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妙文共享2018(四)
革命小将造反了,我是说美国


巴以,真的要打起来了?背后有玄机!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8-11-14 16:10:12
据环球网军事11月13日转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当天的报道,以色列军队新闻处消息称,以军记录到加沙地带近300次火箭弹发射,并拦截了其中数十枚,大部分火箭弹在边境空地上爆炸,几枚火箭弹击中了斯德洛特、亚实基伦和內提沃特等地的房屋。急救部门表示,以方至少16人受伤。以南部防空警报持续鸣响,提醒居民巴勒斯坦方在不断炮击。据以色列军队新闻处消息,为回应巴方的火箭弹袭击,以军从地面和空中打击了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的70多个目标。
巴勒斯坦突然大规模展开对以色列的火箭弹袭击,这事有些奇怪,因为早前巴以边境冲突那么狠,巴勒斯坦方面都没有如此下狠手,那么为什么现在突然发起了对以色列的凶猛打击呢?而且,在过去,巴勒斯坦主动发起这样的攻击是很少的。这种突然发生的事件,背后必然有其不为人注意的逻辑。
如果大家留心应该还会记得,就在前两天,以色列曾威胁要军事打击黎巴嫩,黎巴嫩真主党明确回应如果黎巴嫩遭到攻击将给予还击。以色列打击黎巴嫩,理由和打击叙利亚时一样的,就是伊朗在叙利亚和黎巴嫩扩张。叙利亚由于俄罗斯部署S300,以色列不敢再轻易打击叙利亚,于是准备瞄准黎巴嫩。… 阅读更多
英国济贫为啥不成功
导读: 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如今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据英国下议院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英国相对贫困人口数(即家庭收入低于英国平均值的60%及以上)为1040万。这让人们怀疑,英国是否有资格被当作发达国家。
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如今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据英国下议院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英国相对贫困人口数(即家庭收入低于英国平均值的60%及以上)为1040万。这让人们怀疑,英国是否有资格被当作发达国家。
英国有着应对贫困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颁布相关法律推进济贫事业。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解决圈地运动所造成的贫困问题。此后,英国走上了通过国家力量解决公共和社会问题的模式。其核心是:通过征收济贫税来帮助那些合乎救济标准的贫困人民。毕竟,解决贫困需要大量金钱,政府只能以挪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解决问题。但英国政府逐渐发现,救济范围太广,资金永远不够用,耗资巨大的救济不能根除贫困,且无法持久。于是才有1834年的“新济贫法”,该法规定只能对贫民习艺所中符合标准的人员进行救济。1948年,英国颁布《国民救助法》,各种济贫措施都被纳入了社会保障制度中去,英国由此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但事实情况是,贫困依旧存在。
平戎 | 果然神走位,哈哈哈~欧盟忽然宣布制裁意大利,意呆一脸蒙圈~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8-11-14 16:12:50
最近很邪乎,总是有一些貌似不该出乱子的地儿出乱子,而且乱子可还不少。这不,昨天的欧盟可就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儿。走位异常神奇和飘忽!欧盟居然忽然宣布要开始制裁自己成员国意呆利,哦不,意大利。
让欧盟头疼的意大利
前几天,平戎在琢磨今年双十一该怎么剁手,这叫个人预算。这和各个国家做第二年的财政预算的状态,其实是一样一样儿的。不过从欧盟最新宣布的制裁来看,看来明年的意大利,手就不好剁了,哦不,应该说日子可能不好过了。这不,一周前意大利向欧盟提交的2019年度的财政预算中,意大利的财政赤字占GDP总数的目标为2.4%,并且预计的经济增速高达1.5%。
今年,意大利的财政赤字为GDP的1.9%左右,而在明年,意大利的财政赤字居然还要上调,高达2.4%。要知道,一般来说,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总额的3%,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引起财政危机甚至是政府倒闭。意大利这么干,他们是想干嘛?… 阅读更多
两大峰会特朗普都不来,背后有4大原因!
导读: 特朗普的一言一行都有目的,而就在刚刚,消息传来,特朗普将不会出席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时也不会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经常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搞得盟友们一头包,不知道这位大哥到底要做什么。譬如,在刚刚中期选举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就给大哥打电话恭喜共和党表现,当时特朗普在赶往巴黎的飞机上。结果,中期选举失去众院的特朗普就不干了,一顿怼,意思是:不和美国一起搞伊朗、在脱欧问题上拖拖拉拉、在美欧贸易上不站在美国一边。结果把这位英国首相直接就搞懵了,对特朗普的态度感到“震惊”!
不过,特朗普的言行虽然有些时候让人吃不消,但他的言行都是带有很强目的性的。譬如,怼特蕾莎·梅的内容,明显就是告诉英国:要想让白宫满意,赶紧和美国一起搞伊朗,赶紧完成脱欧,在美欧贸易问题上站在美国一边······只有这样,美国才满意。不过,英国也不是傻子,针对特朗普的一顿怼,特蕾莎·梅说:伊朗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依然在执行伊核协议。这意思就是说,英国不打算和美国一起制裁伊朗。
朝鲜是否可能恢复“并进”路线?
导读: 今年以来,朝鲜国家战略路线出现根本性转变,由“核经并进”转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在三次“习金会”和“文金会”以及一次“特金会”后,金正恩可能将不日访问俄罗斯和韩国首尔,朝日也在进行接触,朝鲜积极融入世界,然而,对朝制裁的存续成为朝鲜能否成功融入世界的关键所在。这也成为近期朝美矛盾的焦点所在。
今年以来,朝鲜国家战略路线出现根本性转变,由“核经并进”转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在三次“习金会”和“文金会”以及一次“特金会”后,金正恩可能将不日访问俄罗斯和韩国首尔,朝日也在进行接触,朝鲜积极融入世界,然而,对朝制裁的存续成为朝鲜能否成功融入世界的关键所在。这也成为近期朝美矛盾的焦点所在。
最近,朝鲜对停滞不前的朝美谈判小心翼翼地发出了警告。警告称,在朝鲜看来,美国“只取不予”(all-take-but-no-give)的态度正在积聚危险。如果美国不能改弦更张,坚持目前的路线,那么这种回到以前政策的转变“可能”(could)会发生。这样的观点已经开始在朝鲜出现。外界开始担心朝鲜会修改去年4月在劳动党全会上宣布的新“战略路线”——一切为了经济,并恢复此前的“并进”政策。
默克尔力挺马克龙:就是要建欧洲军队!

牛弹琴:事情正在起变化!特朗普凌晨三点多突然翻脸了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8-11-14 07:50:40
(一)
什么是外交语言?
肯定有很多种答案。但我总认为,那就是哪怕再怒气冲天,也一定要按捺住情绪。语言是一把锋利的剑,也外交一定要饰以羽毛。国家都有脸面,最好不撕破脸,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但在特朗普的外交辞典里,这也太虚伪了。
从巴黎回国后,感觉越想越气的特朗普,突然就发飙了。作为推特驻白宫首席记者,两个小时内,他连发了五条火爆推特。
第一条,真的是石破天惊。特朗普是这样说的:
马克龙提议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保护欧洲防范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但这是德国挑起的一战和二战,给法国带来的结果呢?当我们美国赶到的时候,法国人已经在巴黎开始学德语了。赶紧给北约还钱,否则没完!
虽然很短,但特朗普的愤怒,扑面而来。
1,马克龙你要建欧洲军队,防范中国和俄罗斯,还要防范美国,真是造反了你?
2,要知道,是德国发动了一战和二战,不是美国,我们美国是拯救者。
3,你们欠北约的钱,赶紧还。否则没完,但特朗普没说具体后果,退群?… 阅读更多
欧洲良心发现:伦敦将立一战华工华表纪念碑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8-11-14 07:51:37
随着欧洲各国进入纪念一战活动高峰期,尘封将近百年的中国赴欧(协约国)华工功绩得以被广泛地宣扬。
规格最高的纪念物应当是英国的华表纪念碑。
白色大理石雕刻、高9.6米,正在石家庄进行最后的制作。
2019年5月4日,它将被竖立在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特码头(Royal Albert Docks),面向东方,跟一战华工墓地朝向一样。
选在这个时间和地点,有三层意义:
一,纪念近十万华工在一战时期为拯救英国作出的贡献。
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三,当年华工在远渡重洋后,就是在这座码头踏上英国土地。
绝大多数欧洲人并不清楚这段历史,更不要说进入历史课本,所以华表将被命名为“确保我们铭记(Ensuring We Remember)”。
华表将以火车运送方式通过穿越欧亚大陆来到伦敦,背后深意不言而喻。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首相特雷莎·梅都向组织方去信表示了支持,女王表示了谢意,首相表示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一直被忽略,到来改写这段历史被遗忘现状的时候了。… 阅读更多
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
马哈蒂尔“亲日疏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导读: 探究马哈蒂尔“亲日疏中”的背后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马哈蒂尔在多次访谈中提到,他对日本的正面印象,是从他在上世纪60年代首次访日时形成的。马哈蒂尔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上台后推动所谓的“向东学习”运动,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马来西亚国民学习的发展潜能。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上周再度访问日本,为他今年5月份上任以来的第三次。他在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次举行会谈,其中涉及日本即将提供给马来西亚的贷款。另外,马哈蒂尔还获得即将退位的日本明仁天皇亲自颁授日本最高勋章荣誉,使马日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
原本马来西亚前首相纳吉布与中国有着强大的经济和安全关系,由于今年上半年举行大选,马哈蒂尔取代纳吉布成为马来西亚首相。之后,马哈蒂尔政府推行了与日本亲近的外交政策,先后叫停了中国在该国投资的东海岸铁路和两条输油管项目。在外界看来,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已渐行渐远。
牛弹琴:特朗普和普京终于在巴黎又见面了,这三个小细节很意味深长!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8-11-13 07:01:32
外交无小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有时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意味深长的信号。
这次特朗普去法国,理由是参加一战结束100周年纪念,但不容忽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与普京再见面。
算起来,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6月份在芬兰赫尔辛基,两人一对一进行了人生第一次正式会谈,但在美国国内,各种批评唾沫几乎要将特朗普淹没。
这一次也不例外。除了美国国内的强烈反对外,还有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马克龙明确说了,特朗普和普京,希望你们别在巴黎私下会见。
马克龙的理由是,要让世界聚焦在一战纪念上。但马克龙可以和特朗普会见,为什么普京就不能呢?
真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怎么办?
这种事情岂能难倒特朗普和普京。一对一私下见不行,但公开场合总可以互动吧,在初冬的巴黎,两位领导人这三个互动小细节,真的是很意味深长。
细节一,特朗普忍不住的笑脸。
这一次巴黎的活动,跟以往很不一样,主题是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 阅读更多
完全不意外:大麻合法化后,加拿大未成年人遭殃了
英国《卫报》12日称,近日,由于食品药品监管不力,加拿大未成年人误食大麻食品的案例猛增。加拿大卫生专业人士强烈呼吁政府加强管制。确保大麻等毒品远离未成年人,加拿大政府则承诺,将加快相关立法进程。
上个月,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大麻“休闲用途”合法化的国家,但加联邦法律禁止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吸食、购买和运输大麻。如成年人向未成年人提供大麻,最高可被处以15000美元的罚款和长达14年的监禁。与此同时,根据法律含大麻的药品食物供应也并未放开。但这并没有阻止网上零售商和实体店在加拿大全国范围内公开销售各种含有大麻的巧克力饼、糖果等。这大大增加了未成年人大麻中毒的可能。
加拿大健康信息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安大略省和艾伯塔省近期已经有近600例20岁以下未成年人大麻中毒事件,是2014年的两倍。其中甚至包括24名4岁以下儿童。今年夏天,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小女孩因为吃了含大麻的软糖,被父母紧急送进急诊室。
特朗普再对伊朗下狠手,给我们提了个醒!
先是开除了司法部部长,再是怒怼CNN记者,这都是在国内发飙,很快他的攻击点就转向了国外——伊朗。
当地时间8日,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发推称——“据我了解,SWIFT将停止为伊朗央行和指定的伊朗金融机构服务。SWIFT正在做出正确的决定,以保护国际金融体系的完整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5号SWIFT就表示,将暂停一些伊朗银行使用其服务,但未指明是哪些银行。
显然,特朗普政府开始迫使SWIFT对伊朗下手了,而且,这一招非常狠,也非常厉害!
有人问:有多厉害?
那就看看过去吧——2012年,美欧对伊朗的核工业进行制裁,对伊朗打击最大的一条,就是将4家伊朗银行从SWIFT中踢出去,迫使其与美国进行核谈判,最终达成了伊朗核协议。
如今,美国想要故技重施,不过事情已经起了变化!
1SWIFT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 阅读更多法媒:特朗普曾指认“波罗的海”国家挑起南斯拉夫战争

特朗普与普京在巴黎见面 主办方曾反对两人单独会晤并临时调座


普京和特朗普打招呼
法兰西有个大胆的想法:马克龙要建欧洲军
11月5日,美国宣布对伊朗实施“终极制裁”,却豁免”了八个国家和地区。欧盟双核–法国和德国都没有得到“豁免”,这滋味真不好受,跟老大混了几十年,还时不时要被羞辱一番。
为证明西方阵营是无比团结的,有人挖空心思琢磨这是美国离间中欧的高明之举。
那又如何解释美国要撕毁《中导条约》呢?还不算之前撕毁《巴黎气候协议》,特朗普明明白白告诉老欧洲:你们的利益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
欧洲甘心成心美国奴仆,是因为牺牲主权可以换来利益,这种交换是大西洋联盟的基础,至于共同意识形态,共同价值观只是一袭漂亮光鲜的外袍。
特朗普把袍子解开,欧洲涨红了脸,这一切太羞耻了,卡舒吉被虐杀,美国为沙特各种洗地,共同价值观不见了,特朗普对欧洲连表面上敷衍都懒得去做。
这位老大越看越不靠谱人,它不是利益保护人而是利益攫取者。
大法兰西虽浪,但硬骨头还有几根的,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原创)特朗普为何取消原定明天举行的“特普会”?
导读: 不能忽略了两个最本质的重要因素——特朗普的个人性格和美国国内的局势变化。
明天是11月11日,全世界剁手族购物狂欢的节日,同时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原定在法国举行会晤的日子。不料特朗普却单方面突兀的宣布取消这次会晤。
无论把失约的原因分析得如何头头是道,都不能忽略了两个最本质的重要因素——特朗普的个人性格和美国国内的局势变化。
一、以特朗普专横而擅变的性格,失约还需要理由吗?
以特朗普固执任性、专横跋扈的性格,单方面取消跟普京的约会并不需要理由。特朗普食言而肥这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就在俄美两国宣布特普会的当天,美国一家数据库公布了特朗普上台后撒谎的次数:4620次。这样一位满嘴谎话、朝令夕改的总统,所做的决定根本不会考虑到美国国家信誉,或者法国、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感受。
联合国人权机构,代表了世界19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在人权对话监督方面的权威组织,美国说退出就退出了。伊核协议,美国中英法德六个全球重要大国与伊朗通过旷日持久地谈判,才最终取得成果,特朗普政府说废除就废除。《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近程导弹条约》由美国口碑甚佳的已故总统里根签署,特朗普照样弃如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