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海军要出征太平洋,横扫印度洋?

作者:后沙    2021-11-26

如果在几年以前,谁要说立陶宛要介入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战略行动”,肯定是在开国际玩笑。

但自从立陶宛走上了反中抗中不归路之后,立陶宛现在能耐可大了,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准备加入美国的“印太战略”了,而且还是美国主动“邀请”的,一个深藏不露的海军强国正在向世界走来。

11月23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地区协调员坎贝尔和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邀请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进行“印太地区专题”对话。

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米莉表示,“立陶宛是有价值的北约盟友,它经常对很多全球性,尤其是印太地区出现的挑战做出反应,美国将继续支持立陶宛这么做。”

这番话证明美国已是不打自招,所谓立陶宛对“印太地区出现的挑战做出反应”就是指它与台湾当局的勾连,而背后力量就是美国。

立陶宛当局抛弃国家和民众利益挑衅中国,是中美过招当中美国策划的一场闹剧,而立陶宛政客为了一点报酬心甘情愿扮演了小丑角色。… 阅读更多

这个国家乱了,打砸抢中企,中国正高度关注!

作者:牛弹琴   2021-11-26 

这是触目惊心的一幕。

火光冲天,唐人街成为目标,暴徒冲进华人商铺,不分青红皂白进行打砸抢,现场浓烟滚滚。很多华人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片,确实让人格外揪心。

一个国家就这样乱了,暴徒还对准中国公民和企业。中国不得不高度关注。

这个国家,就是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

以至于11月25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就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有关所罗门群岛发生骚乱的问题。据报道,所罗门群岛首都发生了游行示威,当地华人商铺遭袭。目前在所中国公民情况如何?中国政府是否会建议他们撤离?

赵立坚第一句话就是:中方高度关注所罗门群岛当前事态发展,支持所罗门群岛政府止暴制乱的努力。

他接着说:

相信在索加瓦雷总理领导下,所政府能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和稳定。我们对一些中国公民和中资机构遇袭表示严重关切,已要求所政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在所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

一个国家的动荡,怎么就牵涉上了中国?

阅读更多

西方偏光镜看不到中国AIS信号

“中国海域船只正在从工业监测系统中消失,这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另一个头痛的问题。这可能要归咎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日益隔绝,以及对外国影响的不信任加深。”当CNN24日给中国莫名其妙地扣上一顶“干扰供应链”的黑帽子时,全球两个供应链大国正忙着两个事情。

23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推出包括“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等十项重点任务。这是中国积极为全球商贸供应链的合作共赢添砖加瓦的实际行动。但随后的24日,美国商务部则以所谓不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或外交政策为由,将中国、巴基斯坦和俄罗斯20多家公司与实体列入“实体清单”或“军事终端用户名单”,其中中国公司共12家。之所以穷尽政治手段打击国外竞争对手,无非是因为这些领先企业可能抢美国科技供应链霸主的风头。

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的CNN们忍不住表达对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忧虑,其背后的论据是“全球航运数据提供商VesselsValue的数据,过去三周,从中国发送信号的船只数量减少了近90%”,VesselsValue首席贸易分析师夏洛特·库克称,“缺乏中国数据可能会严重影响中国各地海运供应链的可见度。”

阅读更多

这一次,西方真玩失控了!三重危机正在袭来

作者:牛弹琴        2021-11-25 08:18

总有一种感觉,西方这一次真玩失控了。

至少三重危机正在袭来。

第一重,疫情、疫情、疫情、疫情、疫情。

简直难以相信,第四波疫情还在欧洲继续,但第五波又要来了。

截至23日,短短7天内,欧洲新增确诊病例25万,新增死亡近3万。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世卫专家近期就警告,过去几个月,欧洲一直是“震中”,到明年春天,欧洲因疫情死亡的总人数,可能将达到220万,这意味着,未来三个月,将会有70万人因死于疫情。

70万条生命啊。

在荷兰,疫情的加剧,让重症监护(ICU)病房都不够用了,一些危重病患被紧急转移到德国。

但德国就好吗?

德国也好不到哪里去,部分地区再次封锁,圣诞市场关闭。甚至美国也发出警告,德国、丹麦属于“非常危险的四级”,民众“请勿前往”。

美国又好到哪里去吗?

以人口最多的加州为例,加州州长日前披露,该州住院人数激增了77%,ICU人数暴增55%。

在罗马尼亚,因为疫情接种率低,情况更加糟糕,一些医院的停尸房,都放不下更多尸体了。

阅读更多

石油定价权的大会战!

原创: 顾子明

 

23日白宫发布声明,美国将释放5000万桶石油的战略储备,与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英国联手降低油价。

随着靴子的落地,持续下跌数日的国际油价在前夜止跌反弹,市场似乎并没有给拜登个面子。

这事儿,要怪也就只能怪特朗普。

过去四年,在特朗普的助攻下,全球的保守派实力来了一拨回光返照,尤其在传统能源的石油领域。

好基友普京通过罩着委内瑞拉与伊朗,修建北溪2,扩大了俄罗斯能源的影响力,好基友萨勒曼通过围殴卡塔尔,强化了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联盟。

好基友的好基友自然也是好基友。

沙特与俄罗斯这两个全球石油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在特朗普的说媒下,从竞争者变成了好基友,普京也得以时隔12年后出访沙特,顺便遛个鸟。

石油定价权的大会战! 精选文章 第2张

“特不靠谱”总统的放任行为,让那四年全球各股力量开始了大串联。

美国试图通过南海冲突、钓鱼岛冲突、APEC、TPP等手段瓦解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赶在特朗普卸任前签署了全球最大自贸区的RCEP。阅读更多

德国社民党、绿党、自民党公布联合组阁协议

2021-11-25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自9月底德国大选结果出炉后,无论是社民党、还是联盟党,都希望与绿党、自民党结成联盟,从而在联邦议院占据组阁所需的过半数议席。经过一系列磋商,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携手”,上月正式启动组阁谈判。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1月24日报道,来自社民党的奥夫拉·朔尔茨(Olaf Scholz)当天宣布已经就联合组阁正式达成协议,他所在的政党将与绿党以及自民党在联邦层面上首次结盟,组建一个新的执政联盟。

同时,他本人也将出任新一任德国总理,结束默克尔长达16年的执政时代。三党将全力确保在未来的10天之内通过各自党代会投票通过该协议,从而正式组建新一任德国联邦政府内阁,预计协议内容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香港《南华早报》注意到,共同组建政府后,绿党和自民党中资历尚浅的人士都将赢得关键内阁职位,其中一些职位将由在涉华议题和外交政策上言辞强硬的人担任。而在联盟协议的文本中,更是十多次提及中国,还首次提到了涉台、涉港、涉疆的中国问题。

阅读更多

他登岛“宣誓主权”,收到短信:欢迎来到中国

菲律宾将于2022年5月举行全国和地方选举,届时将选出新一届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地方行政长官及议员等。目前,已有数十人递交了竞选总统的材料,其中还有人已在操弄涉华议题,以博取关注度。

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当地时间11月22日报道,菲律宾总统候选人、现任参议员班斐洛·拉克森(Panfilo Lacson)于20日率自己的团队,一同飞往并登上了和中国、越南有着主权争议的中业岛(菲律宾称“派格阿萨岛”),目的则是为了对该岛“宣誓主权”。

不过,在拉克森搭乘飞机前往中业岛的途中,收到了来自中国海警船通过无线电发出的警告,在登上岛屿之后,他的手机还收到了“欢迎来到中国”的短信,这“尴尬”的一幕,同此前菲律宾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Delfin Lorenzana)登岛时的遭遇如出一辙。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报道截图

2020年6月9日,登岛人员所收到的“欢迎短信”

阅读更多

外交部回应“乒乓外交2.0”

2021-11-23         来源:观察者网 

1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澳亚卫视记者提问:国际乒联今天宣布,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将联合组队参加休斯敦世乒赛。1971年,中美两国通过“乒乓外交”开启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有评论称,本届世乒赛的安排是“乒乓外交2.0”。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这对当前改善中美关系有何启示?

赵立坚:中美再续“乒乓外交”佳话,这对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爱好者、体育界乃至支持中美友好的两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50年前,尽管中美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有很大差异,两国运动员并没有因此而相互隔膜、敌视。他们互赠礼物、热情拥抱,体现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友善。中美两国运动员在名古屋世乒赛期间的友好交往轰动了世界,感动了两国人民,成功促使两国关系逐步打破坚冰,迎来春暖花开。在当年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超越分歧、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艺术指引下,小球转动了大球,中美关系开启了正常化进程。这说明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是任何政治障碍都阻挡不了的。

阅读更多

没实力抗衡就别谴责中国的存在

2021-11-23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中国军力正在赶上美国”、“中国威胁世界秩序”、“应共同向中国施压”……

近日,超80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政客、学者齐聚加拿大,参加西方世界主导的“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HFX)。显然,他们目标很一致:不遗余力地将中国塑造成“万恶之源”,企图“抱团抗中”。

可即便在如此氛围下,还是有人站出来说了句大实话。据克罗地亚广播电视台(HRT)21日报道,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Grlić Radman)当天告诉与会者,鉴于欧美国家没有展现出足够实力来与之抗衡,口头上“谴责中国的存在”很站不住脚,而中国在西巴尔干地区拥有强大经济影响力。

克罗地亚广播电视台报道截图

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18日前往加拿大参加及年度举行的“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HFX)。在论坛会议举行间隙(21日),他谈到了自己对于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的看法。

拉德曼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包括“不对称威胁、混合威胁、网络不安全”等。如今有一些国家“指望新秩序或地缘政治重构,在移民等议程上采取消极做法”,同样对世界秩序造成威胁。

阅读更多

对工商界演讲大谈小猪佩奇,英国首相“神志不清”?

新京报记者 陈奕凯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曾经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出洋相”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这次因为一番堪称荒诞的演讲受到英国国内的批评。

当地时间11月22日,鲍里斯在面对一众英国工商界精英人士的演讲中,不仅忘词停顿了21秒,还大谈卡通片“小猪佩奇”,称小猪佩奇世界(一个主题公园)是他非常喜欢的地方。

在这场时长25分钟的关于英国政府绿色政策的演讲中,鲍里斯现场模仿起了汽车的引擎声,把自己比作《圣经》中的人物摩西,又挖苦英国的公务员不可能想出“小猪佩奇”这样“天才”的创意。

英国《卫报》撰文称首相一定是“神志不清”了,才会作了这样一番混乱、荒诞的演讲。反对派批评鲍里斯对待工商界的态度是“不严肃”的。连鲍里斯自己所在的英国保守党也开始对他“不满”和“失去信心”。

━━━━━

“小猪佩奇世界非常适合我”

22日,鲍里斯在英国工业联合会的年会上发表演讲,当说完敦促人们回办公室工作后,鲍里斯突然忘词了,一时间也找不到对应的演讲稿。鲍里斯一边在面前一堆演讲稿中乱翻,一边嘟囔着“原谅我”。

阅读更多

撑不下去了?美国贸易代表为这事首访亚洲三国

▲戴琪首访亚洲三国的关键任务,就是为美国应对供应链问题寻求更多机会。图/IC photo

11月15日,美国首席贸易代表戴琪开启了其上任以来首次亚洲之行。作为美国首位亚裔首席贸易代表,戴琪还是首次以此身份出访亚洲。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所公布的行程,戴琪一行在11月15日开启日本行程后,11月18日还将前往韩国、22日到访印度,最终于11月24日结束亚洲之行返回华盛顿。美国副贸易代表比安奇,也将随同前往。

美国正副贸易代表联袂出访,在非国际会议场合并不多见,足见拜登政府对此次访问的高度重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此次戴琪一行前往亚洲三国,系“与当地政府官员和利益相关者会面,讨论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持久承诺,以及加强贸易和经济两方面与主要盟友和合作伙伴间的关系”。

▲2021年11月12日,一名男子走出美国华盛顿一家超市。美国供应链危机加剧了通货膨胀风险,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下1990年11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图/新华社

阅读更多

龚炯:立陶宛的软肋在哪里?

2021-11-23         来源: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龚炯】

近日,中国政府终于对立陶宛允许台湾在该国设立“台湾代表处”忍无可忍,召回大使,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预计后续措施还将出台。但因为立陶宛和中国贸易往来很少,中国回击缺少筹码,也一度让国内舆论干着急。

中国与立陶宛建交已有30周年,过去两国外交关系友好,经贸领域发展逐渐热络,2018年11月时任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还成功访问了中国。

2019年,新总统瑙塞达上任之后,立陶宛政府、议会相互配合,对华态度开始180度大转弯,出台了一系列不友好举动,今年达到了顶峰。

今年2月,立陶宛政府降级参加中国-中东欧17+1峰会,仅派交通部长斯库奥迪斯出席,并在三个月后完全退出17+1合作机制;3月,宣布年底在台湾开设“贸易代表办公室”;5月,立陶宛议会通过涉疆人权决议,攻击中国搞所谓“种族灭绝”,还要求恢复香港“独立”和西藏的“宗教自由”。

阅读更多

2万人小国对台湾省发怒!

作者:后沙      2021-11-22

台湾当局“驻立陶宛代表处”开张后,蔡英文、苏贞昌等货色在岛内大喊“外交突破”,要把大内宣花样做足。不过,几乎就在它们自鸣得意同时,“友邦”帕劳却突然来了一记耳光,直接戳破了大内宣气球。

19日,帕劳总统惠普斯严厉指责台湾当局在毒害帕劳旅游市场。起因是台湾省中华航空公司本月没有安排飞往帕劳的航班,游客数量为零。据帕劳当地媒体称,这表明今年双方达成的“旅游泡泡”协议是个骗局。

惠普斯还公开要求台湾省“交通部长”改变这一状态,这就是台湾的尊严?

帕劳方面潜台词并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断交”。

帕劳,全称帕劳共和国(帕劳语:Beluu er a Belau),是太平洋上的小岛国,1994年10月1日之前由美国托管。国土面积约459平方公里,人口21000左右(相当于一个街道办事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惠普斯(台湾译为惠恕仁,就像哈里斯译为贺锦丽,其实就是同一个人),今年1月上台,就职典礼时,只邀请了蔡英文,民进党又大吹了一番。实际上正经的国家元首都谢绝了他的邀请,因为当时疫情很严重。… 阅读更多

欧洲多国收紧防疫措施引发大规模示威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欧洲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多国单日确诊病例持续破万。世卫组织本周二发布的全球疫情周报显示,此前一周(11月8日至14日)欧洲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14万,占全球新增确诊病例的64%;新增死亡逾2.8万例,占全球57%。

世卫组织专家11月20日警告称,如果再不采取紧急行动,到明年3月,欧洲可能再有50万人因新冠死亡。

严峻的疫情下,欧洲各国政府近期开始收紧防疫措施,但一系列举措却激怒本国民众。连日来,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瑞士等国示威人群走上街头,部分地区更爆发骚乱。

在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19日的抗议活动演变成严重暴力事件,数以百计的示威者在街头点燃汽车、燃放烟花或向警方投掷石块;警察则鸣枪示警并以水炮车回击,混乱中至少3人中枪。

当地时间11月19日,荷兰鹿特丹,抗议者点燃汽车 图源:澎湃影像平台

综合路透社、美联社、“the local”等多家外媒报道,19日在鹿特丹至少有一辆警车被点燃,还有多辆汽车遭到损坏,一些警察和消防员被人投掷物品砸伤。

阅读更多

白俄罗斯“硬刚”欧盟?

2021-11-22 00:43 华山穹剑

观察者网消息,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正值欧洲严寒降临之际,白俄罗斯国际石油管道运营商日前宣布,要对连接俄罗斯和波兰等欧洲诸国的输油管道进行“临时检修”,除了其中一条管道的维修工作从本月16日开始,至本月18日结束外,其余管道的“临时检修”时长并未给出明确答复,此举引发欧盟各国不满。

据悉,这条通往欧盟国家的输油管道被称作“友谊管道”。不仅连接了俄罗斯中部油田和波兰、匈牙利、捷克及德国等欧盟国家,还是全球最长的石油管道,是世界上最大的输油管网之一。就是这样一条骨干油气管道,一旦被切断,别说时长不定了,就是一天对整个欧盟的能源供应影响都是巨大的。

这就难怪此消息一经发布,就引来了欧盟的强烈反应,直接对白俄罗斯实施制裁。这条管道对于能源需求巨大的欧洲发达国家来,确实非常重要,冬季本就一年当中能源消耗最大的时候,涉及到取暖的问题,如果供暖无法满足,欧洲人的这个冬天就难过了。

阅读更多

圣诞礼物到了! 美国企业来中国包飞机接货

来源:风闻   2021-11-22 09:48

“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购物季近在咫尺,美国商家的货还备不齐怎么办?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近一个半月以来,在北美风靡多年的公仔玩具——豆豆宝宝(Beanie Babies)的制造商泰尔(Ty)累计在中美间包机150多个航班,将毛绒玩具带到美国,成功绕过美国港口的世纪拥堵。

这些从中国深圳、广州、上海等地起飞的飞机上带着各种豆豆宝宝的公仔,飞越6000英里(约合9700公里)按时抵达了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据泰尔介绍,每架航班的成本在150万~200万美元(约为960万~1280万元人民币)之间。

这并不是极端个例:泰尔(Ty)不是唯一一家选择空运重要的假期产品,以避免在假期前运输陷入困境的公司。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至少从9月开始,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已经开始增长:与2019年9月相比,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增长9.1%。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近期美财报季电话记录等信息显示,孩之宝、耐克、Levi

阅读更多

很尴尬!美日韩高官联合会议出现突发情况

2021-11-22         华山穹剑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拜登上任以来继续执行美国所谓的“印度—太平洋战略”。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特朗普政府并不在意日本韩国、印度之间的关系,他只维持美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但强调“团结”的拜登多次表示希望美韩能够走向联合,各方为了跨大洋盟友共同的利益一起维护区域和平稳定,并不希望日本和韩国在这一方面各行其是。

消息称,韩国政府和民间都非常抗拒和日本努力走向“友好团结”;上周韩总统热门候选人李在明在出席记者会时候,被记者突然问到“是否支持日韩联合”时候,反呛记者“难道你觉得日本是一个任何时候都可以信赖的国家吗?”把记者怼的无言以对。

除此之外,李在明还抨击日本对侵略历史采取模糊化的手段,根本没有任何诚心悔过的态度,他们“可能会为了大陆政策再次动武”;在这场回答中,李在明没有提到和美国相关的敏感问题。

昨日,美国为了撮合这两个伙伴联手,举行了一场“美日韩副外长联合记者会”。美媒认为会议的目的和议程非常清晰:美国政府就是要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消除两国积怨已久的历史对抗,并达成一些共识协定。他们还表示,美政府只知道他们的目标,但对会议前景、日韩关系调解到底能进行到哪一步也并没有信心,几乎是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能达成多少进展就达成多少。

阅读更多

最让美国撕裂的判决

作者:牛弹琴       2021-11-21

有人痛骂他是凶手,有人欢呼他是英雄。

有人怒斥他是屠杀,有人辩护他是自卫。

主角就是凯尔·里滕豪斯,去年8月,还只有17岁的里滕豪斯开枪,连杀两人。按照相关指控,他很可能被判终身监禁,将牢底坐穿。

但美国地方法院最近的判决,却震惊了美国:里滕豪斯无罪,当庭释放。

这是美国当下最具争议性、也是最让美国撕裂的判决,没有之一。看看特朗普和拜登完全不同的反应,你就知道了。

特朗普:祝贺凯尔·里滕豪斯在所有指控中被判清白。这叫被判无罪——顺便说一句,如果这不是自卫,那什么都不算了!

请注意,清白、无罪的英文,所有字母都大写。

典型的特朗普风格。

拜登:尽管裁定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美国人愤怒和关切,我们必须承认这是陪审团做出的。希望每个人能和平表达观点,遵守法治,在我们的民主中不要有暴力和对财产的破坏。

有自己的态度,愤怒和关切;也有担忧,担忧新的破坏;还有呼吁,尊重陪审团。

阅读更多

逼到中国家门口了?

来源:环球网     2021-11-20 21:17

尼泊尔也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新任总理被认为是“亲美派”

最近,一份由美国主导的基建协议正在搅动尼泊尔社会。

尼泊尔于2017年与美国签署了“千禧年挑战公司协议”(简称MCC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美方计划向尼泊尔捐款5亿美元,用于推进该国的输电线路建设和道路养护工程。

协议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但却在尼泊尔引发激烈争议。

有人惊呼,这是要拿钱来买主权。 “尼泊尔的主权价值5亿美元!”

还有学者称,MCC协议是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部分,将成为遏制中国“一带一路”的工具。

协议几经搁置,至今未获得尼泊尔议会批准。

现在,美国等不及了。

为使MCC协议尽快通过,11月17日、18日,美国国务院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副助理国务卿两名官员接连访问尼泊尔。

19日,在结束访问前,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 唐纳德·卢(Donald Lu)就MCC协议作出“澄清”:

他否认“美国试图强推MCC协议”,声称“我们没有设定任何期限”;但同时,他威胁: … 阅读更多

新冠耽误美国人吸毒?

2021-11-21 06:14 华山穹剑

观察者网消息,据美联社报道,正值美国新冠疫情时值冬季欲再次“反扑”之际,美国公共卫生又遇到另一大危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数据显示,美国因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泛滥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美国总统拜登紧急发表声明称,这是“一个悲惨的里程碑”,同时强调白宫方面正在积极处理相关问题。

报道称,仅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就有超过10万美国人死于药物注射过量,而且这还不是完整的数据,几个月后公布的确切数据可能会比现在的统计结果还要大上许多。

实际上,死于药物过量的人数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原因就是近些年芬太尼这种高致命性的阿片类药物泛滥。这种能缓解疼痛,常被用作止痛药的药物长期服用就会像毒品一样使人上瘾。如此看来,服用成瘾类药物与吸毒无异。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毒贩会将芬太尼与其他毒品混合售卖,从而加剧了吸食毒品人员的死亡。

如果说美国一年间因吸毒能造成如此高的死亡人数令人难以置信的话,那么从美国总统拜登发表的声明中,一切都能说得通了。据悉,拜登在CDC数据发布当天表示,将会投入40亿美元处理相关问题,加强和扩大针对药物使用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服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