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宜久:谈谈宗教极端主义问题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金宜久    时间:2016-02-19

u=755141340,2995670646&fm=21&gp=0.jpg

作者系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国际国内暴力恐怖主义极其活跃,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提高警觉、认真防范。严格说来,这类暴力恐怖主义是宗教极端主义外化的产物,它的根子是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蜕变为宗教极端主义

事物的发展,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事物会发生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宗教也是一样。

就 量变而言,宗教的变化,可以是信仰人口、活动场所、有关的经籍著作或增或减的变化,也可以是信仰礼仪、教义学理、思想观念、法规禁戒的变化。这类变化,可 以说是宗教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量的变化。宗教的量变,还可以是宗教内在的变化,例如宗教分化为不同的宗派、教派;也可能是发生外在的变化,例如从宗教中衍生 出形形色色、不同名目的新兴宗教。这种种变化,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表明宗教只是发生了量的变化,变来变去,都没有改变宗教的本质属性,它仍然是宗教。可 以说,这是宗教自我的发展、变化,而不是宗教的质的变化、质变。

阅读更多

春节与革命 | 华北根据地、解放区乡村社会中的革命化春节(1937~1949)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1    作者:李军全    时间:2016-02-16

66077474_3.jpg

1943年春节,毛泽东与延安群众、秧歌队员们一起迎新

现 代“革命”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它意味着与传统的决裂。然而,纵观历史中的革命,没有一场是完全脱离传统而取得成功的。相反,成功的革命总是在利用传 统,包括“利用传统中最受人欢迎的习俗或节令,来赢取群众支持”。抗日战争爆发后,迫于多种需求,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着革命动员的效果,然而要将自身政治 理念灌输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动员对象,并成为他们的内化力量进而自觉地支持或参与中共的革命事业,的确是一桩非常困难的事情。为此,中共不断地寻找两个世界 ——农民传统习惯与革命动员之间的交叉点,探索政治理念向乡村社会传输的所有途径。

春节的革命化

春 节处于农闲季节,时间跨度长,各种活动民众参与度高,是对民众进行革命动员的大好时机,因此边区各级政府将春节作为“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团结抗日、密切 军民关系、发展生产、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最佳时期,无不竭力以革命的文化思想为武器,加强抗战信念,开展宣传工作”,希望借助这个民众心态放松平和的闲暇

阅读更多

原泉:天主教东正教“千年之约”背后的国际关系密码

原泉原泉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国际关系副博士

发表时间:2016-02-18 08:42:55

2月14日,是西方国家传统的情人节,然而一则基督教世界爆炸性的新闻却抢走了今年情人节的一大部分风头:2月12日,天主教罗马教皇方济各与东正教莫斯科及全罗斯大牧首(俄罗斯正教会牧首)基里尔一世在古巴哈瓦那举行了会面并签署了联合声明。这被媒体看作是1054年基督教东西教会大分裂以来天主教和东正教主要领袖的首次聚首,堪称“千年之约”。而在全世界面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精神信仰危机、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挑战,以及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关系因为乌克兰危机陷入冷战后谷底的今天,这次“千年之约”因为其背后隐藏的国际关系密码而更加引人注目。

“千年聚首”的乌龙,为上帝代言也靠实力说话

有细心的观网读者已经发现,早在2014年,罗马教皇方济各就同东正教君士坦丁普世牧首巴尔多禄茂一世进行了数次会面,甚至共同主持祈祷仪式。而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1965年,天主教教皇和东正教普世牧首就已经见过面了。但2014年两位宗教领袖会面新闻很快便归于沉寂,而1965年会面的历史更是被人遗忘。… 阅读更多

李熙玉:习近平改革时代的“以民为本”

李熙玉李熙玉    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大学所所长   发表时间:2016-02-18 08:21:35

【本文是韩国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教授为《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韩文版所作的译者序。李熙玉教授研究中国长达30年,是韩国有名的“中国通”。本文翻译:葛小辉。】

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再次处于改革浪潮之中。但这并非单纯的政策调整,而是事关社会主义的存在方式。反腐运动也以攸关体制命运之势在强力推进之中,使整个中国政治社会的热度不断上升。有评价认为习近平时代的改革至少不是胡锦涛时代的原封承继,其根据大概也在于此。关于今日改革的方向和可持续性,中国内外正反双方之间的争论热火朝天。但可以确定的是,习近平时代的中国改革其成败并非政权的成败,而是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内部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3个版本[注]

实际上,在建国之后毛泽东时代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国民生存问题,因此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来发展核心产业、推进社会政策,选择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有其不可避免的因素。在落后的生产力环境下,公平分配堪称最核心的福利政策,也是确保体制正当性的核心环节。这个时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1.0时代。… 阅读更多

美国敢军事打击朝鲜么?

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千里岩    时间:2016-02-17

东亚最近战云密布。

美军罕见地出动了B52轰炸机前往韩国巡航,“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也赶来跟常驻日本的“里根”号汇合,大量的最新型隐形战机F22也被部署到了日本。最抓眼球的还得数号称“斩首部队”的美军特种部队也高调出现在韩国。但是美军真的敢动手攻击朝鲜么?

未标题-1.jpg

B52轰炸机(图片来源:人民网)

1

“攻守之势”并非泾渭分明

早在金日成时代,朝鲜一直以“南下”战略为主,即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军事力量实现统一。就目前朝韩之间的力量对比来看,不管朝鲜方面多么不理性,也应该能认识到这种战略已不大现实,但这种战略的遗存影响仍然巨大。

最突出的是在军事分界线一带朝鲜具有强大的炮兵火力。这些炮兵部队原本是要用作掩护突击部队迅速撕开美韩联军在“三八”线一带的防御,依托多年经营的洞窟式发射阵地,有着良好的训练和战备水平,即便是今天也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韩国首都进行覆盖式打击。

阅读更多

2500亿超美!中国在拉美资本进一步扩大

综合 · 2016-02-16 · 来源:破土网

b40515a38fe7b59f7e479980df1aedd5

中国正对拉美押下最大赌注。去年,中国在该地区大举投资,中资银行向拉美国家政府提供近30亿美元贷款,同比增长一倍多。中国还为拉美国家提供350亿美元基金,用于在该地区修建道路、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而当中国投资纷至沓来时,美国政府对拉美的援助和私人投资已连续3年下降。

此外,去年中国首次在北京接待所有拉美国家高官,并计划在未来10年内向该地区投资2500亿美元。

中国正在拉美迅速“攻城略地”,不断蚕食美国在该地区的超级大国地位。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2016年填补美国投资者留下的更多投资“缺口”。

据位于华盛顿的一家非盈利机构Inter-American Dialogue的数据,去年中国对拉丁美洲提供的资金超过世界银行和美洲发展银行对该区域投资的总额。

另外,中国还在拉丁美洲投资了350亿美元以便拉丁美洲的国家进行公路、桥梁以及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在一起,这将是中国对拉美最大的投资。… 阅读更多

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梦”

来源:社会科学报    作者: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     时间:2016-02-17

未标题-1.jpg

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梦”

中央编译局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治学刊》(美国)编辑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

2013年5月16日《社会科学报》发表了(美)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先生的文章:《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梦”》。

社会科学报:说起中国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梦,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您怎么理解?

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中国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梦,但美国梦一直以来都建立在以剥削与霸权为特征的政策与实践之上,这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环境上都是无法持久的。当今世界确实需要某些思维范式的转换,或者更进一步说,需要对政治经济改革从认识上进行裂变式更新,而中国也许是促进和领导此类变革的最佳候选者。因此,我希望中国梦能够认真反思并主动避免西方特别是美国所奉行的实践路径,如过度商品化、过度消费、干涉他国等。

阅读更多

王义桅:西方的中俄观为何如此迥异?

——2016慕安会观察之三

王义桅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发表时间:2016-02-16 08:56:41

“下午轮到中国专场了,气氛会好些吧。2月14日上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西方与俄罗斯是针尖对麦芒,情绪紧张,让人很压抑。中国人往往带来的是win-win(双赢), coopration(合作)、innitiative(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很期待啊。”这是慕安会第二天中午,笔者与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tam House)所长罗宾·尼布雷特聊天时所听到的评论。

为何西方看中国与俄罗斯如此迥异?慕安会上观察,大概受到三股力量引领:

——历史惯性

在西方眼里,俄罗斯是未教化好的同类中的异类,是冷战的失败者,中国是东方古老文明之重要代表,同时又充满现代的未知。因为中华文明是人类古老文明中少有的未被西方征服的,西方从内心一直是尊重中国的,近代以来自以为是才犯晕。主持人——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总裁韩博天(Sebastian… 阅读更多

中国大陆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一)

—— 中国的兴起及其未来的角色

天涯论坛     2014-02-01

台湾大学政治系朱云汉教授去年9月在台大的演讲。推荐,略长慢读。

我今天来给大家做这个报告,我希望它产生的作用是给大家进行一次震撼教育。如果

我没有达到这个效果的话,就算我失败了。

我今天报告的主题是中国大陆的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那么它也扣紧了今天的主轴议

题,就是全球化的挑战。

我必须说,我面对的各位都是二十岁上下,最年轻的时代。各位是生逢其时,也生不

逢其时,就看各位要以甚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未来、面对人类的未来。

为甚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们即将迎来的二十一世纪,它可能是我们记忆所及一个变动

最为剧烈的世纪。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出现了,而且还会持续出现。

也就是说,你往前看,你不可能去期待一个非常平稳的、安逸的大环境。这个是各位

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那么我就要把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变化趋势跟各位做一个分析。

中国的兴起及其未来的角色

我先从在华盛顿引起非常热烈讨论的《日蚀》(Eclipse)说起。作者是一位印度籍人… 阅读更多

印媒:中国避免马六甲困局

来源:环球时报    2016/02/16 10:07:14     作者:阿图尔·阿内

导读: 吉布提的军事基地、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主要港口开发项目正在勾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轮廓。

00256488b1fc14c868ab54

印度教徒报》2月15日文章,原题:吉布提缅甸斯里兰卡牢牢抓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吉布提的军事基地、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主要港口开发项目正在勾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轮廓。

吉布提政府表示,中国很快将在该国开始建设海军基地。吉布提将成为保障海上航道的理想之地,这些航道经由这里向印度洋沿岸和阿拉伯海辐射。

在对吉布提展开攻势的同时,中国也与缅甸签署协议,在该国的皎漂投资建设一个工业园和一个深水港。这些在孟加拉湾的基础设施,彰显了北京在缅甸加强存在,以降低对马六甲海峡依赖的姿态。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中国中信联合体去年年底已经中标,对缅甸这两个项目进行开发。皎漂的深水港建设工程包括在马德岛和延白岛修建10个泊位。

马德岛已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支点。去年,以该岛为起点的中缅原油管道将来自西亚与非洲的原油输送到云南,避免了“马六甲困局”。与这条原油管道互为补充的还有一条也始于皎漂的天然气管道,将天然气从卡塔尔和缅甸输送到中国大陆。

阅读更多

薛鸿毅:日本对印尼的觊觎不止一个高铁项目

薛鸿毅薛鸿毅    东南亚观察者    发表时间:2016-02-16 07:54:15

印尼高铁项目一波三折,先是传出印尼政府要放弃高铁项目,后又有印尼对日本高铁非常感兴趣,近期又传出印尼高铁被迫暂停的消息。尽管后来证明这些都是谣言,但足以反映出这个高铁项目背后的竞争有多么激烈。

这其中,日本的身影总是若隐若现。2015年10月,印尼决定采用中国高铁系统就引发日本的不满,日本外交界对印尼的决定表示遗憾,而日本首相与印尼总统在马来西亚吉隆玻会面时对印尼放弃日本系统一事表达失望。[1]但这并不影响日本同印尼的整体关系,日本并没有因为在争夺印尼高铁上输给中国而“泄气”,日本对印尼的重视也并未减少。中日之间争夺印尼高铁属于纯粹商业竞争和经济领域上的议题,虽然两国高层出面向印尼推销各自的高铁系统,但是高铁议题对中国或日本在印尼的政治外交利益并不构成实质上的影响。印尼高铁确定选用中国系统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则很可能影响中国在印尼乃至东南亚的政治利益。而日本政府也一直没有放弃试图通过其在印尼的代理人影响印尼政府对南海立场的努力。… 阅读更多

“巨变时代”呼唤“中国政治学”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朱云汉     时间:2016-02-15

766.jpg

【学者小传】朱 云汉,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政治经济、两 岸关系、民主化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著有《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等,对“市场与民主”、“美国霸权政治”、“西方政治秩序”等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中国兴起带动21世纪全球秩序重组”、“王道思想可济西方之穷”、“中国拥有得天独厚三大优势(即特殊政治体制的优势、规模大的优势、后发优 势)”等命题和论点,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影响。

改 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展模式的出现,对于世界而言是一场石破天惊的历史巨变。在过去300年的人类历史中,可以说,只有四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可与中国 崛起相比拟:一是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二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三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四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崛起。这四个事件塑造

阅读更多

张维为:欧洲难民危机与“普世价值”的困境

来源:《求是》    2016/02/15 10:10:43    作者:张维为

导读: 欧洲今天面临的难民危机与西方在中东地区不遗余力推广的所谓“普世价值”有直接联系。这场难民危机暴露了“普世价值”本身存在的诸多悖论和困境,对此作出深刻反思,对于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未来都有重要启示。

张维为:欧洲难民危机与“普世价值”的困境

一场罕见的难民危机正在横扫欧洲。2015年以来,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陷入所谓“阿拉伯之春”国家的百万难民如潮水般涌入欧洲。回想2011年前后“阿拉伯之春”爆发之际,西方世界几乎是一片欢呼声,认为这是“普世价值”的胜利,“一个民主的新中东即将诞生”。但仅五年左右时间,这种欢呼几乎变成了惊叫——巨大的难民潮强烈地冲击了欧洲社会。人们不禁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欧洲今天面临的难民危机与西方在中东地区不遗余力推广的所谓“普世价值”有直接联系。这场难民危机暴露了“普世价值”本身存在的诸多悖论和困境,对此作出深刻反思,对于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未来都有重要启示。

阅读更多

宋鲁郑:谁应该为朝鲜核武负责?

宋鲁郑宋鲁郑      旅法学者,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发表时间:2016-02-15 07:50:41

2016年伊始,朝鲜的一弹一星就把全球尤其是东亚复杂的地缘政治搅得天翻地覆。韩媒还不失时机地报道称,“朝鲜新建洲际导弹旅”。

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更是把矛头指向中国:要么认为中国长期以来的对朝政策失败了,要么认为中国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要么要求中国切断对朝鲜的石油供应和贸易往来。总之,不仅把朝鲜的“罪责”推到中国身上,还要中国为此承担代价。

且不说几个大国拥有了核武器之后就剥夺其他国家的核权力是否公正,但朝鲜拥有核武器毕竟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被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环绕;西方和国际社会的压力、指责;韩国的不满以及积极准备接受美国的萨德导弹系统;日本借机证明它修改军事政策的正确性并将有理由继续朝此方向发展。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经有东海、南海相关国家的矛盾,台湾“大选”之后两岸关系也暂时处于明暗难分的混沌状态。

可以说,最不希望朝鲜生事的恰恰是中国。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肯定也是尽其所能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不仅仅是不公正的,事实上,它的政策才是朝鲜发展核武的原凶。… 阅读更多

观察者网一周军情:中国要担心的不是韩国部署萨德,而是……

施洋施洋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发表时间:2016-02-14 07:23:50

过去的一周,是中国传统的春节,却也是世界不太平的一周。随着朝鲜在上周日再次进行运载火箭发射,“两弹合并”的脚步似乎正在逐渐走近半岛,韩国也因此坚定了部署“萨德”(THAAD,末端高空防御系统)的决心,不过对于半岛而言,更糟糕的事情似乎还不止于此;另一方面,随着土耳其和沙特在叙利亚南北边境的“大兵压境”,已经有N方加入的叙利亚伊拉克局势似乎又要增加新的玩家。

这是2月7日在辽宁省丹东地区捕捉到的朝鲜发射体

关键的半个月

过去一周,东亚的朝鲜半岛再次陷入不太平。朝鲜在年初的核试验之后,又以一次“光明星4号”卫星的发射试验了本国的运载火箭。尽管朝鲜KN-08远程弹道导弹的出现实际上宣告了其民用运载火箭与远程导弹的分道扬镳,但作为朝鲜唯一有实际发射经历的远程火箭,该型火箭与核武器的结合依然是令不少亚洲国家、甚至美国担忧的武器。… 阅读更多

傅莹:解决朝鲜安全关切的钥匙在美国人手中

发表时间:2016-02-14 07:35:43

据凤凰网2月14日报道,在13日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与国际秩序”专场中,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对“中国是否已完全失去对朝鲜的控制”进行了回应,傅莹说,中方从不认为自己应该控制哪个国家,也不希望被别的国家控制。在朝核问题上,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与其合作,另一方面又与盟友商议部署萨德导弹,这让中国人感到既困惑又愤怒。她表示,中国尽自己的责任,但不可能取代美国的责任,美国不要总想把问题外包给中国,解决朝鲜安全关切的钥匙在美国人手中。

傅莹在慕安会中国专场现场

2月13日,第52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举行“中国与国际秩序”专场,邀请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和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科克等出席,围绕中国与国际秩序、中美关系、朝鲜核问题等进行了激烈辩论,由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总裁韩博天(Sebastian… 阅读更多

新加坡的民众为何害怕退休

14/02/16

作者/来源:马玉洁 蒲海燕 (2-2-2016) 瞭望智库
http://news.cnyes.com

新加坡虽为发达国家,却不走北欧高福利国家的路线。早在建国初期,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认为欧美的高福利政策只会养出一批懒人,这对严重依赖竞争力的小国新加坡是致命伤。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在过去多次强调,“新加坡不养懒人。如果你愿意工作,而且肯努力,我们会提供援助。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我们不会帮你。”

在新加坡,耄耋之年仍然孜孜不倦工作的大有人在,这是因为新加坡政府提倡每个人自力更生,不提供全福利性质的养老保障。

初来新加坡的人在商场购物、用餐甚至在机场排队等待出租车,都会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很多为他们服务的都是年过花甲、满头银丝甚至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被称为“乐龄人士”,很多都已经过了退休年龄。

在国内在为延迟退休方桉而高呼反对的时候,新加坡的退休人士却主动要求政府将退休后的重新雇佣年龄由现在的65岁延长至67岁,因为他们要继续工作。

阅读更多

南洋大学南洋人序

13/02/16

作者/来源:南大史编写组 [email protected]

南洋大学诞生于一个和平的年代,也是一个动盪的年代;建设于一个团结的年代,也是一个分裂的年代;成长于一个理想的年代,也是一个丑陋的年代;树立于一个求知的年代,也是一个无道的年代。

南洋大学是全体南洋华人的梦,一个爲了传承民族文化的梦。这梦先由商界贤明的人开始,继而传遍整个南洋。造梦的人上自名商巨贾,下至劳工小贩,人人参与,人人奉献,大家都只是爲了子子孙孙的明天。六十年后回过头来,听听当时人说的话,体会他们奉献的精神,依然催人泪下。所有南大人都应该向当年爲建设南大而奉献的人致敬。

当年建设南大,主要分两条路线,同时并进。

一条是宣传路线。那个年代,传播资讯主要靠报纸和广播电台。因爲当时人的生活简单,有关南大的资讯倒也传播得很快,但是,要成爲大众的运动,还需人力宣传。当时的做法是,在星加坡、马来亚、沙捞越等地的大小城镇设立筹建南大的委员会,在各州首府设立分会,小镇设立支会。由这些委员会把创办南大的资讯传达到各个角落,推动整个南洋华人社会。

阅读更多

谁是香港真正的统治阶层?

——一个跨境投资者对香港政改、港股大机会的深度分析

来源:港股那点事     作者:左龙右鲤    时间:2015-05-16 23:00:21

美国最富有的20个人可以影响美国政府政策,而中国最富有的100个人也不可能影响中国政府的政策。

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中美的政治体制差别,同样也适用于今日之香港。在特首梁振英上台前,香港最富有的20个家族是可以左右政府政策的(甚至可以用“决定”这个词),原因很简单,因为回归后的香港政府某种程度就是这些最富有工商资产阶层的代理人嘛。

回归后谁在真正管治香港?

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和左龙右鲤一起穿越回1979年。这一年3月28日,邓小平主动邀请时任港督麦理浩访京,首次向英国政府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收回香港的决心,邓爷爷说了两点:

1、「香港是中国的一部份,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没有回旋余地」,

2、中国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请投资的人放心」

对 于第一点,邓爷爷是绝对有底气的。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1月29日至2月5日邓爷爷访美,2月17日至3月16日发动9个军29个师之规模的

阅读更多

爱因斯坦世纪预言终获验证,LIGO首次直接探到引力波

来源:“赛先生”公号     作者:明镜 胡一鸣     时间:2016-02-12

原标题:爱因斯坦世纪预言终获验证,LIGO首次直接探到引力波

明镜(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

胡一鸣(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

1915 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场方程,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一年之后,史瓦西发表了后来被用来解释黑洞的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1963年,克尔给出了旋转黑洞的解。 1974年脉冲双星PSR1913+16的发现证实了致密双星系统的引力辐射完全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一致。2016年2月11日,LSC(LIGO科学合 作组织,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向全世界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并且首次观测到了双黑洞的碰撞与并合。

在这一百年里,被誉为“人 类认知自然最伟大的成就” 的广义相对论,一直在成长中:我们知道了时空的弯曲以及一些由时空弯曲可能产生的奇异事物,比如黑洞、引力波、奇点、虫洞甚至时间机器。在过去历史中的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