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大英帝国为何从辉煌走向衰落?

来源:汉唐归来111的博客        (2017-11-29 07:15:33)

自从2016年6月英国举行脱欧公投后,到2017年6月,欧洲各大银行已从英国撤出了3500亿欧元的资产。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欧盟两个重要机构欧洲药品管理局和银行管理局,也将撤出伦敦,一个总部将移到阿姆斯特丹,一个总部改为巴黎。随着资产和重要机构的离开,与其共生的跨国药企、金融机构、游说集团以及咨询公司,还有高技术精英份子也将纷纷离开。

这种举动导致的结局必定是伦敦影响力进一步下滑,英国地位被愈加削弱。脱欧的本意是想让英国重新振作,甩掉欧盟这个包袱,但事实上欧盟各国对英国毫不留情,该索要的“分手费”一分也不能少,该割的肉,一块也不会放过。

英国曾经暗示能留下这两只“金鸡母”,现在看来那仅仅是一场单恋。

英国面临的不单单是内忧,还有外患,苏格兰人肯定还会运作一次“独立公投”,而爱尔兰人已经拿边境问题要挟伦敦,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小跟班也跳出来插英国一刀,澳大利亚狠狠批评了英国脱欧的贸易计划。

大英帝国衰落程度,比人们预料的还要严重,一旦苏格兰独立,北爱尔兰回归爱尔兰,那么威尔士人也会不再安静,等伊丽莎白女王驾崩后,英联邦也将失去精神领袖,王位可以继承,但英联邦元首却不能继承,它还需要各国承认。

大英帝国走向四分五裂,是历史的选择,也许这是冥冥之中的轮回报应,日不落帝国最辉煌的岁月中,在全球都干了不少缺德事,直到今天,它随意划下的各国边界,仍然是冲突之源。

老佛爷还在,内阁还在,皇家海军还在,但荣光不再。英国的衰落并不是发生在一夜之间,苏联是瘁死于中毒,英国则相对缓慢。

光荣的孤立

大英帝国最发达的时期在19世纪下半叶,它对外政策主要奉行“光荣的孤立”,原则为:

作为全球领导者,最大的殖民强国,拥有工业优势,岛国的特殊地位和海上霸权,因此英国不参加长期性的国际同盟,只有在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才会与其他强国缔结盟约,但要保持完全的行动自由。所以英国孤立,但不孤独。

当时负责英国外交政策的帕麦斯顿勋爵(三度出任外交大臣)说过一段著名的话,至今被人们广泛引用:

我们没有永远的同盟者,也没永远的敌人,我们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我们的行动就应该以这些利益为转移。

后来丘吉尔重申这个精神:“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很多人以为这是丘胖提出的,其实原创者是帕麦斯顿。

然而到20世纪初,随着其它工业国的发展,英国在工业上绝对优势被动摇,它不得不放弃“光荣的孤立”政策。1902年英国与日本缔结长期盟约,第一次打破了这项政策。

1904年与法国缔结盟约,1907年与沙俄签定协议,最后形成了“协约国”,正式结束了“光荣的孤立”阶段。

长期以来,英国对欧洲大陆及整个世界政策基本原则是“均势平衡”,它将自己作为一个调节器,不让外部出现一个能够称霸的国家,威胁到英国霸权。

英国总是扮演调停者和最后仲裁者的角色,收获渔翁之利。

英国能仲裁别国纠纷,靠的是强大的海军力量和经济力量,否则,不要说渔利,搞不好还会挨揍。像卡塔尔,它总喜欢调解,干预别人矛盾,现在被沙特整得灰头土脸,没实力就不要扮演不属于你的角色。

从国家性质来说,统治英国的是资本集团,无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上台,英国政策原则并不会有根本改变。

资本集团精英与政府高层角色之间只需要一道旋转门,发财与当官两不误。这种趋势在二战之后,更加肆无忌惮。

麦克米伦首相是自动排字机等三家公司的经理

劳埃德外相是联合保险公司经理

内政大臣巴特勒是柯图尔德人造丝公司经理

枢密大臣索耳兹伯里威斯敏斯特银行经理

农业大臣埃默里是劳埃德银行经理

国防大臣桑迪斯是南非金矿公司经理,岳父是首相丘吉尔……

华尔街与白宫之间也是这套模式,虽然美英都规定在担任公职时必须辞掉商业职务,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切割,本质联系并没有任何改变。

资本集团利益就是英国国家利益,反之亦然。大英帝国称霸全球,其实就是英国资本称霸全球,美国今天也是一样,正是因为这种本质,反映出来的就是自私自利,首鼠两端,处处充满着犬儒哲学,它们走向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二战之后,“光荣的孤立”政策被“实力地位”政策取代,英国只认实力来确定对某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你有实力我就跟你好,甚至可以当个小跟班,你没有实力,我就欺负你。

这种政策在对付弱国的时候是成功,但遇上实力相当或实力比自己强的国家时,就注定破产。

在军事力量下滑时,帕麦斯顿勋爵还说过:舆论比军队更有力量。

英国在全球舆论制造方面,可谓是先驱者,掌控话语权,美化自己,丑化对手,看看今天香港的某些人嘴脸,就可以了解这种舆论宣传潜移默化的作用,它的确比军队还有力量。

然而,英国的衰落和分崩离析只是时间问题,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未来时间不属于英国,而是属于中国。

衰落之初

一战之前,英国人均收入居全球第一,在欧洲共产主义运动频频爆发之时,英国阶级斗争却一直风平浪静,社会和谐,英国共产党甚至成了资本集团另一种维护者。

二战后,英共也是如此,50年代,英共的劳伦斯出版公司想出版《毛泽东选集》英文版,毛泽东同意不要版税,支持英共在英语世界传播毛泽东思想,三年后版权收回,给英共的待遇跟苏联一样。

结果英共领袖波立特写信给中共,希望在出版时删去毛泽东文章中关于“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这段论述。

中共有关部门收到信后,内部同意英共建议,因为如果不删,在美国出版时会被查禁,烧毁。

1953年5月,中共起草回信,打算同意波立特意见。回信交给中央审阅时,毛泽东严肃批评了陆定一部长—“波立特提议不妥,我方回答不妥。”

后来英共还是按删节版出版了,毛泽东一直很不高兴,主席认为放弃武装斗争是路线问题,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要人头落地的。后来许多国家(像印尼)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主席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这个插曲也可以看出,英国国内斗争并不激烈,不喜欢剧烈的社会革命,这跟法国当年是完全不同的,有种暮气沉沉的味道。

一战爆发是英国衰落一个转折点,英国想消灭新崛起的竞争对手-德意志帝国。但它又不想自己动手,在欧洲大陆支持传统对的法国和俄国,让它们去跟德国斗个两败俱伤。

英国一直扮演“坐山观虎斗”下山摘桃子的角色,但是德国军力之强大,超过了英国预判,迫使英国不得不认真地卷入了这场大战之中。

坐山观虎斗的角色只好由美国人来扮演,而美国在一战中摘到了最大的桃子。

一战,非但没有加强英帝国的地位,反而大大削弱了它的领导权,它拥有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地位被大大动摇。战后,英国工业处于萧条状态,直到1939年才恢复到1913年的工业生产水平,但希特勒又来了。

德国因为一战战败,暂时被挤出了国际市场,然而捞到好处的却是美国,美国地位异常加强了。英国不但失去了贸易和工业上的优势,就连金融主宰权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二战之前,英国奉行实力地位外交政策,对纳粹德国兴起采取了“绥靖政策”,具体表现为“慕尼黑协议”。

绥靖有两层意思:
一,不干涉德国。
二,投降主义。

实际上英国是想让德国跟苏联对立,让它们两伤俱败,这是英国外交老套路的花样翻新。如果德国和日本东西夹击苏联,那么就算苏联不灭亡,也会遭到重创,德国,日本也不会好过。

英国最理想局面是:竞争对手互撕,大家都来找英国做朋友。

然而,二战走向偏偏不如英国所愿,不是以德国与苏联之间冲突开始,而是以德意集团向英法集团开战,揭开了序幕。

二战耗费了英国250亿英镑,国债从战前的72,4亿英镑,飚升到1946年的237.4亿英镑。黄金外汇储备剧减,商船损失惨重,工业固定资产无力更新换代,国外投资一路下跌。

做为一个靠贸易起家的帝国,1945年英国的对外出口量下降了69%,曾经的财源–殖民地,特别是印度独立,切断了英国的输血管。

整个世界分成了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两大块,而在资本主义市场内,英国还要受到美国的不断排挤。

落日余晖

美国急速崛起,挤掉所有老牌帝国主义列强,而英国地位一落千丈,它在南美,加拿大,远东,近东,东南亚,欧洲的传统经济权益全部被美国攫取。

经济方面,英国最大危机是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英国没有农业保护政策,它一直是靠海外殖民地来保证食品供应,除了煤和铁之外,英国没有多少矿产和资源,工业原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英国经济能运转良好,得益于工业品输出,这些在外国市场销售所得,可以毫无压力地购入必需货物。

但二战之后,随着贸易逆差扩大,英国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它只能用无形资产来弥补这一损失,即国外投资,航运业,金融业务收入。

更严重的是英镑统治地位被美元所取代,当“美元区”出现时,贸易必须使用美元结算,这使英国特别窘迫地感到美元不足,整个战后十年,英国美元赤字一直是它的沉重包袱。

祸不单行,当英国工业品出口不景气时,国际原材料价格却在猛涨,它要出口更多的货物才能换回跟以前同样的进口原料。

英国只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而美国逼着英国接受全球自由贸易,打破英国仅有的英联邦贸易体系。

英国只有军工企业生产得到了增强,但是,战争经济并不是英国的利益主要来源,它只能从美国发动的战争经济中分一杯羹。这种工业不平衡发展,也是导致英国经济难以恢复的一个因素。

在战后前几年,英国对外贸易发展比较顺利,可当日本和西德重新恢复工业生产后,英国那点希望又暗淡了。

万般无奈之下,英国只能用社会主义道路拯救自己,当然,这种社会主义道路只是应急之需,并不是英国资本集团真正想要的体制。

丘吉尔保守党内阁被工党取代,艾德礼首相组成了三驾马车领导英国,另两位是外交大臣贝文,枢密大臣摩里逊。

它们给英国开出的药方就是国有化,再不国有化,英国工业几乎看不到竞争力了。第三届工党政府要改变英国商品在竞争的不利地位,整改英国机器设备陈旧,资金缺乏,生产成本过高的局面,只能选择国有化道路。

被国有化的企业公司有:

英格兰银行
煤炭工业
发电厂
煤气产业
国内运输企业
民用航空业
电报,无线电产业
……
而极其重要的海上运输业仍然保持私营,飞机,汽车,造船,电机,轻工业,建筑等也保持私营。

两种经济体制并行的举措,使得英国工业整体活力得到了最有效恢复,一方面,工人数量庞大的部门进行国有化,稳定了整个社会,另一面,通过赎买进行国有化,使得资本集团也得到必需的资金。

虽然英国体制没有改变,但这种改革,保住了这个摇摇欲坠帝国的最后余晖。

另外,资本集团对人民作了巨大让步,福利,保险不断立法,一个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英国熬过了战后最艰难的岁月,但它的国力已经排在美国和苏联之后,而且被越甩越远,成了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小伙伴。

1956年,它的造船工业第一位置被日本夺走

商船吨位第一的位置被美国夺走。

金融主导权转移到美国。

英镑区也被美国打碎,所谓英镑区就是指英联邦各国加上爱尔兰,伊拉克,缅甸,约旦,冰岛,利比亚,而加拿大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叛变到美国这边。

军事上,皇家海军的海洋统治优势被美国海军取代,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和马歇尔计划,基本拿光了英国曾经的海外军事基地。

英国是最纠结的国家,一方面,它尝了社会主义的甜头(撒彻尔夫人在80年又改到了新自由主义路线),另一方面,它要追随美国的反共政策。这种自相矛盾状况,本质上是英国对内,对外政策独立性丧失所导致的。

后来英国加入欧盟,也并非是心甘情愿之举,只是迫于形势,想得到一些实惠,脱欧也是在重重矛盾之下,作出的痛苦选择,但通过公投方式,可以将政府的责任甩给民众。

脱欧拯救不了英国,这个落寞,甚至落魄的帝国,除了摆脱美国之外,不会有什么自身救赎的道路出现。

用王室,贵族来进行包装,只能哄哄全球中产阶级的一部分民众和小清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英国,等待它的只有分崩离析。老佛爷,洋人的炮舰就停在伦敦码头,还要帮咱们修铁路啦!

大英帝国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大英帝国的衰落却有迹可循。

霸权思维,全球扩张,正在被另一个英语国家极力奉行,这个新霸主也会衰落。

没有人能永远称霸,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全人类共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