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升级扩充核武库,美国引全球走向“最危险的时刻”

来源;环球网     2024年06月22日

近来,美国在升级和扩充核武库方面动作频频,不但在本月初三天内两次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国会又在推动恢复所有B-52轰炸机的核打击能力。

有评论人士认为,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是谋求在全球建立核霸权。

西方国家正处于直接发生核冲突的边缘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会正在推动一项新法案,旨在恢复数十架B-52H轰炸机的战略核打击能力。

“防务新闻”网站报道截图

目前,美国空军现役的B-52轰炸机数量为76架,它们是空军中最古老的轰炸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飞行。2015年,美国空军从约30架B-52轰炸机上移除了核打击能力,以符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要求。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美国和俄罗斯在2010年签署的双边裁减核武器条约,该条约旨在限制俄美两国保有的核弹头数量,条约在2026年2月到期。

美国提出的新法案要求空军在条约到期后的一个月内开始重新改装轰炸机,并在2029年之前完成其核能力的恢复。… 阅读更多

分裂国家终身追责!大陆惩治顽固“台独”,最重可判死刑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陈立非 刘欣 吴鸣   2024-06-22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 环球时报记者 刘欣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吴鸣】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继2021年、2022年先后两次出台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后又一重大举措,不仅彰显了大陆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定决心和意志,而且增加了对“台独”顽固分子刑事追责的可操作性,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法律意义。

《意见》分为四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准确认定犯罪、正确适用程序和附则,全文共22条,对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总体要求、定罪量刑标准和程序规范等作出具体规定,为司法办案提供明确指引。《意见》出台后引发岛内媒体的关注。台湾“中央社”21日注意到,《意见》第二部分“准确认定犯罪”方面明订,“以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为目的”的五种情形,依照中国刑法第103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其中,通过推动台湾加入仅限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或者对外进行官方往来、军事联系等,以及在新闻传媒等领域“大肆歪曲、篡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的行为,都属分裂国家罪。

阅读更多

普京前脚到访,美国后脚派高官访越南,急什么?

来源:上观新闻     2024年06月21日

6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为期三天的朝鲜、越南之行落幕。

而自始至终密切关注此访的美国,其紧绷的神经似乎并未放松。

当天,美国宣布派高官于21日至22日访问越南,并强调将继续致力于深化美越关系。

舆论认为,美国对越南无视美方警告高规格欢迎普京来访深感不满,对俄越进一步密切关系也深感不安。

但是,鉴于越南秉持灵活平衡的自主外交以及拥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尽管华盛顿怒气冲冲、忧心忡忡,可能终究还是“徒唤奈何”。

对俄越“亲密”感到不安

据新华社等报道,俄总统普京20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多项合作文件,涵盖能源、科技、教育、司法等领域。

双方同意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促进贸易和投资,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访问越南前,普京对朝鲜进行了国事访问,俄朝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条约中规定,当任何缔约方遭受侵略时,另一方将向其提供援助。

对于普京访问朝、越,美国表示密切关注,并强烈表达不满和担忧。越南还因接待普京来访招致美方严厉谴责。… 阅读更多

普京去越南,不简单

来源:上观新闻    2024年06月21日

相比泽连斯基在西方举办“乌克兰和平峰会”、努力地寻求帮助,普京的东方之行则显得较为接地气。

在朝鲜,普京和金正恩的交流愉快而轻松,两人不仅在兜风途中给对方当司机,甚至还玩起了自拍。

  大家看这照片,50后的普京和80后的金正恩,看起来毫无违和感。尤其是50后的普京,给人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之感。

结束朝鲜之行,普京马不停蹄地去了越南。为此,美国驻越南大使馆还对越南表达了抗议,认为越南不应该邀请普京访问。美国现在正在带领小弟制裁俄罗斯,压缩俄罗斯的国际活动空间。美国认为,越南邀请普京出访,会影响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效果。

美国为啥没有抗议朝鲜邀请普京出访、而是抗议越南呢?那是因为美国和朝鲜关系很紧张,美国知道抗议朝鲜没用。这几年美国在越南投资不少,认为自己对越南有相当的影响力。

当然对于美国这种干涉他国内政的傲娇行为,越南也没惯着,表示邀请普京来访是越南自己的事儿。越南希望借普京出访深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因为俄罗斯是越南在能源和武器领域的战略伙伴。… 阅读更多

全球极端天气来势汹汹,多国遭遇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挑战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李萌 刘皓然 甄翔 柳直   2024-06-22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 甄翔 柳直】6月21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在北半球迎来盛夏第一天之际,致命的热浪正炙烤着四大洲的城市”,据路透社21日报道,今年入夏以来,极端天气几乎席卷了北半球,从欧洲到亚洲,多国遭遇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挑战。“水深火热”的情景,真切强烈的冲击,极大拉升了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全球变暖是世界各地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增加的原因之一。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5年中很可能至少有一年将创下新的高温纪录,超过2023年这一目前最热年份。“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远远偏离了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目标的轨道,”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柯·巴雷特说,我们必须紧急采取更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否则将付出越来越沉重的代价。更加极端的天气将导致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给数百万人的生命造成威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严重损害。

阅读更多

普京拿到神秘大礼,俄乌局势会逆转吗

来源:知乎    作者:坏土豆    

土豆说:有没有掀桌子的勇气,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普京24年来再次访问朝鲜,他得到了什么神秘大礼?

俄乌局势会逆转吗?

今天我们聊聊这个事情。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俄罗斯和朝鲜,现在是一对难兄难弟。

他们其实都想和美国搞好关系,并不想死磕,但是美国就不给他们机会。

俄罗斯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从叶利钦时代开始就想倒向西方,普京和布什的关系好到能穿一条裤子,两个人频繁互动,官方会谈还不尽兴,跑到对方别墅里把酒言欢,布什当着所有媒体的面对普京赞不绝口,美俄关系达到历史最高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普京几次提出要加入北约。

结果最后还是被军工复合体和民主党给搅和黄了。

朝鲜也是有机会的。

2018年6月和2019年2月,在文在寅的推动下,美朝紧锣密鼓的搞了两次金特会,特朗普对朝鲜赞不绝口,认为朝鲜会有广阔的前景,再也不说什么“邪恶轴心”了。

全球都认为美国有可能解除对朝鲜的制裁,半岛局势将会迎来全新局面,所以朝鲜在这个前提下也有了弃核的念头。

阅读更多

普京访问朝3个重磅信号,美国陷入更深战略泥潭

来源:华山穹剑  

普京访问朝鲜,释放三个重磅信号!

普京访问朝鲜,这是对地缘政治影响非常大的一件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这次访问,将会对全球格局产生重大战略性影响,会直接影响到俄罗斯与西方大国博弈的力量对比。

可能有人会问,普京访问一个贫穷的朝鲜能有这么大影响?是的,还真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能从这次访问中,观察到三个重磅信号!

第一个重磅信号:俄朝关系发生质变

普京这次访问平壤是他担任总统以来的第二次,也是24年来的第二次。过去24年普京都没来过,显然俄朝关系在此期间并不是那么紧密。

然而,经过此次访问,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俄朝两国的关系和过去相比发生了质变。

根据据塔斯社1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当日在平壤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这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条约文件,既不同于那种军事同盟关系的文件,也和普通我们国家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文件不太一样,因为两国不但将彼此的协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条约中甚至还有“当任何缔约方遭受侵略时,另一方将向其提供援助”这样的条款,这就意味着双方虽然达不到军事同盟的关系,但显然比普通的两国关系要紧密很多。… 阅读更多

峰会也不用开了,普京直接交底牌:只要满足一个条件,我们就停战

来源:华山穹剑    

 

据悉,本月15日瑞士“和平峰会”已经召开,而各方对这场峰会的期待性已经降到了谷底。

此前在乌克兰拒绝邀请俄罗斯出席之后,一些国家官员曾去“做工作”希望他们改变想法,并告诫乌克兰只有俄罗斯参加的情况下一些国家才能看到峰会真的有和平的希望而重视,否则这无异于一场“单边会议”。

但最终乌克兰和瑞士坚持该决议不松口,中方也表态不再参加会议;泽连斯基所期待的美国总统拜登、印度总理莫迪也没有来,印度和美国派遣官员参加。

 

14日在峰会召开前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对外释放信号,表示俄罗斯可以接受立刻停火谈判,只需要满足一点:乌克兰军队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这四个地区全面撤军。

普京还表示只要乌克兰撤军,那么包括不加入北约在内的条件都可以进行商量,但之前他们提到的,乌克兰的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不结盟和无核地位等条件仍然是俄罗斯的“原则立场”,在谈判中将会强调。… 阅读更多

沙特麦加酷热难耐,“已有来自埃及、约旦等国超900名朝觐者死亡”

2024-06-20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6月,沙特进入一年中最热月份,高温导致正在“圣城”麦加参加朝觐活动的大批朝觐者死亡。由于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据,死亡人数尚不确定。法新社最新统计称,截至当地时间6月19日,死亡人数已飙升至900多人。

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基本功课之一,所有身体健全且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一生之中都须完成至少一次朝觐。据伊斯兰历法,朝觐季节每年都会变化,今年是在六月,也是沙特最热的月份之一。

沙特官方数据显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80万穆斯林参加了为期数天的朝觐活动,其中约160万人来自国外,不乏年老体弱的人。据介绍,每年的朝觐活动都会吸引数十万来自低收入国家的朝觐者,“其中许多人几乎没有接受过朝觐前的医疗保健”,导致传染病传播。

另外,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朝觐者为了省钱,试图在没有获得官方签证的情况下参加朝觐。沙特近期的酷热高温,给朝觐活动又增添危险:非法朝觐者无法使用朝觐路线上提供的空调设施等降暑服务。… 阅读更多

对菲船艇登临检查,环球时报获得现场执法照片!

2024-06-19     来源: 环球时报

中国海警船依法警告规制菲运补船

中国海警在官方通报中表示,菲运补船危险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只。中国海警对菲船艇依法采取警告拦阻、登临检查、强制驱离等管制措施。菲律宾GMA和“巴拉望新闻”等媒体在报道中也坦承,菲方此次的运补行动被中方的反制行动挫败。报道称,在此次行动中,菲方出动多艘船艇,目标是向位于仁爱礁上的菲方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但这些船艇均未能接近仁爱礁。

值得注意的是,菲媒在报道中引用所谓“消息人士”的话表示,与以往行动不同的是,菲方此次行动由菲律宾武装部队主导,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只负责提供秘密支持。菲律宾海军的特种作战大队也参与了此次任务,并有一名成员受伤。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之一杰伊·塔列拉早些时候甚至公开表示,此次补给任务纯粹是一次军事行动。菲方的相关调整意味着,菲律宾政府试图升级局势,由海上军事力量而不是海上执法力量参与到对仁爱礁的侵权行动。… 阅读更多

普京访朝,三大看点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06月20日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旋风式访问。普京凌晨2点抵达,深夜离开赴越南,在平壤待了不超过24个小时。

但24小时内,俄罗斯和朝鲜关系,显然提升了一大步。

完全我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机构,三大看点吧。

第一,热烈场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我们就先看看热闹。

因为朝鲜的特殊国情和传统,我们看到的,肯定是超级盛大的仪式。

我相信,这肯定也是普京的第一感觉。这是他去任何其他一个国家,哪怕是接下来的越南,都不大可能见到的场景。

但普京还是普京,习惯性凌晨,他凌晨两点才抵达,金正恩亲自到机场迎接。

我们看到,普京走下飞机,两人拥抱交谈,开怀大笑,然后共同乘坐专车离开。

看照片和视频,接下来,就是平壤超级盛大的各种仪式。两人还共同观看表演,场面之宏大,表演之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个小插曲,看媒体报道,普京赠送金正恩一辆俄罗斯国产豪华轿车,走近这辆汽车,普京一时兴起,亲自坐在主驾位置上,金正恩随后坐到副驾……… 阅读更多

普京访朝签署“突破性”条约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肖新新   2024-06-20

原标题;普京访朝签署“突破性”条约:一方遭受他国侵略时,另一方需提供援助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平壤进行正式会晤。据俄新社19日报道,普京当天凌晨抵达平壤,开始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金正恩在平壤国际机场迎接普京到访,之后与普京一同乘车前往其下榻的锦绣山迎宾馆。

正式会晤前,朝方在金日成广场为普京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仪式结束后,普京和金正恩在锦绣山迎宾馆首先举行了由俄朝双方多名高级官员和代表共同参加的大范围会谈,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

普京在会谈中表示,俄方赞赏朝鲜对俄方政策的一贯和坚定支持,包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支持。俄朝两国合作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相互利益的基础之上。普京表示,他对此次会谈将取得成功充满信心,并邀请金正恩访问俄罗斯。“很高兴我们再次见面,希望下一次会晤能在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 阅读更多

欧盟外交官强硬表态:谈判桌前,意总理不会有一席之地

来源:凤凰网     2024-06-20

 

欧盟外交官强硬表态:谈判桌前,意总理不会有一席之地

欧洲议会选举后,欧盟几个关键领导职位花落谁家备受关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不满欧盟内部的一些安排,但是欧盟方面并不退让。

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19日报道,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领导的欧洲保守派和改革主义者联盟(RCR)表示,该党在欧洲议会中的席位足以超过法国总统马克龙领导的复兴欧洲党,成为欧洲议会第三大政党,并有望获得一个欧盟最高职位。

但是复兴欧洲党的一名官员表示,与潜在盟友的谈判仍在继续,预计其拥有的席位将超过80个。“我们有时间,直到7月4日来组建政治团体.那时,我们能知道谁是欧洲议会第三大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领导的欧洲人民党(EPP)已经明确表示,为了确保冯德莱恩再次被任命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它打算继续与社民党(S&D)和复兴欧洲党保持联盟关系。

在拥有720名议员的欧洲议会中,这三个团体拥有400多个席位,超过了361票的门槛。社民党和复兴欧洲党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会与欧洲保守派和改革主义者联盟谈判,他们认为它是极右翼的一部分。

阅读更多

哥伦比亚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武装斗争问题浅析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6-19

王启帆;丁波文

【内容提要】在拉美国家共产党中,哥伦比亚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鲜明特色。该党在较长时间里坚持武装斗争,通过创建游击队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同政府抗争,以实现夺取国家政权的目标,虽然取得了局部性成果,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20世纪80年代后,该党与政府签订和平协议,转向议会斗争的道路,但效果还不彰。哥伦比亚共产党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表明,共产党在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异常艰难曲折的过程,通过何种道路赢得政权并开启社会变革仍是需要继续探索和破解的时代课题与历史难题。

【关键词】哥伦比亚共产党 武装斗争 拉美社会主义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哥伦比亚共产党(以下简称“哥共”)曾长期通过创建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方式同政府抗争,展示出一定的政治影响和存在意义。这种斗争方式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成果,但并未使哥共获得政权。纵观哥共的革命发展史,武装斗争占有重要地位,剖析其开展武装斗争的背景、特点及成效,是了解和把握该党近百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途径。… 阅读更多

仁爱礁大捷,菲特种兵被当场缴械,6艘充气艇全军覆没

2024-06-18      来源: 是搜狐网     

仁爱礁大捷,中国海警远比想象中要神勇,6月17日菲律宾侵闯仁爱礁非法送补给,6艘充气快艇全军覆没。只留下8名伤员,其中一人还被切断一根手指,中国海警登临菲律宾船只执法,同时没收了其携带的8支自动步枪。

相关报道

菲律宾方面估计也没想到,以往无线电警告、切入航线逼停,或者最多用水炮扫射的中国海警,怎么一夜之间下手这么狠。非法侵闯送补给吃了大亏,导致菲律宾方面一声不吭,甚至海军和海警都开始反目成仇,经过10多个小时才发声明称补给行动失败,至于行动细节表示不便讨论。于是菲律宾媒体开始活跃起来,在多方打探后发现事态有点严重,细节随后慢慢公开一下子火遍网络。

以往菲律宾主动撞船经常干

海警新规刚生效不久,菲律宾估计想试试到底有没有那么神,于是抬脚就踹没想到直接撞铁板上了。这次运送补给行动,由菲律宾西部军区一手策划,军方舰艇作为运送补给主力,菲海警则负责打下手在后方“观战”。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运送补给的小艇上有武器,而且还是自动步枪这种级别,跟海警执法确实有很大区别。… 阅读更多

菲律宾的这次冒险,5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来源:凤凰网  作者: 牛弹琴     2024年06月19日 

均为资料图均为资料图

果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6月17日,星期一,菲律宾又侵闯我仁爱礁邻近海域,双方船只发生碰撞。

我海警局发言人甘羽的谈话,很短很严谨,也很明确:

6月17日,菲律宾违背承诺,派出1艘运补船、2艘充气艇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期间,菲运补船危险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只。中国海警对菲船艇依法采取警告拦阻、登临检查、强制驱离等管制措施,处置合理合法、专业规范……

菲律宾方面的说法呢?

我看到,菲媒体引述所谓“可靠消息来源”说,在“混战”中,7名菲律宾士兵受伤,1人手指被“切断”,一艘硬壳充气艇被击穿,另外,还有“8支大威力枪支被扣押”。此外,四名菲律宾人员被中国扣留,但“后来经过谈判获得释放”。

菲律宾方面最后承认,虽然这次安排了6艘船,但因为中方的“阻扰”,没有一艘船能完成“补给”。

魔鬼藏在细节里,完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值得关注的五个细节。… 阅读更多

西方紧盯普京亚洲行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肖新新 莽九晨 丁雅桅 柳玉鹏 陈康
-2024-06-19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18日至19日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并于19日至20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普京担任俄国家元首以来第二次访问朝鲜,他上次访朝还是在2000年,这也是普京自2017年以来首次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行前,普京签署了有关俄罗斯与朝鲜缔结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命令。普京这次亚洲之行吸引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美国、北约以及日韩等多方紧盯普京访问行程,担忧俄朝加强军事合作。而对于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驻越南大使馆不点名指责称,“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为普京提供平台来宣传其‘侵略战争’”。有分析认为,在北约加强对俄制裁和对抗之际,普京此次亚洲之行显然是继续深化俄“向东看”的战略。18日,普京在朝鲜《劳动新闻》上发表署名文章称,美国向世界强加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从本质上讲是基于“双重标准”的全球性新殖民主义做法。那些不同意美国的做法并奉行独立政策的国家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外部压力。普京称,俄朝两国将通过共同努力,“把双边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

阅读更多

普京抵达朝鲜,金正恩:很高兴时隔270多天再次相见

来源:国际在线    2024年06月19日 

据朝中社1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平壤,开始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平壤国际机场迎接普京到访。

6月19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中右)在平壤国际机场迎接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新华社/朝中社

6月19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中右)在平壤国际机场迎接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新华社/朝中社

报道说,金正恩表示很高兴时隔270多天在平壤再次见到普京,普京对金正恩亲临机场迎接表示感谢。两人随后抵达锦绣山迎宾馆并进行了交谈。

6月19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前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平壤锦绣山迎宾馆并进行交谈。新华社/朝中社

6月19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前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平壤锦绣山迎宾馆并进行交谈。新华社/朝中社

陪同普京访问的俄方代表团成员包括:俄罗斯联邦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以及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生态部部长、卫生部部长、交通部部长、俄罗斯航天部门、铁路部门负责人等。

据朝中社消息,在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普京在朝鲜《劳动新闻》上发表文章说,俄罗斯和朝鲜将把双边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 阅读更多

普京一箭三雕

来源:凤凰网   作者 :牛弹琴    2024年06月18日

果然,克里姆林宫官宣了。

6月18日-19日,普京访问朝鲜;19-20日,普京访问越南。

虽然早在意料之中,但我看到,很多西方媒体,还是立刻用“罕见访问”来形容。

尤其是对朝鲜的访问。毕竟,上一次普京到访朝鲜,还是24年前的2000年,那时普京还很年轻,刚刚执掌俄罗斯,接待他的还是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

24年,真是弹指一挥间。

按照俄罗斯媒体的披露,普京这次将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团员包括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国防部长别洛索夫以及卫生部长、交通部长、航天局局长、俄罗斯铁路负责人等政经要员。

肯定有鲜花、掌声、超大型的热烈欢迎场面,肯定也会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文件,包括“一项可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去这两个国家?

我总觉得,这就是普京的外交手段,这次出访,一箭三雕。

1,向世界展示,俄罗斯也有很多朋友。尤其在乌克兰和平峰会闭幕之际,宣布马上就去朝鲜和越南访问。… 阅读更多

“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2024-06-18     来源: 枢密院十号   作者:记者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16日发表全球核力量的年度报告,在当前俄乌冲突战火持续不断和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的背景下,不出意料地显示全球核形势并不容乐观,尤其是处于战备状态的核弹头数量持续增加。但西方媒体却将批评的重点集中在中国身上,尤其是再三炒作“中国首度在非战争时期把少量装在导弹上的核弹头部署为高度战备状态”。

老司机仔细看了一下这份报告的内容。被西方媒体重点炒作的“中国核武器威胁论”,主要就这几个点:中国的核弹头库存从去年的410枚增加到了500枚;中国首次将少量核弹头装配在导弹上,处于高度战备状态。问题在于,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该报告显示,美国现在拥有1770枚处于部署状态的核弹头、1938枚处于储存状态的核弹头,此外还有1336枚退役但尚未拆除的核弹头。俄罗斯拥有1710枚部署状态的核弹头、2670枚处于储存状态的核弹头,以及1200枚退役但尚未拆除的核弹头。此外英国、法国和中国分别拥有225枚、290枚和500枚核弹头,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和以色列分别拥有172枚、170枚、50枚和90枚。…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