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8 09:56:07 来源:海外网
•作者:张敬伟 •
核心提示:英拉执政的这两年,泰国政局较为稳定。“英拉style”也在东盟和世界政坛传为佳话,美女总理的风采无世人对泰国平添了许多好感。但英拉之前建议的一项特赦法案,搅乱了泰国政坛和社会的平静。这项特赦法案,在为泰党占多数的众议院通过,但在参议院遭到否决。反对派认为,此法案等于给英拉的哥哥—前总理他信“量身定做”,为逃亡在外的他信脱罪。
泰国再次发生反政府示威,和以往的红衫军、黄衫军一样,声势浩大。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被称为美女总理的英拉,表现出柔性身段面对国内乱局的姿态。
当示威者向其10岁的儿子吹动骚扰性口哨时,她呼吁示威者理解一个母亲的心,可以将不满向她发泄,但请放过她的儿子。虽然她在首都曼谷启动国家安全法,实行宵禁,警方并对示威人群施放橡皮子弹,但她允许示威者进入警察局甚至总理府。于是,12月3日出现了泰国乃至全球罕见的示威群众与警察“握手言欢”的场景。示威群众进入了警察局和总理府,欢呼胜利,然后撤出,甚至开始清除示威场地的垃圾。
这既是对警方宽容的回报,也是对英拉总理柔性的回应,更是基于对泰国王的尊重。12月5日,德高望重的泰国国王普密蓬将迎来他86岁的生日,为了庆祝国王生日,反对派也不敢造次。
国王生日之后呢?是否示威再起?这很难预料。毕竟,泰国朝野并未实现真正和解,英拉面对泰国汹涌澎湃的示威群众,答应可以辞职,但拒不同意将政权移交给由各派代表组成的“人民委员会”,她认为“不合宪法”。之前,泰国刑事法院已经以“叛乱罪”指控示威组织者素贴,若罪名成立,素贴可能被判死刑。
面对自己的生死存亡,素贴称和平是暂时的,还会继续示威下去,直到英拉政府下台。值得一提的是,泰国军方目前一直维持中立势态,但随着泰国局势的发展,军方将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在国王生日的感召下,即使泰国朝野达成和解,泰国政府和社会分裂的硬伤还在。乱源未除,不管谁上台,还会再起波澜。
泰国社会,严重分野,利益博弈从社会阶层传导至各派政治势力,并未通过民主宪政方式得以理性化解和妥协,反而异化为政党主导的群众街头运动。这就是泰国红衫军和黄杉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根源所在。
英拉执政的这两年,泰国政局较为稳定。“英拉style”也在东盟和世界政坛传为佳话,美女总理的风采无世人对泰国平添了许多好感。但英拉之前建议的一项特赦法案,搅乱了泰国政坛和社会的平静。这项特赦法案,在为泰党占多数的众议院通过,但在参议院遭到否决。反对派认为,此法案等于给英拉的哥哥—前总理他信“量身定做”,为逃亡在外的他信脱罪。
这就是泰国的政治特色,任何一个政党的政策,都会被另外的政党视为为本党谋私利,并发动群众运动反制之。简言之,执政党的政策或决策,往往成为反对党非正常夺权的由头。因而,本次泰国街头运动,和以往的大规模示威,并无本质区别。
事实上,即使英拉像他的哥哥他信一样,辞去总理职务,泰国政局也会发生同样的街头运动。按照一般的分法,英拉所在的为泰党代表着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利益,此次街头运动的势力则是城市中产阶级和保皇党的大组合。而代表弱势群体的英拉却是泰国的资本大亨,再加上虽然低调忍耐但从来不甘寂寞的泰国军方,以及国王的隐忍不发,泰国社会的政情、社情与民情之复杂程度,绝非一般人所能体认。更矛盾的还有,泰国是著名的佛国,公众的和平信仰与街头运动的戾气交接,实在让人看不明白。
有的观察家将泰国社会的动乱之源归咎于泰国民主,但也所有偏颇。毕竟,移植西方民主体制的亚洲国家不少,从日韩到台湾,都已成功转型,可见民主绝非泰国动乱的根由。
归根结底,还是各政党和各基层的利益存在冲突,执政党上台之后还是秉承在野党思维,忽略了全民福祉,导致朝野、阶层间的矛盾难以调和。长而久之,泰国社会的政党隔阂、社会分野和阶层仇恨也就难以缓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