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根本

作者:范朽任 发布时间:2017-12-22 20:25:57 来源:民族复兴网

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是人民节,是中国人民的圣诞节。毛主席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古今中外无人能比的令人敬慕的伟人。在其124华诞之际,笔者将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感悟该文献出,作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怀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十九大会议上明确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总的这一初心使命之论述内涵丰富,语义深刻。含有共产、共产党、共产党人、人民数个概念。其中“共产“的内涵是啥?共产党是干甚么的党?甚么人才可堪称是共产党人?人民的主体是哪些人?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笔者想结合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试谈一下感悟。

《共产党宣言》是凡属共产党员者必读的课本,据说被毛主席读过上百次,是各共产党应遵循的总纲领,可堪称是共产党人的圣经。习总在2015年12月11日全国党校会议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那甚么是马克思主义呢?这个问题太大,且有因人而异的解读。非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难以说的正确说的清楚。那大众化了的马克主义或曰共产主义的核心是甚么?其要害又是甚么?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是甚么?哪些是共产党人不得叛宗离祖的真经要义等等?这些最基本最关键问题,是8779.3万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的共同关切,也是老百姓想弄明白的问题。而这些最基本问题的答案,在学习《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之中即可领会到。譬如:共产的内涵是甚么?马克思在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的论述:“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据此可理解为这资本原就是剥削阶级从被剥削阶级身上攫取的“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将其变为社会全体成员不分性别、不分信仰、不分地位、不分年龄、从一生下来就享有的人均等份公有的生产资料财产这就是最简单理解的“共产”。其实“共产”内涵是“消灭私有制”内涵的必然,两者是含义相通的概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是对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高度浓缩的画龙点睛之说,是马克思主义或曰共产主义的核心之说。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这一核心理论时,首先是从阶级斗争的论述开始的。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

在《共产党宣言》中,被马克思列为第一观点的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 ”。“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马克思用了三分之一多的篇幅,对历史上的阶级,尤其是对资本主义时代的阶级对立状况,用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不可避免的著名论断。(文中引言不指明出处者,皆来自宣言中,下同)。毛主席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说: “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来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承载毛泽东思想的毛泽东选集开篇之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对1926年当时的中国各阶级进行了分析,分清了敌、我、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明确了需团结的真正朋友,需攻击的真正敌人,认清了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当今社会的基尼系数曾高达0.73,故此,可称是两极分化的社会,两极分化是剥削的结果,标明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存在。这个社会的阶级划分大致(不是细致)可以是:靠劳动者的劳动剩余价值、靠食利性收入为生的豪富之民一方是剥削阶级,靠劳动性收入为生的贫困之民一方为被剥削阶级,处于两者之间的即靠劳动性收入也靠食利性收入为生的富裕之民一方属于中间阶级。这三民之阶级呈现的是品字形上尖下粗的塔形结构。顶尖之上的是富豪之民阶级,塔底层面的是广大贫困之民阶级,是占社会大多数的广大劳动群众。是人民的主体,而在中间的则是富裕之民阶级。这阶级的划分是按其经济地位进行的划分。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曾有党内资产阶级的说法(实际是指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而这说法是从思想意识方面考虑的阶级划分,并不是那时党内真有千万、亿万级的富翁阶级,这是对阶级划分理论的新突破。现下按经济地位划分属于剥削阶级的富豪之民人数不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但按思想意识划分,属于剥削阶级利己思想的总人数却是庞大的。所以,共产党人思想革命的使命是任重而道远的。这标明的是阶级存在的客观事实。两级分化必然会随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利润最大化的以钱为纲路线的疯狂进一步加剧。压迫越重、剥削越甚、反抗就越烈,这是规律。被剥削群体的造反斗争就是阶级斗争。社科院蓝皮书揭示,近年来每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达十余万起,其中不少就属于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那种一方面不承认、不准提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闭眼不认现实心态和另一方面又把保安、警察大量的增加至数百万数 致使维稳费用超过军费的保和谐举措,形成的是矛盾的尴尬状态。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历史、观察世界的看家本领,是马克思主义首先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的观点( 马克思一八五二年给魏德迈的信),也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观点。“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选四卷1412页)。而人民民主专政只能在人民享有公有制财产权做依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施,也就是谁掌财权谁做主。没有财产权就不能做主,做不了主,就更谈不上专政。就像手拿钥匙的丫环,只能是当虚家,不能是做实主。资本家不可能让打工仔做主,黄世仁不可能让杨白劳做主。私有制老板下面的工人、职员只能是个打工仔的身份,土地被流转后的农民,实际就成了顾农,也只能是个打工仔的身份。当占总人口绝大多数靠劳动性收入为生的贫困之人民大众都成了打工仔的时候,就是人民大众失去了当家做主资格的主人翁地位的时候。只有确保人民大众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享有权,才是确保当家做主的资格。有了资格就可以用民主的手段维护自己专政的权力,有了专政的权利,就可对反搞共产的共产党、反公有制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三反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就可保住自己主人翁的地位。可以说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就是马克思主义或曰共产主义的要害,共产党人的根本使命就是依靠这无产阶级专政的要害之权,逐步消灭私有制,实施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二.甚么是公有制

公有制是对立于已存在数千年私有制的所有制。关于所有制问题,在宣言中有这样的论断:“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 进一步论述是“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两个决裂的著名论断,是对所有制问题的权威阐述,也是《共产党宣言》真谛的袒露。决裂一是要破资产阶级私有制(破私),就是要立无产阶级公有制(立公);决裂二是要灭资产阶级的利己 为私思想观念 (灭资),就是要兴无产阶级的利他 为公思想观念 (兴无)。毛泽东时代提出的破私立公灭资兴无八个大字,言简意赅的概括了两个决裂的核心意图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把两个决裂的理论变成大白话,那就是对生产资料来说一变私产为公产,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来说二变私心为公心。这样的缩简会更便于人们的记忆和理解。前者是指经济基础的所有制之变,后者是指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之变,这后者之变较前者是更难之变。一般说来,私有制是私有自私思想意识产生的土壤,私有制下产生私有自私的思想意识是必然的,这是上千年来私有制的结果。而公有制则是公有为公思想意识产生的土壤,但公有制下产生公有 为公的思想意识则是未必然的。因为上千年遗留下来的私有 自私思想意识,其惯性力是顽固的、庞大的。因此,狠斗字一闪念,就成为了共产党人一辈子需不断破解的难题,成为了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的“非共产党人”一辈子破解不了也不愿破解的难题。

变私产为公产、变私心为公心的二变是天翻地覆的社会性质之变。而这种变是需要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一个“权”字,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枪杆子里面出的政权,就是前面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之权,没有这权啥事也办不成。

一权二变的内涵与经济基础的生产资料财产公有制(产公),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公有 为公价值观理念(为公)和捍卫国体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卫公)的三公内涵是一致的,简化后的产公、为公、卫公的公有制三公核心内涵,就是“共产”的核心内涵,也是“消灭私有制”的核心内涵。这三公之间的关系是:产公为公两者,就像是时代列车的左右车轮,轮和轮之间是配套关系,而无产阶级专政的卫公则像是列车的轨道,轮和轨之间是依托关系,产公、为公、卫公三者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是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还是搞共产的共产党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可称谓是铁三角核心构架。理论与实践证明:三角构架即是稳定的构架,也是缺一就质变 垮塌的构架,尤其是在遭到人为破坏的时候。

一权二变的三公是共产的核心,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或曰共产主义的核心,是提炼后大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核心精髓,而这个核心精髓的要害则是前面提到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的无产阶级专政之,这个权是通过搞共产的共产党领导来时刻牢牢掌控的无产阶级生命之权。

共产与公有制是相通的概念。因此,可以说共产党就是公有制党,共产主义就是公有制主义。今天 ,仍在坚持公有制的南街村及前鞍钢等典型,使公有制具有了更较全面的公有、公心、共享、共管、党管的五要素内涵(详见《科学社会主义的铁三角核心构架》一文)。故此,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再仅是指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而是有一权二变的三公内涵的有五要素的与共产概念、消灭私有制概念相通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这是与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有区别的公有制是区别于如股份制形式的不人均等份公有的大集体私有制或小集团私有制的公有制。

以人均等份公有的公有制为主体,以公有为公为人民服务的南街村250傻子精神为主导,以人民大众说了算的人民民主专政为主政。这样的三公三主就是大众化了的当今马克思主义精要。

三·甚么是马克思主义

前面已说,这个题目太大,但可以简说其要义。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那甚么是马克思主义呢?对这个问题,有因人而异的理解,有标新立异的假货。有的把黑猫白猫论的实用主义说成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有的把私字当头的经济混改当成马克思主义,当年的赫鲁晓夫则是把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当成马克思主义。而毛主席则是说:“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是:唯物论和辩证法,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毛选五卷392页)。这就是毛主席最早提出的四项根本原则。这里面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指人民大众说了算的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是指搞共产的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毛主席的这四项根本原则是对甚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权威解释。这个解释与对共产主义的解释是一致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毛选二卷679页),还是宣言中所示的“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伟人们对共产主义归纳的这三种含义,一是阐述共产的“思想体系”,二是实践共产的“革命运动”,三是搭建共产的“新社会制度”。而三公三主的核心内涵都是围绕、贴切这三种含义的,是围绕、贴切这四项根本原则的,还是逐步拓展、深化、完善这上述三种含义和四项根本原则的。在整个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内,道路是曲折的,挫折是难免的,其中有顺三公三主者探索纠错的波折,也有逆三公三主者故意阻挠的波折,但三公三主的大趋势从整体上看是不会改变的。

毛主席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核心内涵是唯物的辩证的马列毛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观点和意图,是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信仰。主要是靠这核心的三公三主观点和意图指导,才能搞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干净社会,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权二变的三公三主核心内涵是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核心目的和目标,是共产党的核心使命和担当。主要是靠这核心的三公三主目的和目标激励,才做到了清正廉明不腐败,赢得民心成大业,成为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核心内涵新社会制度的核心构架和原则,是新社会制度的本质。主要是靠这核心的三公三主构架和原则支撑,才能提防这构架原则不被人为破坏,成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

故此我们说,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核心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经要义,逆反者就是叛宗离祖者。践行三公三主的内涵,就是要逐步消灭私有制,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剥削,因为私有制就是剥削。只有消灭剥削,才能消除两极分化,因为剥削就是两极分化的根由。无两极分化的公有制社会,才是共同富裕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

四.甚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对甚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解读多多。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批驳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则有回避公有制的所谓社会主义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成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须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岂不是说社会主义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这显然是荒谬的论点。人所共知,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我们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公字为其本质的公有制社会主义。

1.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宪法总纲第六条指出,“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何为主体?解读多多。要刚性量化公有制占比达60%以上才算是为主体,否则有人会把现今的27%说成是主体,甚至会把前国务院请来的美国人佐利克给中国制定的《2030年的中国世行报告》要求降至10%也说成是主体。

2.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为公 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党章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现在南街村的250傻子精神党员,正在践行党章的这个规定。这规定,事实上就是应该要弘扬为公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者,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也称好坏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不是甚么国家都通用的普世价值观,而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围绕、贴切、针对社会主义公字核心本质的价值观,故而才称之为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思想意识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才算是为主导。

3.公有制社会主义是以卫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为主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宪法和党章铁定的国体条款。人民,首先是占绝大多数的贫困人民大众的代表,在人代会上有说了算的资格,才是在政体上当家作主的体现,才算是人民民主专政为主政。在一线直接或间接的劳动者工农兵及其知识分子代表在人代会的占比,要刚性的铁定在60%以上,像1975年占比达67.95%的情况那样,就是有说了算的资格;像2014年的占比不足4%的情况那样,能有说了算的资格吗?

上述刚性量化60%的数字规定,不一定是最恰当的,但却是能防忽悠的。

这样的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内涵以纲的地位统领、规范、制约着社会主义方方面面的属性。对从不点明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点明了应愈趋愈近三公三主内涵的方向、目标,对这路线应起到统领作用。

这样的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内涵对实践中生产关系的所有制、人际关系、分配形式有规范制约作用;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的方向有诱导约束作用;对社会框架的国体性质、政体制度的完善发展有规范设计作用。

这样的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内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本质。一些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因它而体现。 譬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但不是其本质,没有三公三主就不可能实现按劳分配为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但不是其本质,不践行三公三主就不能达到共同富裕,有意回避公有制的共同富裕之说,不过是忽悠而已;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的要务,但不是其本质,不践行三公三主的生产力发展,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但不是其本质,没有三公三主就不会有以满足人民需要、社会需要为宗旨的计划经济。尽管在资本主义的现代大型企业里,在现代大型计算机的高科技支持下,企业生产不窝工、不待料,一切都在按严密的计划运行,但它不是计划经济,它仍然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市场经济。因为市场与市场经济不是一码事。

总之,简要说,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人是以为公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人,政体是人民大众说了算的政体,这是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公有制科学社会主义。

五.何为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与共产党员的称谓是即一致又有所区别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一视共产党人是共产党的概念,说“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政党”, 说“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等。二视共产党人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代表,说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三视共产党人为世界上最坚决最超群的革命者,说“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四视共产党人等同于共产主义的概念,说共产党人“共产主义的特征……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总之,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同义词语,又是指“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毛选二卷621页),是真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公有制社会主义事业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像南街村250傻子精神的人。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老一辈革命家,黄继光、毛岸英,雷锋、焦裕禄、王铁人,陈永贵等等英雄人物,都是公而忘私的共产党人,毛主席是共产党人的楷模。也就是说,共产党人是对“消灭私有制”的共产核心内涵始终坚信、身体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称誉。不是只在组织上入了党 但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的党员所能配的称号。笔者提议:凡共产党员者,都应佩戴党员胸章。使党员有共产党人的荣誉感、职责感,示有甘愿接受群众监督的自觉性。

共产党人还是为公字性质的社会完善发展搞改革的人。

六.两种方向截然相反的改革发展

世界上的各种改革发展,都是朝自己社会性质的方向改革发展,且都有过自己的辉煌。有旗帜鲜明顺三公三主公字内涵,把公有制的发展当成第一要务的朝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发展,如:前苏联的发展达到了能与美国相抗衡的一流程度,中国的发展曾在从无到有的状态下,迅速达到四个现代化的程度;有旗帜鲜明逆三公三主朝私字本质的资本主义方向的改革发展,如:亚洲四小龙曾经的辉煌,美、日、英、法曾有过的辉煌;世界上基本就是这两种方向截然相反的改革发展。至于隐瞒了社会性质的不管姓“资”姓“社”的改革发展。如: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 “ 将改革进行到底”等等的改革发展是甚么方向性质的发展。那光看其取得的举世公认的辉煌不行,还要看其公私性质属性。仅从基尼系数曾经的高达0·73状况,使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和速度取得世界双第一的现实,标明的这是不管白猫黑猫论的资本主义性质方向的改革发展,而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人民大众和共产党人初心所期望的三公三主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人们自然要问,当初举手宣誓说的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后来怎么就不问姓“资” 姓“社”了呢?那誓言还算数吗?据社科院蓝皮书揭示,近年来每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可达十余万起,且有上升的趋势,这表达了社会满意度的逐年降低。常识认为:凡属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总会有一个总的问题根源。如:原本一些令人敬慕的教师、医生、党政干部,后来让钱闹的令人鄙视;原本一些童叟无欺的商场,后来让钱闹的成了坑蒙拐骗的场所;原本一些相亲相爱的兄弟、父子、亲朋,后来让钱闹的反目成仇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钱的问题造成的,往实里看,则都是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利润最大化的、以钱为纲路线的改革发展所造成的,再往深里看,是制定该路线的人造成的。而这人则是路人皆知的问题人。

“共产党人不屑於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隐瞒意味着掩盖。上炕不脱鞋,是为掩盖袜子破的真相。改开不点明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方向,则是为掩盖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真相。而共产党人是不屑於隐瞒自己以共产主义三公三主为核心的理论自信、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之观点和意图的。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可逼迫反三公三主核心者只能干些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勾当,而不敢公开给自己戴上名声不好的帽子。

汪精卫怕戴汉奸的帽子,张国焘怕戴叛徒的帽子,袁世凯怕戴卖国贼的帽子,吴三桂怕戴伥鬼的帽子,赫鲁晓夫则怕戴修正主义的帽子,这是正义的威严所致。当今的怕戴帽者最忌讳的是共产问题,就像Q忌讳自己头皮上的癞疮疤一样,忌讳与共产相关的内容。把私有制说成是非公有制,以示当今已无私有制可以消灭。把公有制企业说成是国有企业,以示社会主义与公有制不息息相关。甚至干脆把修正主义的名词删掉,以示当今无修正主义可以批判。然而,世上最难改变的是业已存在的历史事实。而这事实正是他们把自制的紧箍咒帽子自作自受的戴在头上且永远摘不下来,使自己变成标志性的历史人物。这些问题人与妓女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出卖,妓女出卖的是父母授之的肉体,而问题人出卖的则是祖宗予之的灵魂。

至此,我们只能期盼,敢于公示自己家庭财产的具有起码共产党人品格的人们起来,揭去故意隐晦共产党人观点意图的与三公三主核心渐行渐远的伪社会主义之面纱,弘扬与三公三主核心愈趋愈近的、意在“消灭私有制”的公有制科学社会主义之真谛。

七.“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根本

初心者,乃初始之心思也。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这初心是美好的。但怎样为人民谋幸福?重点为甚么样的人、甚么样的民谋幸福?却是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须知,人民的所指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不相同的。按马克思“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两个绝大多数的观点,靠劳动性收入为生的贫困之民,占了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应是人民的主体。所以毛主席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1947年10月18日,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中共佳县县委的题词)。在当今新时代,一切拥护和赞同搞共产的共产党领导者,一切拥护和赞同公有制社会主义者,一切拥护和赞同人民民主专政者,一切拥护和赞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三公三主方向的改革开放者,都是属于人民的范畴。而为人民谋幸福的重点,则应是主体人民的广大贫困之民。但在改开时代,新造就了130多万超千万级豪富之民(胡润研究院的数据),事实证明了富豪之民成了他们为之谋幸福的重点。十八大以后,习总的精准扶贫之策显示的也是把贫困之民当成了谋幸福的重点。是共产党人就应把急需雪中送炭的嗷嗷待哺的贫困之民当成为谋幸福的重点,不应把那些已经够好、很好、特好的无需再锦上添花的豪富之民当成是关怀的重点。然而,事实却是富豪之民偏偏成了老36条、新36条等政策制定者的偏袒对象,这岂非是共产党的咄咄怪事。其实这就是立场问题使然。说到底共产党人的为人民服务,实质就是劳心费神的为贫困的人民大众服务。毛主席一生都是在完全彻底为人民大众服务,与大众同甘共苦,在困难时期曾因营养不良造成了腿部浮肿,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特例。也有号称为人民者,洋洋自得的说自己在最倒霉的时候也没断过茅台酒,这是何等的鲜明对照。

共产党人怎样为人民谋幸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之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消灭私有制”。中共一大“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的纲领也是这样的答案。这说明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关键是“消灭私有制”。也只有消灭私有制,才是从根本上为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说,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深层次根本,就是“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人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是马克思最著名的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是毛主席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的一句话,公开发表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人民日报》。

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的一句话与毛主席“造反有理”的一句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和相得益彰之美。“消灭私有制”的一句话,指出的是共产党人不能忘记的深层次根本初心和使命,而“造反有理”的一句话,指出的是共产党人践行“消灭私有制”的根本手段和途径。就是用枪杆子造剥削阶级的专政之反,夺他们的权;造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反,变生产资料的私产为公产;造资产阶级私有 利己观念的反,变人们的私心为公心。

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从秋收起义到三大战役的胜利过程,就是夺取政权的过程,同时也是边打仗夺权,边打土豪分田地,朝消灭私有制的方向前进的过程。

全国解放后,全国人民都有组织的工作在公有制经济企事业之中,使大中企业工作区靠近生活区,生活区内有商店、小学、中学、娱乐场所等。无需费钱、费时、费力的交通工具,即可上下班,即可消费,甚是方便。后来以企业不能办社会为理由,把这些全改变了,且再也没有搞在企业内办社会的政府之举,因而出现了西城上班、东城住宿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数不清的如交通堵塞、空气雾霾等巨大浪费和弊端,这哪是在为人民谋幸福,这实是在让人民活受罪。在毛泽东时代,社会上几乎没有闲人,人们除了工作、休息的时间以外,大部分时间是开会和学习,以提高为公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能力。加之人民大众没有上学、就医、就业、住房之忧,没有黄、赌、毒和坑蒙、拐骗之扰,都能全身心的为社会创造财富,故而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使四个现代化的体系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基本建成,取得了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和8·4 万座水库的建成等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使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90%以上,这标志着中国有了初步的社会主义经济基楚。这是其一,其二, 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蔚然成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了社会的常态。干部不是靠高薪养廉,而是自觉廉洁奉公,成为了人民信任的勤务员。官不贪、民不怨、社会和谐,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干净社会景象。标志着人们有了初步的为公意识即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其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各种危害三公三主内涵本质的文艺毒草,都受到了批判,难以泛滥;全民皆兵,枪在民家,使阶级敌人不敢乱说乱动,虽然每个公社(乡镇)只配有一名公安员,但在业务上还是闲的没事干,显示的是社会稳定,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初步建成。这三者的初步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的产公、为公、卫公的铁三角核心构架基本搭成。

在农村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形式,朝消灭私有制的方向探索前进,以发展公有制集体经济;在城镇搞公私合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就是搞以公字当头的社会主义经济混改,以做强做大公有制企业经济;还搞了镇压反革命运动,以巩固政权;搞了三五反运动,以预防腐败和官僚主义;搞了对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的无产阶级专政,以维护政权;搞了思想意识领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提高人们为公的社会主义觉悟;搞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通过不断搞运动把人民大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投入到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内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把中国搞成了空气不雾霾、社会不污秽、官场不腐败的干净社会。所有这一切就是实实在在的初心与举措相一致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振兴。

综上所述,以无产阶级专政之权、搞一变私产为公产、二变私心为公心的产公、为公、卫公的三公三主内涵是共产的核心内涵,践行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内涵就是践行消灭私有制的共产党根本主张。以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内涵为其核心使命的共产党才称得上是共产党;以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内涵为其核心本质的公有制社会主义,才称得上是科学社会主义;以一权二变的三公三主内涵为其核心主旨的主义才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实施共产是《共产党宣言》、马列毛主义、共产主义的核心。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的无产阶级专政则是这共产核心的要害。理论与实践证明:无产阶级专政这要害之权一旦被篡夺丢失,消灭私有制的两个决裂共产使命便难以践行。

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宣言》赋予共产党人的天职,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根本。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终身奋斗为共产,他的思想是塔灯。

太阳升,东方红,当代出了个习近平,不忘初心搞共产,朝着光明登新程。

共产党,有希望,坚定共产的大方向,她能自己救自己,她能后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