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这两件大事,震撼整个世界

2024-05-21   来源: 搜狐网     作者:牛弹琴

中东多大事,但最近这两件大事,毫无疑问,又震撼整个世界。

第一件事,大家都知道的,伊朗总统莱希,不幸坠机身亡。

在中东,在世界,伊朗好歹也算是一个大国。一个大国总统,直升机坠亡,罕见,相当罕见。

我的第一个感觉,悲情的伊朗,将更加悲情。

人死不能复生,伊朗权力版图重整。总统职位,由副总统暂时代理,下个月重新举行总统选举。

但一国总统说没就没了,很突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1,总统莱希,被认为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最可能的接班人,接班人突然换了,对伊朗影响小吗?

2,作为二把手,莱希具体执掌内政外交,换了新总统,大变动或许不会有,但内政外交的调整,显然也是必然的。

3,尤其在中东,哈马斯、胡塞武装、真主党背后最关键的角色,就是伊朗。莱希不幸身亡,也会微妙影响这些组织与伊朗的关系,进而影响中东局势。

唉,伊朗一个历史性的悲剧。

最近这些年,伊朗好消息有一些,但更多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 阅读更多

普京访华的十个细节,惊心动魄!

作者:燕梳楼    来源:燕梳楼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4-05-20

中俄结而不盟,支而不援。

中美则坚持缠而不斗,斗而不破。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中美俄三国鼎立局势已形成,所以中美、中俄、俄美之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引发国际关注,影响全球格局。

现在老美试图在军事上将俄罗斯死死摁在俄乌战场上,同时在经济上将中国打回90年代仰其鼻息的状态。这间接推动了中俄两国的战略接近,形成了两强斗一霸的新走向。

所以这次普京访华,全世界都在看。这也决定在未来的世界格局转换中,他们将如何选边站队,如何利益最大化。春秋无义战,国与国之间向来都是丛林法则,利益至上。此次普京受邀访华,行程安排非常紧,只有短短两天时间。我总结了十个细节,看似静水流深,实则惊心动魄,所谓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全在青萍微澜中。

第一个细节:凌晨4点,女官员接机。

凌晨4点,东方既白。普京总统乘座的伊尔96-300专机就抵达北京。视频中可以发现,迎接普京的是一名女官员,国务委员谌贻琴。… 阅读更多

刚刚,俄罗斯稳了

作者:S叔    来源:史客郎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4-05-15

俄罗斯,稳了!

这两天,西方应该倒吸一口凉气了!

有段时间没聊俄罗斯了,正好这两天,有这么一条消息:昨天,别洛乌索夫被普京提名,担任国防部长一职,原来的国防部长绍伊古被被提名,当国安会秘书!

这件事,为啥值得关注呢?

原因很简单:它在打仗啊!

用谁当国防部长,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仗接下来,是战还是和;是再打一段就准备停,还是准备搞持久战?

西方尤其是美国人听说他当国防部长后,基本是什么一种反应吧!

他们说:普京用他,目标不是和平,而是一场更有效的战争。

光从字眼里,都能感觉出其中的苦涩!

为啥这么说呢?

我们还是用剥洋葱的办法,一层层地,把洋葱剥开,看看里面藏着什么信息。

先来剥第一层洋葱:俄罗斯的国防部长,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不管是西方,还是俄罗斯媒体,说起别洛乌索夫,都会加这么一个头衔:经济学家!

看到这里,有人说不定会懵圈:国防部长,不应该是当过兵的出身吗?… 阅读更多

一觉醒来,伊朗发生重大事件

来源:网易     作者:牛弹琴    2024-05-20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个先来。

一觉醒来,伊朗发生重大事件。

就在5月19日,伊朗总统莱西乘坐的一架直升机,在伊朗东北部山区发生“硬着陆”。机上还有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多名高官。

“硬着陆”,是伊朗官方一种委婉说法;我看一些西方媒体,直接用了“坠机”一词。

更让人担忧的是,事件发生多个小时后,即便伊朗军方警方全力搜救,还是没能找到莱西等人。

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路透社援引伊朗官员的话说,莱西等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中。但也有报道说,救援人员已与机组取得了联系,“事件似乎并不严重”。

伊朗高层已下令,伊朗军方和革命卫队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搜救行动。

但事故现场,却极端恶劣。一名在现场报道的伊朗记者说:“天黑了,开始下雨,搜索仍在继续。救援队已经到达该地区……然而,雨水造成了泥泞,使搜索变得困难。”

天气太糟糕,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看视频,现场刚开始还是下雨,后来又飘起了雪花。… 阅读更多

伊朗将宣布总统莱希等遇难人员葬礼安排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政府内阁举行了特别会议,将会宣布伊朗总统莱希等遇难人员的葬礼安排。

据伊朗官方通讯社报道,莱希5月19日在伊朗东阿塞拜疆省出席一个大坝的落成仪式后,其所乘坐的直升机在返回大不里士的途中失事,包括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拉赫马蒂等机上所有人员均遇难。(总台记者 倪紫慧 李健南)

阅读更多

独家解析伊朗总统直升机失事原因

来源:凤凰网   作者:唐驳虎  2024年05月20日

核心提要

1. 当地时间5月19日下午,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在该国东阿塞拜疆省“出现硬着陆事故”,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伊朗已派出救援力量。伊朗总统虽然是国家元首,但实际地位和权力都低于最高领袖。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届85岁高龄,莱希是候选人之一。

2. 莱希乘坐的直升机起飞时,雨云开始覆盖东阿塞拜疆省,小雨使得空气变得更加湿润、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雾气。伊朗天气预报无法为总统专机提供有效的天气预警,直升机也没有配备气象雷达和地形回避雷达,无法满足复杂气象和地形的飞行需求。

3. 近年来发生了多次高层人物的直升机事故,多为军方将领,多为使用直升机来往穿梭于山区,但遭遇直升机事故的国级领导人非常少见。未配备雷达的直升机在浓雾天气的山区飞行,其撞山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这次伊朗总统莱希事件,也显示了飞行安全与气象预报的重要性。… 阅读更多

联大第2758号决议权威不容挑战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傅聪   2024-05-19

原标题:联大第2758号决议权威不容挑战(大使随笔)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官员接连发表诋毁联大第2758号决议权威性的言论,炒作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鼓吹支持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等联合国系统会议活动,误导国际舆论,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这种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行为,毫无疑问将以失败告终。

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些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构成了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也在法律上确认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干净彻底地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明确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国家,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代表,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197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57个国家的常驻代表轮番登台致辞欢迎,彰显人心所向。

阅读更多

以战时内阁成员甘茨威胁内塔尼亚胡: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退出

2024-05-19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七个多月,以色列领导层内部的分裂不断扩大。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5月18日,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本尼·甘茨向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在6月8日之前制定加沙战后治理方案,否则他将带领其政党退出以色列紧急联合政府。

甘茨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目前以色列领导人处理巴以冲突的方式存在严重问题,“一小部分人控制了以色列这艘船的舰桥,让它驶向礁石。他们没有作出关键的决定,没有采取保证胜利所需的行动。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做出改变。”

甘茨要求以色列政府为六个“战略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包括让被扣押人员获释、使加沙地带非军事化、在加沙建立一个“国际民政治理机构”、让以色列北部地区居民重返家园、推进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正常化以及确保所有以色列人都为国家服务。

甘茨声称,在达成永久解决方案之前,加沙地带应暂时由美国、欧洲、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组成的“民政机构”管理,并接受以色列的安全监督。他扬言:“以色列不会允许任何外部势力,无论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将巴勒斯坦国强加于我们。”… 阅读更多

以色列众叛亲离,欧盟国家表态:承认巴勒斯坦国正当其时

来源:华山穹剑    

现在的以色列,已经不再是西方国家的“好伙伴”,甚至还被西方国家看作“不能扯上关系的麻烦”。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以色列正在陷入“种族灭绝制造者”的诉讼中,正在成为国际社会打压的对象。为了证明自己不和以色列同流合污,不少西方国家和以政府划清界限。不仅于此,还有部分欧盟国家宣布,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存在。

以色列
以色列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此前,有国家在联合国提出了草案,要求各国投票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但在美国的拦截下,草案被否决了。随后,西班牙政府就指出,自己将会采取行动,推动欧洲地区承认巴勒斯坦。就在近日,又一个欧盟国家采取行动,斯洛文尼亚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同时要求各国采取行动,让以色列主动停止不被认可的战争。

对巴方争取民族解放和自由权利的认同,是许多欧盟国家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重要原动力。这些国家认为,以色列的长期占领行为严重侵犯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人权,包括自由、财产和安全等。因此,他们倾向于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以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益。… 阅读更多

美国共产党:在反帝斗争中崛起的新世界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5-15

【编者按】2024年4月11日,美国共产党国际部在官网发表文章《在反帝斗争中崛起的新世界》。该文是美国共产党国际部为筹备第32次全国代表大会提交的三份讨论文件之一,原文如下。

列宁曾说过:“历史就是这样,有时几十年没有动静,有时几周就像过了几十年。”在这个全球阶级冲突加剧的时期,我们目睹了美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全球经济和军事统治地位的所作所为。美帝国主义利用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全球领先的巨大经济和军事优势,增加跨国公司特别是军火工业的利润。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继续努力向东扩张至俄罗斯边境。北约和美国支持以色列政府对加沙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他们正试图在亚太地区组织军事集团来威胁中国。美国的军事预算是俄罗斯的15倍,俄罗斯的经济只有加利福尼亚州的50%。美国在全球拥有八百多个军事基地,俄罗斯只有两个。美国的军事统治及其在欧盟、日本及许多其他国家的大量军事基地抑制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 阅读更多

俄罗斯重要邻国大乱,为了一部《外国代理人法案》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5-18

4月9日以来,一场规模空前的“颜色革命”正在席卷格鲁吉亚。

今天已是5月17日,作为俄罗斯重要邻国,格鲁吉亚这场“颜色革命”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美国已亲自下场,5月13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制裁政策协调办公室主任奥布莱恩威胁称:

如果格鲁吉亚议会通过的这部具有俄罗斯色彩的法案,美国将考虑对第比利斯实施制裁。

5月14日,白宫新闻发言人皮埃尔表示:美国期待格鲁吉亚总统否决外国代理人法律,但如果该法律生效,美国将不得不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双边关系。

这就是美国对伙伴国的态度:直接对当事国总统下命令–否决法案。

据路透社消息,5月2日以来,每天都有5万人左右在首都第比利斯街头举行抗议活动,要求议会取消《外国代理人法案》

格鲁吉亚总人口约370万,每天5万人在街头闹,他们是不用工作吗?

这帮人真的不用上班,因为有人在给他们发工资,格鲁吉亚NGO组织已倾巢出动,现在目的可不仅仅是要求议会取消法案,而是要推翻总理科巴希泽领导的内阁。… 阅读更多

结束12天访华,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反对单边制裁中国

来源:环球网     2024年05月18日

阿莱娜·杜晗

阿莱娜·杜晗

在结束对中国为期12天的正式访问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单边强制措施对人权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阿莱娜·杜晗17日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她发表声明称,单边制裁不得用作针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工具和经济胁迫手段。她呼吁有关国家应取消对中国的制裁,并采取强有力的行动,遏制各国法域内企业和其他行为体过度遵守制裁的问题。

根据杜晗的声明,自2017年,美国就对中国实施了单边制裁,对中国科技公司施加的压力与日俱增,包括进行出口管制、认定要受到制裁的公司高管、发起行政和民事指控等。在此之后,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了进一步的制裁和限制,并将制裁对象扩大到主要经济活动领域,包括农业、建筑、贸易、新技术和绿色技术、能源、金融、电信等。

在访问中国期间,杜晗会见了来自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代表。17日下午,杜晗在记者会上表示,“在访问期间,我收到了许多关于单边制裁的不利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人民生活的社会经济后果的报告。”… 阅读更多

老挝社会主义革新理论与实践新进展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5-15

【摘要】2022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老挝人民革命党团结带领老挝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四中、五中全会,总结执行十一大决议的主要成就,部署革新发展重点工作,持续推动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法治国家建设和减贫事业取得新进展。老挝人民革命党加强对外交工作的引领,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实现了就任以来对中国首访,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步入新征程。年内,老挝人民革命党还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政治思想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深化思想理论建设。展望2023年,老挝将继续深化全面革新,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步伐。

【关键词】老挝人民革命党 思想理论建设 中老命运共同体

2022年对老挝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任务,老挝人民革命党(以下简称“老党”)团结带领老挝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四中、五中全会,总结执行十一大决议取得的主要成效,部署革新发展重点工作,有力推动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法治国家建设和减贫事业取得新进展。老党加强对外交工作的引领,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实现了就任以来对中国首访,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步入新征程。年内,老党还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政治思想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展望2023年,老挝将继续深化全面革新,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步伐。… 阅读更多

21世纪日本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建立与破裂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5-13

【摘要】21世纪以来,日本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付出许多努力,一度成功建立起同立宪民主党等在野党的统一战线;然而,两次国政选举失败后,统一战线旋即走向破裂。统一战线以“在野党共斗”为主要形式,以争取选票和议席为重点目标,加之日本民众对日共的成见较深,成为导致统一战线破裂的外源性因素。日共方面的内生性原因则包括党势不断衰退,对盟友的吸引力下降;群众工作乏力,忽视下层统一战线;党内问题未决,引起社会负面影响等。日共应保持主动,增强自身力量,积极应对未来变化。

【关键词】日本共产党 统一战线 立宪民主党

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指导下,日本共产党(以下简称“日共”)始终将统一战线作为集结革命力量和掌握政权的基本方式,不追求一党政权,以建立统一战线基础上的民主联合政府为当前革命斗争的阶段性目标。日共中央委员长志位和夫在纪念日共建党百年的讲话中着重指出,日共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通过选举争取多数国民的支持来推动社会变革,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以国民的共同力量(统一战线)推动社会变革为大方针。21世纪以来,日共为建立统一战线付出了许多新的努力,一度成功建立起同立宪民主党等在野党的统一战线,然而,两次国政选举失败后,统一战线旋即走向破裂。统一战线何以建立又何以破裂?从内外两个方面加以探讨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日共统一战线发展曲折的原因,并科学展望其未来走向。… 阅读更多

葡萄牙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经验与挑战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发布时间:2024-05-08

【内容提要】葡萄牙共产党是目前西欧地区党员人数最多的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党,葡共经历过法西斯政权围剿的至暗时刻,也享有推翻独裁统治入阁参政的高光场面。在库尼亚尔、卡瓦略斯、德索萨、雷蒙多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葡共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重视理论创新,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在欧洲政治环境变迁和葡萄牙国内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之下,葡共面临阶级基础有所削弱、理论创新遭遇瓶颈、政策主张吸引力下降、政治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左翼力量协调欠佳等多重挑战,亟须采取创新性举措加以应对和化解。

【关键词】葡萄牙共产党 左翼政党 理论创新 实践探索

葡萄牙共产党(以下简称“葡共”)建党至今已有103年历史,是当前西欧地区党员人数最多的共产党。长期以来,在库尼亚尔、卡瓦略斯、德索萨、雷蒙多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葡共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试图摸索出一条符合葡萄牙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葡共坚持与时俱进,在时代演变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葡共领导工人运动对抗葡萄牙法西斯主义并推翻了其反动独裁统治,又在苏联解体后相继提出“21世纪初先进民主”纲领和“爱国左翼替代”路线,不仅为葡萄牙国家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推动了欧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阅读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4-05-1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

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

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

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于2024年5月16日至1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共同出席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见。

俄罗斯总统普京并赴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称“双方”),声明如下:

2024年,中俄隆重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俄罗斯联邦是苏联的合法继承国,并重申愿在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中俄关系。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持续全面加强中俄关系奠定坚实基础,双边关系定位不断提升,达到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在双方不懈努力下,中俄关系遵循两国国家利益,秉持永久睦邻友好精神,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阅读更多

中俄联合声明,这5个小点让人眼前一亮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05月17日

这两天,全世界最关注的事件,毫无疑问是普京访华。

隆重、热闹的场面,我就不多说了。仔细看中俄最新联合声明,近1万字,信息量确实很大。

我查了一下,里面光“合作”两个字,就出现了130次。

撇开一些外交上的客套话,以及我们都熟知的一些经济文化等合作,至少有5个小点,感觉很是不一般,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这完全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

废话不多说。

亮点一,图们江出海口问题。

这是我们中国人永远的痛,吉林省距大海其实非常近,但却没有出海口。

我们甚至能远眺到大海,但却只能望大海兴叹。

这次联合声明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中俄)双方将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开展建设性对话。

中俄有了一致看法,那就好办。

确实,出海口问题,事关三国,事关下游河道的疏浚,事关那座矮桥的处理,需要三方好好协商。

“建设性对话”,那就是会有成果的对话。… 阅读更多

葡萄牙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经验与挑战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5-08

【内容提要】葡萄牙共产党是目前西欧地区党员人数最多的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党,葡共经历过法西斯政权围剿的至暗时刻,也享有推翻独裁统治入阁参政的高光场面。在库尼亚尔、卡瓦略斯、德索萨、雷蒙多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葡共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重视理论创新,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在欧洲政治环境变迁和葡萄牙国内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之下,葡共面临阶级基础有所削弱、理论创新遭遇瓶颈、政策主张吸引力下降、政治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左翼力量协调欠佳等多重挑战,亟须采取创新性举措加以应对和化解。

【关键词】葡萄牙共产党 左翼政党 理论创新 实践探索

葡萄牙共产党(以下简称“葡共”)建党至今已有103年历史,是当前西欧地区党员人数最多的共产党。长期以来,在库尼亚尔、卡瓦略斯、德索萨、雷蒙多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葡共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试图摸索出一条符合葡萄牙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葡共坚持与时俱进,在时代演变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葡共领导工人运动对抗葡萄牙法西斯主义并推翻了其反动独裁统治,又在苏联解体后相继提出“21世纪初先进民主”纲领和“爱国左翼替代”路线,不仅为葡萄牙国家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推动了欧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阅读更多

共产党人卡罗尔·卡里奥拉当选智利众议院议长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5-15

【编者按】2024年4月18日,美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世界》刊文,共产党人卡罗尔·卡里奥拉当选智利众议院新议长,这对智利共产党来说是历史性的胜利,同时也给了智利右翼沉重的打击。

智利圣地亚哥——一位女性共产党人现在掌管智利众议院,这让该国的右翼非常挫败。

卡罗尔·卡里奥拉 (Karol Cariola)现年37岁,是一名助产士,曾任康塞普西翁大学学生联合会主席和智利共青团总书记。在周一晚上的激烈投票中,她以76票对75票获胜,成功当选为智利众议院议长,这对智利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卡里奥拉兴高采烈地说:“今天,尽管存在分歧和差异,但我们都表现出了要在众议院领导层中建立统一战线的意愿。”

卡里奥拉强调:“我呼吁反对派为国家发展而合作,放弃削弱博里克政府,放弃阻碍满足智利人迫切需要的公共政策辩论。

“我们将代表本届议会的多样性,我们愿意倾听、对话,并同各方力量合作,特别是与加布里埃尔·博里奇总统的政府合作。… 阅读更多

美国共产主义者发起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招募行动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5-15

【编者按】2024年4月15日,左翼网站“社会主义革命”刊文,美国革命共产主义者发起了自二战以来最大的招募活动,他们在纽约、芝加哥、南加州、凤凰城以及费城等地区取得了突破,越来越多人加入美国革命共产主义者,党的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原文如下。

2024年4月6日,全美数百名共产主义者参与了游行、集会和会议等行动,发起了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共产主义招募运动。

美国革命共产主义者(RCA)是一个全新的共产主义政党,是美国数百万希望成为阶级斗争战士的公民的政党,它将于今年夏天正式成立。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国革命共产主义者的同志们将开展不懈的招募活动,以组织尽可能多的创始成员。

美国革命共产主义者报纸《共产党人报》创刊号恰逢此次招募活动。在4月6日之前的几天,全国各地的同志都积极阅读了报纸,并在活动中利用它招募新党员。

实践证明,美国到处都是缺乏组织、随时准备入党的共产党员!…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