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著名歌手西拉玛吉近期发表推文,直指大马生活费高涨、工作机会少、马幣疲弱,导致人民生活又累又怒。这位爵士天后一针见血的言论迅速引起討论和人民的讚赏。
遗憾的是,国阵领袖完全没有认真看待有关意见的胸襟,而是急於全盘否定並且继续为政府粉饰太平。当中,首相夫人罗斯玛特別助理理查曼梳驳斥,西拉不应把经济不景归咎於政府而胡乱批评,成为反对党的宣传工具。他更举例西拉票价888令吉的演唱会门票全数售罄,足以证明我国经济良好。
实际上,大马演艺界多位著名艺人最近无独有偶地,都针对我国经济、政治课题公开发表意见,包括著名主持人阿兹尼(Aznil Nawawi)专访首相纳吉时提出消费税令人民生活费暴涨课题、法迪亚拉蒂夫(Fathia Latiff)不满政府翻旧账查央行炒外匯亏损课题,却无视26亿贪污丑闻等。
艺人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诉求,在欧美甚至港台演艺圈算是相对普遍的现象。惟马来西亚长期被扭曲的政治环境造成「政府等於国家」的错误观念;另一边厢,近年网络的普及则不幸地造成標籤、围剿文化的盛行。因此,艺人一般上都小心翼翼、明哲保身,尽量和「敏感的」政治课题保持安全距离。
有人说,艺人拥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应该谨言慎行保持政治中立。但是抱持这种说法的人似乎忘记了,艺人其实同时也是一名公民,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因为,国家机关贪腐舞弊、种族极端主义所造成的恶果,他们也是无可倖免的受害者之一。
再者,艺术作品绝对不该只是风花雪月、靡靡之音,提供人民逃离现实的麻醉剂。它更应该关心社会民间的疾苦,承担反映和反思现实的重担,推动社会改变的力量。
目前,一般艺人参与社会的方式充其量只是慈善公益,在「安全」范畴內锦上添花。然而,若未能从根源解决社会大眾所面对的问题,慈善公益某个程度上反倒成了为当权者舒缓民怨的帮凶。
我国艺人对国阵政府呛声虽非空前,但是在如此高压环境中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期待更多艺人可以跳脱「只问市场,不谈政治」的务实心理,以本身知名度去感召更多人民关心社会和国家前途。同时,我们也必须继续守护一个更加理性和开放的空间去容纳和辩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让社会变得更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