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床叠屋 一国三公/罗汉洲

《南洋网》2019年4月11日

因为稀土厂莱纳斯营运的课题,导致企业发展部长莫哈末礼端与多名正副部长在国会掀开激辩,副首相旺阿兹医生把这情况形容为是健康的辩论。

诚然,同一阵营的代议士各抒不同的意见,甚至到了互相责骂地步,这是民主的表现,应该给予赞扬,讲究“纪律”的国阵就从未出现过,希盟比国阵有民主。

激辩原因起于莫哈末礼端突然心血来潮,擅自宣布莱纳斯稀土厂可继续运运,好像一切由他说了算,结果举国哗然,连他的同僚都纷纷指责他不该乱讲话,更有副部长直斥他在稀土厂课题上没有发言权,他不该越俎代庖。

 

莫哈末礼端宣称莱纳斯可以营运的理由是为了要吸引更多外资。莫哈末礼端的意思就是只要外国人肯来投资,就算是毒工厂都不是问题,我们是“爱钱不爱命”的国家。

稀土厂应关闭

稀土厂到底可留不可留,看看盛产稀土的澳洲就知道,她不允许自己的国民在国内设立稀土厂,于是莱纳斯来大马设厂,澳洲又坚拒稀土废料运回去。试想,地广人稀的澳洲尚且对稀土厂与废料敬而远之,视如蛇蝎,与澳洲面积相比,我们只属弹丸之地,怎可留下稀土厂?澳洲蓄意以邻为壑,我们当日的决策者则不知道基于什么理由而“舍己为人”。

回顾希盟对莱纳斯的立场,始则扬言必欲除之而后甘,继则说废料运出国即可,再继则只要符合操作标准就可留下,再到莫哈末礼端的可继续运作,又再到没有危险就可留下。

呜呼!若没有危险,澳洲早就肥水不流外人田,莱纳斯何必在大马设厂?

尽管希盟对莱纳斯的立场一变再变,众说纷纭,惟所谓千山打鼓,一处定音,倘若希盟不把莱纳斯关掉,那就是失信于民的事,不论抬出什么理由来都说不过去。

阁员人数过多

文冬区国会议员黄德原是反莱纳斯稀土厂的急先锋,他就是靠了高举关闭稀土厂的大纛才能扳倒马华当时的老大廖中莱,故尔人人对他翘首企盼,希望他乘胜勇进,追击莱纳斯厂。谁知道他却突然偃旗息鼓,由急先锋变成旁观者,那些因为他反莱纳斯立场而投他一票的选民乃有一脚踏空之感,深感上了当。

至于莫哈末礼端部长,他最不该做的事是指内阁已通过允许莱纳斯继续营运,造成人心惶惶,以致有人宣称下届大选与希盟誓不两立。

常见希盟部长、副部长在同一课题上发表南辕北辙的谈话,这固然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惟这种七嘴八舌的现象与正副部长人数过多,职权形成重叠状况有关,许多人口比我们多上好几倍,土地又是我们的数十倍以至百倍,又比比我们先进的国家,阁员却比我们少。

为什么我们的阁员会那么多,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他的大作《马来人的困境》第二章中说:马来亚阁员为对党领袖效忠及为首相接受的一种褒赏(与其能力无关)。此语可谓切中肯綮,且此风也至今不衰,成了传统做法,这就是我们的阁员比人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