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成为美国军工企业的难题

•颜军 •

F-35“闪电”战斗机,是美国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的新型战斗机,试验成功后将取代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几乎全部现役战斗/攻击机,并出口到众多西方国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曾被业内媒体称为“21世纪最值钱的战机合同”。然而面对同行的羡慕嫉妒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却是有苦难言--战机还没上岗,坏消息就接连传来:超重,延期,软件研发进展缓慢,价格翻了一倍,涨到2亿多美元一架,吓跑了诸多买家……更要命的是,飞机的次品率也开始冒头,甚至惊动了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追问下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回答颇为搞笑:工厂为生产F-35聘用了约200名临时工,这些临时工的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最尖端的高科技战机次品率飙升。

这已经不是美国的军火巨头们第一次怪罪临时工了。据美国《国防新闻》披露,另一家军火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近年来也不断爆出次品丑闻,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和新下水的“布什”号航空母舰竟出现上万处焊缝质量问题,公司建造的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运输舰也是浑身毛病,让美国海军大为光火,不仅减少订单,甚至准备缩短两栖运输舰的服役年限。而在公司的检查报告中,临时工技术不过关也是原因之一。

几个不给力的临时工,能让雄踞全球排行榜前列的军火巨头抓狂,这一幕让人看了真是好笑。乍一看,这么简单的问题,换人不就解决了吗?但现实偏偏不那么简单,美国海军派出大批军代表驻厂监工,逼得公司将质量主管撤职,召回所有临时工,重新考核上岗,但仍然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公司找不到技术合格的工人。

产业空心化浪潮过后,留下满地“临时工”

懂技术的工人哪儿去了?他们已经被空心化的美国经济淘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曾在硅谷宴请科技界大腕,席间他问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怎样才能让苹果的生产线回到美国?乔布斯答道:“这些工作机会是回不来的。”美国媒体为此猛批乔布斯,指责苹果公司拉动了亚洲国家60多万人口的就业,却没给美国创造工作岗位。乔布斯回答说,如果美国本土能够给苹果提供3万工程师,我马上就能把这60万就业带回美国。为了解开奥巴马的疑问,《纽约时报》记者曾走访了苹果公司的整个设计生产链条。调查发现,苹果公司在美国有4.3万名雇员,而在海外,特别是在中国,却有70万人在设计、制造和组装苹果公司的产品。造成这种悬殊差距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供应链。苹果高管坦言:“整条供应链如今都在中国。需要1000个橡胶垫圈吗?隔壁就有垫圈工厂,需要100万个螺丝钉吗?厂子就在一个街区之外,需要对螺丝钉做一点小小的改动吗?3个小时就可以办到。”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是中国可以提供大量熟练技术工人和工程师。苹果公司高管承认:“外国工人的灵活、勤劳与工业技能,都大大超越美国同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马丁•施密特指出,苹果公司“在美国建厂的难点在于寻找技术工人”。

所以乔布斯的要求让奥巴马为难。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生了几次大的转型,首先是从农业转型为制造业,而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又掀起一波“去工业化”的转型。正是这次转型造成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不到10年时间就从15%下降到10%以下。伴随这次转型,大量工作岗位转入服务业等其他产业。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比重约80%。面对这种转型,经济学界最初的反应是惊叹。因为媒体展示的形象,都是服务业中的高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业精英,不仅薪资优厚,而且代表着新经济发展的方向。大规模的经济转型改变了美国社会的就业指向,高端人才都愿意搞金融当律师,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总经理高西庆对此曾感慨称,“一个社会所有最优秀的工程师都去创造金融产品”,在大学里读理工的慢慢变成了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与此同时,中等收入的工作开始消失。吸纳社会劳动力的服务业新工作主要集中于餐馆职员、接线员、医院护理人员和临时杂工之类的岗位,这些岗位不仅薪酬微薄,而且技术含量低,缺少发展空间,提供不了多少升入中产阶级的机会。对于没有大学学位的美国人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因此,美国人明显地感觉到,在产业空心化的浪潮过后,原来构成纺锤形社会中坚的中产阶级萎缩了,留下的却是满地“临时工”。

军工厂的焦虑症:想换人都找不到

这波产业空心化的浪潮最后波及美国制造业中的核心--军工产业,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5月21日发布112页报告,称超过100万件中国伪劣电子零部件被美国军工企业采购,装进美军的高精尖武器,其中包括美国空军最大的运输机C-17“环球霸王”显示系统的存储芯片、执行特别行动的“黑鹰”直升机夜间飞行的电磁干扰滤波器、海军舰载直升机“地狱火”导弹的控制芯片以及海军最新型侦察机P-8A“海神”的导航芯片……当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州参议员卡尔•莱文指责中国没有整顿伪劣电子零部件市场,放任“山寨零件”坑害美军高技术装备时,他恰恰把事情的本末倒置了,因为美国电子制造业大多已转移到海外,国内仅存的几家封装厂规模不到中国的百分之一,同样的芯片,报价要比中国高几十倍,所以军火公司的采购员才跑到深圳华强北淘山寨货。

7月23日,美国海军又把一个24岁的临时工送上法庭,此人名叫凯西•詹姆斯•弗里,是美国军火巨头通用动力公司在缅因州朴次茅斯造船厂的油漆和喷砂工,为了急着早点下班,去找提议分手的前女友理论,他用清洁油漆的酒精棉球,两次点燃在厂内维修的美军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迈阿密”号,造成4亿美元(约合25.31亿元人民币)的损失。据美国媒体披露,弗里2006年高中毕业后,一直靠打工过日子,媒体还说他患有焦虑症,作案期间正服用抗焦虑、抑郁、失眠和过敏等4种药物等等。

弗里的案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军工企业的困境。虽然在军事工业领域,美国军工企业的实力无人能比,世界十大军工企业中,美国占据七席(排名第一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排名第二的波音公司、排名第四的雷神公司、排名第五的通用动力公司、排名第七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排名第九的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公司和排名第十的联合技术公司),但其制造能力却在慢慢地走下坡路。以弗里从业的军工船厂为例,依靠发达的民用造船业支撑,美国军工造船业曾在世界上独占鳌头数十年,美国海军的战舰退役后,因为技术领先质量过硬,仍是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其他国家买回去修一修,还能用上二三十年没问题。但近30年来,日本、韩国和中国造船业相继崛起,依靠强大的竞争力把美国民用造船业几乎完全挤出市场。失去了民用造船业基础的支撑,军工造船业也日显窘迫。如今,美国国内只剩下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两家大型军工企业的造船厂,依赖军工订单艰难度日。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当美国海军痛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质量低劣的时候,却发现想换人都找不到人。

7月17日,美国航空航天协会公布的《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对国防相关企业经济影响》报告指出,按照奥巴马政府在未来10年削减1.2万亿美元财政支出的计划,国防开支也受到大幅削减,并导致分布在50个州的军工企业和非军工企业的213万员工失去工作岗位。这意味着军工企业的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恶化,企业将大幅削减固定工作,以压缩成本,而在接到国防订单时再雇用临时工。像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建造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运输舰的船厂,每年工人的流动率超过三分之一,根本无法维持上岗工人稳定的技术水平,给管理和质量控制带来的难度大大超过可控范围。

人才缺乏将长期困扰美国军工企业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也认识到产业空心化的危害。奥巴马政府提出《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争取制造业回归。在9月6日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讲中,奥巴马直言:“10年以后,我们应该回归到美国最擅长的工作,也就是制造业。”但美国经济学界对奥巴马的高调并不完全看好,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机械制造企业和IT电子制造企业都表示,没有将企业迁回美国的愿望。

美国经济学界的共识是,要争取制造业回归,应该发挥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依靠高端制造业来重振整个制造行业。但高端制造业极端依赖于高级技术人才,高水平的熟练技术工人就是制造业人才。新技术新材料的迅猛发展,要求更多的掌握新技能的熟练技术工人,而这恰恰是美国军工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美军的装备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为了保持这种绝对领先地位,美国军工企业新研发装备的技术指标往往定得过高,热衷于炒作高技术噱头,以此赢得五角大楼的订单。但高技术装备的制造,必须要有高级技术人才的保障,例如英国建造机敏级核潜艇的BAE系统公司巴罗因弗内斯造船厂,为保证工程质量,其核心团队都是共事15年以上的高级技术工人,并在厂内实行学徒制,由这些高级技术工人手把手地传帮带,培养新人。而美国超强的军工实力,过去是建立在发达的民用制造业基础上的。军工企业对维持技术人员核心团队并没有特别的重视,其企业文化偏于“雇佣军精神”,即公司期望用最低的成本雇佣最高素质的员工,虽然企业规章制度严密完善,但人员流动较大,而且喜欢雇佣临时工以控制成本,博取利润。结果当民用制造业的基础动摇之后,临时工的技术水平全面下降,军火巨头们开始感到困扰:外面的工厂都不见了,去哪里能找到熟练的技术工人呢?

制造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认同和教育基础的支撑,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发表文章疾呼,要重振制造业,“美国需要重新规划教育系统”。奥巴马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讲中两次提及“中国”,第一次指向中美制造业竞争,称要“代表我们的工人,迎接中国的挑战”;随后则指向教育的竞争,“解雇教师或者削减学生的教育援助无助于经济增长,也无助于我们与从中国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竞争”。显而易见,要从教育的源头开始,补救“美国制造”的人才断层,还需面对不少挑战,美国军火巨头的“临时工焦虑症”恐怕还将持续相当时间。

实业是立国之本,创新是强国之路。所谓大国崛起,本质上往往是一国制造业的崛起。未来世界各国比拼的焦点之一,就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美国在制造业第一的宝座上已经坐了110年,而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看到别人走了弯路,我们应该长点记性,别让追逐金钱的欲望蒙蔽了眼睛,最后丢了看家的本事,把未来交到“临时工”手上。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60期,摘自总第59辑《经济学家茶座》)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3)/临时工成为美国军工企业的难题.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7/27 16:30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