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聪:保障人民 鼓励接种 · 建议提供疫苗致伤保险


《星洲网》2021-02-16 13:03:13
接种

 

(关丹16日讯)公正党总财政李健聪促国盟政府提供疫苗致伤保险,让万一因接种副作用而入院或伤残的公众,可获得经济上援助。

“多国在疫苗接种计划里,都会宣布疫苗致伤援助计划。这是为了让全国人民在接种时有更加全面的保障,同时鼓励更多人挺身而出接受注射。”

他是今日对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推介疫苗接种计划指南时,没有提到疫苗接种者的保障,发表文告时这么表示。

他也以新加坡公布疫苗致伤经援计划(Vaccine Injury Financial Assistance Programme)为例,让因接种疫苗而进入加护病房的人士可获得约3万令吉的补偿,不幸因接种而死亡或终生残疾的公众,可一次获得68万令吉的赔付。

此外,他说,英国因注射疫苗而导致伤残者,可通过疫苗伤害赔付计划(Vaccine Damage Payments Scheme)获得12万英镑或67万令吉的补偿。

李健聪认为,虽然注射疫苗的风险极低,但这种准备意味着该国政府体恤人民使其无后顾之忧,并以实际行动来分担人民承担这项义务的风险。

阅读更多

林瑞源·可笑的搬龙门抗疫法

《星洲网》2021-02-15 20:00:00

在冠病疫苗还没有到来,以及需要耗时一年达到群体免疫的情况下,抗疫仍然是辛丑牛年的首要工作之一,最近国盟政府的抗疫决策有做对,也有失误之处。

先说正确的决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日前宣布,内阁已经同意,当全国冠病免疫计划在本月杪启动后,所有居住在大马的外国公民也会获得免费接种疫苗。

这意味着合法和非法外劳也可以免费施打疫苗,如果把外劳排除在外,国家就无法解除卫生危机,因为染病的外劳会传染给大马人,造成接种计划失败。新加坡政府已经宣布为所有居住在新加坡的人士免费接种疫苗,包括大马劳工。为外劳接种疫苗不只是基于人道主义,也是维护国人的健康。

但是政府采购的疫苗数量是否足以涵盖外劳?凯里在去年12月披露,我国所采购的疫苗数量,可涵盖82.8%的大马总人口(20%儿童不接种疫苗),约2650万人。这个疫苗数量并不包括200万合法及400万非法外劳。

虽然政府已经与辉瑞/BioNTech商讨增加购买疫苗的选择权,为另外20%人口(600万外劳)提供疫苗,不过全球疫苗供不应求,额外购买的疫苗是否能够在一年内运抵?

阅读更多

敏感时刻,伊朗向美国甩出三大信号,考验拜登的时刻到了?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1-02-16 08:04:07

早在拜登登上总统宝座之前,就有消息称他可能会带领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如果这一消息变成事实,那么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将会极大缓和。而事实上,拜登上台之后,确实取消了一系列特朗普法令,并让美国重返多个“群”。但是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美国却还在和伊朗僵持,拜登重返伊核协议的进度仍然十分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正因为美国的制裁,而继续承受巨大的压力,对于德黑兰而言,如果美国的制裁封锁继续下去,那么损失将会更大。在近期,伊朗已经接连放出多个消息,这被认为是德黑兰向华盛顿发出的强烈信号。

伊核协议博弈,伊朗外长扎里夫向美国发出“最后通牒”。2月6日伊朗《市民报》发表扎里夫的采访内容,扎里夫在接受采访时警告拜登政府,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随着伊朗新年和伊朗总统大选的到来,局势将出现变化。如果今年6月份的伊朗总统大选,选出来的是强硬派的总统,那么就意味着伊核协议面临新的考验。而且,届时一些曾经参与伊核协议达成工作的人员也会离开,这也会给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增加额外的难度。… 阅读更多

俄罗斯:我们不想脱离全球,但是必须为之做好准备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1-02-16 08:04:22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索洛维约夫直播》的节目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布鲁塞尔方面实施制裁给俄罗斯经济的敏感部门带来风险,莫斯科不排除与欧盟断绝关系。拉夫罗夫说:“我们已经为此做好准备,如果我们再次看到(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感觉到)制裁是在某些对我们的经济造成风险的领域,包括那些最敏感的领域实施的话。我们不想让自己脱离全球生活,但是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如果你想要得到和平,就要为战争做好准备。”

俄罗斯之所以不惜用断交、战争来威胁欧盟,很大程度上在于,俄罗斯已经被逼进了命运的墙角,继续退缩将是死路一条,所以,俄罗斯不得不对欧盟摆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此前,俄罗斯境内爆发抗议示威活动,因为干涉俄罗斯内政,俄罗斯驱逐了来自德国、波兰和瑞典的三名外交官,从中不难看出,俄罗斯已经非常愤怒了。对此,欧洲三国进行了对等回击,也分别驱逐了一名俄罗斯外交官。此外,美国、欧盟威胁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才发出以上警告,希望欧盟方面不要欺人太甚。… 阅读更多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数字人民币来了,这种钱怎么花?

新华社记者王晓洁、吴雨

春节假期,北京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新功能随之亮相。数字人民币红包为在京“就地过年”的人们提供了支付新体验,吸引中签者线上线下踊跃尝试。

线下支付便捷高效 “硬钱包”功能亮相

2月10日21时至17日24时,北京数字人民币红包的中签者可以在王府井商圈的指定商户或京东App专区进行消费。12日下午,作为中签的“幸运儿”之一,记者来到王府井实地体验了数字人民币线下消费。

在王府井工美大厦一层冬奥特许商品售卖区,记者选购了一款售价400多元的商品。通过此前下载的数字人民币App,记者将二维码出示给商家,扫码枪一扫,200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便完成了支付。随后,记者又用现金支付了余下款项。

春节期间,“数字王府井 冰雪购物节”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在王府井大街进行(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北京市于春节前夕启动了“数字王府井

阅读更多

申鹏:你还有脸提圆明园?

作者:申鹏 发布时间:2021-02-16 08:45:41 来源:平原公子

BBC滚蛋了,CNN又开始大放厥词了。

2月14日,CNN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北京圆明园遗址的争论不止是历史》的文章,对圆明园的艺术价值、重建争议等进行了探讨。但是在这篇文章中,CNN阴阳怪气写道:中方“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的表态是一种“尖锐的政治姿态”,不仅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还有些“排外”。

曾经有学者建议修复圆明园,国家文物局是这样回应的:

“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CNN认为,我们保留圆明园遗址,而不是“重建圆明园”,是为了记住历史上的耻辱,是一种“尖锐的排外姿态”。

我是气笑了。

原来我们纪念我们被侵略、被掠夺的历史,叫做“排外”?那么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中展览着那么多从我们国家抢去的文物,叫做什么?是不是叫做“反华”?… 阅读更多

好玩吗?西方将疫苗当成政治游戏

  当中国疫苗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信任和欢迎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却越来越焦虑。

对于西方来说,疫苗是一场有输有赢的政治游戏,而疫苗的有效性、生产率、普及率却并不重要,尽管西方媒体总是煞有其事地讨论这些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选择使用中国疫苗,西方已经难以再在中国疫苗的有效性上作文章,美国干脆公开将疫苗与政治捆绑。

2月12日,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我们明显看到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利用疫苗作为外交拓展的工具……我们对此表示关注。

她还说,“中俄会利用帮助其他国家的机会使其追随中俄道路,美国总统正在告知其它国家领导人,美国将如何恢复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地位?”

美国的意思是其它国家宁可在美英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能找别的活路,这确实很“民主”。

明明是美国一开始就将疫苗政治化,却反咬中俄将疫苗作为外交工具。美国这种倒打一耙的技能,这几年已屡见不鲜,贼看谁都像贼,不是吗?

阅读更多

世卫专家公开披露 原来中国当初做了这么多

2021年02月15日 20:46 观察者网作者: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

上周,世卫组织(WHO)专家组在中国展开的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工作已全部结束,专家组成员不仅盛赞了中方所展现的透明度,此前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就疫情问题抹黑中国的阴谋论也已被一一驳斥。

然而,《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此前却又开始炒作起“中国阻挠调查”、“中国拒绝分享数据”等假消息,这些报道引来多位世卫专家的辟谣和怒斥,专家组成员彼得·达萨克(Peter Daszak)更是在2月13日发推称:“断章取义,《纽约时报》真无耻!”

时隔一天后,被怒怼的《纽约时报》14日又发表了一篇对达萨克的专访报道。这次他们老老实实以问答形式刊出了采访全文,达萨克本人也在推特转发表示认可。此次,达萨克在采访中向西方媒体透露了一些此前从未被公开过的信息,例如中方在疫情初期行动迅速而专业,早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采集了大量样本。

他表示,WHO专家与中方梳理了各种假设,目前认为病毒起源于动物的可能性较大。他同时再次强调所谓“病毒实验室泄漏病毒”的说法极不可能存在。达萨克还直言,未来的病毒溯源研究工作应走在科学的道路上,而不应该陷入政治的泥沼之中。

阅读更多

【观点】马来西亚人的身份为优先?


林吉祥质疑,慕尤丁是否准备带领全国各地的马来西亚人民,宣布他以“马来西亚人的身份为优先”,引领为期10年的国民团结大蓝图?(档案照:透视大马)

慕尤丁是否准备带领全国各地的马来西亚人民,宣布他以“马来西亚人的身份为优先”,引领为期10年的国民团结大蓝图?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活动——由首相慕尤丁推介“国民团结政策”和“2021年-2030年国民团结大蓝图”。

当慕尤丁告诫马来西亚人留意煽动种族情绪以捞取政治利益的政客,将他们形容为多元种族国家面临的挑战时,所有马来西亚人都把他视为煽动种族情绪以捞取政治利益的经典例子。

建国64年后,慕尤丁是否准备带领全国各地的马来西亚人民,宣布他以“马来西亚人的身份为优先”,引领为期10年的国民团结大蓝图,每个马来西亚人都可以宣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马来西亚人,然后才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卡达山人或伊班人”?

马来西亚的团结与力量在于我们的多元性。无论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卡达山人、伊班人,还是穆斯林、佛教徒、基督教徒、兴都教徒、锡克教徒、道教徒,任何人都不会失去自己的种族、文化或宗教特征,但马来西亚的每个公民必须以马来西亚人的身份为优先。

阅读更多

(二)汶莱苏丹统治

来源:犀乡资讯网

Image result for 砂拉越王连贵

(一)砂拉越古史
(二)汶莱苏丹统治时期
(三)三代拉者皇朝统治时期
(四)日军统治时期
(五)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六)砂拉越参组马来西亚

二)汶莱苏丹统治

 王连贵编辑

「汶莱位於婆罗洲岛之西北部,北面频临南海中国海,东、南、西三面与砂拉越为邻,并为砂拉越分割成不相连的两部分,面积二千二百二十六平方英里,由马来苏丹管辖。」引自刘子政文史系列《婆罗洲史话》

「砂拉越、北婆罗洲在古代史籍中并未出现,在未成为国家(或可说英国殖民地)之前乃是汶莱苏丹属地,在历史上就不能与汶莱及整个婆罗洲分割开来研究。」引自刘子政文史系列《婆罗洲史话》

「汶莱国第一代回教苏丹莫汉默(Sultan Mohamed)又称亚拉伯大达。莫汉默之尊号,为柔佛苏丹所赐,至今日汶莱之皇室自命为柔佛之后,此中关系,却是一篇动人的故事。」详阅刘子政文史系列《婆罗洲史话》

「据中国古籍所载,汶莱曾于公元五一八年、五二三年及六一六年入贡中国。又于一四0… 阅读更多

满路都是绊马索/陈春福

当全中国近14亿人欢天喜地庆祝中华民族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时刻,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还是不停的耍小动作,冲着2019冠状病毒病来找茬。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冠病不太可能起源于中国武汉的实验室,白宫马上放话要对世卫的溯源发现及数据作独立审查。

按照他们的游戏规则,一切都要听指点,没有他们参与规划的调查都不算数。

世卫赞扬中国抗疫成果卓著,美国就“发烂渣”退出组织。

当世卫专家说,病毒非常不可能从武汉病毒研究所泄漏,这国家就怀疑中国的合作调查态度,这是有我讲没你讲的蛮不讲理。

白宫说要对专家组的发现及取得的数据进行独立审查,谁敢保证他们的调查结果是公平和透明?

截至13日,全球接近1亿1000万个冠病确诊病例,240万人赔上性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统计数据,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2810万例,超过49万人死亡。

虽然疫情数据显示,近期美国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增幅均有所下降,但变种冠病病毒在美国快速传播是新隐患,如果变种病毒广泛传播和民众放松防范,美国冠病死亡病例可能出现“春季激增潮”

阅读更多

敦达因抨国盟政府 “基本职能也做不好”

《中国报》2021年2月15日

(吉隆坡15日讯)前财长敦达因指出,疫情已证明,国盟政府无法履行好基本职能。

他声称,政府并没有有效运作,且没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接受“自由今日大马”访问时说,每个政府部门似乎都在各自工作,除了一些军队出现在路障,人们并没有看到一个多部门的协调努力抗疫。

达因举例,政府未能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供学生居家上课,这可看出在抗疫方面,政府缺乏“统一方向”。

“为什么负责通讯的政府部门,没有与教育部坐下商讨,解决网络连接问题?

“学生感觉被政府抛弃了。”

达因说,部长们甚至首相的公开声明,都没有给民众带来信心。

“人们不再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傍晚召开的记者会。没有人去听那些千变万化的标准作业程序,也没有人去听那些毫无用处的确诊病例数据和感染群名字。”

达因说,国民还没从一半的部长中,听到他们部门在应对疫情方面做了什么。

他指出,那些说话的人只会使人更加困惑,更让本来就很糟糕的情况更加恶化。现在人们说,这些不清楚、前后不一致的标准作业程序,其实是“每个人都头昏”(semua… 阅读更多

“巫统脱离政治现实!” 敦达因:领导人仍以军阀方式行事

前财长敦达因谴责巫统是一个脱离政治现实,并由一群自私自利的人所领导的政党。(档案照:透视大马)

前财长敦达因谴责巫统是一个脱离政治现实,并由一群自私自利的人所领导的政党。

他指出,对人民而言巫统已经失去吸引力,而且没有提供任何新或实质性的东西。

他披露,巫统没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领导人仍然以军阀方式行事。

“我认为,人民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看透这种类型的领导人,他们的议程仅仅是自我保护。”

“我不信任巫统,作为一个政党,巫统已经失去吸引力。”

敦达因在接受《今日自由大马》的专访时,对巫统领导人企图策划让国盟政府倒台一事作出回应。

敦达因提及,目前巫统陷入与土团党及伊斯兰党争夺巫裔选民的斗争中。

他感到疑惑,巫统自觉是最强大的政党,可是这个观点是基于什么准则?

他说:“巫统正在摆姿势,这是在盟党之间摆姿势。”

他强调,巫统信心十足,相信可以赢得全国大选。

阅读更多

安努亚为违反SOP辩解 巫统同侪也看不过眼促“别再找借口”

弗亚在脸书呼吁安努亚慕沙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选择沿用“给借口”的文化。(档案照:透视大马)

联邦直辖区部长安努亚慕沙遭网民揭发群聚违反行动限制令标准作业程序(SOP)后,试图以“短暂逗留”辩解,惟这样的解释并未获得认同,其巫统同侪更是直指这名部长不应“找借口”。

巫统最高理事弗亚批判安努亚慕沙在再度违反行动限制令后,试图找借口脱身。

弗亚也是前峇株巴辖国会议员,他在脸书呼吁安努亚慕沙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选择沿用“给借口”的文化。

“不愿承认任何错误的文化,这就是找借口的文化。如果不要承认错误,就一定会有借口。”

“安努亚因为和六个人同桌吃饭,被指违反限行令。现阶段的标准作业程序只允许2人。”

这名前特别事务局总监说,“他找借口说,只是在离开会场前短暂逗留。但如果你知道主办方没有遵守标准作业程序,那你为何坐下来?这是什么逻辑?”

阅读更多

以理服人——解放军如何说服印度脱离接触?

来源:汉风网    2021-02-15

(一)暗流涌动,世界本不太平

(二)坦克对决,用硬实力说话

(三)只做不说,彰显中国智慧

 

 

(一)暗流涌动,世界本不太平

今天是大年初四,蛋总和蛋嫂携三个小蛋向各位朋友拜年,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牛气冲天,万事皆顺,与祖国同进步。

虽说是新年,我们按照惯例,好消息坏消息都要说一说,今天分别带给大家两个坏消息和两个好消息:

第一,美国每天新冠患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依旧是每天一个加强型的911,2月13日新增死亡3542人,总死亡人数高达496063人,破50万也就是今天的事儿了。

第二,日本福岛附近再次发生地震(7.3级)。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5号和6号机组反应堆楼顶的乏核燃料池有部分水溢出。NHK报道,第二核电站有轻微核泄漏。

新冠之后,很担心日本的危机处理模式,为了粉饰太平掩盖事实,甚至不排除趁机故意排放一部分核污水。

万一将来被揭穿,大不了可以一躬了之。在日本,没有什么丑闻不可以用鞠躬解决,如果有,那就再鞠躬一次,很标准的那种90°大躬。这就是传说中的日本的躬匠精神。… 阅读更多

特朗普再“脱罪”背后,信息量很大

2021年02月14日 21:12 新京报

虽未被定罪,但有消息指出,民主党可能会考虑引用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禁止特朗普再次担任公职。

新京报记者 钱雅卓

针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历史性弹劾审判案,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落下了帷幕。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2月13日,负责审理特朗普弹劾案的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否决了针对特朗普“煽动叛乱”的弹劾条款。最终,特朗普未被定罪。

值得一提的是,参议院于当地时间2月9日正式开始审理特朗普弹劾案至今,仅用时5天,这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短的弹劾审判。

用时虽短,却充满了戏剧性。

先有特朗普辩护律师在参议院正式审理前一周集体“撂挑子”,再到参议院民主党人临时改变传唤证人的主意,几乎每一步都带有转折。

虽未被定罪,但有消息指出,民主党可能会考虑引用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禁止特朗普再次担任公职。

看点1:“一场政治闹剧”?

参议院未对特朗普定罪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2月1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就前总统特朗普弹劾案进行表决,最终以57票认为有罪、43票认为无罪的表决结果,认定指控特朗普“煽动叛乱”的弹劾条款不成立,特朗普未被定罪,弹劾案审判由此结束。

阅读更多

财长:配合行管延长10天 · 申请关怀援金 25日截止

 

(八打灵再也14日马新电)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表示,关怀人民援助金(BPR)的申请以及资料更新的截止日期,已从原本的2月15延长至2月25日。

他今天发文告指出,这是为了确保所有符合申请条件的人都能够获得批准,尤其是考虑到目前几乎全国都在落实行动管制令的情况下。

只有那些从未获得2020年生活援助金(BSH)或国家关怀援助金(BPN)的B40群体,以及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令吉的申请人,才需要提出新申请。

他说:“这也包括那些因受到冠病疫情影响,导致收入状况发生变化的新弱势群体。”

“而通过最新的申请/更新程序,那些从未获得批准且未收到关怀人民援助金的人,仍然有机会提交申请以重新验证。”

至于那些此前已获得批准的人,若相关信息没有任何变化,则无需重新申请或更新资料。

首阶段援金月底发放

东姑赛夫鲁表示,诚如在1月18日宣布的安心援助配套(PERMAI)中所提及的,首阶段的关怀人民援助金将在本月底发放,而第二阶段则预计将在5月初发放。

阅读更多

中国人还在欢喜过大年 世界这几天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1年02月14日 21:12 新京报

来源:牛弹琴

看似很不经意的细节,其实透露出别有用意的风向。

中国人还在欢喜过大年,一个很特殊的春节,虽然就地过年,很多地方依然气氛浓郁,影院更是一票难求。但世界这几天,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确实是重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有点出乎意料,将深刻地影响国际格局,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

至少四件事吧!

第一件事,特朗普过关了。

美国世纪大戏,最终草草收场。

美国参议院最终表决,57票赞成、43票反对,未能通过“煽动叛乱”弹劾条款,特朗普被宣告无罪。

弹劾案到此为止。

民主党很失望。

81岁的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痛批共和党,认为这些政客拒绝追究特朗普责任的做法,将会“作为我们国家最黑暗的一天和最耻辱的行动之一永远被铭记”。

78岁的美国总统拜登也补刀,“这个历史中的悲哀章节提醒我们,民主是多么的脆弱。”他并且强调,虽然弹劾案没通过,但对特朗普的犯罪指控毫无争议。

但法律就是法律,毕竟没有将特朗普定罪。74岁的特朗普很高兴。

阅读更多

军人带枪入庙巡查 · 茜蒂卡欣:有必要吗

 

茜蒂卡欣转发一段持械军人到庙宇巡查的短片,认为当局没有必要佩枪进入宗教场所巡查访客是否遵守SOP。(茜蒂卡欣脸书)
茜蒂卡欣转发一段持械军人到庙宇巡查的短片,认为当局没有必要佩枪进入宗教场所巡查访客是否遵守SOP。(茜蒂卡欣脸书)

(吉隆坡14日讯)人权律师茜蒂卡欣不理解当局为何佩戴枪械到宗教场所巡查,并以揶揄口吻问道:“这是为了逮捕恐怖分子、犯罪分子,或只是为了检查?”

她在个人脸书转发一段持械军人到庙宇巡查的短片,并写道:“佩枪进入宗教场所?这是认真的吗?”

她强调,当局没有必要佩枪进入宗教场所。

该段时长39秒视频于本月13日(周六)在脸书出现,由用户“Hakim Bao”所发布,视频显示,在名为法主宫的庙宇内,有数名警方和持械的军人巡查,相信是为了监督前来膜拜的香客是否有遵守标准作业程序。

她质问当局是否有佩枪进入宗教场所的必要,当局是要逮捕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或者只是为了检查?

当网民留言贴图证明当局在清真寺也采取相同的做法时,茜蒂卡欣说,这是关于佩枪进入宗教场所的课题,与究竟是清真寺或是庙宇无关。… 阅读更多

后沙:“日不落帝国”为何从辉煌走向没落?

来源:汉风网    2021-02-15

自2016年6月英国通过脱欧公投后,它与欧盟的离婚大戏一直吵吵闹闹到今年年初才算领到了离婚证。

图片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英国新的麻烦将会接踵而来。

尽管约翰逊自称将带领英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重塑辉煌。然而,英国与欧盟在疫苗分配问题上的严重矛盾、与中美两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面临的重重困难、内部还有苏格兰独立的风险……这些都预示着英国未来之路将非常崎岖,整辆马车都有可能散架。

除了未来之路,英国眼前的利益损失就已马上显现,两只生金蛋的金母鸡全部飞走了:一只是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一只是欧洲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 ),谁也不知道英国内阁怎么想的?

欧洲药品管理局及其下属的七个委员会,都是有钱有权的机构,1995年起,总部设在伦敦金丝雀码头,为英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仅英国“生命科学公司”就累计从该机构得到了40亿美元以上的经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