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抵达北京!访华行程三大看点

来源:凤凰网    2024年05月16日

5月16日4时许,俄罗斯总统普京乘专机抵达北京。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次访问有哪些特别之处?中俄互动有何看点?

看点一:普京新任期首次外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4日宣布,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将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同一天,俄新社也援引克里姆林宫新闻处报道了普京即将访华的消息。

行前,普京接受新华社的书面专访时指出,“正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让我决定选择中国作为我正式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

俄罗斯总统选举于2024年3月举行,俄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21日宣布,普京高票连任俄联邦总统。5月7日,普京宣誓就职,开启新的总统任期。

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7日,普京在俄罗斯总统就职典礼现场。图片来源:今日俄罗斯直播截图

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7日,普京在俄罗斯总统就职典礼现场。图片来源:今日俄罗斯直播截图… 阅读更多

这次街头暗杀,传递了两个很不祥的信号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05-16

一切没有任何先兆。

5月15日,在中欧小城汉德洛瓦,斯洛伐克内阁开完会议,总理菲佐出来会见民众,突然,一名男子对他大叫,菲佐还热情地走过去握手,男子突然对他连开数枪……

菲佐腹部、腿部多处中弹,反应过来的保镖,立刻将他塞入汽车,汽车疾驶而去,他被送入医院急救,外电一度传出消息,“他在为自己的生命力而战”。

好消息是,凶手没有瞄准最要害部位,经过连续多个小时的抢救,斯洛伐克官员透露,菲佐“应该能够幸存下来”。

坏消息是,手术已经结束,但菲佐还在昏迷中。

事情很突然,但也不得不说,菲佐的保镖,真的很拉胯。

谁干的?

更让很多人,也包括我在内,完全意料不到,凶手是一个71岁的白发苍苍的斯洛伐克老诗人。

没错,是老诗人,不是老实人,他出版过多本诗集,还是当地作家协会的成员。

为什么要刺杀菲佐?

看社交媒体上的视频,被抓的老人,喃喃自语:我不赞成菲佐的政策,不认同国家前进的方向。

阅读更多

英国共产党参加地方选举和大伦敦议会选举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原标题:为共产主义投票:英国共产党参加地方选举和大伦敦议会选举

【编者按】据左翼网站“保卫共产主义”报道,英国共产党(CPB)就即将开始的2024年英国地方选举和大伦敦议会选举进行了动员,英国共产党推举了一批候选人并就选举提出了以结束紧缩、加强基本服务投资、重振地方民主为口号的选举政策,原文如下。

英国共产党在今年的选举中将支持一系列候选人参加英格兰各地和大伦敦议会的地方选举,这是英国各地更广泛的大选活动的一部分。

以下候选人将参加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

本·克拉克(Ben Clarke)—纳尔逊选区—诺维奇市议会

马克·尤文顿(Mark Ewington)—索普韦尔选区—圣奥尔本斯议会

本·乌盖蒂(Ben Ughetti)—沃克利选区—谢菲尔德市议会

西蒙·布里格内尔(Simon Brignell)—修道院选区—剑桥市议会

史蒂夫·汉德福德(Steve Handford)—希顿选区—纽卡斯尔市议会… 阅读更多

在媒体的沉默中,瑞士共产党在瑞士南部各市更进一步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5-15

【编者按】2024年4月19日,据左翼网站“团结网”报道,瑞士共产党在瑞士南部的地方选举中更进一步。虽然媒体对瑞士共产党认可度较低,但是瑞士共产党在瑞士南部各市工作的有效性和严谨性深受市民赞赏。

尽管瑞士国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再次违反其公共服务的使命,没有报道瑞士共产党的选举结果,但瑞士共产党依然对其在市镇层面代表权的增长感到高兴。

瑞士共产党在11个市镇中拥有17名当选议员,这充分表明它已经日益扎根于瑞士南部地区,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该党深切关注人民的需求,并以其合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而得到认可。面对“红绿”地区的衰落,瑞士共产党仍然是全国和提契诺州唯一不断壮大的左翼政党。

女议员莱亚-费拉里(Lea Ferrari)——整个布莱尼奥河谷唯一的左翼市议员,确定了自己在塞拉瓦莱市政府中的的席位。瑞士共产党还巩固(或者说增加)了其在市议会(镇议会)中的代表权:瑞士共产党在贝林佐纳、卢加诺(埃多亚多·卡佩莱蒂)、基亚索(立法院长马尔科-费拉齐尼和尤里-贝杜里)再次确认了两名当选议员——亚历山德罗-卢奇尼(Alessandro… 阅读更多

美国共产党:支持校园停火抗议,请继续施压!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5-15

【编者按】2024年4月23日,美国共产党在官网刊文,支持学生、青年和工人继续对以色列领导的加沙种族灭绝战争以及美国对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的制度和物质支持进行抗议,强烈谴责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精英大学对抗议者的镇压和逮捕。

美国共产党声援大学生抗议和占领活动,他们正在为加沙停火、为以色列从巴勒斯坦撤军而斗争。请继续施压!数百名抗议者在大学管理人员的要求下被监禁和停职,我们强烈谴责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其他大学对抗议者的镇压和逮捕。我们支持学生、青年和工人组织起来抗议以色列领导的加沙种族灭绝战争的宪法权利和民主权利。我们支持他们对以色列立即停火与美国停止对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的制度和物质支持的要求。美国必须立即停止对以色列的军事支持!

此次镇压行动是在美国国会针对精英私立大学校长、教授和校董举行多次听证会之后进行的。从去年年底开始,这些听证会由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右翼组织领导,他们声称关注校园中的反犹太主义。实际上,这些听证会不只是为了压制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实施种族灭绝的抗议活动,也是为了压制对美国在资助、武装和为这一罪行提供外交掩护的抗议。… 阅读更多

普京5.0的首访,给了中国

来源:政事堂2019      2024年05月14日

5月7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俄罗斯第八届总统就职仪式,正式开启普京“5.0”时代。

一周后的今天,中俄同时宣布,普京将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标志着,普京将他的“首访”,献给了中国。

今天,普京的总统座驾已经提前运抵哈尔滨太平机场,预计普京将参加中俄博览会与中俄合作论坛开幕式。

大国的外交首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信号,是一个国家和领导集团向国际和国内各股政治力量,展示自己本届任期的首要外交目标。

按照惯例,为了外交上的平衡与缓冲空间,大国往往不会明确态度,而是选择周围关系密切的小国。

譬如美国总统最常选择的是墨西哥与加拿大,俄罗斯青睐于原独联体国家,我们最近两次都给了东盟。

而一旦将“首次”献给了另一个大国,则是向全球明确表态,将明确站队,并对外交策略进行颠覆性的调整。

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首访,感受这种调整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的颠覆性巨变:

阅读更多

俄新防长:中国、印度、印尼都是拥有主权的国家,但欧洲做不到

来源:观察者网    2024年05月15日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5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批准了新一届政府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名单,广受关注的俄罗斯前第一副总理安德烈·别洛乌索夫正式成为新任俄罗斯国防部长。

由于别洛乌索夫是一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文职工作,没有在军队服役的经历,他将如何领导俄罗斯国防工作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别洛乌索夫对俄罗斯发展有着怎样的见解?他将如何应对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中面临的问题?俄媒“今日俄罗斯”14日整理了别洛乌索夫最近的讲话和表态。

报道称,别洛乌索夫在讲话中表示,俄罗斯致力于推动建设多极世界秩序,但多极世界中的国家应当拥有主权,可以设定并实现自己的国家目标。他认为,俄罗斯是当今少有的主权国家之一,中国、印度、印尼等国家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欧洲已经丧失了主权。

别洛乌索夫称,西方认为世界秩序应该是单极的,由西方国家共同统治世界,但多极世界的意识形态关乎发展自给自足的能力,“这类似于卡尔·荣格的自性概念。主权国家都应该拥有这样的自性,这是非主权国家无法拥有的。我非常尊重荷兰这样的国家,但他们没有主权。”… 阅读更多

俄罗斯将提交新案修改对朝制裁决议

2024-05-15    来源: 中朝经贸合作   作者:中朝经贸合作

图片

  据海外媒体报道,联合国大会4月11日召开会议,要求俄罗斯说明在3月28日安理会上对监督朝鲜制裁状况的专家小组任期延长决议案行使否决权的理由。

会议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认为,有必要修改制裁内容,称“制裁并未促成朝鲜半岛的稳定”,近期将提交包括可定期修改制裁内容条款的专家小组任期延长相关新决议案。日美韩等多国在会上表达了对俄罗斯的批评意见,表示不会接受俄方的新提案的态度,因此即使提交也很难获得通过。监督朝鲜制裁小组任期到4月30日结束。日美韩正在讨论防止任期结束后监督体制弱化的替代措施。

俄罗斯一直要求为制裁措施设置期限,以取代批准延长专家小组的任期。日本等国表示不接受,因此在3月28日仅针对是否延长小组任期的议题进行了表决,15个理事国中的日美韩等13国赞成,中国弃权,俄罗斯行使了否决权。

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金星对此表示感谢,强调称“绝不承认安理会对朝鲜的制裁决议”。… 阅读更多

多人遇袭,政治暴力为什么在德国接连发生?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青木 夏雪 陈子帅   2024-05-15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夏雪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这些行为是无耻和懦弱的。针对政界人士的袭击正威胁着德国民主,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对抗这些暴力袭击。”在德国社民党籍欧洲议会议员马蒂亚斯·埃克本月3日遭袭入院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发文表示谴责。事实上,随着欧洲议会选举和德国地方选举的临近,德政界人士遭遇暴力袭击的事件接连发生,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警方共登记了2790起针对政治人物的攻击行为,大约是2019年登记数量的两倍。如何捍卫民主机制,成为德国又一个紧迫的话题。有欧洲媒体直言,出于俄乌冲突、气候危机、经济不确定性等原因,越来越多人不愿再进行政治对话,保持政治客观的民主共识正在逐渐消失。

“政治人物甚至习惯了被诽谤、跟踪和骚扰”

“年轻、激进、中产阶层”,据德国《星期日世界报》5月12日报道,5月3日晚,德国社民党籍欧洲议会议员马蒂亚斯·埃克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街头张贴海报时遭人殴打,致颧骨和眼窝受伤,不得不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目前德国警方已锁定4名嫌疑人,他们都是17至18岁的德国籍年轻人,来自稳定的中产阶级家庭,其中至少一人在社交媒体互动中具有极右翼倾向。受伤后的埃克在社交媒体表示:“此事重大,不仅关系到我自己,更关系到所有投身政治的人。”

阅读更多

这个邻国外长,6年后终于又来北京了

来源:网易   牛弹琴    

我还是很有一些感慨,这怎一个姗姗来迟了得。韩国外长,6年后终于来北京了。

当然,这当中有疫情的影响。疫情三年,来往受到各种限制,很多会谈是电话或视频。2022年,韩国外长朴振也来过中国,不是北京,而是青岛。

但中韩这样两个邻国,韩国外长6年未到北京,还是很不正常的,背后,就是不太平顺的两国关系。

既然来了,那就是客。

而且,这也是赵兑烈就任韩国外长后第一次访华。

看外交部发的新闻通稿,背景应该是钓鱼台国宾馆,王毅同赵兑烈举行了会谈。

有一张照片,是两国外长并肩行走,两人笑容满面。

另一张照片,王毅两手握住赵兑烈,侃侃而谈,赵兑烈侧耳倾听。

气氛还是不错的。

 

关键谈了什么?

王毅也没有回避问题,坦率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近段时间,中韩关系面临困难和挑战,这不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不是中方愿意看到的。

请注意:“近段时间”。

然后,他大致说了五点。

1,中韩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应追求和而不同。… 阅读更多

普京才是贵客,越南要求欧盟特使推迟访问:领导人没空接待

来源:华山穹剑  

2022年前,欧盟这个组织还相对“平稳”,许多国家愿意和它合作。但在俄乌冲突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反感它,尤其是那些想要保持中立外交的国家。就像印度,它坚决不遵守欧盟提出的反俄措施,也不肯按照欧盟的要求制定措施。还有越南,也不肯接受欧盟的反俄措施。为了改变这一国家的态度,欧盟计划让自己的制裁特使访问越南

越南
越南

 

参考消息网1报道称,但让欧盟没想到的是,越南政府要求欧盟制裁特使推迟访问,因为“领导人没空接待”。随后,越南就宣布了俄总统普京访问的消息以及俄越两国领导人会晤的消息。这样的反差,可以说是一点面子都没给欧盟留。这也能看出,越南对欧盟相当不满。事实上,俄乌冲突发生后,对欧盟不满的国家不止越南一个。

俄乌冲突后,欧盟一直高喊自己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国际法和地区稳定,但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被一些国家视为过于激进和不公正。这些制裁不仅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对一些与俄罗斯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国家造成了影响。因此,这些国家会对欧盟产生反感。… 阅读更多

以色列代表,为何当场粉碎《联合国宪章》

2024-05-13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陈佳琳

随着加沙战争中的死亡数字

不断攀升和饥荒蔓延

联合国关于需要达成“两国方案”的

整体情绪已经改变

当地时间5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决议,授予巴勒斯坦更多权利和特权,并呼吁安理会重新积极考虑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

巴勒斯坦目前是联合国的“非会员观察员国”,与梵蒂冈地位相同,不能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联大最新决议指出,巴勒斯坦有资格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并建议安理会重新审议。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成为正式会员国需要安理会和联大双重批准。考虑到美国上个月再次行使否决权阻挠巴勒斯坦“入联”进程,安理会大概率无法通过相关决议。

虽然缺乏强制力,但联大决议还是赋予巴勒斯坦联大所能给予的特别授权,包括在大会会议上就所有议题发言、共同提出提案等权利。这反映了在安理会长期无法履职的情况下,联大再次主动探索自己的权力边界,同时也是给安理会施加更大的压力。… 阅读更多

“中国无人机贴脸拍摄美国核航母”,五角大楼震怒

来源:观察者网    2024年05月14日 

不久前疑为中国网友拍摄的无人机在日本“出云”号航母飞行甲板上大摇大摆地起降视频,搞得日本防卫省狼狈不堪。没想到的是,最近美国海军也在同一个问题上栽了跟头——美国《星条旗报》10日称,同一个社交媒体账号近日也刊发了无人机在驻日美军“里根”号核动力航母上空的高清鸟瞰照片!显然,美国航母也没有能逃过“中国无人机”的“毒手”。美军对此极为震怒,并下令展开紧急调查。

500

500

这件事还得先从日本航母的遭遇说起。日本防卫省5月9日举行专门会议,严肃介绍了“出云”号航母遭无人机“贴脸偷拍”的调查情况。据防卫省介绍,相关视频和照片3月26日发布于中国的视频分享网站上,画面显示“出云”号停泊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该视频于3月29日被转载到X(原推特)上。

从视频上可以看到,这架无人机毫无阻拦地降落在“出云”号的飞行甲板上,然后重新升空飞离。起初,日本方面对此持否定态度,宣称相关视频大概率是“伪造的”——不这么说的话,岂不是暴露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基地缺乏基本防空和监视能力的大问题了么?… 阅读更多

“李显龙时代”落幕,新加坡将迎来“4G”时代

来源:搜狐网    2024-05-13

原标题:“李显龙时代”落幕,新加坡将迎来“4G”时代

在“怀着谦卑的心和深深的责任感”中,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将接过总理李显龙手中的“接力棒”。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4月15日公布消息,总理李显龙将于5月15日辞职。他将正式向总统建议,由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出任新总理。自此以后,新加坡将迎来“4G”(第四代领导团队)时代。

如今,“交棒”时间和“接棒”人选都已明确。执政20年的李显龙缘何此时辞职?新任总理人选又为何是黄循财?

一场有计划的“交棒”

现年72岁的李显龙,自2004年就任新加坡总理,连任至今已有20年。然而,早在前些年间,李显龙已多次表达过辞职的意愿。彼时,李显龙的权力交接问题就已逐渐进入到公众视野。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图源:新华网)

早在2012年,李显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新加坡不应该有70岁的总理,其在此后也多次表达过这一观点。2020年新加坡大选前,李显龙也表态,将在大选后不久“交棒”,由第四代领导团队接班,但由于疫情和继任者人事的突然变更,导致这一计划延误,使其未能如愿在70岁前“交棒”。… 阅读更多

普京重大决策,临阵突然换帅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05月13日

很突然,普京决定临阵换帅。

我看到,路透社报道第一段就说,普京周日(5月12日)“出人意料地任命了一位平民经济学家担任新国防部长”,这是俄乌冲突以来,“普京对军事指挥部作出的最重大决定”。

也就是说,俄乌冲突正酣,普京突然换了国防部长,68岁的绍伊古下,65岁的别洛乌索夫上。

要知道,自2012年起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绍伊古,一直是普京最亲密最信任的手下。

之所以这么说,大家可以看一下,以前每年普京生日,都是谁陪在身边?

绍伊古!

很多次,普京只带着他,一道在西伯利亚打猎、钓鱼、宿营,度过自己的生日。

但有图瓦人血统的绍伊古,也不是没有批评。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俄军一度大幅度撤退,绍伊古遭到一些俄罗斯军事博主的猛烈抨击。

事实上,瓦格纳集团领导人普里戈任去年发动流产政变,目标也不是普京,而是绍伊古。

但绍伊古依然得到了普京的力挺,倒是一代枭雄普里戈任,最后在一起离奇的飞机失事中丧生。… 阅读更多

内塔尼亚胡与多名高官争吵,以媒曝出细节

2024-05-13    来源: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5月12日报道据《以色列时报》网站5月12日援引当地媒体报道,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在一次安全会议上严厉批评总理内塔尼亚胡未能制定并宣布战后加沙管理方案。

据以色列电视十三台报道,哈莱维说:“我们现在又在杰巴利耶开展行动。只要没有通过外交程序在加沙地带成立管理机构,我们就只能在其他地方发起一次又一次行动来破坏哈马斯的基础设施。这将成为没完没了的工作。”

报道称,以国防军一些高级官员也敦促政治领导人做出决定并制定战略,但没有点名。报道还说,一些内阁成员警告内塔尼亚胡,以色列过去几周的行动和缺乏决策“只是在拿生命冒险”。

另据以色列电视十二台报道,内塔尼亚胡最近还与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负责人罗嫩·巴尔因战略规划发生争执。巴尔对内塔尼亚胡说,他与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举行了会谈,会谈“充分考虑了方方面面的问题”。

“什么?!你在和国防部长进行战略磋商?”据称,内塔尼亚胡在电话中打断了巴尔的话。… 阅读更多

以色列对拉法军事行动令国际社会担忧!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萧达 甄翔 陈康 柳玉鹏    2024-05-13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甄翔 陈康 柳玉鹏】“以色列不理美国总统拜登画下的‘红线’,持续加大对拉法的军事行动,十多万惊恐的巴勒斯坦平民正在逃离。”英国《卫报》12日担忧称,尽管遭到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和美国威胁停运军火的“最后通牒”,以色列对拉法的大规模全面进攻或已箭在弦上。一个明显信号是,当地时间11日,以色列再次发传单强令拉法市中心区域的巴勒斯坦平民撤离,这可能让已持续7个多月的巴以大规模冲突进入到“最血腥的阶段”。对于在拉法的巴勒斯坦平民面临的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纷纷表示担忧,并强烈反对以色列对拉法的全面进攻。然而,此前曾公开反对以军全面进攻拉法的拜登11日却把矛头对准哈马斯,声称“只要哈马斯释放所有人质,明天就会停火”。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一方面称以色列的行动“违反了国际人道法”,另一方面又自相矛盾声称“以方作出的有关保护平民、遵守国际法的保证仍然可信且可靠的”。对此,包括民主党议员在内的众多声音批评美国“双标”,国际特赦组织美国分部负责人克拉辛怒斥,美国政府“视支持以色列高于国际法”。

阅读更多

俄罗斯战争经济学为何能成功

作者:乔新生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4-05-12

1.jpg

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俄罗斯2023年经济增长3.6%。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在主要经济体中,俄罗斯经济增长名列前茅。

法新社报道的时候强调,这是在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导致军费开支激增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结果,但是,俄罗斯经济挑战依然存在。2022年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萎缩1.2%。2023年俄罗斯经济之所以实现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俄罗斯经济仍然是能源经济。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是支撑俄罗斯对外发动战争重要经济基础。虽然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但是,美国、欧洲联盟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量持续增长,从而使俄罗斯经济得到充分保障。

随着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俄罗斯财政收入还会持续增加。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囤积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借助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从俄罗斯获得大量廉价的能源。印度作为石油进口国,不仅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石油,而且增加进口俄罗斯的煤炭,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非但没有因为乌克兰冲突而破裂,反而因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关系更加密切。印度作为一个深受西方国家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从俄罗斯进口大量资源,另一方面,向西方国家出口大量的能源。印度借助于俄罗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乌克兰冲突,印度是直接受益者。… 阅读更多

俄乌战场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2024-05-12  来源: 红歌会     作者:牛弹琴

  战场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过去两年,俄军进攻的主要目标,基本都在东线;但最近几天,大批俄军装甲部队从北部发动猛攻,目标直指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

俄国防部11日宣称,俄军已拿下乌克兰哈尔科夫州5个重要城镇,“在进攻行动中,‘北方’集群部队控制了哈尔科夫州的鲍里索夫卡、奥库尔佐沃、普列捷尼夫卡、皮利纳和斯特里列恰等定居点。”

按照CNN的报道,俄军这次大概集结了5万军队,并沿着60公里的北部边境发动攻击,“此前,他们将大部分进攻集中在东部顿涅茨克的艰难推进上,取得了渐进但重大的进展。”

俄军方并且透露,在哈尔科夫地区,乌军损失了约170名军事人员,34名乌军士兵被俘。

社交媒体的视频显示,大批乌克兰人正从边境村庄紧急撤离。

  这也是俄乌冲突两年多来,俄军在该地区发动的最大规模地面进攻。

也就是说,俄军正在两条战线并进,在东部继续发动猛攻,同时从北部又开辟“第二战场”。… 阅读更多

吹响进攻号角!以色列攻入拉法,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正在发酵

来源:华山穹剑    

加沙这块狭小的地区宛若一个巨大的监狱。因为这块不到400平方公里、县城大小的地方,四面被以色列封锁。出入没有自由。

加沙隔离墙
加沙隔离墙

 

唯一与外界的联系点就是拉法口岸。这个埃及与巴勒斯坦的物理通道,被誉为“哈马斯的呼吸机”。因为哈马斯主要武器装备的外界来源就是拉法方向,当然是地下的各种通路。

但这一外号或许是不怀好意。因为这也成为以色列进攻拉法的主要官方借口之一。而抛开哈马斯不谈,拉法也是加沙人最后的希望。一旦战事发生,这些难民总要有个逃难方向,拉法那边的埃及成为了大家唯一的退路。

加沙难民
加沙难民
 

现在我们转过头来纵观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就像提前谋划好了一样。他们一点点将数百万难民,由北向南赶到了拉法,最终目的就是将这些巴勒斯坦人驱逐,自己彻底占领加沙。如果以色列不想占领加沙,而是主要针对哈马斯。那么他们应该首先进攻拉法,断绝哈马斯与外界的联系。我们也看到了,自去年开始,哈马斯的抵抗给以军造成很大的损失,其原因之一就是持续获得外界补给。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