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扩员后首次举行!明天起,王毅将赴俄出席外长会晤

来源:凤凰网     2024-06-09

本周,多国政要接连开启访华之行。6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

除巴基斯坦、巴西外,本周还有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家的高级官员访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6月10日至11日应邀赴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此次是金砖扩员后首次举行外长会晤。

6月初,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欧洲之行,引发各方关注。针对近期中欧经贸摩擦,本周,商务部、外交部均发声表态。

1

6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

6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6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时指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信义相交的好朋友,更是守望相助的好伙伴、患难与共的好兄弟。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拥有坚实的民意基础、强大的内生动力、广阔的发展前景。中方愿同巴方坚定相互支持,拉紧合作纽带,深化战略协调,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阅读更多

刚刚乌克兰疯了!战争全面升级!这次美国必定玩火自焚

来源:网易    作者:一个坏土豆    

 

土豆说:

最近,美国做出重要改变,允许乌克兰使用自己提供的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

收到指示后,乌克兰就迫不及待的行动了,使用海马斯火箭弹袭击了俄罗斯的别尔哥德罗市。

这意味着俄乌战争的全面升级!

俄罗斯马上做出了回应,这一次美国必然会玩火自焚。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其实从2023年开始,俄乌战争就处于冻结状态。

双方都发现,谁进攻谁吃亏,谁防守谁占便宜,于是都开始疯狂的修建防御工事,准备打一场旷日持久的防守战。

防御工事几乎覆盖了整个前线,由雷区、战壕、龙牙、掩体交错而成。

这对于俄罗斯来无所谓,不打就不打了,反正他只想见好就收。

但是乌克兰不甘心了,一方面美国拼命的催促他发起进攻,一方面他自己还想着反攻莫斯科。

于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乌克兰就选择了哈尔科夫前线,这里距离俄罗斯本土最近,只有50公里,距离别尔哥罗德市只有80公里。… 阅读更多

一支俄罗斯舰队,正在前往古巴

来源:网易     作者:牛弹琴    

 

国际政治,有时真是云诡波谲。

反正,最近的海外社交媒体,一个被热炒的话题,就是一支俄罗斯舰队,正在前往古巴。

俄乌激战正酣,俄罗斯向美国后院派出舰队

你没看错,这还就是真的。

古巴方面6月6日宣布,这支俄罗斯舰队,将在6月12日抵达哈瓦那港,并与古巴军队展开联合军演。

这支俄罗斯舰队,由四艘舰船组成,分别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喀山”号核潜艇、“帕申院士”号油轮、“尼古拉奇克尔”号救援船。

 

如果我没弄错的话,这是多年来到访古巴的俄军最大规模舰队。

我看到,海外社交媒体上,最关注的,毫无疑问,还是“喀山”号核潜艇,说普京向古巴派出了俄罗斯最危险的核潜艇,核潜艇上有俄罗斯最先进的导弹,而古巴距佛罗里达,也就100多公里。

一些人还注意到,美国前脚刚同意,乌克兰可使用美制武器攻击俄境内;俄罗斯后脚就派出舰队,前往古巴进行军事演习。… 阅读更多

洪森宣布柬埔寨不参加瑞士和会

2024-06-08  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洪森宣布柬埔寨不参加瑞士和会:别试图怪中国,中方从不对我们指手画脚

【文/观察者网 齐倩】当地时间6月7日,柬埔寨参议院主席、前首相洪森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布双语声明表示,柬埔寨将不会前往瑞士参加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和平峰会”,同时驳斥试图将此归咎于中国的外媒报道。洪森强调,中国从不对柬埔寨指手画脚,反而是一些批评中柬关系的国家不断对柬埔寨施压。

“6月7日,一家外媒报道了东南亚国家出席瑞士和会的情况,如果柬埔寨不参会,他们试图指责中国,”声明中,洪森直接驳斥相关报道,并指出,他近日已经告知乌克兰方面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国防部长:如果不邀请俄罗斯参会,和会不会取得成功。

洪森表示,这是柬埔寨一贯立场,并非是中方建议或施压的结果。他指出:“柬埔寨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么多年来,中方从未要求我‘要这样做或那样做’。相反,那些指责柬埔寨‘跟着中国走’的人,却总是给柬埔寨施加压力,让柬埔寨‘跟着他们走’,因此经常与我发生言语冲突。”… 阅读更多

中国主张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实施严格独立有效的长期国际监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8

6月7日,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下称“机构”)代表李松在机构理事会上发言,进一步阐述中方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立场主张,强调中国主张对日方排海行径实施严格独立有效的长期国际监督。

李松表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持续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切,邻国民众强烈担忧和反对声音从未平息。就在本周理事会期间,日方第六批次核污染水再次排向海洋。必须强调的是,日方排放越多,越无法洗白道义上的责任。尽管日方千方百计地为排海行径辩解,强调所谓“处理水”的安全性,但迄今也未能对福岛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长期可靠性、现行监测安排的全面有效性、排放对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等关切作出令人信服的交代。东京电力公司缺乏诚信、管理混乱、事故频出,日政府监管不力的情况,进一步凸显针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建立长期国际监督监测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李松指出,去年以来,中国从对海洋环境、人类健康和中国民众高度负责的立场出发,旗帜鲜明地主张建立长期国际监督监测机制,以确保日方排海行径不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威胁和损害。这样的国际监督不会取代日本政府的监管责任,以及日方核电运营部门的监测责任,而是在此基础上,对日方实施严格、独立、有效的国际监督,从而构成针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完整有效、长期可信的国际监督监测安排。李松强调,只有通过这样的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福岛核事故及核污染水排海对核能核电安全造成的严重担忧、误解和恐慌,才能有效化解包括中国在内重要利益攸关国家民众对日方排海的严重关切。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机构在国际核安全领域的权威地位和作用,也符合日本和日本人民的根本利益。

阅读更多

俄罗斯被拒之门外,红军鲜血白流了?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6-07

2024年6月6日是二战诺曼底登陆(D日)80周年,法国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为期三天。

法新社、英国《卫报》、天空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天在卡尔瓦多斯省滨海韦尔地区主持纪念仪式,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英国首相苏纳克等人出席。

此外,美国总统拜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已先后抵达法国。

拜登夫妇先去了法国科勒维尔美军公墓纪念阵亡美军。

一些健在的法国二战老兵与马克龙共同抵达现场,他们都是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战士。

有趣的是,戴高乐在世时,总是无视D日纪念活动,而宁愿纪念1944年8月的普罗旺斯登陆

“自由法国”当时有177名士兵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但被要求穿上英军制服,所以,戴高乐一直耿耿于怀。

不过,现在法国也不计较这些了。

马克龙昨天在布列塔尼的普吕姆莱克(Plumelec)举行的第一场纪念活动上表示,“我知道我们的国家拥有雄心勃勃、勇敢,并且和他们的前辈一样具有牺牲精神的青年一代,”阅读更多

10年后,普京被缺席了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06-07

6月6日,诺曼底登陆80周年。

法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法国总统马克龙去了,美国总统拜登去了,英国国王查尔斯去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去了。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去了。

我们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人物,普京!

不是普京不想去,是西方拒绝邀请他。

要知道,当年的苏联,抵抗了绝大多数的德军,最后是苏联红军扭转了欧洲战场局势,攻入柏林。苏联也付出了2000多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

因此,战后西方纪念诺曼底登陆,苏联或俄罗斯领导人应邀出席,这是一个惯例。

10年前,诺曼底登陆70周年,普京还出席了;但10年后,惯例戛然而止,法国明确表态,今年不会邀请普京。

事实上,今年的80周年大庆,没有任何俄罗斯代表出席。

而且,普京即便缺席,但没有缺席“挨骂”。

虽然人们看到,年迈的拜登,一度似乎不知道该坐还是站。但在演讲中,他却火力全开痛骂:乌克兰被一个一心想要占据主宰地位的暴君所侵略……向恶霸投降,向独裁者低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阅读更多

事关以哈冲突,美英法德巴西等17国发布联合声明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地时间6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包括英法德等另外16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敦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接受停火协议,并呼吁以色列作出必要妥协。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白宫当天发布了一份由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欧洲大国,以及巴西、哥伦比亚等南美洲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声明敦促哈马斯接受美国方面近期公布的巴以停火方案,并表示以色列方面已做好准备推动协议,以实现在加沙地带停火的目标。

“在这一决定性的时刻,我们呼吁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人做出任何必要的最终妥协,以达成停火协议,并为人质的家属,以及这场可怕冲突的双方,包括平民,带来解脱。”

“现在到了结束战争的时候了,这项协议是必要的起点。”声明补充道。

签署声明的其他国家还包括阿根廷、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西班牙和泰国。声明敦促哈马斯方面尽快开始释放17国被扣押的人质。

阅读更多

巴基斯坦等五国当选!日本出局

来源:凤凰网   2024年06月07日 

第78届联合国大会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全体会议,选举巴基斯坦、索马里、巴拿马、丹麦、希腊五国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从2025年1月1日起,为期两年。

按照地区轮换原则,此次选举的席位分别是亚太地区1席,非洲地区1席,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席,西欧及其他国家2席。各地区组的候选国家均没有竞争对手。最终,巴基斯坦、索马里、巴拿马、丹麦、希腊均获得超过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以上选票顺利当选。

新当选的5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接替日本、莫桑比克、厄瓜多尔、马耳他、瑞士,任期到2026年底。目前安理会中另外5个非常任理事国为韩国、塞拉利昂、阿尔及利亚、圭亚那、斯洛文尼亚,任期到2025年底。

联合国安理会由15个理事国组成,除了中、美、俄、英、法5个常任理事国,还有10个非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为两年,每年通过选举更换5个席位,不能连选连任。安理会15个理事国将轮流担任主席,为期1个月。… 阅读更多

压力给到马克龙,巴黎爆发万人示威:抗议“拉法惨案”

来源:华山穹剑    

随着巴以冲突的细节被报道,越来越多国家的公民了解到了以色列的“危害”,他们要求自己的政府出手,对以色列进行限制。在此期间,南非这些等不及的国家,还对以色列提出了诉讼,要求国际法庭审判以色列。

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公民的抗议活动愈发频繁。然而,以色列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依然在推动战争,同时越过了很多“红线”。

以色列
以色列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其中一个“红线”,就是不能进攻拉法。但就在最近,以军战机空袭了拉法难民营,导致数十名平民死亡、两百多名平民受伤。随后,法国巴黎就爆发了“万人示威”活动。这些抗议者痛批以色列的危险行为,要求马克龙政府立即采取行动。

就目前来说,法国公民普遍认同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以色列在拉法的行动被认为违反了这些原则。许多法国人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这是对人权的侵犯,违背了国际人道法。法国公民的不满反映了对国际法尊严的维护和对人道主义价值的尊重。… 阅读更多

人类失败了

来源:网易     作者:牛弹琴     2024-06-06

 

人类失败了。

6月5日,世界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我觉得,这件事其实更重要,只是很多人漠视了。

因为这一天,是世界环境日。

坐不住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特意跑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表了一次特别演讲。

主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我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其实都有感觉,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热。在一些地方,譬如印度,不少城市气温现在接近甚至超过50摄氏度,很多人在悄无声息地死去。

数据是很残酷的。

按照古特雷斯的说法,刚过去的2024年5月,是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5月。

也就是说,从2023年6月到2024年5月,这12个月中的每个月,都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里程碑,但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因为气温还在继续上升,这意味着:格陵兰冰盖和南极西部冰盖将崩解,海平面会灾难性上升;热带珊瑚礁系统会被摧毁,同时被摧毁的是至少3亿人的生计;永久冻土会大面积融化,释放出毁灭性水平的甲烷……… 阅读更多

倒车请注意!印度正迈向神棍国家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6-6

新华社6月5日消息:印度人民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过半数席位,标志着全国民主联盟在此次大选中获胜。

72岁的莫迪已代表本届政府向印度总统提交辞呈,重新组建新一届印度政府,他将第三次出任印度总理。

国大党也在欢庆“胜利”,它们在散播各种漫画嘲讽莫迪,因为莫迪的牛皮吹破了,

莫迪宣布的目标是:人民党要单独拿下370席,他的执政联盟要力争突破400席!(下议院总共543个议席)

开票结果是:“印度人民党”(BJP)只拿下240席,不仅远远达不到370席,甚至连单独执政的门槛都没有达到(需要272席)

莫迪是依靠执政联盟共同获得的295个席位,才得以连任。

但莫迪第三任期不仅不会改变之前的错误,反而会变本加厉实施宗教化政策。

它要做三件事:修宪(废除世俗条款)、改国名为婆罗多(巴拉特)、印度教为唯一合法宗教。

纳伦德拉·莫迪就是神棍们的领头羊,他已被教众们吹成了毗湿奴的第11个化身。阅读更多

“胡塞武装袭击美航母”疑云重重,中国专家解读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美国《商业内幕》网站6月5日称,位于红海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将继续延长在该地区的部署。除了展示美军“保护红海航道”的决心外,此举还有另一层含义——“这艘美国航母没有遭到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自从5月31日胡塞武装宣布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发动攻击并“成功命中目标”以来,美军对于这艘航母的真实情况一直遮遮掩掩,让外界对其是否真的被命中充满猜测。

想要突破美国航母防御不容易

五角大楼官员向《商业内幕》网站透露,“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最近再次延长在危险的红海地区的部署时间。从去年10月开始,该航母打击群就前往中东,随后一直被派往红海区域巡逻,与胡塞武装发射的自杀式无人机和导弹频繁交手,并数次轰炸了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报道称,如今该航母打击群的部署时间再次延长,是五角大楼对外发出的最新信号,即该地区仍然非常需要美国海军对抗胡塞武装的威胁。

阅读更多

印度度过惊魂一夜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06月05日

印度度过了惊魂一夜。

对莫迪来说,这肯定是很煎熬的一夜。

最后,好消息是,6月5日凌晨,大选结果公布,在印度人民院总共543个席位中,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赢得240个席位;印人党所在的全国民主联盟,拿下295个席位。

莫迪将梅开三度,第三次出任总理。

环顾印度历史,莫迪成了尼赫鲁之后的印度政坛第二人。

坏消息是,印人党的席位大大减少,比2019年大选减少了63席,要知道,莫迪此前预期,印人党席位过半,执政联盟过400;相比之下,在野党国大党,则比2019年多拿了47席。

以至于社交媒体上一度传闻,莫迪大选失败,印度股市随即崩盘,股指大跌近6%,创下4年来最大暴跌。

印度选情,真是看得人目瞪口呆。

我们看到,莫迪已经在庆祝胜利,宣称选举结果,表明印度人对他的执政联盟“有信心”。

对莫迪来说,这个胜利,肯定是苦涩的。

我们还是看看西方媒体的分析吧,此前,他们可是对莫迪寄予了厚望。… 阅读更多

【环时深度】欧洲正迈向“军事申根时代”?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昭东 陈子帅 伊文 2024-06-05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伊文】编者的话:6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北约最近加强其东翼军事部署的举措旨在威慑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等欧洲国家增强军事力量的行动不断增多,关于在欧盟国家中建立“军事申根区”的讨论又多了起来。根据负责北约后勤的联合支援与赋能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的表述,所谓“军事申根区”类似于现在政治上的申根区,就是北约军事力量能在这一区域内自由流动。西方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基本上都声称是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行动让欧美不得不加快建设这一特殊机制。不过也有媒体的报道显示,“军事申根区”的建设与北约不断东扩相关。对于欧美国家的行动,俄罗斯表示,如果“军事申根区”提议成为现实,俄方将做出适当回应。

2017年概念逐渐形成

2017年7月的某一天,在位于匈牙利西北部的帕波空军基地停机坪上,美国时任驻欧洲陆军司令霍奇斯坐在自己的喷气式飞机里,听着发动机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发出刺耳的声音。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当时,这位五角大楼高官将自己的护照交给助手,由后者转交给在附近一辆车里等候的匈牙利边防警卫检查,这样他们一行人才能从匈牙利飞往保加利亚的一个基地,那里将按计划举行一场演习。虽然这样的护照和海关检查通常是例行的,而且不太耗时,但对霍奇斯来说,这象征着官僚主义,且会对军事行动的速度和效率构成威胁。在另一次相关演习中,霍奇斯被告知他的“黑鹰”直升机不得不改变原定路线,以便在罗马尼亚通关。

阅读更多

朔尔茨正式批准德国武器打击俄本土,半个世纪后德军“卷土重来”

来源:华山穹剑  

 

据悉,在本月哈尔科夫战役发生后,俄罗斯取得了乌克兰大片土地的控制权,局势对于乌克兰很不乐观。泽连斯基在5月下旬向西方求援,并申请“攻击俄罗斯的后勤补给”。

又因为俄方的后勤点大多数位于本土范围之内,所以此举是要求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境内,是一项危险的举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在24日同意使用西方武器对俄本土打击,此后德国和美国并未对此置评。

 

消息提到,早前Politico EU和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引述美国官员说法称,美国总统拜登突然发生了转变,他们通过私下的渠道,同意乌克兰用武器对俄罗斯境内实施打击,但只允许哈尔科夫附近,且必须要小心。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宣布,乌克兰如果出于自卫的目的,那么他们打击俄罗斯的本土这件事不存在问题;美国的立场转变非常关键,可能促使西方国家一边倒地批注年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后果不堪设想。

 

29日多家外媒报道称,德国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朔尔茨在一场和法国领导人的会议上对外宣布,乌克兰可以“在国际法框架内”使用德国提供的武器。他还表示为了自卫,乌克兰采取一些特殊手段并无不妥,所以他支持这样做。

阅读更多

哈马斯:除非以方永久停火并撤军,否则不会同意协议

来源:凤凰网     2024-06-05

当地时间4日晚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乌萨马·哈姆丹在黎巴嫩发表讲话,表示除非以色列明确表示永久停火,并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否则哈马斯不会同意双方被扣押人员交换协议。

哈姆丹在讲话中表示,哈马斯在上一轮谈判中已经同意相关斡旋方提出的人员交换和停火协议提案,但是此次以色列提出的新提案中提到“为未来双方不限内容和期限的谈判打开大门”,同时美方在交给哈马斯的文本中表示“斡旋方将保证谈判可无限期地继续下去,直到双方达成一致为止”。相关表述与美国总统拜登此前在讲话中称将实现双方永久停火的表述并不相符。这表明以色列只想实现第一阶段的、短期的停火,然后恢复对加沙地带的进攻,说明以色列不希望停火,也不希望相关谈判真正取得成果。

哈姆丹强调,哈马斯已经向相关斡旋方表达了自身立场,只有以色列明确承诺将实现永久停火并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各方才有可能就新的停火和人员交换协议达成一致。哈马斯无法同意任何不明确保证永久停火和全面撤军的协议。哈姆丹表示,这一立场代表所有巴勒斯坦政治派别的立场。… 阅读更多

联合国20多名专家呼吁所有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

来源:新华网   2024-06-04

新华社日内瓦6月3日电(记者石松)联合国20多名专家3日在瑞士日内瓦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所有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

包括联合国国际秩序问题独立专家乔治·卡特鲁加洛斯、1967年以来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弗兰切斯卡·阿尔巴内塞和健康权特别报告员特拉伦·莫福肯在内的20余名联合国专家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已有超过140个联合国会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所有国家都“必须效仿”这一做法。

这些专家认为,巴勒斯坦必须能够享有充分的自决权,包括生存的能力、决定自身命运的能力和作为一个安全有保障的民族自由发展的能力。

这些专家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巴勒斯坦和整个中东地区实现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他们呼吁立即在加沙地带宣布停火,并且不再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进行“军事入侵”。

多年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受阻,但巴勒斯坦作为一个国家已得到广泛承认。今年5月28日,挪威、西班牙和爱尔兰三国政府分别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巴巴多斯、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等国也在此之前纷纷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阅读更多

墨西哥史上首个女总统,首个科学家总统,首个犹太人总统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06月04日
原标题:她创造了历史:墨西哥史上首个女总统,首个科学家总统,首个犹太人总统

我总有一种感觉,从目前的报道看,我们可能低估了这件事的重大历史意义。

因为她确实创造了历史。

她是墨西哥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统,第一个科学家总统,也是第一个犹太人总统。

我们千万别小看墨西哥,墨西哥国土面积,近两百万平方公里,全球排13;人口1.3亿,全球排第10;年GDP约1.5万亿美元,排全球前15。

刚才又仔细看了一下,墨西哥的GDP,略低于韩国、澳大利亚,但高于印尼、西班牙、沙特等很多国家。

如果说全球有20个是大国,那墨西哥无疑是大国之列。环顾当今大国领导人,只有墨西哥是女性总统。

那毫无疑问,在默克尔之后,墨西哥女总统,可以说是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就是克劳迪娅·辛鲍姆,一个瘦削的犹太女性。

为什么墨西哥,会出现一位犹太人总统?

这就是国际政治有意思的地方,而且,辛鲍姆还不能算是完全土生土长的犹太人。… 阅读更多

泽连斯基的菲律宾之行:得与失

来源:凤凰网      2024-06-04

世间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泽连斯基不该强人所难嘛。

文 | 海上客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亚洲行,似乎不带停。自突然现身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以后,竟然于当地时间6月3日在马尼拉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会晤。

01

其实,小马科斯也出现在今年的香会现场,与泽连斯基一起,成为本届香会上出现的不多的国家元首。

泽连斯基当地时间6月1日发布消息称已抵达新加坡

泽连斯基当地时间6月1日发布消息称已抵达新加坡

不过,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按照媒体采访一些代表团人士的说法,小马科斯的名字本身就在会序册上。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小马科斯将与会。

也正因此,在行前,中方代表团也很郑重其事地表示,中方前往新加坡,不是去吵架的。回顾本届香会,也能看到,中方无论在演讲环节还是在对话、提问时,都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利有节。倒是有时候被问得哑口无言的小马科斯在如坐针毡。

与小马科斯不同,反正不少与会代表称,到了新加坡以后,都不知道泽连斯基会有这么一次亚洲行。当泽连斯基出现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影像出现在网络媒体端时,一开始还有媒体用了“据称”云云,也就是说,那时候都没确定这张照片的真实性。…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