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内阁不是杂技班,而是执政团队

《星洲日报》2014-06-27 10:47

内阁改组了,纳吉的头痛不见得会消失。

不,我并不是反对马华和民政入阁,相反的,如果国阵模式还要运作下去,它就必须考虑到大马还有23%的华人人口;何况国阵是以族群共治为模式,它必然要有华裔族群的代表。

至于3个部长和3个副部长是否足够?当然从华裔的角度,远远不足;但是,率先反弹的是砂拉越人民党,它赢得6个国会议席,但在内阁中只有一个部长,而且还是大量灌了水的首相署部长。

该党主席詹士马欣认为,国阵很不重视达雅族群。

所以,除非巫统肯降低它在内阁的比率,否则,其它成员党都会嫌少;问题是,巫统会放弃它的部长和副部长位子吗?答案是天方夜谭。

在目前的情况下,数字已经没得变,要变的应该是内容。

纳吉应该问自己,内阁改组之后,这个团队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没有一套完整的政策?

老实说,人们看不到,不管是改组之前,或是改组之​​后。

譬如说,负责宗教事务的加米基尔说,大马不是世俗国。

人们不免怀疑,这是加米基尔自己的诠释/决定?

还是政府的诠释/决定?

如果是前者,政府应该发表声明,指出是加米基尔的个人说法,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看到。

而若是后者,人们却听到其他部长有不同说法,譬如佐瑟古律,甚至是凯里。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所谓的“伊刑事法技术委员会”、“阿拉”字眼、马来/伊班文圣经等等事件。

人们不知道政府的立场在哪里,因为不同阁员有不同的说法;而偏偏作为首相的纳吉,不见其说法。

改组之后的内阁,加米基尔依然在位;其他几个演出劲爆,效果却让人摇头多过掌声的部长,也老神在在。

这是让人们担心之处,纳吉的头痛,依然会持续下去。

好处是,以后再遇上这些争议,华社可以质问廖中莱、魏家祥和马袖强,到底内阁有没有决定?政府的立场是什么?他们本身有没有参与决策?

如果3人无法答覆,那加入内阁就没什么意义了。

当然,很多人对内阁的期望,并不只是增加数目,而是希望可以看到人事调动,把一些能力差,思维跟不上时代,单元偏激的阁员撤换。

内阁并不是杂技班,大开方便之门,让更多人加入,一起表演;有人可以吞火,有人走钢索,有人演小丑,有人驯狮子。观众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内阁也不是议会,要容纳更多的代表,出现更多的声音。

内阁其实是一个决策团队,最重要在于有目标,有共识,有能力,而首相就是提出目标,凝聚共识,培养能力的灵魂人物。

而今,纳吉做了一次没有重组,只有增员的抉择;如何领导?成功或失败?在于他自己,也自行负责。

(星洲日报/非常常识‧作者:郑丁贤‧《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