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时间:2017-06-21 09:44      来源: 察网     作者: 巨龙

从生产和消费的两个方面来看,电子信息产业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早些年,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尚有人口红利,到现在连乞丐都开始用二维码,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是微信的小程序,还是阿里的线下并购,其实都是在发展线下产业,期望通过覆盖更多的传统实业,取得新的发展突破。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本文试图通过现实生活的常识推导,加上国内外的产业分析,推算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极限。

长期以来,IT产业,特别是互联网产业,已经习惯于吓唬其他传统实业,20年来我听多了这种吓唬——要么跟着我的互联网潮流走,要不然你就死定了,基本上就是这个调调。国内的互联网众多企业,配合美国硅谷,中美联手忽悠一唱一和,很多传统行业的老板,都被弄得一乍一惊。那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互联网真的能够占领一切吗?如果互联网不能占领一切,那么它的上限在哪里?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大数据和IT极限

现在的大数据到了什么程度?先来说说关于个人信息,不管你上网不上网,你的个人信息其实早就透明了。互联网公司都建立了超大型的数据库,记录网民的各种上网行为。现在上网都是实名制,所以,你上过哪些网站,搜索过什么东西,你的手机号码是多少,每个月的收入和消费情况,你住在哪里,所有关于你的一切,对于某些拥有大数据能力的公司,以及某些“有关部门”,都是透明一样的存在。

大家可以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一下所谓的大数据和个人隐私。比如你刚去逛了一家房地产中介,留了一个电话号码,没几天一堆卖房子的电话就会打过来;小孩刚刚出生下来,各种品牌奶粉的经销商,都会打电话给你推荐他们的产品,甚至会给免费邮寄他们的产品;你在百度搜索了一台打印机,过会儿上别的购物网站,你会看见广告里给你推荐的都是打印机。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互联网早就根据积累的大数据信息,定向地“服务”于你,而各种营销包括“骗子”电话,早就根据相关信息,提早计算出你的潜在需求,有的放矢地在给你推销。这就是“大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孔不入。

大数据已经做到如此详细,再往前发展,无非就是更多细节的挖掘。但是世界如此复杂,光靠大数据预测未来,也有很多不靠谱,比如最近桂林总是下雨,西瓜就不好卖,使劲降价。而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因为天气很热,西瓜销量就很大,价格也不低。—— 谁要靠往年的大数据来贩卖西瓜,那可真的要哭了。

信息化安全,还有个人隐私,以及大数据到底靠谱不靠谱,并不是这篇文章讨论的问题。我想做一个学术上的探讨,互联网也好、大数据也好,整个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产业),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应该占据多少GDP的比例?换句话说,就是IT产业发展到终极状态,最终的天花板在哪里?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互联网公司都在脱虚向实

理论当然是枯燥的,而现实的经济必定来自于实践。首先,我们得有一个认知,即互联网无论怎么发展,它始终是一个工具,并不能替代现实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产业,只不过通过互联网,各种资源能够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优化利用的效果。

我们先来计算一个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互联网外卖业务。以美团外卖为例,无论他们送得再快服务再好,那也得有提供美食的餐厅在前支撑。按照公开的数据计算,美团能够从成交金额中获得的提成比例,也不会超过成交金额的20%,一般情况下大概也就是10-15%之间(送餐费 + 店面返点),甚至会更低。实际上,餐饮外卖并不是比较纯粹的IT互联网公司,更接近于传统的快递业务。其投资的主要成本,也主要是用于外卖配送队伍的建设和维护。我个人估算,美团在外卖业务上的主要投资,软件和互联网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不超过30%。这么算起来,这只是一家应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同城快递公司”。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从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后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公司”,除了滴滴以外,基本都是重资产重团队的公司,比如共享单车的自行车购置资产,比如京东的配送仓储体系。软件和相关的服务体系,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并不高。

最近,美国亚马逊公司斥巨资收购了销售生鲜有机食品的全食公司,以及阿里入股百联集团,这充分表达了一个趋势,这些线上的互联网公司,都已经认识到了发展的天花板,企图通过并购传统实业,把自己的业务脱虚向实。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也就是说,纯粹的互联网产业,其实已经走到了近期的天花板。这几年出现的VR概念、AI概念,都无法扛起开疆拓土的大旗。整个IT产业,都达到了一个短期的瓶颈。如果要说近些年IT产业的发展,中国未来三年将要建立的电信级物联网,应该是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参见昨日的科普文章)。

从消费和生产的角度,看电子信息产业的极限

为了阐述互联网的极限,我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一个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信息消费占据的开支比例,另外一个角度,是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说明其发展的瓶颈。

我们先来计算一下,一个月收入6000元左右的普通青年,他在IT信息领域的典型消费。假如他手里拿的是一部2000多元左右的手机,打算用2年,那么每个月的手机费用就是100元,上网流量费用计算为100,宽带费用60元(一般是几人共享上网),网上信息消费为50元(打游戏、赞赏等等),另外,他每个月要花费1500元左右网上购物(包括外卖),这部分的开支整体算起来,大概有10%的交给互联网电商,一个月算下来,他在互联网上的开支大约是460元左右。占他每个月开支的大约10%(假定他每个月花5000元)。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也就说,一个正常的消费者,每个月开支的10%用于信息和互联网消费,已经是一个很高的值了,中老年人的这个开支比例还会下降。这其中的花费,涵盖了电子产品、电信上网费用、网上信息消费、网上购物等等。

也就是说,无论信息产业再发达,从消费者这里获取10%的消费开支,已经临近极限。如果这个比例再提升,比如吃着泡面,还要每个月花费成千玩游戏,很明显已经构成生活负担。这样的情况,不能作为典型案例分析。

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产值为14万亿,大约占据全国GDP的20%强,因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很多产品(比如手机和电脑),都是行销全球,另外这个产值中,也包括了电视机这一类电子产品。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占据GDP比例较高(韩国和台湾占比更高)。

从生产和消费的两个方面来看,电子信息产业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早些年,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尚有人口红利(很多人还不上网),到现在连乞丐都开始用二维码,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是微信的小程序,还是阿里的线下并购,其实都是在发展线下产业,期望通过覆盖更多的传统实业,取得新的发展突破。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消费者10%的信息费用开支占比,这个极限一定是存在的。互联网公司想要可持续发展,脱虚向实是必须的路线。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到大型互联网公司越伸越长的触角,拼命用手上的现金流,收购一切搭边不搭边的企业,同时为了避免技术上落伍,但凡有一点起来苗头的技术趋势,他们都要参与投资。

严酷的公司竞争环境

IT产业的竞争异常严酷,越接近产业的极限,这种竞争的残酷性越强烈。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每一家巨头的崛起,往往就意味着另一家巨头的衰落倒下。

我们先看看华为。这家连续近三十年快速成长起来的通信设备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电信设备、企业业务、消费电子产品三大业务板块。在华为的一路成长过程中,基本上大部分的同行都挂了,比如北电、3Com、马可尼、朗讯等等,现在全球数的出来的电信设备巨头,就剩下华为、中兴、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看这公司名字,想想经历了什么)这几家。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再来看看苹果公司,这家公司最近因为强行在“赞赏”中提成30%,得罪了国内诸多的公众号作者,因此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苹果手机的一路发展过程中,黑莓、诺基亚、htc,还有众多的日本智能手机厂家,都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美国的互联网。现在美国互联网界的最后一个上市的巨头,是Facebook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从2004年到现在,美国整个硅谷没有培育出一家新的互联网巨头(上市并且市值200亿美元以上)。特朗普的发声平台推特倒是在2006年成立,但是至今市值并不高,还不如微博。只有优步(Uber)一家公司估值比较高,至今尚未上市也尚未盈利,倒是他的中国对手,滴滴公司做大了(还顺便收购了其中国业务)。

闲话大数据和互联网,探讨IT产业的极限

总结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每一家巨头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其他巨头的倒下。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像阿里巴巴这样电商崛起,其实是利用了中国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的二十年的窗口期。因为实体店面要把房租摊入成本,导致价格偏高,为电商赢得了成本优势(当然还有产品更全的优势),而中国电商的崛起,同时也干掉了无数的实体店。

互联网产业,就像是化工产业使用的催化剂,利用得好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但是,催化剂在整个化工产业中,占比并不会很大。最后,用任正非的一段话来,来作为本文的结语:

【“虚拟经济是工具,工具是锄头,锄头一定要种出玉米,玉米就是实体企业。泡沫经济对中国是一个摧毁,一定要踏踏实实搞科研。”】

【巨龙,察网专栏作家。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龙语天下事”】

标签: IT 互联网 大数据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6/36698.html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