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 6月23日晚间,南非政府发出的一份公告显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病情开始恶化。南非总统和副总统都在当天前往医院探望曼德拉。美国白宫随后声明为曼德拉祈祷。 今年94岁的曼德拉于6月8日因受到严重的肺部感染住院;这是他6个月内第4次入院治疗。曼德拉是南非反种族隔离斗士,曾在南非罗本岛监狱服刑27年。他的肺部疾病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感染上的。 坚定的种族隔离反对者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在南非东凯普省的一个偏僻小村庄穆维佐,父亲是泰姆布王朝穆维佐部落酋长。曼德拉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部落中的摄政王成为他的监护人。在摄政王的悉心培养下,曼德拉进入黑尔堡大学攻读文学学士学位。黑尔堡大学是当时南非为数不多的招收全日制黑人学生的几所学校之一。在校期间,他热衷政治辩论,深受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影响。由于抵制学校一场选举而遭退学处分。 为了逃避一场由摄政王为他包办的婚姻,22岁的曼德拉来到了约翰内斯堡。这一时期,他深刻体会到了种族隔离的社会现实,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黑人活动人士。300多年的种族歧视政策和种族隔离制度给南非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生活打上了深深的种族主义烙印。在种族隔离时期,黑人被圈禁在指定的场所,与白人分开,使其远离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教育的核心。 1944年他加入主张非暴力斗争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并与其他年轻人一道,共同建立了非国大“青年联盟”。曼德拉很快成为黑人民族运动的重要领头人物。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这一时期,他和后来的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奥利弗•坦博一起,在约翰内斯堡开设了南非第一家黑人律师事务所,为请不起辩护律师的黑人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法律咨询服务。与此同时,他在非国大的领导地位也不断受到认可。 但当时种族隔离的形势不断恶化。1958年9月2日,亨德里克•弗伦施•维沃尔德出任南非首相,并执政期间出台了“班图斯坦法”,此举将1000余万非洲黑人限制在12.5%的南非国土中,并且同时在国内实行强化通行证制度,此举激化了南非黑人与白人的冲突。 1961年,曼德拉意识到非国大以前采取的非暴力运动不能为黑人争取到应有的权力,于是他创建了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并担任总司令,计划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来对抗政府的暴力镇压。 狱中转型和平主义者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已经44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曼德拉在被判永久监禁的那场庭讯中发表了一个长达4小时的声明。最后,他向法庭表示,他的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人人有平等机会、和谐共处的自由民主社会。他愿意为实现这个理想牺牲自己。 从此曼德拉开始了长达27年的牢狱生活,其中18年在被称作是“活地狱”的罗本岛监狱度过。尽管当时曼德拉已经40多岁,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 罗本岛位于离开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桌湾,岛上布满岩石,到处都是海豹和蛇。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 他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镐和铁锹挖掘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守他的人就有3个。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在这27年中,国际社会不断呼吁南非当局释放曼德拉。迫于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南非执政当局也在一系列的经济制裁中无以为继,自1985年起,开始与狱中的曼德拉秘密接触。 1989年,以立场保守而著称的德克勒克成为南非总统,他在此前担任教育部长时极力支持大学内的种族隔离。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面对国际谴责、经济制裁和文化体育活动抵制,尤其是南非国内此起彼伏的反抗,种族隔离制度注定无法再维持下去了。 德克勒克在1990年2月表示,谈判协商的时刻到来了,由此,反种族隔离的运动得以合法化,包括曼德拉在内的政治犯获得释放。此时的曼德拉已经72岁。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 在被关押了27年之后,曼德拉非常泰然从容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他非常安详、宁静,对于牢狱生活没有丝毫的耿耿于怀、没有一句恶言恶语。事后,曼德拉绝不主动提及自己27年的铁窗生涯,在坚持提问的情况下,他才简练的回答,而且不肯借题发挥,只是简单地说:是呀,失去自由多少年等。 刚刚获得自由的曼德拉立即开始了与德克勒克领导的南非政府展开对话谈判与政治协商。通过双方政治协商,1991年,南非议会投票废除了一系列作为种族隔离制度重要基础的法律;1993年,曼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南非的政治转型之所以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经典案例,正是因为博弈双方攻防都堪称精彩。虽然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最终获胜,但德克勒克和他的党派也充分展现了政治远见、气度和智慧。当意识到历史大势所趋时,不恋栈、不弄权,在竭力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完成一次悲壮的谢幕。从而避免南非走上种族仇杀之路。 用宪法永远禁止种族隔离 1994年,南非首次组织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非国大获胜,曼德拉以62.2%的支持率,当选为南非首位民选黑人总统。这一次全民大选的法律依据是1993年的临时宪法。该宪法是1990年取消党禁后,由参加多党制宪谈判的21个政党和组织领导人历经近4年的谈判签署的,是南非历史上第一部种族平等和保障各族人民基本权利的宪法。 根据临时宪法第五章的规定,制宪议会由全民大选后产生的国民议会和参议院联合组成,它必须在两年内起草和通过一部新的正式宪法。 1994年5月,曼德拉在总统就职仪式上,恭敬地向三位曾经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狱卒致敬。他后来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曼德拉也正是凭借他如此宽容的心胸,推动饱经种族压迫之苦的南非,超越仇恨,走向和解,和平实现了民主过渡。1995年,他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抚平南非人心中的怨恨,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1996年5月8日,南非制宪议会以421票赞成、2票反对、10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南非共和国宪法法案》。宪法规定,所有南非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996年12月10日,曼德拉在沙佩维尔正式签署了新宪法。新宪法的签署标志着南非政治过渡的完成,为平等和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和今后民族国家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石。 诚如曼德拉总统在签署新宪法后所说的那样,新宪法所包含的公正平等和民主自由原则是广大南非人民,尤其是占人口总数3/4的黑人群众300多年来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主自由解放斗争目标的最高体现。因此,新宪法的诞生被广泛誉为新南非的“出生证书”,标志着“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它无疑将对新南非今后的民主进程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退而不休投身慈善 1996年新宪法通过后,当时78岁高龄的曼德拉明确表示不谋求连任非国大主席,并将在1999年第一届政府任期届满时辞去总统职务。1997年12月,非国大第50次代表大会完成了党内权力的顺利交接,当时任副总统的姆贝基接替曼德拉出任非国大主席。 在1999年6月的第二次全民大选中,非国大以66%的选票雄居榜首,获得议会400个席位中的266席。作为议会多数党领袖,姆贝基出任新南非第二任总统,成为跨世纪的南非政治领导人,南非政治也因而顺利完成了从曼德拉到姆贝基时代的过渡。 曼德拉在1999年从总统职位卸任后,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展南非和非洲的教育、消除贫困和防治传染病当中。他以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为妇女儿童以及贫困人群争取资助。 曼德拉尤其重视儿童和青年的教育。2004年,曼德拉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汉堡协会共同发起一个“赞助非洲儿童学校”的国际运动,目的是为非洲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校,特别是关注女童和孤儿等弱势儿童。在2004年6月1日曼德拉宣布退出公共活动之前,他还参加了索韦托黑人城镇一所学校的揭幕仪式。 2005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非洲反贫困”慈善音乐会上,已经87岁高龄的曼德拉呼吁八国集团以实际行动帮助非洲摆脱贫困。 2007年7月18日,曼德拉迎来了他89岁生日。在这一天,由他发起成立的国际长者会也在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宣告成立。曼德拉指出,国际长者会将致力于应对从气候变化到艾滋病、疟疾等全球性难题,这些问题过去往往因为政治、经济或地理方面的限制而变得难以解决。他强调说,国际长者会成员将摒弃个人私利,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在7月18日,他的生日,定为国际曼德拉日,以表彰他为和平与自由作出的贡献。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68期,摘自2013年6月27日《法治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