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公布重磅好消息!曾是中国绝密的他们,今天终于可以说了!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10月1日,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届时,还将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群众游行活动,与此同时,国家领导人还会在当天发表重要讲话。

根据消息,今年阅兵式的规模将会比庆祝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更加庞大!

▲图源:观察者网

虽然,现在距离10月1日阅兵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在小编的耳边似乎已经回荡起了三军仪仗队那铿锵的脚步声,以及坦克和导弹车经过天安门时的引擎轰鸣声,并且久久不能散去……

不过,就在小编查看今年国庆庆祝活动的内容时,发现了一个与往年有点不太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在今年的国庆庆祝活动中,国家领导人会向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功勋卓著的杰出人士颁发共和国勋章以及国家荣誉称号

特别是“共和国勋章”,它代表了中国国家最高荣誉,能获得这样荣誉的人,绝对是贡献巨大的人中龙凤。

8月27日,国家公示了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和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v

为什么要评选共和国勋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被西方任何一个列强都可以随意蹂躏,到连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都无法撼动的中国!

是谁,让新中国不断崛起?

是他们!共和国的脊梁!

 

设立共和国勋章,就是——以国之名,表彰这些大国脊梁!

 

我们看到,在这份名单中,仅“两弹一星”元勋,就有两名获此殊荣!

分别是于敏和孙家栋。

于敏,“两弹一星”元勋。

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铸造了11个月里,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进行氢弹空投爆炸试验。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次试验不仅成功试爆了氢弹,

而且第一次就是空爆,第一次就完成了精准投送。通俗地说,中国第一枚试爆的氢弹,就可以用于实战!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枚氢弹对我国战略安全起到的保底作用、基石作用,用什么语言来形容都不过分。

在试验现场,于敏望着蘑菇云一言不发,最后说:“回去可以睡觉了,睡得踏实。”

于敏对中国氢弹研制居功至伟,却不接受“中国氢弹之父”的美誉。

他说:“核武器研制是大科学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我只是起到一定的作用……氢弹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孙家栋,“两弹一星”元勋。

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曾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

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等,作出卓越贡献。

2017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有这么一句话:“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两弹一星”元勋,为什么一下子就占两名?

这说明,“两弹一星”,对中国来说,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可以说,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后来的盛世中国。

 

毛泽东时代,“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它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尊重!

就连生活在海外的华侨,也能挺起腰杆上街了!

于敏,今年年初刚刚去世。

于敏去世后,原本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在世的仅仅剩下了3位!

他们是: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

这次,共和国勋章,仙逝的于敏,与在世的孙家栋,同时获得。

我想,这应该还有一种庄重的象征意义在:

大国功臣,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永远忘不了他们!

不论他们是活着,还是逝去!

世世代代,永远不会被中国人忘怀!

当然,除了“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和孙家栋,这份名单中还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

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1988年,黄旭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亲自下水进行300米深潜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师。

黄旭华为什么获奖?

 

首先是他的重大功绩。

 

因为,核潜艇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核潜艇深藏海底,不断移动,敌人难以捕捉、打击。

是它,让中国具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所谓“二次核打击”,是指在己方核武器基地遭到敌方打击后,仍能保存足够的核力量,对敌方实施有效的核反击。

它构成了中国“大国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这种威慑,才提供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和平!

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表彰黄旭华身上的那种感人的牺牲精神!

 

从1958年接受任务起,他就隐姓埋名,跟父母彻底切断了联系。

连续30年,黄老没有回过家!

他的兄弟姐妹,都抱怨他忘了父母,是个不孝之子!

他们哪里知道,他们眼中的“不孝子”,却是对中国的大爱之人!

黄旭华作报告时曾说:“我们的核潜艇,没有外国援助,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制造……在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我们中国人是优秀的,只要下决心,而且认真去做,不管怎样尖端的科学技术,最后我们都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至此,我们看到,此次在国家公布的7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中,国防军工科研专家,就有三名!

其实,一直以来,共和国一直都有这样一批人奋斗在强国强军的前沿线上。

勋章的授予,典范的树立,让英雄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熟知。

让英雄这一称呼,更响亮,让人民更有信心。

这一国家最高荣誉的授予,也体现着国家强国强军的决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92年前,人民军队被创建,一路磕磕绊绊,带领着人民走向了解放,带领着国家走向着安宁。

92年,不长,也不短,在这92年中,有过许多战争场面,或大或小;也有过许多流血、牺牲的故事,带着义无反顾的壮烈。

于是,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们,就共同为中国人筑起了坚固的国防长城!

 

因此,在92年后,我们逐渐地在世界上树立了中国的威信,我们一步步地实现着曾经的憧憬。

当然,在名单中,除了这三位国防军工领域的科研专家,还有袁隆平屠呦呦这样的在民用领域的科研工作者。

也就是说,在这份“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名单中,8位候选人有5位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

这说明什么问题?

谁才是托起中国的坚强臂膀?

不言而喻!

以前,我们曾为“明星当道”郁闷过。

曾为影视明星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科研人员难过过。

曾为科研工作者一辈子的收入,比不过娱乐明星的一次亮相不平过。

今天,看了这份公示名单,心头所有的不平,一扫而空!

这,才是你们真正的地位!

这,才是你们真正的历史地位!

 

共和国勋章!
你们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