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礼 发布时间:2014-10-17 来源:宣讲家
前苏联一些反共知识精英,在苏联解体后反而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

索尔仁尼琴(资料图)
1996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次国际艺术展上,一位前苏联“当代艺术家”库里克伙同他人,故意毁坏了一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同一年,库里克在柏林大街上赤身裸体,脖子上拴着一条狗链子,表演行为艺术“我爱欧洲,欧洲不爱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支持下,苏联“政治波普”以所谓荒诞、反讽的“流行艺术”红极一时,在毁灭苏联的过程中起到极大的艺术宣传作用。美国评论家克罗泽尔承认:“(戈尔巴乔夫时代)非官方艺术成为全面拆解苏联文化的一个要点。” 但是,当1991年苏联轰然崩溃后,西方很快停止捧炒苏联“当代艺术”,转而开始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扶助和宣传。
这些苏联“当代艺术家”的境遇只是当时苏联“知识精英”境遇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一部分激进知识分子或是呼吁“撕开苏联的黑幕”、全面反思和否定苏联苏共的历史,或是鼓吹西方自由和民主,或是主张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苏联急剧变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所谓的苏联“知识精英”并没有因为他们反对过的制度被推翻而获益。当看见强大的苏联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当面对生活一下陷入困顿的普通俄罗斯民众,当自身被抛到边缘时,不少当时的苏联“知识精英”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