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头不怕制裁,宁愿选择华为也不选美国,舍不得中国千亿市场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7-01 07:09:51


图为三星企业

近日,又一个芯片巨头不惧怕制裁,宁愿选择华为也不选美国,它就是三星公司,据报道称,华为和三星目前正在洽谈一项互利的交易,三星将为华为的5G基站制造并提供芯片,而华为将把部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转让给三星,而三星也选择了与华为合作,没把美国的制裁放在眼里,对此,有网友表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看来三星宁愿丢掉美国市场,也舍不得放弃中国的千亿市场。


图为三星芯片

美国虽然依仗着自己是世界第一芯片供应大国,对中国发动了芯片制裁,但除了美国外,还有许多国家的半导体企业都想进入中国市场从中获利,例如此次帮助华为制造先进芯片的三星,之前美国曾占据着中国芯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三星虽然有心进入中国芯片市场,但美国毕竟实力强大,三星无法撼动其地位,如今美国主动退出,三星的机会就来了。

作为韩国的半导体企业巨头,三星拥有不亚于美国的技术,对于这样一个大型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是它继续保持优势的好办法,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进口国,在全球芯片市场里,有近40%的芯片都被出口到了中国,换句话说,谁能获得中国芯片市场的份额,谁就能在未来保持更大的优势。… 阅读更多

牛弹琴:一觉醒来,三件大事发生了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6-30 09:04:31

2020年,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世界做不到。
一夜迷迷糊糊,总有几个蚊子在脑袋边围绕,总感觉有大事要发生。凌晨起来一看,果然,我们又见证历史了,该来的还是都来了。

至少三件大事发生了。

有的是悲剧,有的又让人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第一件事,伊朗下令,通缉特朗普。

伊朗果然够狠,美国猎杀苏莱曼尼事件,且还没有完。现在,伊朗司法机构出手,以涉嫌谋杀罪和恐怖活动,逮捕36名西方军政要员,特朗普作为“头号杀手”被通缉。

怎么抓到特朗普?

伊朗29日披露,已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全球逮捕特朗普。
伊朗还撂下一句话:特朗普下台后,对他的起诉仍有效。

想象一下,如果国际刑警组织真发了红色通缉令,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效果?

当然,就是给该组织100个胆,估计它也不敢。按照美国现在的做事方式,不仅仅是退群的问题,肯定要通缉国际刑警组织官员了。… 阅读更多

利剑将落!乱港分子的丑态令人瞠目

来源:环球网-补壹刀 作者:执笔/叨叨姐、刀贱笑&斩魄刀 时间:2020-06-30

明天,对香港来说将是一个大日子。

多家香港媒体盛传,港区国安法将在30日表决通过,以在香港回归23周年之际正式实施。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街头冲突,港媒称警方会为此部署三四千名警力。

传言是否属实,尚未可知,但一众乱港分子是慌了。

跑路的跑路,割席的割席,还有当众上演内讧的,甚至气急败坏妄图“最后一搏”的。

这,就是港区国安法的震慑,让乱港分子闻之即惧。

它一旦落地,乱港分子搅浑水不用担责的好日子将宣告结束。

01

继20日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后,仅隔一周,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又在北京召开会议。当天,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决定,将草案建议表决稿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有香港媒体预测,港区国安法有望在会议闭幕当天,也就是30日获表决通过并正式发布,7月1日生效。

然而,一些“揽炒派”仍不死心,试图挣扎着“最后一搏”。

28日,在“港独”组织香港“民阵”的鼓动下,数百示威者参与了九龙区“静默游行”。

阅读更多

就苏莱曼尼遇刺,伊朗向特朗普等36人发布逮捕令

2020-06-29 20:13:33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IRNA)消息,伊朗德黑兰检察官29日表示,伊朗已经向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36名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官员发布逮捕令,并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帮助实施逮捕。

报道称,伊朗方面已确定,这36名官员曾参与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他们将面临“谋杀和恐怖主义指控”。

伊通社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29日,伊朗召开最高司法委员会会议,德黑兰检察官阿里·阿尔卡西梅尔(Ali Alqasimehr)在会上宣布伊朗对于苏莱曼尼之死所采取的行动:

已经确认了36名参与暗杀苏莱曼尼的人,其中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的政治和军事官员;

伊朗司法部已经发布逮捕令,并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帮助实施逮捕。这些人将面临“谋杀和恐怖主义指控”。(观察者网注:“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通缉令。)

阅读更多

美国“文化战争”背后是权力之争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张文宗 时间:2020-06-29

下载.jpg

美国“黑人之死”引发的反种族主义示威活动,又牵出美国围绕南北战争时期南方邦联旗帜、标志以及雕像的恩怨和争议,也让人对美国文化战争、种族关系及其背后的权力斗争有了新认识。

文化战争早已有之

民权运动以来,“邦联遗迹”一直被非洲裔和自由派白人所诟病。2017年弗吉尼亚夏洛茨维尔的骚乱,就因支持和反对拆除邦联将军罗伯特·李的雕像而起。在这次美国反种族主义抗议活动中,邦联雕像这些内战“负资产”面临被全面清算的命运,表明南北战争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白人仍在为历史上的奴隶制和当前系统性的种族歧视背负责任。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文化战争一度十分激烈,且与党派政治缠绕在一起。民主、共和两党及其背后的选民群体,围绕堕胎、同性恋、枪支、政教关系、择校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这种文化冲突,可以理解为美国内部的意识形态之争。

美国文学和历史也沦为文化战争的战场。保守派认为,美国理所当然是白人建立的国家,“瓦斯普”(WASP,即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文化是美国主流文化。但多元文化主义兴起后,少数族裔和白人自由派开始挑战这种“白人书写的历史”。在他们看来,美国是白种人、黑种人和红种人(印第安人)一起创立的,美国文明是欧洲文明、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交汇碰撞的结果,后来的黄种人、棕种人也构成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围绕历史教科书问题,各派争吵不休。

阅读更多

默克尔:美国无法领导世界,好好想想吧

来源:长安街知事 作者:刘晓琰 时间:2020-06-29

“如果美国现在希望以自由意志退出‘世界领袖’这一位置,我们将不得不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周五,默克尔在接受包括《卫报》在内的六家欧洲报纸采访时如是说。

此前,美国曾因德国逾期支付北约军费而大幅降低驻德美军的数量。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默克尔一方面呼吁欧洲为美国今后无法胜任世界头号强国的位置而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双线出动,向中国和俄罗斯伸出橄榄枝。

盟友离心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敦促欧洲国家在谈到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时考虑一个新的现实。“我们从小就知道美国想成为世界强国,”默克尔说,“如果美国现在想停止发挥这个作用,我们就要对此认真考虑。”

默克尔在接受《卫报》采访时称,欧洲国家应该认真考虑一个新的事实,即美国无法再力求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了。默克尔建议欧洲设想一个没有美国领导的世界,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认定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且欧洲各国要为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的现实做好准备,并且优先调整与美国相关的事项。

阅读更多

普京:我不得不写一篇关于二战和卫国战争的文章(完结篇)

2020-06-24 13:53:39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1942年4月2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向美国国民发表讲话时指出:“这些俄国军队已经摧毁并正在摧毁我们敌人的武装力量——部队、飞机、坦克和枪炮——比《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温斯顿·丘吉尔在1944年9月27日给约瑟夫·斯大林的电文中写道:“正是俄国军队撕开了德国军事机器的内脏……”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这样的评价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鸣。因为这些话是当时毋庸置疑的伟大真理。近2700万苏联公民在前线、在德国监狱中丧生,他们被饿死、炸死、他们死在纳粹集中营的贫民区和火炉里。苏联每七个公民中就有一个死于二战,英国和美国则分别失去了1/127和1/320的人口。遗憾的是,这个苏联最惨烈的损失数字并不详尽。我们应该继续进行艰辛的工作,还原所有牺牲者的姓名和命运——红军士兵、游击队员、地下工作者、战俘和被抓去集中营的人,以及被行刑队杀害的平民。这是我们的责任。在这方面,搜寻队成员、军事爱国协会和志愿者协会、还有保存档案文件的“民族记忆”电子数据库等项目发挥了特殊作用。当然,要完成这样一项共同的人道主义任务,还需要密切的国际合作。

阅读更多

不丹对印度断水?南亚要集体“多重打印??

“加勒万河谷事件”令中印两国关系出现了紧张气氛,更让印度焦虑的是,它与南亚国家的对抗也在加剧。

印度对邻居干了不少缺德事,在克什米尔地区跟巴基斯坦来回炮击;跟孟拉加有飞地之争;跟尼泊尔在边境龇牙咧嘴;因为汉班托塔港跟斯里兰卡争吵;干涉马尔代夫内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昨天有不少媒体报道,连“最乖”的南亚小伙伴–不丹也对印度出手了。

不丹近期因新冠疫情封锁了边境,不但令印度农民无法入境使用灌溉渠,还把水源切断了,导致印度阿萨姆邦25个村庄农民受到影响。

《印度时报》,《印度每日邮报》等媒体将此事解读为“继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之后,不丹也开始找印度的麻烦。”

一些印度政客趁机攻击莫迪政府:“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都怠慢我们,连不丹都断水了,我们的外交政策有大问题。”

印度舆论基调就是:不丹,你这个小没良心的,居然在这时插印度一刀。

中国媒体也大量引述了些消息,毕竟,有新手开始学习“3D打印”技术值得鼓励,水平慢慢提高。

阅读更多

印共(毛)举行五年来最大规模群众集会

I R N · 2020-06-27 · 来源:国际红色通讯2nd
  2020年6月18日至20日,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在恰蒂斯加尔邦的巴斯塔(Bastar region in Chhattisgarh)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活动。大约1万人参加了该活动中的集会。在活动中,印共(毛)还就死于2019年12月的丹达卡冉亚(Dandakaranya)特区委员会书记拉玛纳(Rammana)的接班人问题进行了讨论。

举行这些活动的村庄,位于苏格马(Sukma)和比加普尔(Bijapur)两县交界处。

消息人士称,印共(毛)的最高领导人,包括总书记南巴拉·克萨瓦·拉奥[化名:巴萨瓦拉吉](Nambala Keshav Rao alias Basavaraju)、第一营的首长Mandavi Hidma、Kosa、Devji、Sujata都出席了这次集会。

恰蒂斯加尔邦警察总长(Director General of Police)DM Awasthi告诉《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阅读更多

桃花舍主人:解放西藏,伟业千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七十年前的进军西藏,正是对此的最好诠释。当年那些指战员们的奉献牺牲,是为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强盛。他们解放西藏的伟业,功在千秋。

【本文为作者桃花舍主人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桃花舍主人:解放西藏,伟业千秋

近来在我国西南边陲加勒万河谷,由于印度军人又一次越境挑衅,导致了冲突。但其实,如果按照七十年前西藏反动政教合一政权和印度扩张分子的企图,这类冲突很有可能不发生在那里。

七十年前,西藏反动政教合一政权鼓吹“四水六岗”、“大西藏”,妄图把西藏,以及青海中西部、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凡是有藏人居住的地方,都分裂出去。而以刚摆脱英国殖民地身份不久、被植入了西式殖民蛮性的印度的扩张野心,它企图操控西藏腐朽的农奴制政权,并进而像后来吞并锡金国一样占据西藏。

如果它们的图谋得逞,现在类似加勒万河谷的冲突,就完全有可能发生在向东推进三、四千公里,更靠近华夏腹地的地方,比如在四川西部的金沙江河谷,乃至大渡河的河谷。

阅读更多

普京:我不得不写一篇关于二战和卫国战争的文章(三)

2020-06-24 13:53:39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在与苏联全权代表迈斯基的非正式交流中,英国外交官和高级政客则把话说得更明白。1939年10月17日,负责外交事务的副国务秘书R.A.巴特勒向他透露,英国政界认为,不可能存在将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归还波兰的问题。据他说,如果能够建立一个规模不大的民族意义上的波兰国家,并且受到来自苏德和英法的保证,英国政府就感到非常满意。1939年10月27日,张伯伦的高级顾问威尔逊(H.Wilson)说,波兰必须在其民族基础上恢复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不包括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谈话过程中,双方也探讨了改善英苏关系的可能性。这些接触在很大程度上为今后的结盟和反希特勒联盟奠定了基础。丘吉尔在其他富有责任感和远见的政治家中脱颖而出,尽管他对苏联的厌恶是世人皆知的,但他一直赞成与苏联合作。早在1939年5月,他就在下议院说:“如果我们不能建立一个反对侵略的大联盟,我们将处于致命的危险之中。最愚蠢的做法就是驱离同苏联的任何自然的合作。”

阅读更多

不丹“断水”,印媒慌了

2020-06-26 20:39     来源:观察者网

印度媒体顿时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近期,由于印度在中印边境采取的单方面行动,中印边境局势骤然紧张。6月15日晚,印度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蓄意挑起事端,最后却偷鸡不成蚀把米。恰好,印度和尼泊尔的边境争端被摆上台面,与“老对手”巴基斯坦的关系也进一步恶化。此时不丹方面又传来了坏消息。

多家印媒报道,不丹近期因新冠疫情封锁了边境,不但让印度农民无法入境使用灌溉渠,还把水断了,导致印度阿萨姆邦25个村庄六千农民受到影响。

印度媒体顿时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立刻把这解读为是“继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之后,不丹也开始找印度的麻烦。”有的印度政客趁机攻击莫迪政府:“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都怠慢我们,连不丹都断水了。我们的外交政策有大问题。”

多家印媒对此事进行报道

不过印度官方表示,此事存在误会,灌溉渠断水应该是由于自然堵塞,不丹方面正在积极疏通。

阅读更多

默克尔:或将不得不“从根本上思考”与美国的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证实,计划将驻扎在德国的美军数量从3.45万减少至2.5万,并批评德国联邦政府违背北约的约定,没能将军费开支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

对此,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当地时间26日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有“重要的理由”继续维护跨大西洋国防联盟,但如果美国自愿放弃其作为世界大国的角色,那么德国就必须“从根本上好好考虑未来的跨大西洋关系”。

她强调,在德国驻扎军队同样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在德美军同时服务于保护德国、北约的欧洲区域以及美国的宗旨。与此同时,默克尔指出,德国已经认识到进一步增加国防预算的必要性,也打算延续近年来为加强军事能力而提高支出的做法。她还呼吁,欧洲必须发挥出比冷战时期更强大的作用。

(总台记者 阮佳闻 李长皓)

阅读更多

普京:我不得不写一篇关于二战和卫国战争的文章(二)

2020-06-24 13:53:39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这就是西方绥靖政策的实质,不仅对第三帝国,而且对所谓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其他参与者——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也实行了这种政策。在远东,这一政策最终在1939年夏天带来了英日协议,使日本在中国获得了自由。欧洲主要大国不愿承认德国及其盟友对整个世界构成的致命危险。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置身于战争的事外。

慕尼黑的背叛向苏联表明,西方国家在处理安全问题时,不会考虑到苏联的利益。事实上,如果需要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建立一个反苏阵线。

尽管如此,苏联还是竭尽全力,利用一切机会建立反希特勒联盟。尽管——我再说一遍——西方国家还在两面下注。例如,情报部门向苏联领导层报告了1939年夏天英国和德国之间秘密接触的详细情况。重要的是,这些接触相当活跃,实际上与法国、英国和苏联之间的三方谈判相同步,而西方伙伴却故意拖延谈判时间。在这方面,我将引用英国档案中的一份文件。它载有对1939年8月来莫斯科的英国军事代表团的指示。它直接指出,代表团要非常缓慢地进行谈判,英国政府不准备在任何情况下承担任何受到详细规定的义务,进而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我还要指出,与英法代表团不同的是,苏联代表团的团长是红军的最高指挥官,他们拥有必要的授权,可以“签署关于组织英、法、苏三国军事防御,抵御欧洲侵略的军事公约”。

阅读更多

为何外籍劳工成新冠二次暴发的主要感染者?

刘惠 许振华 · 2020-06-24 · 来源:国际湃
  导语

作为抗疫“模范生”,刚刚压平了疫情曲线的新加坡在3月底、4月初遭遇疫情的第二波暴发——以外籍劳工群体为主的聚集性感染。无独有偶,两个多月后,作为欧洲抗疫“模范生”的德国,也因劳工群体的聚集性感染而出现了新的一波疫情。

本文由“国际湃”授权转发,感谢作者许振华和澎湃国际对人民食物主权的支持!

图文来源 | 国际湃(ID:pengpainews907)

记者|刘惠 许振华@国际湃

责任编辑 |李怡清@国际湃

后台编辑|童   话

正文

4月5日,在新加坡打工的外籍劳工葛强收到通知,他所在的宿舍区的工人将不被准许离开宿舍。第二天,葛强开始出现了新冠肺炎症状,随后确诊。一天后,葛强所在的建筑工地宣布停工,两周后,大量依赖外劳的新加坡建筑工程全面停工。

作为抗疫“模范生”,刚刚压平了疫情曲线的新加坡在3月底、4月初遭遇疫情的第二波暴发——以外籍劳工群体为主的聚集性感染。

无独有偶,两个多月后,作为欧洲抗疫“模范生”的德国,也因劳工群体的聚集性感染而出现了新的一波疫情。据新华社,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居特斯洛县一家肉联厂近日发生新冠聚集性疫情,截至21日下午,6139名员工完成核酸检测,确诊感染人数上升至1331人,其中5人处于重症监护中。

阅读更多

徐秉君:6月24日红场阅兵——这才是伟大的俄罗斯和坚定自信的普京!

尽管仍受新冠疫情的威胁,但由于俄罗斯采取更加严密的防控措施,以确保阅兵顺利举行。对待疫情也像当年红场阅兵那样义无反顾地开赴前线,以高昂的战斗激情赢得最后胜利。这才是战斗民族俄罗斯,也是坚定自信的普京!正像普京总统所说:“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对俄罗斯人民来说完全是神圣的”。

【本文为作者徐秉君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徐秉君:6月24日红场阅兵——这才是伟大的俄罗斯和坚定自信的普京!

6月24日,为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准备已久的盛大阅兵式。这场期盼已久的阅兵式无论是规模、展示的装备、参加阅兵式的国家、以及重大意义和将产生的影响力都是空前的。因此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这场阅兵式原计划是在5月9日胜利日举行,但由于突然爆发的全球性新冠疫情,打乱了普京和俄国防部预定的阅兵计划。尽管如此,在5月9日,俄罗斯仍在多个城市举行了隆重的空中阅兵仪式,但并没有撤销其他阅兵计划。

徐秉君:6月24日红场阅兵——这才是伟大的俄罗斯和坚定自信的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26日宣布,俄罗斯将于6月24日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受新冠疫情影响,阅兵式一度被推迟,但普京称,

阅读更多

爆炸、断联与警告:朝鲜外交主动出击

如果今后朝鲜以“敌对”方式处理对韩关系,那么在政治、外交、经济等领域进一步采取措施向韩美进行“朝鲜式极限施压”就不足为奇了。朝鲜此次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意在迫使韩国采取务实性政策措施,实质性地为朝鲜发展经济和改善国际环境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在警告美国,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实质性措施回应朝鲜,下一个被“断联”进入“冷冻期”的可能就是美国。

一份公报、一系列谈话和一声爆炸

“当日14时50分,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北南共同联络办事处悲惨地被炸毁了。”6月14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消息称,朝方“继切断一切北南通讯联络线之后,实施了彻底炸毁开城工业园区北南共同联络办事处的反制措施”。几天来朝鲜的一系列外交出击行动至此形成了一个高潮。

事情是从6月9日开始的。当天朝中社发表公报,宣布从6月9日12时起,彻底断绝并废除通过朝韩共同联络办事处一直维持的朝韩通讯联络线、朝韩军方之间的东西海通讯联络线、朝韩通讯试验联络线、朝鲜劳动党中央本部大楼和韩国总统府青瓦台之间的热线通讯联络线。公报指责韩方“贸然触犯朝鲜最高尊严,愚弄全体朝鲜人民的神圣的精神支柱”,并称“断联”是“第一阶段行动”,还明确指出朝方已决定“把对南工作全面转换为对敌工作”。

阅读更多

平均31岁玩命26年,他们让55颗北斗星耀全球!今天,向英雄致敬!

来源:北洋之家 作者:北洋君 时间:2020-06-24

在你心中,

谁是中国最璀璨的巨星?

谁是中国最顶级的天团?

就在今天,答案揭晓!

相信很多朋友今天早上,

都经历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喷薄着烈焰拔地而起!

北斗第55颗,

也是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

发射成功!

26年,55颗北斗卫星环绕琼宇,

正式宣告中国第一“ 巨星天团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星座部署宣告全面完成。

北斗卫星太阳能翼成功打开的瞬间 反射出金色的光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55颗北斗“出道”的背后,

还有一个中国当之无愧的

“天团”级别的队伍!

他们的队伍庞大,

人数竟有30万人之多,

在过去26年的时间里,

他们把一颗颗北斗卫星打上天。

“北斗”这支以

80后、90后为主力的团队,

平均年龄才只有31岁,

比国外相关团队年轻了十几岁!

整整奋斗了26年,

今天,当我们骄傲地指向天际

大声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

北斗星辰!”时;

阅读更多

萨达姆雕像的倒下据说是“民主的胜利”,那么华盛顿雕像的倒下呢?

当年萨达姆政权被美军推翻以后,我们国内的自由派公知一片欢腾,称这是“民主的胜利”。而如今,新问题又来了,华盛顿、杰斐逊的雕像被拉倒,连丘吉尔的雕像也要倒下,这又是什么的“胜利”呢?

【本文为作者千钧棒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美国警察“跪杀”以后,发生了席卷全美国的抗议活动,而引人注目的是,示威者还把矛头对准了一些美国的历史名人的雕像。

继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雕像被示威者推倒后。就在当地时间6月18日深夜,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示威者们拉倒了位于在该市东北部德裔美国人协会草坪上的华盛顿雕像。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华盛顿本人生前也拥有数百名非洲裔奴隶,并与印第安人关系紧张。华盛顿试图将印第安人融入盎格鲁-美国文化,并誓言如果对方拒绝就要遭遇流血。华盛顿采取暴力政策征收印第安人的土地,因此被称为“城镇毁灭者”。而正因为此,华盛顿雕像遭来示威者的愤怒摧毁。

阅读更多

普京:我不得不写一篇关于二战和卫国战争的文章(一)

2020-06-24 13:53:39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导读

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18日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第二次世界大战75周年的实际教训》,对二战历史尤其是战争起因进行了全面回顾,揭示出欧洲大国和中东欧相关国家战前外交活动的诸多细节,认为其出于意识形态所采取的利己主义行动对战争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驳斥了西方国家的历史修正主义企图。 文章指出,面对共同挑战,国际社会除团结协作外别无选择,施压和对抗是不可接受的,世界各国尤其是安理会五常应相互信任,采取协商一致的行动,维护全球稳定安全,促进共同繁荣。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全文翻译了该文,以飧读者。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该学会立场。

【文/ 普京】

伟大卫国战争已经结束了七十五年。这些年来,几代人成长起来。这个星球的政治版图也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个宣称对纳粹主义取得了史诗般的、粉碎性的胜利,拯救了整个世界的苏联已经消失了。那场战争也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甚至对其参与者来说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俄罗斯要把5月9日作为最大的节日来庆祝?为什么在6月22日,生活似乎停了下来?又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如鲠在喉?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