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执政百天系列二:夸张之举绝非美国家战略的变

时间:2017-05-03 10:53来源:环球之音时代智库

内容摘要:特朗普执政百天以来的夸张之举,但这并非就是对美国既定国家战略的更改,美国只是在重演英国历史,始终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最终目的。另外,当前挑起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也无不是为美国再次大发战争横财而埋下伏笔。
特朗普执政百日之际,环球之音时代智库将以连载系列的形式对特朗普政策的过程和方向进行分析与点评,敬请关注!
特朗普执政百天系列二:夸张之举绝非美国国家战略的变更
孤独封闭与经济
2017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宣誓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发表了以“唯有美国第一”为主旨、以保护主义为主基调的就职演讲。在历时16分钟的就职演讲中,特朗普猛烈抨击华盛顿政治圈,“肥了自己、瘦了民众”,塑造自己“圈外人”的形象,指责现体制下是“华盛顿兴旺了,但人民没能分享富裕”,“政客发达了,但工作流失、工厂关闭”。
特朗普誓要改变这一现状。总统就职宣誓中“保护”是出现次数最多词语之一。特朗普宣称,他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提出的所有关于贸易、税收、移民和外交等政策都将致力于使美国工人和美国家庭受益。从今往后,“唯有美国第一”。他将以“购买美国货”和“雇佣美国人”为执政准则,保护美国边境,“巩固旧盟友,结交新盟友”。特朗普还将自己赢得总统选举称作是美国普通民众的集体胜利,并抨击华盛顿上层政治圈长期忽视普通民众的艰辛。
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他还表示美国将很快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北美自贸协定(NAFTA)重新谈判。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成员国不愿给予美国工人公平待遇,美国也会退出NAFTA。美国今后将不再签署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而是注重一对一的双边贸易协定谈判。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时表示,退出TPP对于美国工人来说是件“大好事”。美国高调地启动、施行封闭自我的贸易“孤独”政策。
2017年1月25日,特朗普前往国土安全部时签署行政命令,将联邦资金转移到建设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边境墙项目上。修建美墨边境墙是特朗普竞选期间最核心的承诺之一。他称修建边境墙对于控制非法移民进入美国至关重要。特朗普计划将合法移民纳入限制目标,将停止一项已有几十年的项目,该项目给予那些来自世界上最脆弱国家的难民庇护。他还会将可以在美国定居的无家可归者数量减半。美国实施严格的人员往来“孤独”政策。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名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总统令。这份行政令要求,未来90天内,禁止伊拉克、叙利亚、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等七国公民入境美国。另外,特朗普还暂停所有的难民接纳项目120天,而无限期停止接收叙利亚难民,简称“禁穆令”。同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禁止以上七国公民入境,开始施行严厉的移民“孤独”政策。
特朗普政府还决定致力于消除有害与不必要的政策,诸如“气候行动计划”。“气候行动计划”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并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特朗普称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并威胁要退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在削减碳排放走向消极的同时,特朗普政府计划加大石油生产,复兴美国煤炭产业。美国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领域快速后退,执行封闭自我的“孤独”政策。
特朗普曾经对美国在北约(NATO)扮演的角色提出质疑,并暗示美国再也无力维持其对北约的承诺。北约是一个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军事同盟。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特朗普表示:“美国应集中精力应对国内的挑战,少关注一些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从中东、欧洲到亚洲的问题。”他还对美国是否应保持其在亚洲的姿态提出质疑,并要求日本和韩国必须分担更多的安保费用,否则将撤出驻日、驻韩美军。除了嚷嚷追讨更多“保护费”外,特朗普近期表态却又回摆,部分肯定了北约存在的必要性。
其实,美国执行封闭的“孤独”对外政策,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新鲜事。看似“孤独”和“封闭”,实际上只是阶段性战术级別上手段和方法的灵活运用,是某一项具体战法的调整和转化,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态势。而这绝对不是美国国家战略的变化、或变更。美国从没有放弃追求世界霸权,从没有放弃全球领导地位,也从未表示美国应削弱与欧洲、日本、韩国的盟友关系,更不会主动放弃美国对国际秩序的主导控制权。美国各届政府的目标,是确保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占得先机,分得更大的利益蛋糕并占据新的制高点。美国一个时期对外用力过猛,自身似虚脱“肾亏”,现阶段不得不暂时回撒、内卷回巢“固本培元”。
历史上,英国是美国的前辈和老师,从当今美国的身上可以看到当年英国的影子。英国人总习惯把自己定位于“中间人”、“协调者”和“制衡者”的角色,有时又经常使坏做恶,在双方之间下绊子,挖挖坑埋个雷,挑起两家争端,制造矛盾互斗以后,再在适当的时机介入扮好人,居中调停、平衡、协调,争取在两面捞好处,成就其所谓的领导地位。19世纪80年代是欧洲各大国纷纷结盟争霸的时代。德奥于1879年结盟,意大利于1882年加入,形成三国同盟。法俄日渐接近,最终于1892年签定协约。英国此时却独辟蹊径,采取了置身于这场结盟浪潮之外的立场。
此时,英国在欧洲大陆各国之中协调斡旋,以建立所谓的“协调的欧洲”。同时又避免与欧洲其他国家结盟,以保持自己的行动自由,实现“光荣孤立”,灵活机动选边,谋取最大利益。这也应验了中国那句老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光荣孤立”作为一种外交政策,从19世纪中叶起就为历届英国政府所奉行,以便随时按照自身需要,调整对外关系,弹性的调整和维持均势,使得英国能够挟其优势在经济上巧取豪夺,保持霸权。
作为一个欧洲岛国,英国目光一直着眼于欧洲以外的世界,认为英国应该是全球的英国,绝非仅是欧洲的英国,自信英国无须与欧陆合作,仍有能力拓展经贸和外交版图。这种背景之下,英国对于最初不是由自己倡议领导成立的欧洲政经联盟组织,始终是感到不舒服与不信任的。虽因形势所逼英国加入欧盟以后,却始终与其保持距离,未加入申根区,也不使用欧元。2016年,英国最终还是举行了公投决定“脱欧”。这正凸显了“英国从未全然信服这个自己非创始会员国的欧洲政经联盟”(包德语)。
美国人和英国人同宗同祖,兄弟一个鼻孔出气。美国人是有样学样,跟随英国人也擅长搞“孤独”。美国孤立主义政策是华盛顿在其总统任满后发表的《告别词》中提出来的:“要将美国建成自由进步的伟大国家,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排除对某些个别国家抱永久且根深蒂固的反感,而对另一些国家则又有感情上的依附;不要与任何外国建立永久的联盟;美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美国能推行一条独特的外交路线,使好战国家不能从美国获得好处,也不敢轻易冒险向美国挑衅。”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美国的领导人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政策。
华盛顿所提出的坚持不与任何国家(主要为欧洲列强)结盟,不卷入列强纷争,完全独立地处理国际事务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其精髓是“我们是为我们自己行动,不是为别人而行动的。”美国在1823年推出了拒绝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从而将拉丁美洲划入自己势力范围的“门罗主义”,以及在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波多黎各,吞并菲律宾,并进而在20世纪初组建宠大的海军舰队,推行“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没有脱离孤独主义,和日后衍生出来的单边主义。美国完全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实力,自主、蛮横地处理国际事务。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继续维持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坚持单边主义,拒绝多边的国际合作。美国参议院两度否决美国参加国际法庭,美国国会1935年8月通过一项全面反映孤立主义原则的中立法,禁止美国武器运往交战国,并禁止用美国船只运送此种货物。甚至在经济政策上,美国政府也拒绝通过参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来解决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坚持推行以邻为壑的单边主义,绝不承担稳定世界经济的义务。但却大发战争横财,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物资。直到战争进入尾声阶段,交战各方都打得筋疲力尽之时,才最后加入战争解决战斗,最后成了主力战胜国。
1914年7月1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集团大战协约国方面,美国即刻宣布中立。1917年3月,美国政府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对美国,以战争手段夺回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里桑那三个州。德国对美使坏,促使美国国内掀起反德浪潮。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和协约国家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11月4日美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而英国和法国对德都奉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德、意放任不管,妄图将此祸水引向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才不得已对日宣战,从而开始反击法西斯。1945年6月5日德国战败,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两战结束。
英美两家一向以玩转“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自傲,从中取利。即使在国际“多边主义”体系之下,也是我行我素,独来独往,能利用的则多利用多边框架谋利,不能利用的就坚决晾在一边,弃之如敝履。更低劣的是,在两者之间恶意制造事端挑起矛盾,英囯1920年以约旦河为界,把原巴勒斯坦的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今天的约旦王国,西部是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允许大批犹太人移民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后,建立以色列国。最终酿成今日的“巴以矛盾”,留下一个世纪难题。
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在1947年的中秋彻底结束。当年英国人对印度的统治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一种是直接统治,当地民众、官员和机构受英国驻印总督的管辖;另一种是间接统治,利用当地的“土豪劣绅”在原有地盘上自治管理,这样的自治区-土邦在当时的英属印度多达560来个,其中包括克什米尔邦。英国人撒走之前抛出的“蒙巴顿方案”,强行划分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人群各自组成两个国家,直接制造了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严重对立,家国世仇争执不断。
中印边界问题争执,也有英国人的份。191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致使中印两国长期对峙。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1954年,印度按照其侵占和无理主张单方面在地图上将中印“未定界”改画为“已定界”。1959年,印度又根据其改画过的地图线正式对中国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提出领土要求。1987年2月,印在非法侵占“麦线”以南的中国领土上建立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地区)。中方对此一概予以拒绝。
中日“钓鱼岛”之争,就是美国人一手造成的。美国当初将钓鱼岛施政权“归还”日本就是一个阴谋,就是要让中日无休止地争斗,美国人可以渔翁得利。二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把日本领土限在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之内。但美国为一己私利,欲借助日本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单方面将钓鱼岛的施政权交给日本。美国表面上不参与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却公开宣称“日美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在中日之间打进楔子埋下雷,唯恐天下不乱。
所以,今天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政府打算重新回到封闭、孤独的老路,一点也不奇怪。英美两国就是从那个“孤立主义”起家走过来的,新时代下玩不转“多边主义”,玩不了“全球化”,玩砸了“自由贸易一体化”,想尽早回到过去那个孤独的世界找点精神安慰。美国自“二战”接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设计了一整套世界“多边体系”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WTO前身),和布雷顿森林黄金-美元体系等等,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游戏规则。
现在可好,西方的游戏,西方的规则,西方人手中的一手好牌却给自己玩没了。西方人始终都没想明白,在西方列强给人类世界带来的屠杀、殖民、洗脑三重浩劫中,中国人怎么就挺过来了,中国文化成为了世上唯一的例外,延续了其5000年历史不曾中断的唯一案例。中国即没有像美洲或者澳洲文明那样被屠杀殆尽,也没有像印度、非洲或者东南亚那样彻底沦为殖民地,而是先后熬过了如此多的磨难,走向了独立自强的道路。今天的中国,却又在准备接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舵主位置,逼迫无心恋战“慵懒”的西方人下岗归田。
特朗普执政百天以来的夸张之举,在贸易、税收、移民和外交等政策方面,以一种毫不客气、彻底决裂的姿态展现出来,的确令世界为之惊诧,且多有彷徨无措之感。但这并非就是对美国既定国家战略的更改,美国只是在重演英国历史,始终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最终目的。另外,当前挑起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也无不是为美国再次大发战争横财而埋下伏笔。
来源:环球之音时代智库
责编: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