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美对阿富汗新战略“亲印弃巴”

来源:参考消息 时间:2017-08-25

u=3725559250,699404077&fm=11&gp=0.jpg

8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弗吉尼亚州公布对阿富汗战争新战略。(图片来源:路透社)

法国《世界报》8月24日发表题为《华盛顿在阿富汗问题上讨好印度,疏远巴基斯坦》的文章称,特朗普呼吁印度为阿富汗稳定作出贡献,借此机会不再倚重巴基斯坦。

文章称,特朗普总统8月21日宣布的留在阿富汗争取“赢得战争”的承诺让喀布尔当局感到放心。眼下,阿富汗叛乱分子控制了自塔利班政权于2001年秋天垮台以来前所未有的庞大地盘,而且喀布尔等地遭受的恐怖袭击日益增多。

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说:“这对我们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今天,美国表示和我们在一起,没有时间限制。”华盛顿在这个国家发动的持续16年的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漫长的战争。虽然美国军队于2014年底正式退出作战,但依然对受到叛乱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提供重要援助,同时还在北约的“坚定支持特派团”的框架内负责培训阿富汗士兵。

特朗普没有透露任何向阿富汗增兵的细节,也没有确定任何日期。阿富汗分析人士费达·穆罕默德认为,这是“一个旨在遏制战争和塔利班推进的临时计划”。特朗普在表示要保持对阿富汗军事投入的同时,还提到了可能达成“一项包括阿富汗部分塔利班在内的政治协议”。

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22日明确提出要取消伊斯兰堡自2004年以来享有的“非北约重要盟友”的地位,并声称美国有可能“在恐怖分子藏身之处对他们进行打击”。

文章称,近15年来,美国为支持巴基斯坦军队打击塔利班共计耗费250亿美元,如今美国已经开始减少援助。2016年,在向伊斯兰堡许诺的9亿美元援助中,五角大楼只给了5.5亿。华盛顿还将巴基斯坦的几个伊斯兰极端组织列入恐怖组织黑名单。

巴基斯坦外交部认为“美国的批评”令人失望。巴基斯坦外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表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比巴基斯坦更饱受恐怖主义的灾难”。

文章称,特朗普呼吁印度为阿富汗稳定作出贡献,借此机会不再倚重巴基斯坦。美国首次将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区冲突的解决扩大至包括新德里在内的一个战略三角的框架内。

文章称,特朗普敦促印度和北约盟友为阿富汗和平与重建付出努力。阿富汗冲突让美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据阿富汗重建行动特别督察长办公室估算,华盛顿为阿富汗的重建已经花费近1200亿美元,比二战后为欧洲马歇尔计划付出的更多。

参考快评:美拉拢印度为阿富汗战略“接盘”,顺便敲打巴基斯坦

【新闻事件】

参考消息网8月23日报道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21日宣布了有关阿富汗的新战略。特朗普表示,不能接受从阿富汗撤军,迅速退出阿富汗将为恐怖分子留下空间,美军将在阿富汗坚守直至胜利。特朗普决定不从阿富汗撤军,但也没有明确宣布向阿富汗增兵。据美国媒体预测,美国军方可能将向阿富汗增兵约4000人。

【参考快评】

兰顺正(时评人)

特朗普在讲话中声称,“巴基斯坦是恐怖主义的安全港湾,巴基斯坦人民一直忍受恐怖主义,美国对此不能再沉默了。”同时在谈到阿富汗问题时又说道,“印度在与美国的贸易上赚了数十亿美元,我希望印度能在阿富汗发挥更大的能力来帮助美国”。特朗普此番表态或许预示了未来美国可能采取“拉印压巴”的策略。

众所周知,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美国终止援助,美巴在冷战期间一度十分紧密的安全关系几近停止。但是“9·11事件”让美国的全球战略安排发生了改变,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以其关键的地缘政治作用,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非北约盟友和重要的前线国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巴安全关系又迅速提升。

为了提高巴基斯坦跟踪、抓获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残余部队的行动能力,美国长期以来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不过,近年来美巴的合作龃龉丛生,如美国的无人战机实行越界跨境打击,不仅侵犯了巴基斯坦的主权,甚至造成巴平民和士兵伤亡,在巴国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对情绪。

尤其是2011年5月2日,美国出动海豹突击队,在离伊斯兰堡79公里的阿巴塔巴德击毙本·拉丹。该事件导致美巴的反恐合作出现很大裂痕。当时美国国内就巴基斯坦军方和情报机构——三军情报局(ISI) 对本·拉丹藏身之地的知晓状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随之而来的是美巴关系急转直下。美方要求巴政府对为何不知晓本·拉丹藏匿在阿巴塔巴德做出解释;巴方则认为美国未事先通知就出动突击队,侵犯了巴基斯坦主权。

此前种种,引发美国对巴基斯坦是否是一个可靠的反恐伙伴产生质疑,尤其是目前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装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美国深知必须寻求助力。在认为巴基斯坦变得“不可靠”之时,印度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将印度拉入阿富汗的反恐行动,无疑可以分摊美国的反恐成本和风险。同时,出于印巴两国的宿怨,美国拉拢印度也有向巴基斯坦施压之意,暗示其不要再三心二意,否则就有可能“失宠”,甚至会面临美印的联手打压。

美媒:北约在阿富汗重启领导战略 不会一走了之

参考消息网8月25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8月22日发表北约前最高军事长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题为《在阿富汗回到未来》的文章称,美国要避免阿富汗重新陷入塔利班制造的无政府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曾促使“基地”组织兴起并引发了9·11袭击。

在阿富汗,所有选项都不可取。我们可以趁早止损(已有2400名美国人死亡,花费了1万亿美元资金),一走了之,但那样最终会导致直升机从美国使馆屋顶上起飞的越南时刻重现。另一个办法就是恢复开展北约领导的强有力行动,让15万人的军队负责实际作战,而这正是我2009-2013年担任阿富汗战争联军最高指挥官时期的部队规模。不过,美国和欧洲都不愿如此投入,坦率地说,全世界都已对阿富汗感到极其厌倦。

美国应该实现三个目标

因此,我们只剩下一个无法令任何人感到振奋的选项:小幅度增兵(也许美国增兵4000人,联军也增加同样的人数);没有具体撤军时间表的“看具体情况的手法”;恢复加紧对巴基斯坦施压的地区战略。这看起来很像2013年的提议。当时,我们把军队减少了90%,还大幅度削减了阿富汗的外来援助。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称之为“新手法”。它能奏效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

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而目标其实非常简单。首先,我们要避免阿富汗重新陷入塔利班制造的无政府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曾促使“基地”组织兴起并引发了9·11袭击。考虑到所谓“伊斯兰国”的出现以及军阀重返阿富汗北部,离心力在增大。我们需要维持某种最基本的治理架构,以避免真空并防止形成打击美国及其盟友的根据地。

其次,我们希望有一个基本成功的民主政府能够与华盛顿建立伙伴关系,合作应对南亚和伊朗的地缘政治挑战。阿什拉夫·加尼总统的政府远远算不上完美,但确实是这样一个伙伴。

第三,随着时间的推移,矿产财富(包括锂和稀土,价值约为1万亿美元)可能会使阿富汗有机会成为本地区和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特朗普总统战略的关键要素大致是正确的。考虑到美国与国际安全机构、国际捐资机构对阿富汗的腐败问题已经非常厌倦,专注于“可能性的艺术”至关重要。按照总统讲话中阐释的计划,我们极有可能会实现基本目标:建立薄弱但能正常运转的中央政府;说得过去的边界管控;经济的年增长率保持在3-5%;塔利班叛乱得到控制;70%的阿富汗人能实现基本安全;参加作战(并阵亡)的是阿富汗军人,而不是联军部队官兵。

实现目标的五项手段

以下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是根据总统讲话中的理念发展而来:

让北约重新加入战局。前往阿富汗的每名美国军人必须搭配一名非美国的联军官兵。欧洲人和我们的其他联军伙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格鲁吉亚)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将要求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和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迫使联军的其他成员国支持这样做。

增加战略喊话。我们的公开立场可以追溯到前总统奥巴马的政府,始终是“我们迫不及待想要撤离”。特朗普总统的竞选言论显著增加了这一表态的强度。这直接导致塔利班卷土重来。不过,根据特朗普的讲话,我们应该抓住这条“看具体情况而不是基于时间的”讯息,并且让阿富汗和其他国家明白这一点。塔利班不断重复那句老话:“手表都是美国人的,但时间都是我们的。”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时间都是我们的,将会明显瓦解他们和追随者的士气。

重获俄罗斯的支持。多年来,俄罗斯人一直在阿富汗问题上提供着些许帮助,如今似乎在两面讨巧。越来越多的报道说他们向塔利班提供武器和支持,也许是为了两头下注。阿富汗是美俄利益大体一致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我们应该向莫斯科表明,我们两国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展开合作,而且这样做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他们不希望本国南侧出现一片生产毒品的无政府地带。

利用印度对巴基斯坦施压。尽管巴基斯坦对总统讲话的初步反应是非常负面的,但关键要素是让印度发挥更大的平衡作用。给巴基斯坦的“胡萝卜”与印度直接相关:巴基斯坦军方希望获得高端技术、接受训练并增加接触,重要原因之一是该国与印度的关系持续紧张。“大棒”也很相似:华盛顿必须告诉伊斯兰堡,如果它不帮助我们解决跨境庇护所的问题,我们就会着手与新德里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机会不大,但值得一试。

扩大阿富汗特种部队。这支2.5万人的部队已经承担了阿富汗的绝大多数作战任务。依靠增派的8000名美军和联军官兵,我们可以更多地注重他们的训练、组织、规划和部署。塔利班(就实际的战斗人员而言)并不是一支大规模的军队;特种部队(如果扩大规模的话)完全能对付他们。如果我们想要取胜,这将是关键的军事要素。

新战略说不上新,有时最好的B计划就是更加努力和聪明地执行A计划。我们要感谢总统的将领们引领他走上一条战略和战术合理的下滑道,但在阿富汗旷日持久的大博弈中,这个选项只是别无选择的下一步。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9904.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