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麦风波”凸显转基因困境

•陈一鸣•

饱受争议的全球最大种子提供商、美国孟山都公司最近“摊上事儿了”。但摊上的事到底有多大,在美国国内和海外市场却有点区别:孟山都公司官员近日先是说,“未经批准的转基因小麦”出现在俄勒冈州农田一事有“人为破坏”的可能性,接着又表示,打算今夏重启北达科他州的转基因小麦田试验;而针对小麦出口大国“摊上的事”,日本、韩国以及欧盟有的要暂停进口部分美国小麦,有的要进行更严格的检查。《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围绕转基因问题采访相关专家,有人从科学上肯定转基因技术,但有人也不主张强推。不管怎样,对中国政府来说,应加强粮食生产监管,坚决避免像美国这样在普通农田中出现转基因作物。

美国为何不推转基因小麦

5月底传出的孟山都公司试验“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抗除草剂小麦事件引起很多国家的恐慌,当原因还未查明时,该公司6日对外表示,将重启已停止多年的转基因小麦田试验,并强调“培育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种与俄勒冈州发现的转基因小麦品种不同”。此前一天,孟山都公司官员还表示,“神秘小麦”事件是孤立的,不排除“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也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小麦已进入市场。“神秘小麦”的消息出来后,《环球时报》记者就向孟山都公司求证,得到的信息是,这种转基因小麦种子曾在1998年至2005年进行试验,但公司从未向美国政府申请上市,公司将与美国农业部展开密切合作,调查转基因小麦种子是如何流向普通农田的。“虽然我专门从事转基因研究,但也不知如何解释这一事情。”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学系细胞生物学教授埃杜尔多•布鲁姆瓦尔德6月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但无论如何,布鲁姆瓦尔德相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这种转基因小麦安全性的评估,即它的各种参数与普通小麦植株在本质上没有不同,不会威胁到人类健康。据美国转基因法律、政策和专利问题专家阿兰•贝内特介绍,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研发600多种转基因种子,大多数诞生在美国的实验室,但美国投入商业使用的转基因作物只有8种,即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甜菜、苜蓿、木瓜、南瓜。也就是说,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第一大国,美国官方并未批准种植转基因小麦。大约9年前,孟山都公司迫于环保团体压力放弃在美申请大规模种植、生产转基因小麦。

相对来说,在欧洲、亚洲受质疑的转基因食物,在美国遇到的阻力并不大。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播种比例从1997年的17%迅速上升到2012年的93%。抗病虫害的转基因玉米,播种比例从1997年的8%上升到2012年的67%,可见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美国相当普遍。贝内特分析说,这与美国民众在传统上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抱有较强信心有关。在美国,小麦是排在玉米之后的第二大主粮,人们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面包,既然美国民众对转基因没有太多反感,美国政府为何没有批准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贝内特解释说,美国政府仅负责转基因种子的审批和监管,不会主动推广所批准的任何一个种子。政府在批准某个转基因种子商业化之前,必须由种子公司向政府申请,整个过程历时5至10年,也有可能更长,并要支付1000万至3000万美元的巨额评审费。贝内特表示,由于转基因种子的审批过程漫长、投入资金巨大,因此种子公司势必会提前进行严格的市场调研,有盈利希望才会报到美国政府审批,否则便有可能干等着赔钱。

贝内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是全球小麦最大出口国,但许多进口小麦的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主粮的担心影响到美国农民种植该类作物的积极性,这也是孟山都在研发了9年转基因小麦后,最终没有向政府申请商用的部分原因。同样的理由,美国也没有实现转基因稻米的商业化。大豆和玉米除可直接食用外,还有许多工业用途,比如炼油、制药等,这让转基因大豆、玉米在世界市场上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因此获得种子公司的“青睐”,被首先推上市场。

美部分专家称转基因作物推广不能“急”

有着“千湖之州”美称的明尼苏达州是美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当地漫山遍野种植的大豆基本都采用转基因技术。蒂姆•考尔的家族农场地跨明尼苏达和南达科他两州,面积达到3000英亩,大豆和玉米各种一半。考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1996年转基因种子一上市,我就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目前,他采用3家公司的3个品牌的大豆和玉米种子,其中孟山都的种子多一些。对于考尔来说,当初选用转基因种子,主要是出于降低农药的考虑,“以前每年地里需要喷洒5到7次农药,而现在两次就够了”。考尔说,转基因种子比传统种子贵一些,但大大减少农药支出。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播种传统种子时,每英亩田地每年要喷30到50美元农药,而现在仅需15美元。此外,转基因种子本身并不会提高产量,但由于具有抗除草剂和抗病虫害功能,对增产还是有较大帮助。考尔说,他十分留意改种转基因种子后对土壤的影响,结果是“没有任何改变”,也没有出现所谓的“超级杂草”。谈到大豆的去向,考尔表示,明尼苏达州的大豆有一半运往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再从那里装船出口到亚太国家。他说,美国出口的大豆主要有3种形式:生大豆、经过加工的饲料和豆油,中国只进口生大豆和豆油,而生大豆也主要用于饲料加工或炼油。有的国家进口生大豆则是为了直接食用,比如印尼。

对于考尔种植转基因大豆的经历,贝内特“点评”说,包括转基因种子在内的某种商品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的接受程度,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取得成功,除食品消费者并不排斥外,关键在于转基因种子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农户愿意种。

说到转基因作物,并非所有农户都像美国的考尔那样放心。很长时间以来,还有很多人在问:“转基因作物对人体真的安全吗?”在美国,目前有20个左右的州掀起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转基因”运动。由于20多年来转基因作物都是由种子公司在推动,因此有关这些公司“转基因阴谋”的观点得到认同。但美国植物细胞生物学家布鲁姆瓦尔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没有一个人因为食用转基因食品而生病,更没有人致死。”他表示,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担心主要出于不了解,认为转基因属于非自然的育种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实际上,动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也会出现基因突变,转基因不过是运用人类之手,有选择地引导基因变化而已,这只是人类漫长育种史的一个发展阶段,今后还会有更先进的育种方式产生。

布鲁姆瓦尔德认为,很多人实际上反对的是孟山都热衷于兼并其他种子公司的商业模式。另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分析说,欧洲传统育种公司的势力较强,因此反对转基因的声音较高。他特别强调,不是说每个反对转基因的人背后都有传统育种公司的支持,许多普通人确实相信传统食品具有更高安全性,但支持和反对转基因的运动背后都有某种商业利益推动。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到的美国专家几乎都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抱有信心,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主张无条件推广转基因作物。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姆•莱西教授表示,他对转基因和有机食物态度较为中立,“如果社会上对一项新产品怀有较深的疑虑,暂时没有很多人愿意消费,那就不应当急于推广”。莱西认为,政策制定者不能忽视那些怀疑转基因安全性的观点。一名传统育种学者担心,俄勒冈州的转基因“小麦风波”,可能进一步动摇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信心,乃至使转基因的发展势头出现“逆转”。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6月9日《环球时报》)

链接:各国拒买美国转基因小麦

•方晓文•

近日,美国首次在农田中发现未获批准的转基因小麦在全球引起一片哗然,因为此前外界一直认为这个10多年前的试验品种已经灭绝。虽然美国农业部否认该作物威胁人类健康,但越来越多的主要进口地区已经感到担忧,纷纷取消了购买美国小麦的计划并加强监测。

取消美国小麦订单

美国农业部官员5月30表示,日前在俄勒冈州的农田里发现了生物科技巨头孟山都研发的一种转基因小麦。孟山都公司10多年前就具有生产转基因小麦的能力,但由于各小麦进口国拒绝接受这类作物,该公司于2005年停止了所有麦田实验,并声称未将相关种子投产使用。目前,美国政府官员正在调查这一转基因小麦究竟是什么品种,是怎样从实验田中流出的,以及可能会蔓延到哪里。检测出该转基因品种的俄勒冈州立大学小麦研究员称,该品种是在种植与孟山都不同品种的田地里发现的,与进行实验的麦田相距很远。“我们不知道这类植株是不是已经传播开来。目前我们知道的是只有一块田地里存在。”

在美国,虽然大多数玉米和大豆都是源自转基因作物,但转基因小麦并未获准大面积种植。种植未经政府批准的转基因作物是非法的,相关种植必须经政府评估,以确保不会威胁到环境或健康。

尽管美国农业部官员一再表示,俄勒冈州发现的转基因小麦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威胁,而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这种小麦进入商业供应链,但有分析认为,这次发现有可能激起各国消费者的强烈抗议,消费者会认为转基因食品与自然作物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连日来,美国小麦的进口国已相继采取行动。日本驻美国大使馆参赞5月30日表示,日方已经取消了从西北太平洋地区进口小麦的多个订单,等待美国农业监管机构公开更多调查信息。“在多数国家,未经批准的转基因小麦是民众关注的焦点,日本也一样。”此外,欧盟也于当天要求各成员国检查进口的美国小麦,另一大亚洲小麦进口国韩国也已经开始采取类似行动。

有美国农业专家担心,这一事件有可能重创美国的小麦出口市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年出口额达80亿美元,同时也是亚洲的头号小麦供应国。据悉,亚洲各国每年进口大约4000万吨小麦,约占全球小麦交易总额的1/3,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如今,当地的美国农户都焦急万分,担忧自己的麦田是否也受到了污染。

转基因多次引发恐慌

实际上,“计划外”转基因作物生长在美国已有先例。美国生物科技作物领域曾发生过20多例严重违反监管事件,但之前一直没涉及到小麦。2000年的转基因玉米事件造成美国的玉米出口市场被关闭数月之久,美国的玉米销量大受影响,损失达数十亿美元,此后一年多都没有恢复正常。2006年,美国大面积长穗稻田被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的试验作物所污染,引发了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大米进口限令。这家企业事后被判向农户赔偿7亿多美元。

目前,国际环保人士已就此事提出警告:“保护粮食和环境的唯一办法就是停止让转基因作物进入环境当中,包括禁止田间试验。”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63期,摘自2013年6月3日—6月5日《世界新闻报》)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3)/美国_小麦风波_凸显转基因困境.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8/06 16:19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