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坦克开进拉法,哈马斯同意的停火协议写了什么?

2024-05-07   来源: 界面新闻

原标题:以色列坦克开进拉法,哈马斯同意的停火协议写了什么?

记者 | 安晶

编辑|刘海川

记者 | 安晶

编辑|刘海川

2024年5月6日,当哈马斯宣布同意接受埃及和卡塔尔斡旋的巴以临时停火协议后,经历了7个月战火的加沙民众在街头欢呼庆祝。

加沙中部代尔拜拉赫地区的民众在阿克萨医院外挥舞巴勒斯坦国旗,准备迎接暂时的和平。但他们的欢呼没能持续。

哈马斯宣布同意临时停火协议后,以色列回应称该协议不是此前谈判的协议、协议内容没有解决以色列的“核心要求”。

周一晚,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宣布战时内阁一致决定继续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展开军事行动。此前,以色列向拉法投掷传单,要求拉法东部地区10万居民立刻转移。

以色列认为哈马斯在拉法设有4个营,该组织高层和部分人质可能藏身在拉法的地道网中。由于与埃及接壤,拉法也被视为哈马斯运输武器的要道。

周一当天,以色列对拉法东部实施了定点空袭。埃及官员透露,空袭后,以色列坦克开进拉法,抵达距离拉法口岸约200米的地区。… 阅读更多

波音隐瞒了什么?两个月内2名吹哨者死亡!

2024-05-07    来源: 凤凰网   作者:冰汝看美国

随着波音客机事故频发,外界对波音安全问题的担心与日俱增。而就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两个月内,两位与波音安全问题有关的吹哨者死亡,让波音客机进一步被疑云笼罩。

波音的主要供应商势必锐公司(Spirit AeroSystems)的前质量审核员约书亚·迪恩 (Joshua Dean) 是最早指控势必锐领导层忽视 737 MAX 制造缺陷的举报人之一。他在4月30日因为突发感染去世。

  这是短期内举报波音安全问题的吹哨者的第二例死亡。另一位波音举报人约翰·巴尼特(John “Mitch” Barnett)今天三月被发现死于疑似的“自伤枪伤”,当时他原本要在针对波音的诉讼中作证。

今年1月,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737max客机的门塞在空中爆炸脱落,引发了人们对近年来波音安全和质量声誉急剧下滑的进一步担忧。(详情请戳:仅交付两个月就“空中爆炸”!又是波音737MAX!还有谁敢坐?)… 阅读更多

习近平在法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6

5月5日,在赴巴黎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马克龙总统邀请,我很高兴对法国进行第三次国事访问。

在中国人民心中,法兰西有着独特魅力。这片土地曾经诞生众多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全人类提供思想启发。150多年前,法国人士曾经参与建设中国福建船政和福建船政学堂,法国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法学生;百年前中国青年赴法国负笈求学,其中一些有志青年后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新中国正式建交。

2024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节点。我此时来到法国,带来来自中国的三个信息。

——中方愿同法方传承建交精神,推动中法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前,戴高乐将军从时代的战略眼光出发,决定同新中国建交。在冷战正酣的背景下,作出这一独立自主决定是极为不易的,事实证明也是正确和富有远见的。中法建交架起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也推动国际关系朝着对话合作的方向演变。

阅读更多

60年前的“外交核弹”:中法建交!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5-06

每逢中法两国元首会面时,中国都会提到一句话:“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1964年,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政治远见,作出两国建交的历史性决定,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对今天世界发展有重要意义。”

这既是中国人不忘老朋友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对新一代法国领导人寄于希望。

60年前,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这么做的,他摆脱了美国的牵制,积极响应毛主席的政治远见。

1964年中法建交就像一枚“外交核弹”,震撼了整个世界,并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毛主席和戴高乐总统虽然缘悭一面(戴高乐原定于1970年冬天访华,却不幸在1970年11月去世),1973年蓬皮杜总统替他了却了这个心愿)

中法建交之路并不平坦,曲折颇多,随着外交档案陆续解密,更能令人体会到两国领袖的非凡远见。

中国的外交战略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怼美帝反苏修,还揍了印度一顿。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在大国里面没朋友。… 阅读更多

以色列共产党:伊以局势升级,数万以色列民众参加反政府集会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4-05-06

【编者按】2023年4月14日,以色列共产党在官网刊文,文章指出,随着伊以局势不断升级,数万以色列民众近日在多地举行反政府抗议活动。他们要求内塔尼亚胡下台,尽快举行议会选举,同时敦促政府尽快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释放被扣押人员。就在抗议活动如火如荼之际,伊朗于4月14日凌晨首次对以色列发动了直接军事打击。

2024年4月14日凌晨,伊朗向以色列发射数百架自杀式攻击无人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这是伊朗首次直接对以色列发动攻击,以回应以色列在4月1日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的致命袭击。

此前的4月13日晚,数万名以色列人在特拉维夫、耶路撒冷、海法、比尔谢瓦、埃拉特、纳哈里亚、卡法尔萨瓦和全国其他城市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释放在加沙地带被劫持的人质,并呼吁尽快举行新的选举。尽管伊朗方面不断发出威胁,声称即将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但这场反政府运动的势头依然不减。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特拉维夫的卡普兰街(Kaplan… 阅读更多

伊朗人民党声明:帝国主义和中东反动派的玩火行为,将危及地区人民和世界和平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4-05-06

【编者按】2024年4月14日,作为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的回应,伊朗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温。伊朗人民党在官网发表声明,认为袭击是伊朗当局转嫁内部矛盾的举措。伊朗人民党呼吁地区和平势力团结起来,结束紧张局势,阻止战争爆发,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种族灭绝行为,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实现地区的持久和平。

根据世界新闻机构的报道,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在当地时间14日凌晨向以色列发射数百架无人机和导弹,开启了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新阶段。这次由伊朗当局发动的攻击是对以色列袭击大马士革的伊朗领事馆,以及在叙利亚杀害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和军事顾问行为的回应。这可能导致伊朗与以色列种族主义政权的相互袭击,使得中东地区局势日趋严峻。

全球帝国主义的政策,特别是美国帝国主义在该地区的政策,最近几个月来一直在为以色列犯下的“反人类罪”辩护,这导致超过33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11000多名儿童,中东地区面临大规模军事冲突和将战争引向伊朗的危险,给地区和平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美国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扩大,以及美国、英国和法国宣布参与摧毁伊朗无人机的消息表明,这是一种危险的政策,它既来自帝国主义,也来自该地区的反动势力。… 阅读更多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发布选举宣言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4-05-06

【编者按】2024年4月4日,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印度大选,印共(马)在官网发布选举宣言,系统性地阐述了该党的主张与政策,以对印度社会的现状进行变革。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治局发表2024年印共(马)参与印度人民院选举宣言摘要。

印共(马)呼吁印度选民:

·战胜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

·增强印共(马)和左翼政党在人民院的影响力。

·确保在中央成立替代性世俗政府。

在2024年人民院选举之际,现实的、民主的印度共和国正面临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政府长达10年统治所造成的严重危机。

印度宪法的四大支柱——世俗民主、经济主权、联邦制和社会正义正处于系统性瓦解的进程中。莫迪政府的独裁政权在滥用国家权力和占据议会多数席位的背景下,用法西斯主义的方式压制印度劳动人民的权利,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不平等的社会之一,同时强加给人民有害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宗派来区分和分裂人民。… 阅读更多

“五四运动”:中国人被痛醒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5-05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虽已过去了105年,但“五四精神”却在中国人心中薪火相传。

这是中国从未有过的全国性的爱国主义运动,这也是“五四运动”被一代代中国人所纪念的最主要原因。

中学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但为什么会是“巴黎和会”?

因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因为心气越高,耻辱越深;因为幻想越美,现实越痛!

“五四运动”开启了一个觉醒年代,而中国人首先是被痛醒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人押对了宝。

1917年3月14日,中国宣布与德国断交。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国宣战(由于大总统黎元洪反对宣战,跟国务总理段祺瑞爆发了府院之争,拖了五个月)

中国站在了协约国一边,并派出援欧华工前往欧洲。

1918年11月,德奥战败消息传来,中国人都在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很多人上街庆祝,认为中国是胜利者,终于可以一雪前耻。… 阅读更多

不想被“殖民”,马杜罗:委内瑞拉发展壮大不需美国发“许可证”

来源:华山穹剑  

上个世纪,美国可以说是绝对的霸主,它不允许任何国家挑战自己,更不允许任何国家伤害自己的利益。可以看到,美国试图以武力胁迫全球。一些不好军事打击的国家,美国发起了“非军事战争”–制裁。但现在这些国家,正在对美国发起“挑战”,不愿意再被“殖民”。

美国
美国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委总统马杜罗指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开采自己的石油,还需要向美国申请开采许可证,这简直就是“现代殖民”,委内瑞拉不可能再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美国必须解除所有的制裁。此前,为了缓解石油压力,拜登政府短暂解除了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允许它和美国、亚洲、欧洲和拉美公司签署合同。

但现在拜登政府恢复了制裁,不允许委内瑞拉在没有美国许可证的情况下开采和出售石油。至于美国为何这么做,还要说到它和委内瑞拉的矛盾。两国的关系危机,主要体现在委内瑞拉政府的反美立场上,以及美国在国际上对委内瑞拉政府的打压。… 阅读更多

美国人是不是人?

来源:华山穹剑   

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被学生问道:“巴勒斯坦人是不是人”,“你只需要回答是还是不是……”

这位副校长支支吾吾半天,最后拒绝回答。

这种舆论环境看起来可笑,实际上非常可怕。

巴勒斯坦人是不是人”,居然能够成为一个美国官僚无法回答的问题了。

这位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如果回答“不是人”,那他就是个违背普世价值的反人类的畜牲,哪怕他心里这么想,他也不敢说出来;如果回答“是人”,那就是承认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平民实施了“种族灭绝”……那就是“反犹”。

美国众议院刚刚通过《“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严禁美国人“反犹”。

根据这个法案,美国人不能在言论中提及“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翻下的种族主义罪行”,不能提及“犹太人掌控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媒体”,不能谈论“犹太人更忠于自己的种族和以色列,而不是美国”……甚至不能谈论圣经《新约》中“犹太人出卖并谋害耶稣”的情节。

按照这个说法,美国人的圣经也违法了,美国历届总统手按在《新约》上宣誓,都是“违法”的,美国的建立,都是“违法”的。

阅读更多

俄罗斯共产党人如何看待“五一国际劳动节”

2024-05-04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周力

  今年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第134个年头。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市举行了大规模的工人集会和示威活动,要求资本家们将工作时间缩短为每天八小时。1889年,法国工会人士雷蒙·拉维涅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会议上提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工节,并呼吁各国工人阶级共同努力,为实现八小时工作制而奋斗。1891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二国际会议上,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自那时以来,全球陆续有150多个国家都会在5月1日搞庆祝活动。

五一劳动节一直是苏联、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开展纪念活动的重要节日。1992年,俄罗斯将国际劳动节更名为“春天和劳动节”。2000年,俄政府规定每年5月1日放假一天。2014年,俄罗斯工会在全国许多城市举行了苏联解体以后的第一次群众游行。自此恢复了五一集会的传统。2018年,超过300万人在全俄各地参加五一大游行,成为人数最多的一次。… 阅读更多

美国两党议员们急了:若国际刑事法院发逮捕令,美国将报复

2024-05-04     来源: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对“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不安的不止以色列官员,美国议员们也开始急了。美国Axios新闻网5月2日援引三名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两党参议员小组1日与国际刑事法院(ICC)高官们举行线上会议,表达了对逮捕令的担忧。此前已有多名美国议员发出警告,逮捕令一旦发出美国将立即对ICC展开报复,相关立法已在酝酿之中。

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约翰逊

  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约翰逊

三名消息人士告诉Axios新闻网,美国两党参议员小组1日与国际刑事法院高官们举行线上会议,表达了他们对逮捕令的担忧。但了解会晤情况的消息人士没有透露与会美国议员和国际刑事法院官员的身份,只称会议是保密的。

一位熟悉会议的消息人士表示,参议员们希望借此契机向国际刑事法院表达他们对战争调查的不满。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办公室表示,“保密是检察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不会公开讨论与该办公室的活动和日程相关的细节”。… 阅读更多

以代表称:没料到美国精英大学里也有哈马斯

2024-05-04    来源: 观察者网

原标题:以代表称:没料到美国精英大学里也有哈马斯

在国际社会一波波的反战声中,以色列不仅未放弃加沙军事行动,态度甚至愈发强硬。

在当地时间5月1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发言环节,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吉拉德·埃尔丹(Gilad Erdan)言辞激烈,不仅炮轰联合国“根本不在乎以色列”,是“当代纳粹的同谋”,还把美国高校的反战示威者称作“暴徒”,宣称令以色列没有意识到的是,不仅是加沙的学校,连哈佛、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精英大学“也有哈马斯潜伏”。

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埃尔丹将美国高校的反战抗议归咎于“联合国对以色列的仇恨”。“联合国不在乎以色列的鲜血,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纳粹的同谋,致力于确保哈马斯的生存,甚至奖励他们谋杀和强奸。我无话可说。”

“校园里亲巴勒斯坦暴徒的口号是呼吁摧毁以色列。我们一直知道哈马斯躲在学校里。我们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加沙的学校。还有哈佛、哥伦比亚这样的许多精英大学。”… 阅读更多

联合国报告:战事将导致加沙发展水平倒退数十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5月2日发布报告说,加沙地带的战事将导致该地区的发展水平倒退数十年。

报告说,目前加沙冲突已经持续近7个月。如果冲突超过7个月,加沙地带发展水平将倒退37年;如果冲突超过9个月,加沙地带44年的发展成果将化为乌有,发展水平将倒退至1980年。对于整个巴勒斯坦来说,如果加沙冲突持续超过9个月,发展水平将倒退20多年。

报告说,如果加沙冲突持续超过7个月,巴勒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6.9%,损失71亿美元,贫困率将上升至58.4%,新增贫困人口174万,失业率将达到46.7%。如果冲突超过9个月,巴勒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9%,损失76亿美元,贫困率将上升至60.7%,新增贫困人口186万,失业率将达到47.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表示,战事每多持续一天,都会给加沙地带居民和所有巴勒斯坦人带来巨大和复杂的代价,无论是现在还是中期和长期。“这些新的数据警告,加沙的苦难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

阅读更多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是中国最有思想、最有野心的青年

来源:华山穹剑   

导语 :五四青年节之际,特发一篇讲述青年毛泽东从苦闷彷徨到最终悟得“搅动天下”之道心路历程的文章,已表缅怀之情。

1917年8月,湖南第一师范最后一学年将要开始时,毛泽东给自己十分敬佩的老师黎锦熙写了一封长信。

或许,那就是青年毛泽东成为伟人毛泽东的起点,一个从平凡到伟大的分水岭。

 

一、毛泽东悟道

在信中,他分析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

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

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

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一个身无长物的大龄师范生,一个毕业后连饭碗都不知到哪里找的年轻人,竟然立下“动天下”的志向,这无疑是一个惊世骇俗的“狂妄”想法。

 

毛泽东的老师黎锦熙(上图)读信后,在当天日记中极为感慨地写道:“下午,得润之书;大有见地,非庸碌者……不愧为大器量之人

阅读更多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2024-05-02   来源: 观察者网

原标题: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国际刑事法院将发布逮捕令 ”的消息,搞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惶恐不安。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内塔尼亚胡近日“不断打电话”给美国总统拜登,希望拜登出面阻止。

据美国Axios新闻网5月2日报道,多名来自以色列和美国的知情官员透露,以色列政府已警告拜登政府,如果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及其他以色列高官发出逮捕令,以色列便将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下手,采取可能导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崩溃的报复手段。

报道称,过去两周,以色列官员越来越担心国际刑事法院准备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加兰特和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哈勒维发出逮捕令。两名以色列官员说,以色列已告诉美国,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正在背后向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施压。

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官员说,以色列政府向拜登政府表示,一旦逮捕令发出,以色列将认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负有责任,并采取可能导致其垮台的强硬报复行动。其中一项可能的行动是冻结以色列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代收的税款。而没有这些资金,该机构就会破产。… 阅读更多

土耳其宣布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直至加沙获得充足援助

2024-05-03     作者:齐倩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5月2日晚间,土耳其贸易部宣布,由于“巴勒斯坦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悲剧”,土耳其决定暂停与以色列有关的所有进出口贸易,涵盖所有产品。稍早时候,彭博社援引两名知情官员的话称,两国间贸易已于2日早些时候中断。

据报道,土耳其贸易部当天发布声明称,由于人道主义悲剧不断恶化,土耳其决定扩大上个月针对以色列实施的出口限制,并补充说,土方正在开展工作,以确保巴勒斯坦人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声明指出:“在州一级采取的第二阶段措施已经开始,与以色列有关的进出口交易已暂停,涵盖所有产品。土耳其将坚决果断地实施这些新措施,直到以色列政府允许不间断、充足的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

土耳其贸易部声明截图

4月初,土耳其贸易部曾表示,决定从当天起限制向以色列出口54种产品,直到加沙停火。据悉,出口限制包括钢铁、大理石、陶瓷、化肥、水泥及建筑设备、机器等54种产品及原材料。… 阅读更多

美军官员:美军还没撤,俄军就进驻了尼日尔境内的美军基地

2024-05-03 1   作者:齐倩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美军前脚被西非国家尼日尔要求撤军,俄罗斯军事专家后脚就应邀抵达。5月2日,有美军官员向路透社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透露,在美军还未撤出之际,俄军人员已经进驻美军驻尼日尔一处空军基地。截至目前,美军和俄军已经共处数周之久,令美军士兵“难以接受”。

据美国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所说,俄军人员没有与美军士兵在同一空间行动,而是使用了位于尼日尔首都尼亚美迪奥里·哈马尼国际机场旁边的美国“101空军基地”的一个单独的飞机库,“面积并不大”。

“(情况)不是很好,但在短期内是可控的,”该官员透露,尼日尔当局曾告诉拜登政府,尼日尔大约有60名俄罗斯军事人员。但他无法证实这一数字的准确性。

这名官员还说,虽然尼日尔军政府没有给出要求美军撤离的最后通牒,但现在,美军士兵自己已经不想与俄军人员“共处一室”了,“他们无法接受”。

尼日尔境内的美军基地,图自外媒… 阅读更多

警告美国,俄罗斯法院出手:冻结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在俄资产

来源:华山穹剑  

可以这么说,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爆发“多领域冲突”。在乌克兰上,西方国家提供的武器,正在和俄罗斯对抗。在科技、农业、金融等领域内,西方国家也在对俄罗斯围追堵截。不仅于此,西方国家还已经把没收俄罗斯资产搬到了台面上。就像美国众议院,已经立法没收俄资产。而俄罗斯的回应也相当硬核,它直接对美国的银行出手了。

美国国会
美国国会

 

环球网报道称,此前,俄罗斯的一家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银行按照所谓的制裁冻结了自己的海外资产,希望俄罗斯法院能够阻止对方。随后,俄法院裁决–冻结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的在俄资产,其中也包括该银行在俄罗斯持有的股份。很显然,俄罗斯在告诉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俄罗斯在没收资产一事上有能力反击西方。

俄外交部长和其他外交部高官在不同场合均强调称,如果俄罗斯资产被没收,俄方将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这种报复可能包括对各种形式的资产进行冻结、查封或没收,以此作为对西方国家行动的回应。这种措施的严厉性,无疑向外界传递了俄罗斯在维护自身资产安全方面的坚定决心,也释放了和西方国家对抗到底的信号。… 阅读更多

美国零零后,正挺身站在巴勒斯坦一边

来源:网易     作者:日新说Copernicium  

 

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事件之后,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行动越演越烈。今年4月17日到19日,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布朗大学、纽约大学等一系列名校的抗议活动规模爆发,哥伦比亚大学改为远程授课,警方介入校园游行、逮捕示威者引发热议。

这些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行动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其大规模和高频率,更令人震惊的是抗议行动参与者的年轻化趋势。数据显示,与老一辈相比,年轻人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水平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年轻一代的观点与老一代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尝试理解为什么现在美国的年轻人会有与父辈们不一样的选择。

首先,年轻人更加支持巴勒斯坦并不是00后的突变,而是一个代际间循序渐进的趋势。根据Pew Research Center在今年2月份开展的问卷调研结果,3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有三分之一表示他们完全或者主要同情巴勒斯坦,而只有14%表示他们完全或者主要同情以色列。相比之下,年长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