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媒体会“遗漏”重要新闻?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李希光 时间:2016-05-25

 

8948069464_TIME_1322189871766.jpg

这是一条重要的政治新闻,但是当地的主流媒体没有报道。

2016 年4月11日,在美国国会前举行反对金钱政治的“民主之春”抗议活动的400多抗议者,在非暴力静坐中被捕。其中的很多被捕者是从150英里外的费城自由 钟一路走来。这场抗议的目的是要求结束金钱政治,确保自由、公正的选举。第二天,又有85名抗议者,其中多数是老年人,在高喊“民主不是用来卖的”口号时 被捕。这应该是一条重要的政治新闻。但是,当地的《华盛顿邮报》只在本市第三版的新闻简讯里,在一个10岁小男孩骑车被撞了的消息和一个男人逃税被叛两年 徒刑的简讯后,刊登了一条150字左右的简讯。《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没有报道这条新闻。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用了12秒 报道这条新闻,福克斯新闻频道用了17秒报道这条新闻。

一、美国媒体的偏见会导致某些新闻被遗漏

十 多年前,美国畅销书《偏见》通过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其大红大紫的主持人丹·拉舍的内幕故事,透视了美国电视网文化和美国主流媒体文化。作者伯纳

阅读更多

张志坤:“统一”已无从谈起,问题是大陆能否保住台湾

张志坤 · 2016-05-23 · 来源:乌有之乡

随着台湾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人们更加把眼光聚焦在中国统一与否的问题上,“统”与“独”似乎更加成了两岸关系的焦点。

但笔者以为,这一的命题似乎已时过境迁,对大陆而言,与台湾的关系现在已经不是统不统的问题,这恐怕已提不到议事日程了来,迫在眉睫的,是大陆如何避免在事实上丢失台湾。

众所周知,台湾在蒋介石手中的时候,中国并没有丢失台湾之虞,连毛泽东主席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即台湾在蒋介石手中,他老人家还是放心的。蒋介石老先生梦想反攻大陆,抛开政治立场不谈,民族立场坚如磐石、无懈可击。蒋经国先生大体上也是这样。但到了李登辉时期,台湾还能不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这就开始摇摇欲坠了,陈水扁执政,台湾滑向危险的边缘,国民党重新上台马英九执政,统一问题有点回光返照,可惜命不久长。现在,民进党卷土重来,中国的统一问题还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吗?

笔者以为,恐怕没有这样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在蔡英文的执掌下,台湾今后可能要出现如下三个突出的动向:… 阅读更多

老王社长:恭喜共产党

老王社长 · 2016-05-24 · 来源:乌有之乡

【摘要】民进党仇恨国民党。它要消灭国民党,它的宗旨是要推倒和废除中华民国法统。也就是客观要去扫除障碍两岸和平统一的最深刻障碍。歪打正着。这就使得共产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原蒙混政策,在民进党执政下,还真有实现的可能了。如此,为什么不恭喜共产党?

 

我恭喜共产党。

何喜可恭?

共产党自1927年后,近百年的老敌人,旦夕不能忘怀的老对手国民党竟被民进党30年扑灭,从此不能再起,遑论“国共斗争”?至文革,毛泽东还说,那是“国共两党斗争的继续”。再“继续”斗50年,今年终于完满,这不可喜何事可喜?这不可恭何事可恭?

恭喜恭喜!

人曰:在台湾,国民党是“统”派呀,民进党是“独”派呀。独派灭了统派,台湾危矣,台湾前途不可知矣。

错!真正障碍了两岸和平统一的最深刻壁垒是什么?不是民进党的“独”,而是两岸“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国家法统。这两个国家法统,“汉贼不两立”,炉不能兼容冰炭,头不能共戴一天。… 阅读更多

为何美民众要打标语“CNN你在哪里?”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詹得雄 时间:2016-05-24

4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一位女士在国会大厦前参加示威活动,她身边的标语牌上写着“金钱不等于政治”。当日,一场名为“民主春天”的集会活动在美国国会西草坪举行。该集会的主题是抗议美国选举制度中的金钱政治。 新华社记者 鲍丹丹摄

2016 年4月11日至18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发生了“民主之春”运动,300多个组织的几千人,汇集到那里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他们提出的不是经济要求,而是 政治诉求:抗议金钱政治和腐败的、令人失望的大选。警察拘捕了1000多人。值得注意的是,“民主之春”运动的抗议队伍里出现了一块标语牌:“CNN你在 哪里?”颇为醒目。它的含意是:我们在抗议,你为什么不来报道?美国的“民主之春”运动,很值得我们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新闻自由进行反思。

一、民主之春运动再次凸显美国的制度性弊病

美 国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风潮一点也不奇怪。现在美国的日子不好过,国内外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很多,人民对政府和政治运作失去信心。中国有个成语叫“月晕而

阅读更多

习近平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指出:美国通过输出意识形态颠覆别国的政权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来源:网络

记者:习总,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我是美国记者,问题会提得非常尖锐,可能让你下不了台。我希望你能回答所有目前大家关心的问题,行吗?

习笑笑:请。

1。为什么你一上台就掀起反腐运动,是为巩固地位吗?

习:当时中国的腐败,已经由发展型腐败恶化为掠夺型腐败和垄断型腐败。"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如果我们不立即处理好这个问题,"它将证明是致命的。"反腐是个大雷区,如果我为了巩固地位,在"立足未稳"的时候,是不会去碰这个雷区的。

记者:插一句,听到亡党,不少人很高兴呢

习脸色转严肃凝重:作为一个党员,我有责任挽党于危难中。你说的有些人,我知道。但听到亡党最高兴的应该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贪了太多了,每日寝食难安。党亡了、国亡了、他们的财富不会亡。如果中国转成资本主义或他们跑到别的资本主义社会,那就万事大吉,他们的非法财产也就合法了。

记者:有观点认为,你的反腐运动实质是权力斗争,对吗?… 阅读更多

新自由主义酿成全球民粹大潮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杨光斌 时间:2016-05-23

479248FA2C4C26FB1526BF9798214AA3.jpg

美国选举中右翼极端主义的“特朗普现象”和左翼社会主义的“桑德斯现象”,都是典型的民粹主义。各国国情不同,导致民粹主义政治的原因总是多样化的,但一个有趣的世界性线索,就是其与新自由主义具有直接因果关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新自由主义导致了民粹主义。

南 美洲诸国的民粹主义政治源远流长、引人注目,委内瑞拉、阿根廷、巴西等国都是如此。新一轮的南美民粹主义浪潮发生在新世纪初10年,而之前的上世纪90年 代则是典型的新自由主义,奉行的是“华盛顿共识”。结果,在私有化浪潮中,虽然一些人暴富了,比如墨西哥的电信大王成了世界首富,但代价则是下层阶级落入 了世界上最为壮观的贫民窟。更要命的是,在阿根廷,新自由主义大幅削弱了中产阶级,导致中产阶级比例大大下降。这就是南美民粹主义的政策性诱因。

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长出了同样的“毒草”。一夜之间获得权力的叶利钦总统一时不知所措,于是只得仰仗美国这个“思想供货商”,

阅读更多

美帝霸权金融血腥之路,普京要拿石油美元开刀

翰林财经 · 2016-05-22 · 来源:翰林财经

【摘要】二战结束后,世界基本进入了美元世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今全球市场体系的许多规则和制度的制定都与作为一种世界货币的美元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美元霸权体系。怎么瓦解美元霸权呢?利用石油国家“去美元化”,弃用美元而改用其他币种进行双边贸易结算,那么美国货币霸权就会丧失,让美国开始忌讳和担心了,这对美国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

二战结束后,世界基本进入了美元世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今全球市场体系的许多规则和制度的制定都与作为一种世界货币的美元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美元霸权体系。同时有一个古老大国也想崛起,而且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汽车保有量飞速上涨,就竟然超过了美国,石油进口量每年要3亿多吨,预期就是石油是不愁卖的,普京大帝。

\

  普京要拿石油美元开刀

俄罗斯被美国联手沙特害苦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油价大跌把普京冲击得欲哭无泪,近几年,普京老往德国跑,大谈在德国大使馆工作的往事,拿德国发表演讲,深得德国百姓的欢迎,跟欧盟签协议,毕竟德法在家门。… 阅读更多

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2015年09月22日 15:33:24 来源: 新华网

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强调

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

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  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就中美关系、两国在亚太及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两国人民交往、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经济形势、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外国企业在华投资、中国互联网政策、反腐败等回答了提问。

在回答关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善全球治理结构等问题的提问时,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中国没有这种想法,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一直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世界上很多有识之士都认为,随着世界不断发展变化,随着人类面临的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有必要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穷则变,变则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应该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双方合作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阅读更多

“9·11”法案:杀手锏还是双簧计?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6/05/21 10:16:46 作者:马晓霖

导读: 5月17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跨党派“反支持恐怖主义者”法案,根据该法案,“9·11”恐怖袭击受害者及其家属有望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并索赔。舆论担心这是伤害美沙关系的杀手锏,但它更像美国内外政治的一出双簧计。

5月17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跨党派“反支持恐怖主义者”法案(下称“9·11”法案),根据该法案,“9·11”恐怖袭击受害者及其家属有望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并索赔。由于国会参众两院受控于共和党,该法案又获多数民主党议员支持而很可能成为法律。舆论担心这是伤害美沙关系的杀手锏,但它更像美国内外政治的一出双簧计。

这项法案一旦成为法律,将使沙特政府失去“主权豁免”保护伞,成为美国国内法约束对象,进而给“9·11”事件受害者及其家属向本国法院起诉沙特政府开放绿灯。“9·11”事件后美国相关机构出台的调查报告显示,19名劫机袭击嫌疑分子有15人为沙特人,后被追加为“第20名劫机者”的扎卡利亚·穆萨维还供认,部分沙特王室成员曾向策划和实施“9·11”袭击的“基地”组织提供资金。“9·11”事件调查报告结论部分28页内容未加公开,因此一直有人怀疑沙特政府难脱干系。“9·11”事件受害者及其家属也曾多次向美国法院起诉沙特政府,均被援引1976年颁布的《外国主权豁免法》回绝。

阅读更多

夏文辉:“黑夜站立”,法国精英颤抖了?

时间:2016-05-22 09:40来源:凤凰网 作者:夏文辉

内容摘要:民众不打算妥协,政府无意后退,围绕劳动法修改的朝野对峙或会进一步演大。这一事件被国际媒体有意无意地弱化,一些欧洲报台甚至直接略过。原因很简单,当前法国出现的问题在欧洲大多数福利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很多人不希望怨气之火在欧洲越燃越大,哪个政府都希望社会稳定。
过去一段时间的“黑夜站立”示威抗议中,法国警民不断发生冲突,据法国内政部最新统计,警方在这些示威游行中已逮捕超过千人,其中819人被拘押,50多人被判刑。民众不打算妥协,政府无意后退,围绕劳动法修改的朝野对峙或会进一步演大。这一事件被国际媒体有意无意地弱化,一些欧洲报台甚至直接略过。原因很简单,当前法国出现的问题在欧洲大多数福利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很多人不希望怨气之火在欧洲越燃越大,哪个政府都希望社会稳定。
  “黑夜站立”的由头是政府推出的新劳动法。当前法国经济不景气,奥朗德政府决心改革并推出新的劳动法,通过给予雇主更多用工自主权、灵活制定员工加班费以及延长工作时长等措施提升劳动效率和社会、经济活力。这在民众当中引发不满。今年2月23日,一些知识分子组织了一个聚会,初衷是讨论一部叫座的电影纪录片,谈着谈着这群愤怒的青年决定搞一个示威活动,反对推出新劳动法,抗议的主题是“让精英们恐惧吧”。
阅读更多

郑若麟:当美国民众要求民主之春的时候,我想起了张维为的“中国模式”

郑若麟

郑若麟    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曾常驻巴黎二十余年,《与你一样的中国人》

发表时间:2016-05-20 18:46:35

4月份美国最大的新闻其实不是总统大选,而是美国“民主之春”运动。数以千计的示威者从费城自由独立钟出发,游行前往两百多公里以外的首都华盛顿,最后聚集在白宫面前进行示威。运动持续二十多天,遭到美国当局的镇压,共有上千人被捕。美国主流媒体如CNN、纽约时报等对此或不置一词;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我问了问这一段时间来自法国的朋友们,很多人对此运动亦“完全不知情”。看来法国媒体也不认为这是值得上20点的晚间新闻的“新闻”。这场运动打出的旗号是“民主之春”(Democracy Spring),目标非常明确:要求美国实行真正的民主。

确实,对欧美媒体而言,就在美国竭力向全球推广“民主”、导致出现“阿拉伯之春”、“乌克兰之春”之类的运动在世界很多其他地区频频出现之际,在其国内却也同样爆发出要求“民主”的“民主之春”运动,不得不令人大跌眼镜。这也应该是欧美主流媒体一致性地对这场运动视而不见的原因吧。用中国网络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也太“打脸”了吧?“打脸”的意思大致就是搬起石头,本来是想砸别人的,却没有料到砸到了自己的脚。

阅读更多

温哥华现700人市民会议“批斗华人”,房价上涨是华人的错?

发表时间:2016-05-20 13:29:00

海外华人买房的新闻从来没有“退热”。

据微信号“加西周末”(westcanadaweekly)5月20日刊文称,就中国人推高房价,日前有一部分温哥华人包场开市民会议,但会议很快就演变成了针对中国人的“批斗大会”。

今年以来,加拿大与华人之间的房产纠葛已“上演”好几个回合,加拿大部分省也准备采取相关措施来“调控”华人买房。

比如近日,一个华裔学生给加拿大房产市场带来一场风波。5月12日,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披露,一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在年初的时候,以3110万加元(约合1.57亿人民币)的高价买下了温哥华格雷岬区(Point Grey)一幢豪宅,创下了今年温哥华豪宅最高成交价纪录。

此前华尔街见闻3月份的消息,加拿大国家银行表示,2015年温哥华房地产市场中,中国买家占比约达三分之一。该银行金融分析师Peter Routledge称,中国买家2015年共计投资127亿加元(96亿美元)用于在温哥华购置房产,占这座加拿大西部城市房产销售总额的… 阅读更多

石豪:恐怖袭击可能大——埃及航空MS804失事初步分析

石豪

石豪      科研工作者、航空航天观察者

发表时间:2016-05-20 14:07:21

当地时间2016年5月19日凌晨2时30分,埃及航空公司一架从巴黎飞往开罗的客机在地中海上空与地面失去联络。根据最新消息,该机已基本确定失事。笔者将在本文中梳理已知的情报,为各位读者对失事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一切正常,突然失控

出事客机是注册号SU-GCC的空中客车A320-232型客机,这是A320系列单通道干线客机的主力机型,目前在国际民航市场上十分畅销。根据型号尾数32,我们可以判断,这架飞机装备的是IAE公司的V2500系列发动机。

进一步查询机队数据库可知,该机于2003年7月25日首飞,2003年11月3日交付埃及航空并运营至今,机龄12.8年,可以说“正值壮年”。几年来,该机一直负责执飞开罗到突尼斯、苏丹、希腊、俄罗斯等国的国际航班,没有出现重大事故或事故症候,可以认为不存在制造缺陷,也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地勤维护不当。

阅读更多

美媒:美数百万人“因穷坐牢”

来源:参考消息 时间:2016-05-20

64037851_1.jpg

【美国《一周》周刊网站5月16日报道】题:美国怪异的贫穷犯罪化

如果你因为某项严重的罪行被逮捕,你应该会被投入监狱并被立案。接下来会是某种形式的听证,而如果法官认为你不会潜逃或继续犯罪,你就可以由本人具结获释或交保获释,在举行审前法庭听证之前你将是自由的。在这之后,你要么被收监入狱,要么认罪并接受处罚。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监狱政策倡议”组织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有超过1/3经过了立案程序的人最终留在了监狱里,原因只是他们无法筹到足够缴纳保释金的钱。对于数百万的美国人来说,贫穷实际上是一种罪。

报道称,在全部被立案的人员当中,有很少一部分人——4%——被拒绝保释,而大约1/4的人无需交保即获得释放。有38%的人设法缴纳保释金,而有34%的人无法凑齐保释金。

交不起保释金的人收入微薄,他们入狱前的中位数年收入为15190美元,不到总人口中位数收入的一半。不出所料的是,黑人的状况最差。

阅读更多

英学者:西化不再是主导趋势,中国化才刚刚开始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英]马丁·雅克 时间:2016-05-20

u=165115563,2308261188&fm=11&gp=0.jpg

日 前,英国伦敦前市长、“脱欧派”代表鲍里斯·约翰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欧盟试图建立一个超级国家,这种做法和德国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一般无二,不 可能成功”。由于英国将于6月23日举行脱欧公投以决定是否留在欧盟,这个话题成为当下英国乃至欧洲最受关注的焦点。民意调查显示,“脱欧”和“留欧”阵 营所获民意支持旗鼓相当,公投结果难以预料。但这个结果关系到英国未来的命运,也关系到整个欧洲的走向。

脱欧对英国和欧盟都是伤害

离 开欧洲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可能,民意正越来越背离欧盟。上一次脱欧公投是在1975年,当时的投票结果是留欧阵营获得压倒性胜利而留在了欧盟。然而现 在“去”和“留”的阵营势均力敌。为什么?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欧洲面临很多问题,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移民是脱欧公投的一个重要议题,然而欧洲被视为移 民问题的根源所在。许多英国人认为移民人数太多,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挤占了学校和住房资源等等。

阅读更多

中国胜局已定,美国将迎来最大一场噩梦!

时间:2016-05-19 09:24来源:强国论坛

内容摘要:习总更是把改革全球治理体制作为一个重大命题提了出来,要改变国际事务中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这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也表现出挑战旧秩序的勇气和胆略。
  中国的成功,对美国无异是场噩梦
  
  中美博弈是当今国际政治中一个最显着的特征和最突出的话题,随着中国崛起的势头越来越强劲,中美博弈的范围在日趋扩大,蔓延至各个领域;博弈的烈度也日趋炽烈,甚至有时会出现“白刃相见”的场景。
  中美博弈的核心,是中国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美国则要竭力遏制中国崛起,维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中美博弈的格局是,美国主攻,中国主守。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美国作为攻的一方,看上去气势汹汹,志在必得;
  中美博弈的格局是,美国主攻,中国主守
  但由于其立意猥琐,战略混乱,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漏洞百出,手中可打的牌越来越少。
  而中国作为守的一方却谋定后动,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在博弈中不断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阅读更多

墨裔移民:重回故土追逐另类“美国梦”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卓一 时间:2016-05-19

102246105.jpg

6 年前,伯纳迪诺·埃尔南德斯登上了一架飞往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飞机,随身带的东西寥寥无几:他的高中年鉴、一台打印机、以及 《托马斯·莫尔的魔术师》 ———一本讲述16世纪在墨西哥建设乌托邦社会的小说。埃尔南德斯是孩提时代起就居住在美国的墨西哥裔,返回墨西哥那年只有21岁,刚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 校毕业。

如今,27岁的埃尔南德斯已是墨西哥一家翻译公司的领头人,带领15名语言专家向多个行业提供20多种语言的翻译服务,服务对象包括8家跨国公司———他将在美国无法实现的“美国梦”,带到墨西哥实现了。

半个世纪以来,1600万墨西哥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追逐“美国梦”,移民来到美国。然而现在,在美居住多年的墨西哥裔回流到墨西哥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事业成功的埃尔南德斯,正是这些人中的优秀典型。

非法移民身份阻断“美国梦”

吉 尔·安德森是墨西哥城的一名研究人员和社会活动家,主要研究在美墨西哥人回流墨西哥的现象。据安德森提供的数据,自2005年以来,已有超过50万年龄在

阅读更多

拉媒:TTP成为绑在美国选举战车上的巨石

来源:环球视野 作者:亚历杭德罗·维亚马尔 魏文编译    时间:2016-05-19

20151012091807_4954.jpg

美国总统选举是今年最重要的政治进程,伴随明显的经济危机和传统政党政治制度危机。

不论是极端保守派唐纳德·特朗普,还是民主社会主义者伯尼·桑德斯,他们是具有不同寻常特点和非常规思维的预备候选人,他们的选举运动表明两党政治的危机和大多数美国人不满意的深刻程度。

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位总统选举的预备候选人表明支持,没有将它看作是一项争取同情的战略,更没有看作是积累将来选票的战略。

2015年6月美国国会仅以10票的差额通过了有名的“快速通道” (fast track)方案,此前的民意调查表明68%的公众明确反对为开绿灯,他们认为对两党的选举战略来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夏季休假结束后,议员和政府本身面对很有势力的制造业部门的代表们,以及工会组织和民间组织集中施加压力的一场风暴。这些代表和组织对这个“快速通道”方案不满意。

传统的新自由主义者和自由贸易条约的推动者们被迫降低他们运动的调门,审查那些他们认为不满意的问题,比如延长药品专利垄断的期限,更严厉地控制因特网和限制公民对数据的权利。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议员们、政府和媒体施加压力或说服。

阅读更多

中俄为什么大量购入黄金?西媒:去美元化

来源:参考消息 2016/05/18 15:44:01 作者:王露

导读: 在这种政治和金融背景之下,俄罗斯和中国央行开始大量购入黄金作为储备。不仅如此,中国央行最近还宣布人民币放弃以美元为锚,并将建设以欧元为首的多样化的外汇股市。但是中国和俄罗斯大量购入黄金的举动具有更多的战略意义。

西媒称,黄金是稀有贵金属之一,历史上一直被赋予特殊价值。在上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时期,纸币失去价值,黄金成为各国央行和普通市民用来储值的宠儿。现在我们正要走入相似时期,在这个时期,积累的美元债务额超过了美元纸币代表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央行尽可能地购入黄金具有很大意义。

据西班牙《起义报》网站5月15日报道,美元早在1971年就已经与黄金脱钩,此后美元开始无限制地流通发行,这是造成过去45年世界大通胀的原因,因为流通美元数量从1970年以来扩大了25倍。美国依靠多种手段和欺骗来维持仍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的储值信用。

阅读更多

廖则成:比本地港独更独的人来自内地

廖则成

廖则成    香港新闻工作者

发表时间:2016-05-17 07:47:32

香港一直都是颠覆基地。从十九世纪末反清的革命党人、解放前反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冷战时的“反共”力量,到一九八九年后的“民运人士”,莫不利用华南这块不受中央管辖的英国殖民地来活动、来反对当时的中央政府。

颠覆之风古已有之,于今尤烈。以往反对者不论多么痛恨当权者,顶多是闹革命推翻现有政权,从未有分离分裂之意。最近反对派直接打出“港独”旗号,或以“本土自决”为幌子暗渡陈仓,这种现象没有发生在殖民地时期,反而出现在特区时代,并非没有原因。

在殖民地时期,纵使伦敦和港英政府对中国没有好感,但为了保障英方在港统治利益,实际上并不希望香港成为威胁北京的桥头堡,否则惹起反弹只会自讨没趣。大体上,发表反清或“反共”言论可以,行动则受限制或遏止。如不准被清朝通缉的孙中山入境、限制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活动,或是禁止一些敏感的电影上映,显然英方无意过份剌激中国。“港独”既对殖民者无益,也不容于中国,因此英方从来不准多谈。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