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视角下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贡献

•刘学芝•

摘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从文化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的变化,对中国文化进行创新,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从文化创新的视角看,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意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创新及其意义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一命题,并且与马克思中国化、大众化相提并论。这一命题的提出,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即时代性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毛泽东从文化创新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行了理论探索,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意蕴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从文化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并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的变化,对中国文化进行创新,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创新诉求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在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同时,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毛泽东指出:“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时代特征、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创新诉求:“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从毛泽东的表述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废止洋八股之类的旧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用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只有这样,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在革命实践中转化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中国共产党人要想在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但文化创新,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优秀的历史积淀。另外,从文化本身的特性看,文化具有继承性,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会走向历史虚无主义。

为此,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宝贵遗产。”马克思主义作为源于欧洲的理论,要想在中国发芽、开花、生根、结果,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

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既有内生因素,也有外源因子。只有实现内生因素和外源因子的双向互动,才能使文化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创新诉求,一方面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认识到,与西方文化的现代性相比,中国的封建文化是落后的:“近顷略读书报,将中外事态略为比较,觉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结,遍地皆污。”而西方文化的进步性,在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容置疑的,“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因此我们要把外国的好东西都学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接受外国的长处,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始终。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深刻地阐明了中国文化创新的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一)文化的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的先进文化,总是适应时代的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文化的创新,又总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内容。在中央苏区时,为了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在1934年1月提出了一条文化建设道路,即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激发人民大众的民族自尊心,毛泽东提出了抗日文化的主张:“我们做文章、画图画、演戏、唱歌,都要表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为了争取国家经济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毛泽东又指出:“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文化创新不能仅为适应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割断历史,因为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性,“中国现时代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一再阐明,要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瑰宝,去其糟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经常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典故、语言素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解释并作创新性的发展。在《实践论》中,毛泽东用传统文化中的“知”和“行”,来说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用《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说明矛盾的特殊性,用中国人常说的“相反相成”来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另外,毛泽东还经常对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进行改造,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比如,东汉班固的《汉书》讲“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其意是讲做学问要注重客观事实根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毛泽东曾多次引用这一成语,来说明共产党人的思想方法、思想作风、思想路线。

(二)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早在1915年9月,毛泽东在给萧子升的信中,就指出:“观中国史,当注意四裔,后观亚洲史乃有根;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之于外而资于内。”1918年4月,毛泽东在湖南成立新民学会,出版《湘江评论》,广泛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舶来品以及政治历史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著作。毛泽东在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多次强调中国文化要想再现历史的辉煌,必须面向世界,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充实和发展自己。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文中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文化创新在面向世界的同时,必须保持中华民族的特性,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毛泽东以艺术的民族化来说明文化创新的这一特点。毛泽东指出:“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吸收一些外国的东西进行自己的创造为好……外国的许多东西都要去学,而且要学好,大家也可以见见世面。但是中国艺术中硬搬西洋的东西,中国人就不欢迎。”在毛泽东看来,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旦失去其民族性,就会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其鲜活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中华文化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但是这种学习,绝不是生吞活剥、毫无批判地照抄照搬,要接受其进步的好东西,也必须摒弃其腐败的东西。因此,中华文化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把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文化创新的意义

(一)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的创造者,也理应是文化成果的享有者。毛泽东之所以提出文化创新的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代表的旧文化,压抑人的自由和个性,不能满足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其宗旨就是为“人民大众”服务。随着革命形式的发展,毛泽东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要求文化工作者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写文章时要通俗易懂,使一般干部都能看懂。毛泽东的文化创新思想满足了不同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为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毛泽东的文化创新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是因为,和以前的旧文化相比,中国的新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为旨趣,立足于新的时代实践,在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借鉴和利用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赋予中国文化以新的时代内容,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这一斗争是由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来领导的。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的失败是必然的。“五四”以后,随着“一战”的爆发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正由于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并在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三)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建国初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以后,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毛泽东于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后来毛泽东又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且把科学文化的现代化改成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但是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毛泽东矢志不移的目标之一。

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首先树立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奴役和压迫,很难形成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毛泽东的文化创新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传播,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就为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02期,摘自2013年第3期《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