团队还发布了一段关于黑海之滨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的视频,并声称该宫殿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动用公款所建。随后,克里姆林宫否认了这一说法。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普京的种种破坏性社会政策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而寡头阶层为转移矛盾,利用人民的不满,才推出了另一个代言人纳瓦尔尼。二者都是资本主义的代表,不能解决俄罗斯社会的根本矛盾。共产主义者虽然强烈谴责当局滥用武力的行为,但是也不会支持自由派的纳瓦尔尼。在二者之外,唯有社会主义才是俄罗斯的唯一出路。

阅读更多

俄罗斯爆发2017年以来最大规模示威,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刘军明 · 2021-01-26 · 来源:欧亚新观察

23日俄罗斯超过60个城市爆发了约90场反政府示威活动,声势浩大,俄反对派甚至将其称之为201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示威。从表面上看,此次集会的目的是声援17日从德国返回俄罗斯后即遭逮捕的反对派代表人物纳瓦利内,但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斗争。不仅如此,长期进行幕后遥控的美国及西方势力此次也迫不及待地浮出水面,甚至走到了“第一线”。

示威活动出现暴力化苗头

尽管位于北半球的俄罗斯正处于寒冷的冬季、尽管俄政府提前因“防止新冠疫情扩散”宣布集会为“非法”并警告将严惩对参与者,但23日的集会还是如期爆发了,而且来势凶猛。

23日当天,包括莫斯科、圣彼得堡、秋明、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沃罗涅日、克拉斯诺达尔、顿河畔罗斯托夫、萨拉托夫、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鄂木斯克、乌兰乌德等全俄几乎所有大城市举行。而由于时差的关系,位于俄最东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更是最早拉开了集会的序幕。虽然俄官方至今没有给出最终的参与人数,但据反对派及西方媒体表示,全俄集会人数超过10万。据抗议监测机构OVD… 阅读更多

钟南山团队冠病系统预测 大马3月中旬单日确诊或破万

 

根据钟南山团队《冠病各地疫 情科学预测系统(公测版)》预测,大马将在3月16日破1万宗单日确诊病例!   该团队2个月后大马的累计病例预料将逼近60万宗,意味著平均每天会新增近7000宗确诊病例。

据该系统数据显示,我国从本月19日起至下个月12日(大年初一)的19天内,平均每天会新增4279宗病例,使累计病例达到26万9123宗,上限更可达到32万4434宗。在元宵节当天(2月26日),我国预测会有35万6030宗累计病例,上限为42万9213宗,从大年初一到十五会有8万6907人确诊,平均每天新增5793宗确诊病例。

另外, 系统数据也显示,我国在3月14日的累计病例为49万234宗,15日为50万133宗,意即新增9899宗病例; 而到了16日,累计病例达到51万233宗,也就是说单日新增1万100宗确诊病例。

从3月17日到24日,我国每日的新增病例预计为1万304宗、1万512宗、1万725宗、1万941宗、1万1162宗、1万1388宗、1万1617宗和1万1852宗。大马全国累计病例预测会达到59万8735宗,现存病例会有23万2125宗,上限为72万1832宗,下限为47万5639宗。

阅读更多

疑违SOP还切蛋糕 首相署部长引爆争议

 

(吉隆坡26日讯)国安会已明确规定,落实行管令(MCO)期间不得办任何形式社交活动!

不过,伊斯兰宣教基金会(YADIM)昨日竟然还办47周年庆宴会,更离谱的是还获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莫哈末赏脸出席,且疑似违反SOP惹议。

大马伊斯兰宣教基金会(YADIM)主席昨日在其脸书发贴指该基金会办成立47周年庆,准备了黄糯米饭宴请政府官员和贵宾。

从照片可以看见,纳斯鲁丁哈山和祖基菲莫哈末还一同开心切蛋糕,引来网民纷纷议论。

网民直接在该贴文下方留言tag防长,质问难道切蛋糕也是基本服务?甚至也有网民直接tag警察。

阅读更多

抗疫已在十字路口/南洋社论

 

本周一(25日),是我国首次发现冠病确诊病例一周年。

去年1月25日,3名从新加坡入境柔佛的中国公民确诊,是境外输入病例,当时还是希盟政府的“医生团”当家,很快就压下疫情。

来到去年2月4日,社区感染病例首次出现,第二波疫情爆发,而通过“喜来登行动”夺权的国盟政府,在卫生单位有效抗疫措施下,用3个多月时间压平冠病感染曲线,甚至在7月份有几天是零新增病例。

当时,我国一度成了抗疫“强国”,卫生总监则被尊称为抗疫英雄。

很不幸,一场不应上演的沙巴夺权行动出现,引来州选举,也引来野火燎原的第三波冠病疫情。

至今,疫灾当道,已快变成大灾难,无辜的人民却当灾;而政客则继续操弄着他们的权力游戏。

全年未休的诺希山本周一在面簿贴文,他说虽然已战疫一年,但抗疫还未到终点。

他直言,这一天,让他感到难过。其实,心如低谷的何止这位抗疫英雄?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的性命,已不幸被政客典押上政治赌台了。… 阅读更多

皇帝轮流做/罗汉洲

皇帝轮流做/罗汉洲

美国总统由民主党的拜登替代了共和党的特朗普,这两党一向被形容一个是百事可乐,一个是可口可乐,无甚差别,内政外交都一脉相承,也都以天下共主自居,四出征战,不同的是共和党总统上台后,支持该党的财团朝里有人好办事,民主党总统上台,变为支持该党的财团好办事,如此而已,所以拜登仍会萧规曹随,处心积虑来压制中国。

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他主要的工作就是绞尽脑汁来遏制中国、抹黑中国,他的左右重臣如国务卿、国防部长、国家安全顾问、参谋长会议主席、情报局等等沆瀣一气,尽是对中国讲些小学水平的话,比如:中国想取代美国成为霸主、中国想称霸海洋、中国想在军力上超过美国、中国想在经济力量方面超过美国、中国威胁美国等等。于是号召盟国联手抗中,扬言要确保印度洋和太平洋安全,要确保航行自由等等。

ADVERTISEMENT

好吧,姑且假设中国想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吧,但那又何错之有?有哪一条法律规定美国必须是永远的霸主吗?有哪一条法律规定中国不可取代美国的地位吗?都没有,所以如果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有何不可?所谓皇帝轮流做,谁有实力,又得到众人拥护,谁就做皇帝,做共主。所以有一天,中国在经济与军力方面都超越了美国,取代了美国的地位,那是理所当然兼顺理成章的事,美国岂能视为大逆不道?… 阅读更多

多国领导人第一时间接种 他们为何选择中国新冠疫苗

追问新冠疫苗

“今天下午2000多人接种,明天5000多人……”1月15日下午,在北京某临时接种点,两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得空聊起一段时间以来紧张的工作安排。

自2020年12月15日我国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来,除了这样的临时接种点,根据接种工作需要,全国还统筹设置了2.5万余个接种点。

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打还是不打?

在不少人还在为这个问题寻求答案时,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人次正在有序攀升。从官方公布数据来看,2020年1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数据为“百万人次的紧急接种”,1月13日发布会上已超过1000万,而到1月20日最近的一次发布会上,“接种量已经超过了1500万人次”。

短短几天,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次数突破1500万人次,人类对于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正在“一砖一瓦”地构建起来。

阅读更多

马中总商会女企业家办义卖 助波中筹助学金

 

(吉隆坡25日讯)由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女企业家慈善小组主办的一场网络线上慈善义卖活动,将在本月31日(星期日)下午3点到下午5点举行,为波德申中华中学筹募学生清寒助学金,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波德申中华中学于1914年建校,是波德申唯一一间独中。由于疫情能够影响,目前有100位初一新生需要补助。

该校校长张永庆博士曾经对马中女企业家主席颜海錀表示学生家长受疫情影响,在新学年开学面对缴学费问题,包括不少家庭拖欠3000元以上的学费和宿舍费,以及新学年买书本、衣服、鞋子等困难。

此次义卖活动将以网络线上直播形式进行义卖,所筹集的善款将全部捐献给波德申中华中学用于学生学费补助之用途。

在义卖会中,会售卖红枣/桂圆/龙眼/坚果/鲍鱼和盐焗鸡。

波中张永庆校长作为此次义卖活动特邀嘉宾,将在直播期间进行介绍并说明学校目前面对的种种困难,而波中的学生将会在直播现场呈现才艺表演以答谢善心人士的爱心,当天,义卖活动也会准备幸运抽奖游戏节目。

阅读更多

他们心安理得地说:“中国人少吃肉改变地球”

来源:聚星阁    作者:后沙    2021-01-26

继去年1月份《纽约时报》中英文双版发表以“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为主题的神文后,这次,他们又来了。

1月22日美国《时代周刊》刊文,大标题是这样的《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

文章虽然以提倡“人肉造”(植物蛋白)贯穿头尾,但与去年《纽约时报》文章是同一个主题,将中国人吃肉与气候问题联系起来,逻辑也一样。

表面上他们为全球环境问题而忧心忡忡,实际上却是在向受众灌输同一个观念:中国人吃肉破坏了整个地球环境。这种说法,看起来非常不着边际,荒唐离谱,但他们自有一套运用纯熟的话术:

因为中国人大量吃肉→全球肉类供应大量增加→饲养更多猪牛羊→占用大量耕地和雨林→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环境破坏加剧→缺水、高温→最终破坏了地球环境→所以中国人要少吃肉。

当然,《时代周刊》这样的大媒体怎么会空口无凭呢?加上数据就更有说服力了,“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所有人为温室气体的20%至50%,中国消费了全球约28%的肉类以及一半的猪肉……”阅读更多

美使馆带着颜色革命回来了,香港会再陷入风波吗?

有里儿有面 · 2021-01-26 · 来源: 有里儿有面

如今拜登上台,民主党执政,美使领馆带着颜色革命回到世界各地了,香港会再陷入风波吗?

网友有个戏称:川粉的国会大厦民主运动之所以功亏一篑,就是因为在美国没有美国大使馆。只要有美国大使馆的地方,就有“民主自由”的抗议。

果然,拜登一上台,不管在疫情下苦苦挣扎、死了四十几万的美国人,立即利用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发动起民主党擅长的颜色革命。在拜登执政的第四天,俄罗斯多地发生大规模非法集会和暴动骚乱。

1.jpg

  有人会说,那是俄罗斯内部矛盾的爆发,和民主党政府有什么关系?美国大使馆一直都在俄罗斯,只是刚好这两天爆发了而已。

这就要详细读读本文了,听有理哥给你说说俄罗斯示威的起因以及与咱们中国香港相关联的一些合理推测。

现在的美国两党,就是特朗普的共和党和拜登的民主党。

共和党在对外上比较爱用硬刀子,能打仗的派兵,不能打仗的挥舞贸易大棒,看懂王各种退群、和全世界大多数经济体打贸易战就知道。但是由于国力实在不允许,特朗普竟然成为了近几任里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的美国总统,这算是意外。总体,共和党属于真小人。… 阅读更多

牛弹琴:这个岁月静好的西方国家,突然乱了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1-01-26 08:47:18

荷兰,风车王国,景色美,福利高,可以说是岁月静好。

但最近几天,这个西方国家却突然乱了。哪怕政府已实施宵禁,但骚乱仍旧一晚接着一晚,很多城市火光冲天。

按照荷兰朋友的说法,至少40年未有之大骚乱。
而荷兰被迫实施宵禁,还是二战以来第一次。

为什么骚乱呢?

说起来,我们可能都有点匪夷所思。

作为西方世界的重要一员,荷兰疫情也相当严重。截至北京时间1月25日上午11点30分,荷兰累计确诊人数达到962153人,死亡13646人。从1月17日到1月23日,荷兰平均每天新增确诊5298例。

要知道,荷兰人口总共约1740万,比上海人口还少了700万。

想象一下,上海如果确诊100万,死亡1万,每天新增5000,那会是什么样一个情况?
那必须赶紧采取行动啊,该隔离隔离,该溯源溯源,该治理治理。

无奈之下,荷兰宣布:自1月23日星期六起,全国从晚上9:00到次日凌晨4:30实行宵禁。阅读更多

林瑞源·全面封锁,人民只能吃草

 

林瑞源.全面封锁,人民只能吃草

如果疫情继续恶化,政府全面封锁经济领域,将有更多公司倒闭、更多人失业,最后将引发巨大民怨,国盟政府是不可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行动管制令2.0已经实施近两个星期,但新增病例依然高居不下,甚至创下单日4275宗的纪录,显然MCO 2.0已经失效,2月4日落实类似MCO 1.0的严格抗疫措施也合情合理。然而,在大马政治超越一切,“封城”是首相慕尤丁最后的选择。

之所以传出“政府将全面禁止经济活动”的消息是因为国际贸易及工业部秘书长洛曼哈京阿里日前召集国内外商会组织进行紧急会议,商讨抗疫对策。马来西亚欧盟商会在致给会员的信函中提到,如果感染率未能降低,政府将在2月4日全面封锁经济领域;有关信函在媒体曝光,引起业界及民众的恐慌。

从会议的内容来看,贸工部是要求商会组织敦促和监督会员公司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特别是从员工宿舍、交通、社交活动下手,甚至是建立隔离区,阻断感染链。所谓的全面禁止经济领域运作或许是一种震慑的手段,希望大家因为恐惧而遵守SOP。也有出席会议的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已经证实,“封城”还未有定案。

阅读更多

突发!俄罗斯一夜变天多城动乱

作者:刘澜昌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1-01-26 08:39:55

 

图片

拜登上任仅仅三天,正当世界拭目以待“瞌睡乔”有何作为时,远在东欧的俄罗斯突然多个城市发生游行示威,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示威很快演变成暴乱,示威者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俄罗斯国家安全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甚至被暴乱者活生生地挖掉了双眼,据欧美一些媒体报道,仅莫斯科参加示威的人数就多达四万人

诡异的是,美国驻俄大使馆发布的游行信息,竟然早于示威游行的组织者,这引起了俄罗斯外交部的极大愤怒,俄罗斯外交部紧急招见美国驻俄罗斯外交官,警告美国大使馆不要干涉俄罗斯内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俄罗斯断定这事是美国背后“捅刀子”,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甚至用“歇斯底里般恐俄”这样的词汇指责美国,矛头直指拜登。

这事是拜登干的吗?大概率是他干的,至少得到了他的批准。此次示威游行是突发性的,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鄂木斯克、伊尔库茨克、托木斯克、乌兰乌德等多个城市同时发难,而这些示威游行并未得到俄罗斯相关部门的批准。
阅读更多

越共为什么改变了大目标

撰写:     来源:多维新闻    2021-01-26

1月25日召开的越共十三大让外界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越南身上。越共十二大到十三大期间的各种政治报告中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人事变更,其二则是经济问题。在外界仍津津乐道于“阮富仲的接班人”时,河内在经济问题上的长期调整可能更引人注意。

越共十二大后,越南逐渐把“为将越南早日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国而奋斗”修正成为“力争到21世纪中叶将越南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国”,这一方案到2019年到2020年间又逐渐扩展成为“到2025年基本成为高平均收入的现代化工业国;到2030年成为高平均收入国家中靠前的现代化工业国”。以及“展望21世纪中叶(2045年),越南发展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由于2025年是越共十三大周期,2030年是越共建党一百年,2045年是越南建国一百周年,越南从2020年大目标转向“两个一百年”的进程无疑是值得注意的。

2020年的目标已不复存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