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如果我告诉你,到2050年你需要有本科学历才能获得打扫厕所和给草坪除草的工作,你会怎么想?”
眼下,美国年轻人找工作越来越难。即使是那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打杂”、“跑腿”职位,应聘者拥有大学学历也成了“前提条件”。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学历通胀”。
“这比洗车好多了”
Busch,Slipakoff & Schuh是一所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律师事务所。圣诞节期间,律所里的圣诞树挂满了狼、鹰、老虎、美洲豹等徽章,这些都是员工所毕业大学的吉祥物。这家律所有45位员工,从律师到助手,从接线员到档案管理员,都有大学文凭。
和美国许多公司一样,这家律所的大门如今只向拥有4年制正规本科学历的人打开。
兰顿•克莱德今年24岁,毕业于佐治亚州立大学。读书期间,他一直在名为Enterprise Rent-a-car的租车行兼职做洗车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克莱德,只能继续洗车维持生活,恰逢这家租车公司在招聘经纪人,要求应聘者有大学学历。克 莱德递交了申请,遭到拒绝,理由是他销售经验太少。
这家租车行的招聘负责人玛丽•阿蒂姆透露,大学毕业在她这里并不能“加分”,但没有大学学历无法通过第一轮筛选。“我们开放的8000个职位收到了超过两万份申请,”她告诉《时代》周刊,“招聘的情况已经和10年前不同了,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在提高。”
加入Busch,Slipakoff & Schuh律师事务所后,克莱德成为一名文件传递员,往返于法院和律所之间,传送文件。这份基本相当于“跑腿”的工作,在招聘中也标明需要大学以上学历。克莱德获得这份工作后非常感激,他说,“这比洗车好多了”!
与克莱德一样心怀感激的人很多,比如他的同事梅根•帕克。她是这家律所的前台接待。这位2011年从亚特兰大艺术学院毕业的女孩,握有时尚和零售管理的学 位,在进入律所工作前,一直在服装零售店、化装品柜台辗转,担任店员。“我有10万美元的助学贷款要还,”帕克说,“我可能永远也看不到账单的尽头,但是 现在我真的不想思考这些问题。”她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虽然作为一名前台,她的年薪只有3.7万美元。
在《纽约时报》上讲述年轻人在“学历通胀”时代遭遇的记者凯瑟琳•拉派尔,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采访时,谈起了帕克的“乐观”。“她现在有福利、上班 时间固定,虽然她有超出她支付能力的贷款要还,但至少她的生活已经进入正轨了。如果她没有大学学历,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拉派尔在报道中感慨,人们为了获得大学学历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它已成为找工作的最低门槛,即使你只是应聘那些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学历通胀”,随着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学历的含金量就越来越低。
本科学历成了高中学历,硕士变成本科生?
就在拉派尔感慨“本科学历变成了高中学历”时,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博士生梅尔正在哀叹“硕士变成了新的本科生”。
梅尔说,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他的一个学生提出想要读研究生。在梅尔看来,这个学生既没有天赋,也不努力。他问:“你想研究什么方向呢?”这个学生回答:“我不知道,不过现在这个时代你必须有个硕士学位才能找到工作。”
这让梅尔想起自己读硕士的时候,同学中多数都不是为了学术追求而攻读硕士学位的。
美国《时代》周刊称,大学一年级就打算报读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从1972年的31%上升到2008年的42%。
约翰•普雷尔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主任,他说:“很多年前,本科学历是你获得一份好工作的关键,但现在你真的需要更多。”
梅尔在博客中写道,那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只是习惯了做学生,校园成了逃避成长的“天堂”。或许他们需要更多时间去想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招聘广告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硕士优先”,让只有本科学历的年轻人面临着为数不多的选择:降格以求,接受并不需要大学技能的工作;或者搬回父母家的阁楼,苦苦等待好机会出现;或者申请读研究生,却在毕业时发现,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让硕士学位也变得苍白。
高中毕业生末日来临?
律师事务所Busch,Slipakoff & Schuh里最励志故事的主人公是劳拉•博奈特,她在不到一年里从一名文件保管员成为刑事诉讼组的律师助手。律所合伙人为她整理文件的高效率感到惊喜,因 此让她升职。“他们也给我涨了薪水。”拥有大学学历的博奈特说。不过在5年前,律师助手的职位通常只会吸引高中学历的求职者。
博奈特有两个妹妹,她的工作是最好的,一位没有读大学的妹妹根本找不到工作。
一些被大学生抢走的“高中毕业生饭碗”,比如接待员、行政助理和秘书,多半是女性集中的职位。彭博社的统计显示,约96%的行政人员是女性,行政人员曾经是那些没有大学学历的女性成为中产阶级最平坦的道路。
37岁的凯莉•克兰普正苦苦寻找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克兰普说,她当了多年的行政助理,现在突然发现,没有大学学历成了她找工作的障 碍。“很多经验丰富的行政助理在经济不景气时被裁员,再找工作时就碰到了这个门槛。有些人已经40多岁了,他们要养家糊口。他们高中毕业就开始工作,有的 年薪超过9万美元,然而现在他们被告知,必须先取得本科学历。”
有大学学历的人生活没有变好,没有大学学历的人生活变得更糟。
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比高中生高40%,如今增加到80%。那些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在食物链的末端被越甩越远。
拉派尔在接受哥伦比亚电视台采访时说,现在有这么多人上大学,如果有人不上大学,招聘的人会认为这个人有问题,“比如反应迟钝,智商不足”。
《时代》周刊称,问题并不仅仅是就业市场不景气,还有毕业生过剩。1973年,本科学历还是金字招牌,只有47%的高中毕业生能进入大学;到了2008 年,这个数字已接近70%。获得大学学历成了“与生俱来的权利”,就像获得驾照一样。The Daily Barometer网站讽刺道,美国政府印大学文凭的速度比津巴布韦印钞票的速度还快。
“教育是个大产业,面临着大问题。”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主任马克•泰勒说。他坚定地认为,下一个泡沫就是教育的泡沫,学校多招收学生是不顾后果的自救。
Busch,Slipakoff & Schuh律所的招聘负责人亚当•帕里考夫表示,优先招聘大学生并不是心血来潮。“大学毕业生更重视职业发展,去上大学意味着他们认真地对待未来。”他透 露,用大学生替代高中生甚至让同事们关系变得融洽,大家会一起讨论大学的橄榄球队。“只有高中学历的人进入公司,可能会感到受了怠慢,”他说,“我们现在 有一种共识或者说是纽带,那就是,我们都是大学毕业生。”
“公司不担心他们会跳槽,因为根本没有更好的机会”
2009年,获得双学位的大学毕业生哈维•维特尼在网上抱怨:“在这个见鬼的就业市场中,我简直受到了诅咒。”“有本科学历的求职者总是被认为资历过高,因此被毫不犹豫地拒绝。”
3年后的今天,随着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招聘者不再认为让大学生“打杂”是一件浪费他们“资历”的事了。公司不觉得愧疚,员工也不觉得委屈。拉派尔说:“和那些高中生相比,他们能获得工作已经很幸运了。公司也不担心他们会跳槽,因为根本没有更好的机会等着他们。”
那些在Busch,Slipakoff & Schuh律所做最底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主修的专业都很“炫”:政治学,金融学,甚至时尚管理。他们认为目前的工作充满希望。
“公司希望你成长,你并非被困在玻璃天花板下。”阿史丽•阿特金森说。
阿特金森2009年从佐治亚南方大学毕业,进入这家律所做档案管理员。2011年11月,她获得晋升,从事市场和办公室管理。文件传递员克莱德兴高采烈地说,最近他的工作内容增加了:帮助复印和整理发言稿。他说他要利用这个机会学习更多法律知识,打算明年申请入读法学院。
“如果我告诉你,到2050年你需要有本科学历才能获得打扫厕所和给草坪除草的工作,你会怎么想?现在看来也许可笑,但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谁知道结果会怎样?”The Daily Barometer网站载文称。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38期,摘自2013年2月28日《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