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苏联的“知识精英”去哪儿了?

作者:晓礼 发布时间:2014-10-17 来源:宣讲家

前苏联一些反共知识精英,在苏联解体后反而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

索尔仁尼琴(资料图)

1996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次国际艺术展上,一位前苏联“当代艺术家”库里克伙同他人,故意毁坏了一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同一年,库里克在柏林大街上赤身裸体,脖子上拴着一条狗链子,表演行为艺术“我爱欧洲,欧洲不爱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支持下,苏联“政治波普”以所谓荒诞、反讽的“流行艺术”红极一时,在毁灭苏联的过程中起到极大的艺术宣传作用。美国评论家克罗泽尔承认:“(戈尔巴乔夫时代)非官方艺术成为全面拆解苏联文化的一个要点。” 但是,当1991年苏联轰然崩溃后,西方很快停止捧炒苏联“当代艺术”,转而开始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扶助和宣传。

这些苏联“当代艺术家”的境遇只是当时苏联“知识精英”境遇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一部分激进知识分子或是呼吁“撕开苏联的黑幕”、全面反思和否定苏联苏共的历史,或是鼓吹西方自由和民主,或是主张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苏联急剧变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所谓的苏联“知识精英”并没有因为他们反对过的制度被推翻而获益。当看见强大的苏联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当面对生活一下陷入困顿的普通俄罗斯民众,当自身被抛到边缘时,不少当时的苏联“知识精英”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 阅读更多

【探索】关哲:西方的舆论干涉与香港的话语觉醒

关哲政经资讯观察者

2014-10-18 15:58:02

凡发生涉及中国的政治事件,都算得上是观摩媒体世界之良机。比如香港“占中”,无疑戳到了西方媒体的兴奋点,但从其眼中流转到笔下,已然是放大缩小扭曲旋转后的“抽象派事实”。事发地香港的媒体,由于历史原因,也大多带有西方意识形态的色彩。但“占中”发生三周以来,媒体界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不妨把它们对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视作一次测验,那么谁的得分会“不及格”呢?

“老样子”的西方舆论场

香港的发展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可这绝非街头政治能解决的,它只会加大分歧、激化对立,频繁目睹街头政治的西方媒体早已心知肚明。当西方国家内部发生街头冲突,一般都会淡化处理,或高举“反民粹”的大旗;发生在非西方国家时,则旁敲侧击,或直接攻讦政府。

这次事情既然发生在中国香港,自然“按常规”办理。但“占中”事件爆发两周,香港警察的冷静理性没有给守候多日的西方媒体任何机会,边鼓敲得虽响,也难唱出什么戏文。… 阅读更多

【探索】华玄洪:一张图告诉你ISIS恐怖分子从哪儿来

华玄洪独立撰稿人

2014-10-19 07:31:11

从去年年底伊斯兰国(ISIS)“崛起”至今,已近一年。此前,麦凯恩等美国政要还与这些致力于推翻叙利亚政府的恐怖分子往来甚欢。当西方人质被自己的“同胞”处决后,美国才终于“克服”自己的种种私心,从视而不见转变为出兵干预,却又发现空袭效果甚微,无可奈何

此前从伊拉克仓促撤军,送给伊斯兰国“生存空间”的奥巴马,现在又不得不匆匆向中东调兵,“大红一师”指挥部据悉正在向伊拉克部署。同时,经济疲弱的美国还邀请多国参与打击

《纽约时报》曾刊文称,美国政府最担心那些西方籍恐怖分子潜至美国发动袭击,因此,他们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之一。

11号,美国《华盛顿邮报》制作了一张地图,展示了各国在叙利亚作战的武装分子的数量。该报称: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以及智库“国际激进化研究中心”“Soufan集团”的研究,至少已有来自80个国家的15000人在叙利亚为推翻阿萨德而战,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加入了伊斯兰国。笔者特汉化如下,供观察者网读者参考。… 阅读更多

【探索】张小宝:香港街头那些忧伤成疾的年轻人

——起底“学民思潮”90后占中小将们

2014-10-17 08:56:17

一出热闹戏,总少不了年轻人。

这些年来,从港台地区的青春偶像剧、励志文艺书里走出来的“男神”“女神”们,让不少人对所谓生活的遐想欲罢不能。大概是暗合娱乐圈“小鲜肉”之时尚,香港马路上的“政界小鲜肉们”也带着“民主理想”在这两三年里占了好几回街。

在今年9月作为“占中”闹剧一部分的“罢课事件”中,几个年轻的身影再度明晰起来。上一次见到他们频现于镜头前,还是两年前的“反国民教育科”之时。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那些青涩面庞上写满了愤世嫉俗的忧伤,当年一脸稚气,充满无畏之勇的少年们有好几个组织,较出名是“学民思潮”(Scholarism)。这个模仿着“五四”口吻的学生组织成立于2011年5月,彼时尚在读中学的林朗彦为了反对香港政府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成立了“学民思潮,反对德育及国民教育联盟”,钟晓晴和黄之锋担任召集人。今年占中事件爆发 … 阅读更多

【探索】观察者网一周图说:这些年,中央都给了香港什么

观察者网2014-10-18 09:08:36

廖晓华是庐山一家供港澳蔬菜基地的采摘工,她每天的工作——摘菜心是个精细活。供港菜心对长度、保留几片叶子有明确要求,不能太嫩更不能太老,就只摘“两叶一心”。大约30个小时后,廖晓华摘下的几箩筐“两叶一心”就被端上香港市民餐桌,变成他们爱吃的一道粤菜家常菜——蚝油菜心。当然,“占领中环”推手们的欢宴上,也很可能有它。

像这样的供港蔬菜基地,内地共有529个。据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统计,除了蔬菜基地,内地检验检疫部门共备案冰鲜畜禽肉备案饲养场229家,食用禽蛋及蛋制品备案养殖场147家。

9月28日爆发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活动已经持续了20天。在这20天里,香港的旺角、铜锣湾、金钟等地的街道陷入瘫痪,市民出行大受影响。而来自大陆的蔬菜、肉类等依然每天按时运抵香港,风雨无阻。

除了民生领域,中央在经贸、税收、金融等领域都给予了香港莫大的支持。但在占中者眼里,没有他们要的“民主”,这些都不值一提。… 阅读更多

【探索】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为何美国炸不死“伊斯兰国”?

席亚洲席亚洲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2014-10-12 09:47:54

本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继续轰炸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武装。然而在几千架次作战飞机、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和其他各类武器的打击下, “伊斯兰国”非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战愈强的意思,不仅继续围攻库尔德人聚居地科巴尼,居然又再次逼近巴格达……“伊斯兰国”何以“刀枪不入”?

此外,日本和美国达成了新的“防卫指针”,部分媒体和专家认为,这是美国承认日本“修宪”的第一步,日本自卫队的实力也将进一步增强,甚至成为“袖珍美军”……事情真的这么严重吗?我们也来谈谈。

“伊斯兰国”何以“刀枪不入”?

美国空袭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分子的轰炸行动从8月8日开始,累计发射数十枚巡航导弹,投放上千枚各种炸弹。美国更有一系列新武器投入作战。F-22战斗机、小直径精确制导弹药、AH-64E直升机都参加了战斗。外媒称,美国的空袭行动每月将耗资10亿美元,“烧钱”的速度超过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 阅读更多

【探索】怎样的单一源流学校?

17/10/14

作者/来源:罗汉洲 南洋商报 http://www.nanyang.com

1978年,沙巴巫统国会议员麦柯汀在国会发言时建议关闭华文学校,因为已触及禁止谈论的敏感课题(其他如马来人特权、马来语作为唯一国语、非马来人的公民权也属禁止谈论,即使在国会里也不可谈),当时的执法单位公正严明,无畏无私,以煽动法令控告他,法庭判他罪成罚款,但他侥幸保住国会议员资格。

吉隆坡蕉赖巫统区部主席赛阿里“废除多源流学校”的谈话与“关闭华小、国小、淡小”这句话有什么不同?抑或当年禁止谈论的敏感课题已解禁,可公开讨论了?

这可须由警方和总检察署判定。

不过,赛阿里说新加坡实施单一源流学校已成功把不同种族团结起来,这点却让在下“灵机一动”,心想,我们有必要推行单一源流学校的话,那就应该仿效新加坡的做法。

应效法狮城用英文

当新加坡决定推行单一源流学校时,人民行动党多名领袖解释,如果因为华人占多数而列华校为单一源流学校,那不但有恃众凌寡之嫌,也不符公平原则,且必令巫印人疑惧这是同化政策,他们必矢死反对,这样就不可能塑造团结的国家,所以必须采用“中立”、位居第三者的英文学校为单一源流学校,而英文又是当时最重要最“有用”的语文,各族都通晓英文既有利沟通,又很“有用”。果然,新加坡各族都能接受这样的折衷安排。

阅读更多

【探索】正在消失的印度唐人街

17/10/14

作者/来源: 上海观察 http://www.jfdaily.coml

去年中国有17.5万人次来印度旅游,但是印度国内的华裔人口却几近减少殆尽。而在一个世纪前,印度大约有10万华人。

印度第一大城市加尔各答的路边小吃里,不一定会有肉馅水饺。可是在蒂勒提巴扎(Tiretti bazaar),这个快被遗忘的老唐人街一角,这可是一道招牌菜。一位摊主俞翟(音译)说,他的父母从前是农民,日本侵华的时候从广州逃难过来。旁边一位老婆婆张南玉(音译)接着说,自她记事起,就一直在这里卖肉糜鲜虾粽。

每天早晨,许多在印华人——有牙医、木匠、餐厅老板——纷纷围坐在一起吃饭闲聊。他们说,一起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家店的粥也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了。越来越多的孟加拉人来这里开店。而年轻一辈的华人纷纷移民去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他们的父母也纷纷一同前往。

一位华裔大厨乔治·凌告诉我们,当他的父亲在20世纪初刚来印度加尔各答时,华人的地位“和国王一样”。华人移民自18世纪末开始涌入印度,建起了第一座制糖厂。

阅读更多

【探索】意大利6年三次陷衰退,中国人买遍意大利大小企业

2014-10-13 10:21:00 来源: 澎湃新闻网

今年5月,上海电气以4亿欧元购买了安萨尔多能源公司40%的股权。如今在欧洲,意大利是仅次于英国的中国人投资目的国。

据彭博社10月13日报道,在意大利金融之都米兰的市中心,距地标性的米兰大教堂(Duomo主教堂)约60米开外,克洛蒂尔·纳尔齐西和卢卡·苏莱曼经营着Orefici(意为“金匠”)咖啡馆。这间咖啡馆开了已近10年,近来因政府的高税收政策,经营难以为继。两人表示,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将店铺转给中国人接手。

“他们是唯一还出手的买家,”在繁忙的午餐时段过后,43岁的纳尔齐西抽空吐槽政府的税收政策,“税负太高,现在我们每天为国家工作8个小时,剩下1个小时才是为自己工作”。

在6年内连续遭遇三次经济衰退的打击后,意大利目前失业率达12.7%,政府财务负担空前,普通意大利人难以获得融资,而逾32万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人财务状况要好得多。

意大利的破产纪录也再创新高,咨询公司Cerved集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有超过8000家公司申请破产。… 阅读更多

【探索】创新务实合作 倡导世界和平

——专家解读李克强总理访问俄罗斯

2014-10-15 18:21:1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王慧慧)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国际问题专家认为此访亮点纷呈,中俄两国在大项目合作上实现突破,创新了未来合作思路,再次体现两国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访问期间,李克强同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双方签署近40项重要合作文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东线天然气项目政府间合作协议、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等。

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每年轮流在各自国家会晤一次。对于两个会晤的分工,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郑羽表示,元首会晤更多的是讨论外交、安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而总理会晤侧重经济、贸易、科技合作。

能源合作历来是两国总理定期会晤中的重要议题。在此次两国总理会晤期间,双方对能源合作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签署两国政府关于沿中俄东线管道自俄方向中方供应天然气的协议。… 阅读更多

【探索】李克强出席亚欧首脑会议 提议构建亚欧大陆基础设施网络

2014-10-17 07:04:42

当地时间16日,李克强在意大利米兰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同多国领导人举行会晤,经济领域的合作仍然是重头戏。在亚欧首脑会议上作引导性发言时,李克强建议共同推进亚欧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表示中国愿同地区国家一道构建亚欧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李克强还会见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向法方建议进一步放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会见希腊总理萨马拉斯时,表示中国支持中方企业参与希腊私有化项目。

李克强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

李克强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

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在米兰开幕,与会领导人合影

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在米兰开幕,与会领导人合影

支持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多边合作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6日下午在米兰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全会并作引导性发言。

李克强表示,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陆,也是发展机遇最多、潜力最大的大陆。亚欧会议创立18年来,成员国间政治对话不断加深,合作日趋广泛,利益共同体正在形成。中方愿同亚欧各国一道,培育和凝聚亚欧共同体意识,倡导和促进亚欧团结协作,开放兼容,同舟共济,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 阅读更多

【探索】人民的民主,还是资本的统治?

——美国宪政民主理论与实践的认识误区之一

作者:佟德志 发布时间:2014-09-16 来源:乌有之乡

美国的宪政民主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资本民主,而不是人民民主。

原载《政治学研究》

摘要:在历史上,美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但是,美国的制宪者们却从保护私有财产的角度防范民主的威胁。在实践中,资本主义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使民主臣服于资本,严格地限制了民主的范围,侵蚀了民主的空间。美国的宪政民主是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民主,强调了财产权利和资本规则对公民权利和平等原则的优先性,在人民的民主和资本的统治之间选择了后者。

毫无疑问,民主是公民的民主,民主的主体是公民。现代宪法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即权力来自人民;任何否认这一原则的宪法都不是民主的宪法。中国法学界的一些观点倾向于认为,美国宪法当然是一部民主的宪法。资本主义,其主体是资本,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资本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国家。中国的学术界多数观点倾向于认为,美国当然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然而,当我们将这两个看起来似乎都没有问题的问题放在一起时,问题就产生了:在美国,到底是人民在统治,还是资本在起作用?更进一步,美国的宪政民主,是人民的民主,还是资本的统治?这是我们认识美国宪政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主题;然而,恰恰在这一主题上,学术界存在着对美国宪政民主理论与实践的认识误区。… 阅读更多

【探索】砂工人党陷入“发育期”的斗争

来源:每日蚁论   2014年10月15日 上午 11点30分

Jimmy Adit

点评:砂拉越工人党(SWP)害怕热带太阳。更可怕的是,该党不愿意跨出自己所设下的安全区,空有想法却无法将之化为行动。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存在这样的惰性?钱?非常不可能。你看,砂工人党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还是其中和机遇有关? 这也不见得是。砂工人党是于2012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至今已有2年半的时间,在这么多年以后,不可能还未到采取行动的时候。

看,砂拉越联民党(UPP)才成立两个多月,就对自己迈开的步伐深感自信。这令人看来,该党肯定比砂工人党更加成熟发展。

砂工人党成立近3年了,虽然如此,但仍无助于让该党破茧而出。这条毛毛虫不愿意长成一只完整的飞蛾,只因为害怕。

砂工人党的故事始于掌控砂拉越人民党(PRS)的艰苦斗争。

最初,当砂人民党危机爆发时,这是主席丹斯里马星(James Masing)和署理主席拿督孙志华(孙伟瑄之父)的双雄之争。最终,孙志华的派系召开代表大会选出孙伟瑄出任主席后,资深的孙志华只好下台。这是发生于2007年3月的事。… 阅读更多

【探索】巴西摆脱新自由主义,谋划可持续发展

  • 2014/10/15 09:48
  • 来源:人民日报

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科巴卡巴纳海滩。

2014年巴西世界杯,家长带着孩子们来 球场合影留念。

2013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现场。

装机容量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被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称为“未来之国”的巴西,近10年来取得的最耀眼成就,是让3600多万人摆脱贫困,跻身中产之列,巴西也渐成拉美实力最强之国。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下激烈竞争的挑战,巴西的未来之路上仍有不少困难需克服

巴西国土面积比中国少1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1.9亿。巴西不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资源充沛,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自然灾难,也几乎没有经历过战争和民族冲突。巴西人谈起自己的国家,一方面会为巴西的资源禀赋洋洋自得,说“上帝是巴西人”,另一方面也会自我调侃,说上帝没教会他们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力。上世纪40年代,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访问巴西时被巴西的和谐景象和发展潜力深深吸引,称之为“未来之国”。… 阅读更多

【探索】图解114年889个诺奖得主分布:平均59岁 四成来自美国

2014-10-14 10:10:12

昨日,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61岁的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至此,2014年诺贝尔奖全部揭开谜底

201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名英国神经科学家、一对挪威的科学家夫妇。

2014诺贝尔物理学奖:3名日裔科学家。

2014诺贝尔化学奖:2位美国人,一位德国人。

2014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作家莫迪亚。

……

你想知道诺贝尔奖114年漫长历史中藏着哪些秘密吗?如哪些国家是摘金霸主,要活到多少岁才有机会跨过诺奖的门槛,得到诺贝尔奖的女性有多少?

自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用其遗产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诺贝尔奖已向860个个人和22个机构颁发了889块诺贝尔奖章。

南都数据用图表分析了这114年的诺奖颁奖情况:以获奖时的所在国计,114年来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过诺奖得主;如果以诺奖得主的出生地计,产生过诺奖得主的国家则多达74个。

无论是按获奖者出生地还是获奖时所在国计算,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获奖人数均稳居前四,如诺奖的四个“常任理事国”。其中生于美国的诺奖得主达到267位,获奖时在美国工作的得主更是高达365位。… 阅读更多

【探索】民主原教旨主义在香港

王正绪 

香港民主派反对北京中央政府拟定的香港行政长官普选方案,发动大量市民、学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前夕展开了一场和平抗争的“占领中环”运动。开始以来,运动持续发酵,对香港的政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在大陆、台湾、国际社会间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占领中环的运动,围绕公民的普选权利和香港的政治自由展开,具有强烈的政治感召力和巨大的动员力量。但是,和不久前发生在台湾的太阳花运动类似,运动中的民主与普选议题,又和香港近年来经济景气走弱、贫富差距拉大、青年世代的就业、收入前景看淡、大陆与香港居民的政治文化观念冲突、家国社群身份分歧、经济利益竞争等因素纠缠在一起,十分复杂。

同时,大陆的普通居民、知识界与意见领袖、政府官员等,也在观察香港事件中带出了纷繁芜杂的视角和情感,顿时间有波涛暗涌的态势。

占中运动因此成了各地、各派的参与者、应对者、被冲击者、反对者、观看者之间的一个进行中的巨大戏剧,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来厘清民主政治与民主实践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阅读更多

【探索】从开罗到香港:什么“民主”与谁的“革命”

经略经略独立国家战略研究团队,《经略》网刊

2014-10-14 11:34:20

文/殷之光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受饱了金融危机窝囊气的西方媒体和政府终于像是过了一个小年。从2010年年底开始,一些在西方国际政治新闻版块消失了很久的北非国家,放佛一夜间如梦初醒,开始挥舞着“民主”的大旗,痛诉他们各自的专制政府,草根民众揭竿而起,走上街头,勇敢地抗拒那个黑暗的利维坦,并伸手要求自己渴望已久的经济平等权利。这个故事里充满着让中产阶级小清新们动容的起承转合:草根对抗特权、特权压迫人民、人民追求民主、民主催生自由、自由保佑草根。这个自由引导人民的浪漫故事充满着神圣意味,民主则是人民通往救赎道路上的耶稣基督。如今,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过去近半,这个自由指引人民的浪漫故事又在香港上演,占领中环的那个群体黑底白字地将这个故事总结为四个字——“公民抗命”。而意犹未尽的西方,虽然还正身处那阿拉伯之春“革命”之后转瞬即来的“阿拉伯寒冬”的年关里,但香港的故事则又着实给它们的民主政治神学打了一针鸡血。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雨伞革命”便在媒体的狂欢想象中诞生了。这场“革命”的精神领袖是甘地、是曼德拉,是那些早已被“民主”神话归化了的圣人们。… 阅读更多

【探索】2015年财政预算案中的砂拉越部分

来源:每日蚁论   2014年10月13日 下午 08点30分

Jimmy Adit

点评:事情总有两面,而在2015年财政预算案中,自然也有其利弊之处

正方是你可以看到的;而弊端方面,你需要花一点努力才能看到为何财政预算案似乎不是它所显示的。

且让我们先来看看当中有利的地方,我指的是对砂拉越有利的方面。

如今我们知道,长达1663公里的泛婆罗洲高速公路已经获得分配270亿令吉。该高速公路共有936公里是在砂拉越,而727公里则在沙巴,横跨两州。

首相署部长南希(Nancy Shukri)被引述表示:“目前,砂拉越居民,特别是来自美里的居民需要出示护照以便前往沙巴,因为连接这两州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汶莱,而他们的护照需要经过7个盖章才能抵达他们的目的地。”

她当然幸灾乐祸,因为有一些人如砂拉越房屋事务副部长拿督卡林(Datuk Abdul Karim Rahman Hamzah)曾说过:“这在预算出台当中是最明显的问题,以缓解人们对于明年4月即将实施的消费税的焦虑。”… 阅读更多

【探索】啤酒节的醉拳

来源:每日蚁论   2014年10月14日 上午 10点00分

林宏祥

直言不讳:十月啤酒节(Octoberfest)闹得沸沸扬扬。原本针对伊斯兰党沙亚南区国会议员卡立沙末(Khalid Samad)启动的舆论攻势,一发不可收拾,越演越烈。最终民联非穆斯林领袖高调亮相雪州啤酒节,辩论于是又重回死角:此举不顾穆斯林敏感,造成伊党大量流失穆斯林选票。

我大胆假设,倘若此争议发生在505前,剧情或可以另一种方式落幕。当下矛盾之所以如此尖锐,乃因民联之间,甚至伊党内部的互信基础开始动摇。伊斯兰党年轻宗教司派系领袖如纳斯鲁丁(Nasrudin Hassan Tantawi)借此课题向“亲民联”领袖卡立沙末施压喊话,派系角力浮出台面。

而雪州大臣危机后,伊党在众非穆斯林眼中更是诚信失落、声誉狼藉。从某个角度,以党主席哈迪阿旺(Hadi Awang)为首的派系是最大输家。“巫伊联合政府”胎死腹中、争不到大臣职位反失行政议员一名额;同时没有迹象显示,这么闹了一轮后,马来社会保守力量有涌向伊党的趋势。既然无法力挽狂澜,唯有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顺道摧毁行动党与公正党目前仅剩的“城市、中产、非穆斯林支持者”堡垒。… 阅读更多

【探索】世袭专制的新加坡何以胜过民主自由的香港

作者:网友 发布时间:2014-10-14 来源:独家网

作为一个在新加坡生活了10年的中国人,我这个答案只是对比下我眼中的新加坡和香港。

香港和新加坡今日发展的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虽然两者一个被叫做李家城,一个被叫做李家坡,但是两者的制度完全不同。香港奉行的是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政府无为而治。新加坡奉行的是凯恩斯主义,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香港拥有一个相对更自由有活力的经济体,造就了李嘉诚这样的亚洲首富。新加坡有了非常细致和有条理的政府管理,人民的生活从方方面面得到了考虑。

作为民众的生活,无非是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其中衣食行三方面我觉得两个地方没有明显的差别。新加坡的底层人民如果说比香港幸福,那我觉得主要是幸福在房子上。居者有其屋这个理念在新加坡被贯彻的非常彻底。那么我主要来分析下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

作为一个被夹在世界两大穆斯林国家中间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