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越来越不像德国,当年纳粹德国是如何振兴起来的?

作者:后沙 · 2023-02-23 · 来源:乌有之乡

尘归尘,土归土。希特勒想靠战争实现他的理想,是极端错误的,这必然会造成人类的巨大悲剧。最终,他毁掉了德国,也毁掉了自己。

2月19日,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闭幕。

作为东道主,德国政府的表现令人非常失望,由于对美国的畏惧,它甚至不敢向俄罗斯发出邀请函。

  而泽连斯基则又穿着那件绿T恤在会场大屏幕上给大家在线上课。

一个以欧洲安全为主旨的开放性论坛却拒绝俄罗斯参与,那么这个论坛的开放性体现在哪里?欧洲安全又从何谈起?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会议闭幕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计划推行“女权主义外交”(feministische Außenpolitik)。根据德国《明镜》周刊2月20日报道,“女权主义”将成为德国一切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

也就是说,将来德国与其它国家发展关系,将不再取决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而是“女权”优先。

很多网友说德国变得越来越不像德国。… 阅读更多

俄罗斯送温暖,176名日本雇佣兵做了替死鬼!

金桥智库 · 2023-02-23 · 来源:乌有之乡

原标题:突发!惨烈,俄罗斯送温暖,176名日本雇佣兵做了替死鬼!

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场上,用温压弹消灭了一小股正在集结的“乌克兰军队”,事后才发现原来是176名日本雇佣军!这下日吹美粉都要凉凉了吧!

  乌克兰战争打了快一年了,眼下俄罗斯与乌克兰军队正在巴赫穆特地区展开激战。这一次战役可以说是继马里乌波尔战役之后,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其战争规模却是马里乌波尔战役的十倍,目前已经造成了两军十几万的死伤,看架势,俄罗斯是准备在巴赫穆特地区全歼乌克兰东部武装集团了。

乌克兰战争刚开打的时候,媒体报道还挺多的,大家都爱看热闹。但是现在巴赫穆特打得这么大,国内媒体的关注热度明显比不上马里乌波尔战役了。我在前面写了《朝鲜出兵乌克兰,世界大战离我们越来越近!》,倒是挺多人感兴趣,阅读量真奔100个W。

但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朝鲜只不过才象征性的派出了500志愿军奔赴乌克兰顿巴斯,从来军事工程等后勤工作。而日本却偷偷摸摸地派了3000多雇佣兵(朝鲜志愿军因为与俄罗斯签署了支付高薪的协议,其实也可以算俄罗斯的雇佣兵)杀向了乌克兰。… 阅读更多

5人前往俄亥俄途中坠机遇难

2023-02-23    来源: 环球网

原标题:美国突发!5人前往俄亥俄途中坠机遇难,身份让人吃惊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新媒体】;

据英国BBC报道,当地时间2月22日,一架从美国阿肯色州飞往俄亥俄州的Beech BE20小型飞机在途中坠毁,机上5人全部遇难。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飞行员在内的这5名遇难者,全都来自阿肯色州的环保评估咨询公司CTEH。

BBC介绍说,这5名CTEH公司的雇员当时正前往俄亥俄州的首府哥伦布市,准备从那里再前往位于哥伦布市西南的奥克伍德,对当地于本周一发生爆炸的钢铁厂进行评估。那起爆炸事故导致1人死亡和至少13人受伤。

据警方介绍,5人乘坐的飞机是在周三午时左右坠毁的,坠毁地点距离起飞的机场不远,临近美国3M公司的一处粘合带工厂。当地气象部门称,事发时当地曾出现每小时74公里的强烈阵风,但官方尚不确定这是否与飞机坠毁有关。

目前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已介入,将对这起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CTEH公司则在一份声明中对遇难的雇员表达了沉痛的哀悼之情。… 阅读更多

拜登,给泽连斯基打了一剂最强强心针!

作者:坏土豆 · 2023-02-23 · 来源:乌有之乡

泽连斯基哭了!

在基辅的街头,和突然来访的拜登热烈拥抱后,泽连斯基留下了热泪。

在推特上,他感激的写道:

我感谢美国与乌克兰站在一起,感谢我们牢固的伙伴关系,我们决心共同努力,确保乌克兰取得胜利。

拜登在这个时候,的确需要和泽连斯基站在一起,2024年的美国大选,特朗普会对他火力全开,而最核心攻击的一个点,就是拜登将美国拉入了战争的泥潭,无休止的进行援助,为此耗费了大量的美国财力。

特朗普说,如果是我,俄乌战争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因为特朗普是普京的小迷弟,这点大家都知道,甚至很多人认为特朗普是俄罗斯的卧底,当年特朗普4年总统,通俄门就被炒作了3年。

如果泽连斯基打得好,乌克兰能削弱俄罗斯,拜登还能说这是自己的业绩。

但如果泽连斯基连续吃败仗,拜登就很难交代了,给了援助,钱也花了,最后还是搞了个寂寞。

但是显然泽连斯基现在非常困难。

今天乌军完全是靠人头换俄罗斯的炮弹阅读更多

尼克松总统见过毛主席后在书房外和周总理谈笑风生

李克勤 · 2023-02-21 · 来源:乌有之乡

李克勤(jixuie)题记:距今52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在中南海书房会见了前来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每年的今天,人们都会情不自禁谈及此事,那是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杰出的道器变通之变。美国总统,那可是美帝国主义的头子,可伟大领袖毛主席却与他握手了,这是不是化敌为友?要知道,在1972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道层面一如既往,在器层面则呈现出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景象。美国总统尼克松是个识时务的俊杰,他主动提出来要来北京访问,一直到下榻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这位美国总统还不知道究竟是否能够见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所以当周总理亲自过来告知毛主席想马上和他会见的时候,可以想象尼克松心情是怎样的。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的谈话,是在道层面就哲学问题展开的,然而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器层面哪些可以达成共识,哪些尚不能达成共识,这不是一次会见可以解决的。可是,一旦在道层面确定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那剩下来的谈判就比较容易找到方向了。当尼克松总统和毛主席握手告别的时候,他由衷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敬意,情不自禁向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鞠躬。… 阅读更多

俄乌冲突一年改变欧洲“能源版图”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纪双城 青木 丁雅栀 柳玉鹏  2023-02-22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月24日,俄乌冲突将迎来一周年,这一年中,全球能源市场深受影响。在欧洲,天然气供销市场经历了“过山车”,从供应紧张、价格飙升又转向极速滑落。剧烈的波动令欧洲各行业叫苦不迭。极力摆脱俄罗斯能源的欧洲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几乎彻底改变能源供应结构。分析人士认为,能源危机仍将是欧洲经济的心腹大患,同时,2023年欧洲能源市场形势依然脆弱。

资料图(IC photo)

天然气降价,欧洲难言轻松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洲天然气价格截止2月19日已经跌至俄乌战争以来的最低水平,一度被录得50欧元/兆瓦时的一年半价格最低点。在去年8月份俄罗斯为反制欧盟的惩罚性制裁,限制对欧洲天然气出口,加上夏季的高温推高需求,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超过345欧元/兆瓦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得益于今年冬天欧洲部分国家气候较温暖,对能源的需求没有那么旺盛,欧洲能源价格有所下滑。但长期来看,欧洲能源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内价格不会完全回到正常的状态。

阅读更多

武契奇:现在弹药非常抢手,各国都在“为战争做准备”

2023-02-22     作者:齐倩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2月21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上表示,目前“弹药非常抢手”,各国正在提高军事预算和抢购武器装备,“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谈到俄乌冲突时,武契奇认为未来几天内会有大事发生,“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国家”。

武契奇21日参加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图自塞国防部推特(下同)

据塞尔维亚国防部、武契奇个人网站消息和“novosti.rs”等塞媒报道,武契奇是在阿布扎比访问期间做出的上述表述。当天,武契奇参加第16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暨第7届阿布扎比国际海事防务展。来自塞尔维亚的军工企业参加了此次防务展。

参观防务展的武契奇告诉记者,“一场全面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他说,这场军备竞赛将是前所未有的,“完全疯狂的”,现在,几乎所有的军备商品一经发布,便马上就有了买家。

武契奇称,目前“弹药非常抢手”,并给出了一组数据: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每天消耗3.5万发子弹,乌克兰大约消耗1.6万发;对“冰雹”(Grad)多管发射系统火箭等产品的需求增长了70%……… 阅读更多

拜登闪电访问乌克兰的十个细节

来源:腾讯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2-21

原标题:“拜登热情拥抱,泽连斯基偷抹眼泪”拜登闪电访问乌克兰的十个细节

果然,美国人的话是靠不住的。尽管之前否认了很多很多次,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拜登还是去了乌克兰,一如外界普遍的预期。

这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一个特殊的人物对一个特殊的国家,进行的一次非常特殊的访问。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完全个人观点,10个很不同寻常的细节。

细节一,基辅街头的热情拥抱。

拥抱,热烈的拥抱,在基辅阳光灿烂的街头。拜登摘下了墨镜,泽连斯基伸出了双手,然后,亲密抚摸着对方的后背。

强烈的情感,在微妙的动作中。这既是给乌克兰人看的,也是给美国人看的,应该也是给俄罗斯和全世界看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细节二,泽连斯基悄悄抹去眼泪。

泽连斯基流泪了,在拜登和他的手下一一握手时,站在一边的他,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他后来在推特上,用三个词来评价拜登这次访问:历史性的、及时的、勇敢的阅读更多

朝鲜这波操作很赞

作者:虚声 · 2023-02-20 · 来源:乌有之乡

俄乌战争尚未有结束的迹象,半岛局势越来越紧张。

俄乌战争尚未有结束的迹象,半岛局势越来越紧张。

尤其是尹锡悦上台以来,南北双方都在不停地向对方秀肌肉。之前的文章说过很多次,自古以来,半岛便是周边大国的博弈场,半岛问题从来不是半岛自己说了算。

在古代,参与半岛博弈的国家主要是中华帝国、日本,以及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

到了近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基本上被沙俄占据了,半岛博弈中又多了沙俄。

二战之后,苏美凭借超强的实力,也成了半岛博弈的主要参与者。尤其是美国,大兵从来没有撤离过朝鲜半岛。

冷战结束之后,由于世界各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半岛一度缓和。尤其是文在寅任期内,双方关系到了一个高峰;但尹锡悦浓烈的右翼风格把文在寅的遗产破坏殆尽。

韩国经常拉着美国搞军演,意在对朝鲜示威。

美国近期为啥这么热衷于和韩国搞事呢?除了美韩传统的盟友关系之外,美国还从尹锡悦身上看到了泽连斯基的影子。… 阅读更多

美军疑在菲律宾一机场设有气球发射场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樊巍    2023-02-21

原标题:最新报告:美军疑在菲律宾一机场设有气球发射场,耗时一年完成建设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美国方面近日依然在抹黑中国“动用高空气球对美国本土开展高空监控”。美国海军学会网站18日称,美国海军已完成对该气球碎片的打捞工作,下一步将对其载荷进行分析。一位不愿具名的军方人士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前美国部分机构刻意为反华制造噱头,“要警惕美国造假分析结果,对中国进一步抹黑”。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近日表示,自去年5月以来,美方放飞大量高空气球,未经中方相关部门批准,至少10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其中包括飞越新疆、西藏等地。消息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美国对我国实施监控活动可谓是劣迹斑斑。如2016年中国在南海有关海域就捕获了美无人潜航器,2022年美方对中国抵近军事侦察次数较十几年前增长了一倍多。… 阅读更多

伊朗总统访华,带来了什么?

有里有面儿 · 2023-02-19 · 来源:乌有之乡

2月13日晚上,伊朗总统莱希带领伊朗8个部门的核心部长启程飞往北京,开启了自己为期三天的访华之行。2月14日,中方高规格迎接莱希总统。

  14日下午,中伊两国元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农业、贸易、旅游、环保、卫生、救灾、文化、体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可以说,中国与伊朗关系,更上一层楼。

  一、伊朗来访共同抵御美国霸权

莱希访华前夕,中伊双方就开始提前预热。

  2月13日莱希来华前夕,曾在《人民日报》发文称,将与中方共同反对霸权。

莱希表示,美国霸权发难迹象愈演愈烈情况下,中俄伊三国的携手反霸、共谋发展,势必将打开区域及全球局势的新面貌。

  通读完莱希总统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希望推动中伊合作的积极意愿,同时也希望中伊两国在反对霸权与维护地缘安全加强合作。

当然也不难看出,伊朗方面需要得到中国方面的帮助。不久前,伊朗军事重地被无人机空袭。谁是罪魁祸首?美方与以色列嫌疑最大。… 阅读更多

索罗斯指责莫迪与阿达尼集团勾结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程是颉    2023-02-20

【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程是颉】美国92岁金融大亨索罗斯指责印度总理莫迪与阿达尼集团有染的言论,在印度引发持续不满。印度外长苏杰生18日已对此作出回应,称索罗斯“年老、富有、固执己见且危险”,但仍难以平息印度的不满。19日,印度社交媒体掀起声讨索罗斯的热潮。

乔治·索罗斯 资料图

19日,索罗斯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几乎被印度网民“占领”,有人批索罗斯为赚钱无所不用其极,他嘴里的“民主”论调极尽虚伪。还有人称,索罗斯特别喜欢在国际上刷存在感,对别国内政指手画脚,“这么大年纪,还是先把自己管好吧”。也有人批评索罗斯的投资策略违背基本道义。痛批索罗斯还不过瘾,有印度网民将曾获得索罗斯开放社会基金会投资或与索罗斯旗下公司有合作的印度个人和公司扒了出来,进行质疑或声讨。一些来自印度的留言获得高赞。

2月16日,索罗斯在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声称,印度是民主国家,但莫迪领导的政府破坏了印度的民主政治。索罗斯认为,作为莫迪的重要支持者,高塔姆·阿达尼及其领导的跨国企业阿达尼集团勾结政商两界,大肆腐败,是破坏印度民主的典型代表。做空阿达尼集团将削弱莫迪对印度联邦政府的控制,刺激印度的民主复兴。事实上,索罗斯曾多次公开批评莫迪政府。2020

阅读更多

美国在“最后一刻”叫停乌克兰攻击克里米亚

2023-02-20     来源: 华山穹剑

据悉,去年11月泽连斯基提出和俄罗斯和谈的“十项条件”中出现了一个醒目的条款:俄方需要立刻撤兵,并恢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这里的“领土”则包含克里米亚。实际上从2014年之后,乌克兰军方就曾提及“收回克里米亚”,但当时的可行性并不高。自俄乌冲突反攻阶段开始,乌克兰越来越多次申明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尤其是去年10月向克里米亚大桥发起袭击之后,意味着他们距离军事进攻越来越近了。

16日,克里米亚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突然遭遇无人机袭击,引起多方担忧。同日美媒《新闻周刊》报道根据他们得到的消息,乌克兰很有可能趁克里米亚守备空虚之际发起进攻,俄方在这里部署的兵力并不多。尽管上个月五角大楼才评估“乌克兰军队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从俄军手中夺回克里米亚”,但根据最近的一系列反常事件来看,乌方似乎对“夺岛”跃跃欲试;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发出预警称,乌克兰正在尝试重新夺回克里米亚,这或许会让俄罗斯做出更大范围的回应。… 阅读更多

她要普京360度转变,世界才会幸福,连德国人都替她脸红!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   2023-02-20

英国前首相特斯拉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堪称欧洲政坛的“卧龙凤雏”,一个地理盲,一个数学盲。

地理盲已经滚蛋了,正忙着全球演讲捞金,不是在喷中国,就是在喷中国的路上。

数学盲这两天则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她是“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东道主。

她在论坛上可谓是“大放异彩”(丢人现眼),事后还成为了德国网友们的热议话题。

2月18日,她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分论坛与嘉宾交流时,主持人问她,“如果普京继续执政,西方是否能长期确保乌克兰安全?”

贝尔伯克不假思索地回应:“如果他(普京)不做出360度的转变,就不会”。

她还说,德国已经从中立转向对基辅供应武器,如果俄罗斯也能像德国那样,做出360度转变,那么全世界的人都会感到幸福。

从现场视频看,她有些语无伦次,什么“相信人类”、什么“这(战争)对人类是件好事”、“婴儿容貌”……手势很多,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阅读更多

伊朗:中美战略博弈的棋眼!

2023-02-18    来源: 华山穹剑

2月14日至16日,伊朗总统莱希访问中国。此次访问是中国今年首次接待中东国家领导人来访,释放中伊加强合作的强烈信号。访华期间,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声明谈及战略关系、经济合作、国际和地区问题等。

著名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张文木曾特别指出:伊朗所处的地缘政治位势对中国西陲安全具有极大的”桥头堡”的意义。

历史上中国西陲安全长期面临欧洲强势东扩的压力,但这些西来列强的压力无一例外地被拒阻于伊朗高原之外或被大量消耗在伊朗高原之中。

不仅如此,伊朗高原国家与中国西陲被”扎格罗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样,位于屏障最西端的国家伊朗,而不是处于屏障之外的印度,实际上就成为中国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

它们抵抗西方列强的斗争的命运与中国西陲安全唇齿相依:… 阅读更多

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发地污染视频疯传,州长承认了

2023-02-19    作者:赵挪亚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讯) 近期,美国俄亥俄州参议员万斯(JD Vance)在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发地拍摄的视频曝出,当地水域受到污染,水中出现了“化学彩虹”。

据福克斯新闻网2月17日报道,俄亥俄州州长德怀恩当天承认了万斯视频的真实性,并认为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补救,他建议人们“继续避开这一区域”。

万斯拍摄的视频

德怀恩17日称:“我知道电视上播放的一些视频,传播着东巴勒斯坦一条水道存在明显污染的情况。离脱轨地点非常近的朔尔弗河段仍受到严重的污染,我们知道这一点,这需要一段时间来补救。”德怀恩如此说道。

他解释称,事故发生后不久,朔尔弗河一段被污染水源的边上,已经筑起了堤坝,防止当地其他水道受到污染。工作小组正通过堤坝,把干净的水引入受污染区域。“这也需要时间,就像处理污物一样需要一些时间。”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鼓励人们继续避开那个区域。”

朔尔弗河流经整个东巴勒斯坦镇… 阅读更多

印度进口俄油激增近400%,美国不怒反赞

2023-02-19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当地时间2月17日,《日经亚洲》报道称,印度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3月的印度财年前10个月,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量相较上个财年同期激增近400%。

同时,印度还将大量俄原油转化为精炼石油产品后出口,其石油产品出口在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达到785.8亿美元,高于上个财年同期的507.7亿美元。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在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的始终态度暧昧。美国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伦·唐弗里德则称,印度是美国的“重要伙伴”,不会在其进口俄原油问题上实施制裁。

《日经亚洲》报道截图

据报道,印度官方在2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印度从俄罗斯的进口总额达到373.1亿美元,相较于上个财年同期的77.1亿美元增长约384%。

目前,俄罗斯商品进口额占印度进口总额的6.2%,使俄罗斯成为仅次于中国、阿联酋和美国的印度第四大“商品进口来源国”。… 阅读更多

全世界都有点意外,俄乌战场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

来源:腾讯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2-18

​资料图

全世界应该都很意外,在炮火连天的俄乌战场,这次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

确实是好消息,很多俄罗斯和乌克兰家庭,真的是喜极而泣。

这是一次集体交换战俘行动,乌克兰释放了101名俄罗斯战俘,俄罗斯释放101名乌克兰战俘。

为什么是100+1?

估计有些道道,但我不知道。

在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当下,在2月24日开战一周年到来之际,这样的友善行动,确实让人感到很惊喜。

看今日俄罗斯的视频,俄罗斯运输机将这101名战俘接回到了莫斯科郊区。下飞机时,可能过于兴奋,一名年轻的俄罗斯战俘还一个趔趄,然后不好意思地对着镜头笑了。

一名战俘对今日俄罗斯记者说:我的心都在狂跳,我很高兴终于回到了祖国,我最初都不大敢相信,然后是很复杂的心情,就好像第一次堕入了爱河……

乌克兰方面,看视频,一名乌克兰战俘跪在雪地上,埋头亲吻着大地,久久不愿站起来。

按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说法,… 阅读更多

她参选美国总统演讲:中国会是下一个苏联!

作者:后沙 · 2023-02-18 · 来源:乌有之乡

而经历过五千年风风雨雨的中国,一定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总有一天会回到世界之巅。

妮基·黑利,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南卡罗来纳州前州长,2月14日正式宣布参加2024的美国总统大选。

  中国网友对于此人的印象并不好,别的不说,2021年,她曾是呼吁美国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大喇叭之一。她甚至说:“这对于我们运动员来说是惨重损失,但要考虑到中国影响力将因此扩大”。

一个令人作呕的政客,她就是那种三句话离不开中国的货色,要是没有中国,不知道她该怎么活下去?

宣布参选后,前天她在家乡南卡罗来纳州举行了首场造势集会,中国又无故躺枪。

她说,中国是美国最为强大的对手,也只有美国才能阻止中国“统治世界”,但中国的命运将会与苏联一样(崩溃解体)……

一场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竞选集会,非要叽叽歪歪扯半天中国,这就是目前美国“新生代”政客的水平。

黑莉之前还攻击特朗普,说他不应当参选总统,要给共和党的“新生代”让路,而她就是“新生代”。她还呼吁共和党人不要追随特朗普,不要听他的,他还差得远。… 阅读更多

日政府称火箭未能升空不是失败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岳林炜  2023-02-18

原标题:日政府称火箭未能升空不是失败,日本网民:只有原地爆炸才算失败?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岳林炜】17日上午,日本新型主力火箭H3未能按计划于当地时间10时37分从位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的发射架升空。日本发射“失败”,引发大量国际媒体围观。不过,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17日在记者会上却拒绝承认失败,称只是发射“中止”。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的画面显示,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冒出大量白烟,但火箭机身未能升空。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现场的播报称,主引擎成功点火,但辅助火箭未能点火。H3火箭是目前日本主力运载火箭H2A的升级型号,全长约63米,由JAXA和三菱重工于9年前开始着手研发,耗资2000多亿日元。这也是日本大型运载火箭约30年来再次推出的新型号。H3火箭的首次发射原定于2020年,后因主发动机研制遇到困难,发射时间已被迫两次延期。…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