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联合会:最低薪金外劳受惠 人力成本终转嫁消费者

雇主未能完全从消费税中获得退税,调高最低薪金会的做法或会影响人力资源成本和竞争力,甚至影响外资来马。(档案照:透视大马)
政府宣布在明年1月1日落实统一全国最低薪金为每月1050令吉,虽然各造欢迎新政府的举措,唯在眼下国家经济政策未稳定,雇主未能完全从消费税中获得退税,调高最低薪金会影响人力资源成本和竞争力,甚至影响外资来马。同时,国内雇主与厂商建议政府应不时检讨最低薪金政策,确保最低薪金增长率应与提高生产力相符。

马来西亚雇主联合总会(MEF)执行主任三苏丁指出,提高最低薪金至1050令吉,半岛雇主营运成本增加5%,沙巴和砂拉越雇主却增加15%的成本,事实上,东马物价和营运成本已较半岛高,无疑会导致东马物价更高,最终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

目前,西马的最低薪金为每月1000令吉,沙巴、砂拉越及纳闽则是920令吉。换言之,东马商家面对薪金调幅是130令吉。

根据希盟联盟在大选前的竞选宣言,第一届任期将最低薪资提高至1500令吉,统一半岛与东马最低薪金;每2年检讨一次,政府与雇主共同承担起薪成本。

三苏丁接受《透视大马》访问时坦言,估计这一波的调整受苦的是消费者,因为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促请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可严谨监督。

“国内人力员工人数约190万人,而最低薪金受惠者是在我国工作的逾180万名外劳,可以说99.9%的外劳受惠,近200亿令吉退税还未退还给雇主,以及165万名纳税人未收到总额160亿令吉的退款,可以预见明年落实最低薪金1050令吉后,将引发更大的通货膨胀。”

他强调,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只会苦了消费者,市场竞争力会下降,出口商利润率会减少,外资也会开始考虑是否来马投资。

他建议政府应再考虑最低薪金制政策,当鼓励人力资源提高生产力时,国家需要熟练技工,而不是外劳。

“其实,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对雇主未必是坏事,除非生产力没有跟上。”

马来西亚厂商公会(FMM)会长苏添来告诉《透视大马》,希望政府在有财务能力时,应兑现竞选宣言承诺,与雇主分担50%的成本。

他说,最低薪金制定义应视为总薪酬,非基本工资,根据1955年雇用法令第2条文,在计算最低薪金时,可纳入其他津贴,因此最低薪金增长应与提高生产力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