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建立一個新世界,結束西方主導

2013年07月10日 09:19:38

來源: 環球時報

全球治理困境加劇

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未來十年全球治理困境會加劇,因此更需要全球合作。全球治理困境出現的第一個原因是新興國家群體崛起。全球工業化人口從冷戰時的十幾億增加到現在的超過40億。隨著工業人口的增加,資源消耗、環境破壞都在加劇,社會呈現復雜化。第二個原因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世界經濟將進入下行階段。第三個原因是全球政治覺醒。第四個原因是歐洲、美國的經濟困境。

解決之道也有四點:第一,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要在全球治理上發揮更大作用。這裏有一個好消息,中共十八大中提到,中國從現在開始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中國願意做更多貢獻;第二,大國應展開合作,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提的新型大國關係是很重要的;第三,充分發揮中等強國的作用;第四,充分發揮國際組織的作用。

帕斯卡爾‧博尼法斯(法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我們過去幾十年的變化結束了兩極世界,在未來5到10年中我們將迎來新的革命,並且結束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局勢。在過去的5個世紀中,世界一直是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如果能使發展中國家獲得發展,那麼我們就能夠考慮建立一個新世界,結束西方國家的主導。但這並不是因為西方國家的衰落,而是因為世界其他國家的崛起,主要是中國、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

現在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多極世界,還需要取得進步。面對這種新的重要變化,西方國家應表現出合作態度。如果它們否認這種新世界格局,會有很多麻煩,因為我們在共同努力去制定世界的新規則。現在,西方世界不再能夠單方面制定世界的規則和秩序,我們必須看到發展中國家的進步,為它們讓出空間。我們必須要為它們的發展作出貢獻,也必須共同努力去處理一些全球問題,如氣候變化、跨國犯罪等。我們生活在一個共同的世界裏,必須和平相處,使世界更美好。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關鍵在互信

倪世雄(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前院長):建立新型中美大國關係難在構建互信,互信是新型大國關係的基礎。中美關係這幾年出現一種新的雙重性,越發展越困難,越成熟越復雜,我覺得有幾個原因。第一,這20多年整個國際形勢盡管出現深刻變化,但基本上處在轉型、過渡、交替的時期,所以冷戰思維、冷戰遺產還嚴重存在,影響中美對對方戰略意圖的看法,影響兩國決策層調整對對方的政策。需要花力氣和時間去緩解、消除冷戰的影響和思維。

第二,這幾年美國戰略東移和中國的迅速崛起。2010年美國的戰略調整期和中國的戰略機遇期發生碰撞。結果是這幾年兩國的戰略猜疑比以前更嚴重了。中國猜疑美國東移是不是圍堵中國,美國猜疑中國崛起是不是威脅美國。這種新出現的戰略猜疑對中美關係提出嚴峻挑戰,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設置很大障礙。

伊恩‧邦德(歐洲改革中心外交政策主任):首先我要談談中美關係。中美關係面臨機遇和挑戰。我不是一個宿命論者。但我認為,出現一個崛起中的大國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有可能會發生衝突,而且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我們要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中美今後將成為經濟和軍事大國,我想的問題是如何來處理兩國關係,使其造福全世界。

第二,我認為我們現在遇到一個問題,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全球主要機構,尤其是安理會,依然以1945年的眼光,而不是2013年的眼光看世界。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重塑聯合國安理會,以適應世界上的新興國家。如果我們重塑這些國際機構,如何使其更具代表性、更有效率?現在有時候,如果大國不及時處理某些問題,情況只會變得更糟。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和世界上的主要國家應該進行對話。如果能做出一些改變,肯定是聊勝于無。

中國的發展可為其他國家借鑒和指導

彼得‧勞恩斯基(聯合國副秘書長):國際經濟發展面臨兩個現象。一個是南方國家的崛起。在150年當中,巴西、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家的GDP總量快速增加,這會改變國際社會的環境。新興市場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而有助于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而中國在其中將扮演關鍵角色。第二就是虛擬網絡的發展。

和平與安全、人權以及發展是聯合國工作的三大支柱。聯合國在多個國家同時進行與政府、民間機構的交流,希望幫它們制定可持續發展方案。中國在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能夠為其他國家提供一些借鑒和指導。中國人口佔全球人口的1/5,他們的訴求對于世界的發展很重要。

王豐(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人口發展現在面臨兩方面的不平衡:一個是“北南”之間的不平衡;另一個是人與人、每代人之間的不平衡。全球經濟增長中心已經從發達經濟體轉到亞洲,轉到中國,轉到非洲國家。在這裏,人口因素很重要。我們在100年當中將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從35歲提高到70歲。如果沒有這些預期壽命的增長,以及婦幼保健方面的提高,我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另外,人口發展的平衡對于全球的和平與穩定有直接關係。現在年紀較大的人口佔有的全球財富越來越多,佔人口比重越來越高。最近,土耳其和巴西相繼發生示威。去年,阿拉伯國家也是如此。這其中很多國家的生育率都不高。如果想要實現世界和平,決策者就必須衝破障礙,改善代與代之間的關係,改革社會保障網。

▲(本文節選自第三屆全球智庫峰會的嘉賓發言,由段聰聰整理)

登入为: admin
探索2013(3)/建立一個新世界,結束西方主導.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8/04 16:38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