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给美国摆下了一盘大棋局,他的杀招是将以色列的核武器与叙利亚化武挂钩,“将了美国的军”。普京19日称,出于军事技术优势,以色列已不需要核武器,而叙利亚正是为威慑以色列核武才发展化武的,以色列也应放弃核武器。以色列是美国整个中东战略的基石,它也不可能听美国的话放弃核武。美国许多人想把普京拴在叙利亚化武上,准备一旦巴沙尔当局食言或作弊,就借机毁了普京的信誉,但现在,责任被推到美国肩上。与此同时,美俄的直接交锋仍在进行,美国参议员麦凯恩19日在俄罗斯媒体上撰文猛烈抨击普京,试图为普京此前一周在《纽约时报》上发文批评美国“捞回面子”,但遭到俄多方嘲笑,被认为“就像一个傻瓜”,“文章连评论都算不上”。而让西方很多人更忧虑的是,他们同普京打交道的日子可能要延至2024年,因为普京表示不排除参加2018年总统选举的可能。
盯上以色列核武,一石数鸟
“普京盯上以色列核武”的消息是从19日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上传出的,这是俄国内外学术和政治精英间的一个独特互动平台,包括俄政治家、宗教领袖、反对派代表和国际专家超过200人出席。俄《观点报》21日称,普京会上的讲话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讲话之一,他自信而平静,扮演了脱口秀主持人的角色,“征服了整个世界”。
在以色列《国土报》看来,以色列属于“躺着中枪”,因为普京就叙利亚问题同奥巴马玩扑克牌游戏,而以色列成了普京的一张牌。报道称,在销毁叙利亚化武的协议达成之后,俄罗斯现在要将以色列核问题拖进中东谈判。普京在讨论会上对一名与会者表示,叙利亚要放弃化学武器了,以色列也必须销毁其核武器。前以色列驻俄大使伊莱称,普京讲话之前,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在闭门会议中有两次类似讲话。在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网站上,有网民称,“这是迄今以来普京发表的最奸诈的一份声明,他是想看到以色列放弃核武,而坐视伊朗离心机高速运转吗?”还有人说,“这是喝了伪劣伏特加之后的声明”。
俄罗斯《生意人报》20日称,普京将以色列核武与叙利亚化武相提并论是十分正常的,在普京发表这一讲话后,一些阿拉伯国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谴责以色列的议案,但遭到该机构否决。议案对以色列拥有核武表示担忧,并要求它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一天的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网站刊文称,叙利亚没威胁到一个人,与之相比,以色列是拥核国家,是危险的,它还有大量生化武器。报道称,世界领导人现在指错了方向,让以色列逍遥法外。
“让我们坦诚面对以色列核武。”19日的《纽约时报》称,“当说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身处在一个战略与外交迷宫之中。”如果叙利亚真销毁化武,埃及和以色列呢?以色列《国土报》几天前就宣布:以色列坚持不会在敌国之前批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报道称,如果华盛顿想在中东有效推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谈判,奥巴马必须公正,白宫不能继续假装不知道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21日证实,已收到叙利亚当局的化武清单。这增加了以色列的压力。俄国际文传电讯社当天引述俄总统办公厅主任伊万诺夫的话说,假设而言,如果确信巴沙尔当局作弊,俄将改变立场。西方媒体认为,这意味着俄罗斯放弃对巴沙尔的支持。
《耶路撒冷邮报》18日就曾担忧,美俄达成叙利亚放弃化武的协议后,国际社会可能将压力转向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巴拉克说,以色列拒绝批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主要借口就是叙利亚的化武,以色列声称叙利亚是其邻国,有敌意,且拥有大量化武,以色列需要有能力报复。《柏林日报》21日称,对很多西方国家来说,以色列核武话题一直是个禁忌。这样的公开讨论,可能会让美国和欧洲盟国犯难。但阿拉伯国家可能欢迎这个话题。
“阿拉伯人在线”网站21日评论说,联大召开之际,普京巧妙地打起了以色列牌,他是博弈高手,显然这是为了讨好阿拉伯国家,也有助于更好地在叙利亚问题上与美国“政治周旋”、“外交抗衡”。在伦敦出版的阿语《生活报》认为,普京在与美国新一轮角力中提起以色列核武器这一敏感问题,并将它与叙利亚的化武挂钩,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叙利亚拥有化武进行开脱,同时,普京的讲话也正中以色列的软肋,因为以色列从来都不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将来也不打算加入。印度亚洲通讯社21日称,如果美俄将以色列和沙特的利益丢在一边,那么他们将呼喊谋杀。如何搞定这种局面让华盛顿面临压力。毕竟,以色列安全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石。
俄美宣传战,麦凯恩惨败
美俄在另一条战线的交锋仍在继续。美国参议员麦凯恩19日将“炸弹”通过俄罗斯《真理报》网站投向普京。他的文章标题颇具攻击性:俄罗斯值得拥有比普京更好的领导人。美国《商业周刊》称,麦凯恩告诉俄罗斯人,普京及其同伙将反对者关押入狱,操纵选举、控制媒体,对那些试图揭露他们腐败的记者实施恐吓甚至暗杀,他告诉俄罗斯人应要求自己“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寻。”
“在任的美国领导人不会下令麦凯恩在俄《真理报》上发表冗长文章回应普京,但看到美国某位处在领导位置的人士挑战普京试图以偶然的外交胜利来揪美国的鼻子,还是令人感到振作、神清气爽。”21日,美国《波士顿先驱报》为麦凯恩叫好。在国际媒体上,为麦凯恩叫好的声音寥寥可数。奥地利《信使报》同日称,“麦凯恩攻击普京是个哑弹”,他的文章与普京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无法相比。
“如果麦凯恩的文章是对普京撰文《纽约时报》做出的最佳反应,美国肯定有大麻烦了。”俄《真理报》20日刊文讥讽麦凯恩与美国。报道说,世界看到了孱弱的奥巴马如何劣于普京。麦凯恩真认为世界会倾听他讲的任何东西吗?俄罗斯人甚至都不会花出时间笑话他,因为有更重要的事去做。该报另一篇文章说,普京的文章优雅,有内容,有思想,展示了对国际法的捍卫,试图平复奥巴马的战争冲动。奥巴马喉舌麦凯恩的文章则惨不忍睹,除了表明美国人已习惯干预他国事务之外了无新意。俄《观点报》说,麦凯恩认为他会对普京造成致命一击,指责他是暴君,但他的这一说法却遭到俄罗斯社会的嘲笑。
“弄巧成拙。”美国《华盛顿邮报》19日如此评论麦凯恩。因为他可能错误理解了普京的文章和公共外交。普京的文章不是呼吁美国人直接反对他们的政府,也不是争执奥巴马总统不如普京。普京克制着没有向美国说教。麦凯恩看上去采取了非常不同的方式,他要求俄罗斯人认同他对俄罗斯的尖锐批评:这个国家经济上虚弱,国际上遭受孤立,财富不会持久,全球名声糟糕。对麦凯恩,很多俄罗斯人会觉得这是被迫倾听傲慢的美国人对其全部生活的说教。
普京不排除2018年竞选连任
“普京自2000年后连续两次担任四年一届的总统,2008年成为总理,以遵守连续两任的限制。俄政府推动一项法律,将总统任期年限扩大到6年,2012年普京赢得第三次总统竞选。而本月19日被问及是否2018年谋求再任时,普京说他不排除这种可能。”在这个周末,大量西方媒体在掰着手指头细数普京将统治俄罗斯多少年。他们的结论是,如果2018年胜选,普京将直接或间接控制俄罗斯24年。成为斯大林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俄罗斯领导人,斯大林于20世纪20年代成为苏联领导人,直到1953年去世。
普京看上去是主动透露这一信息的。19日,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同来自全球的学者、政界精英交流两个多小时后,突然要向与会者提问。法国前总理菲永成为第一个对象。他被问及是否2017年有意竞选下届总统,菲永非常圆滑,表示不愿作答,理由是普京此前对相似的问题讳莫如深。普京露出标志性微笑,他说,“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吗?”与会者纷纷确认后,普京说“不排除这种可能”。俄新社称,出席这次会议的专家纷纷表示,普京此番表态是论坛期间最有价值的内容。英国学者谢尔称,或许这是个玩笑,因为当天是普京幽默感的第一次全面爆发,而且是非常明显、用心的幽默。然而大多数西方贵宾难免联想到俄罗斯那句著名谚语:每个玩笑都有真实的成分。
美国“Slate”网站评论说,普京现在公开谈论竞选下一届总统任期。美联社强调,普京将统治俄罗斯近1/4个世纪。英国《每日邮报》评论说,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曾有妙语称“在政治中,一周时间太长了”。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普京在位时间堪称永恒。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俄罗斯法律规定,总统不能超过连续两届任期。“排除竞选连任,将使普京在任期尚未结束时就成为跛脚总统”。德国《周报》21日称,俄罗斯历史上不乏长期执政者。如果普京愿意,第四个总统任期应该不是神话。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9月22日《环球时报》)
链接:阿拉伯国家对普京提议予以呼应
•陈小茹•
叙利亚政府9月20日正式向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提交了本国化学武器项目首批清单。
就在美欧方面以为“武力逼叙”得分之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与其盟友俄罗斯总统普京却“默契”地为这场赌局加注:将以色列的核武器与叙利亚化武挂钩。
普京:“以色列必须废弃核武器”
就在美欧政界和媒体忙着质疑巴沙尔能否遵守其承诺销毁化学武器的时刻,普京的一个提议再次化解对准巴沙尔的舆论炮火,并成功地将各国关注集中于美欧最亲密的中东盟友以色列。
本月18日,当被西方媒体问及叙利亚放弃化武能否真正取得成功时,普京回答说,他希望此事能成功,但不能作担保,因为叙利亚当年发展化学武器是为了对抗以色列的核武器。
普京就此反将一军地说,既然叙利亚已经决定放弃化学武器,那么已拥有强大军事技术优势的以色列也必须废弃、销毁其核武器。他甚至“语重心长”地规劝以色列说,核武器只会使其“成为目标”,招来各种外交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同日也援引叙总统巴沙尔的话说:“本地区各国都应尊重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特别是以色列。”
巴沙尔稍早前在签署同意放弃化学武器并加入国际禁止化武公约备忘录时就公开要求,在叙利亚放弃化武后,以色列也应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核武器与化学武器。
“以色列的核武成了他的一张牌”
普京与巴沙尔这番一唱一和,立即将以色列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分析称,继“叙利亚弃化武换和平”提议之后,普京又抛出以色列弃核论,除了有意给美以下套外,主导当前中东危机走向的意味也甚浓。
以色列驻俄罗斯前大使埃利•梅甘20日分析说:“普京在叙利亚问题上与奥巴马总统玩扑克牌的游戏,而以色列的核武成了他的一张牌。”
梅甘指出:“与美国达成销毁叙利亚化武的协议后,俄罗斯显然是想将以色列的核问题拖进中东系列谈判之中,以抢夺在中东事务的主导权。”
梅甘还分析说,由于俄罗斯拒绝向伊朗提供S-300防空导弹,致使两国关系转淡。伊朗新总统上台后,德黑兰与华盛顿互动频繁,令莫斯科担心“被出局”。此时普京抛出以色列弃核论,显然是想将伊朗拉回到身边。
阿拉伯国家立即予以呼应
“普京盯上以色列核武”论一经抛出,阿拉伯国家随即借机发力,要求以色列废弃核武器。
在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全体成员会议上,以阿拉伯国家为主的32个国家共同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以色列公开并废弃核武库,同时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必须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以色列将全部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下,并确保以色列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然而,因遭到西方国家的阻拦,该提议未获讨论及表决。
在该议案以51∶43的票数遭拒后,伊朗外交部女发言人阿夫哈姆表示,以色列的秘密核武计划相当危险,国际社会应该负起责任来。
阿夫哈姆说:“以色列没有签署任何防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公约,并且拥有不受国际社会监督的秘密核武库。这对中东整个地区乃至世界都是极大的威胁。”
阿夫哈姆还抨击说,西方国家阻止阿拉伯国家提交的这份议案说明,在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西方所持的标准是双重的。她说:“只有伊朗在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问题上立场清楚明了,而且将中东建成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地区的决心坚定。”
与此相呼应,不结盟运动组织20日也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对以色列的秘密核武库深表关注,且认定以色列核武库是中东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最大威胁。
“对以色列将形成巨大国际压力”
俄罗斯与叙利亚将叙利亚弃化武方案与以色列核武挂钩,虽属突然之举,却可以说早在意料之中。
目前,全球已有190个国家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而在已知的9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仍有4国没有加入该条约,其中就包括以色列。
作为中东地区军力最强的国家,以色列据推测拥有80枚战略核弹头,另有足以生产115枚到190枚核武器的原材料。
此外,以色列从1973年起就开始研发化学武器和生化武器,1982年在南部内盖夫沙漠内的迪莫纳地区兴建了生产沙林毒气的工厂。
尽管美国官员坚称以色列与叙利亚在化武问题上没有任何类比性,因为一个民主国家是不会对自己的国民使用化学武器的,但以色列国际反恐研究所(ICT)资深研究员伊利•卡蒙稍早前就已表示:“叙利亚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对以色列将形成巨大国际压力。”
“以色列不打算使中东无核”
长久以来,对于其强大的核实力及化武能力,以色列一直采取只做不说的“核模糊”政策。美欧对以色列的行为与政策则采取不置可否、含糊其辞的默许态度。
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为例,以色列政府虽已在1993年签署该条约,但其议会至今没有批准其生效,因而以色列仍不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缔约国。这意味着以色列赞同禁止化武公约所倡导的精神,但没有遵守它的法律义务。
“以色列有兴趣让中东成为无化武的地区,但不打算使之成为无核地区。”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巴拉克解释说,“以色列议会之所以迟迟没有批准该公约,是因为叙利亚的化武威胁。而且以色列一直扬言,如果邻国叙利亚敢动用化学武器,以色列一定会进行报复。”
如今,随着叙利亚放弃化武的可能将迅速成为现实,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各国)要求以色列放弃核武和化武的呼声和压力将越来越大。美国《纽约时报》18日刊文称:“让我们诚实面对以色列的核武问题”。
以色列反恐政策专家伊利•卡蒙甚至认为,为了防止叙利亚将以色列核武、化武问题作为不履行相关“弃化武”承诺的借口,以色列政府应当尽快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不论以色列官方对此会如何表态,在眼下美俄关于叙利亚问题的这场“棋盘大较量”中,以色列已经成为难以脱钩的一环。美以如何应对以色列化武、核武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未来中东局势的走向。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81期,摘自2013年9月23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