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是什么?

时间:2017-04-26 14:05    来源: 察网    作者: 牟承晋 

未来网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发展和认知体系。主要包括引导未来网络走向的过渡技术、构建未来网络技术体系的科学标准,以及探索未来网络空间全新的科学生态等。未来网络科学技术,将连绵不断地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科学动力。谁把握得好未来网络发展方向、科学标准和全新生态,谁就能掌控未来网络领域的发展契机,创造与获取未来网络科学指引的更加广阔、深厚与丰富的资源、能源和财富。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共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未来网络是什么?

媒体报道,“2017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近日在南京落幕。峰会拐弯抹角地向社会和大众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和意识:未来网络是全球主流运营商、设备厂商的网络重构战略,是基于现行互联网应用构建的新一代网络架构,是决定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方向的网络基础科学。还有佛教高僧“指点迷津”,大谈互联网技术对佛教产生的“变革”云云。

未来网络是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延续吗?是商业战略吗?那么,究竟是商业决定科学,还是科学指引商业?峰会没有以科学的态度明明白白、直截了当地告白于天下,似乎有意在模糊概念、掩盖真相。

一、未来网络不是基于因特网的技术延续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在致辞中,将“未来网络”称谓“未来互联网”,将国家未来网络科学工程说成是“建设一个未来互联网的试验平台”。他曾信誓旦旦地说“因特网就是互联网”,现在又一口咬定“未来网络”就是基于美国因特网技术和战略发展的“未来互联网”。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经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不应该不知道,美国因特网元老大卫·克拉克(David Clark)等多位专家,2001年联名发表文章宣布,因特网的IPV6技术无法解决老旧的结构性缺陷问题,只能说明渐进改良路线的失败,必须坚持“空杯设计”(Clean Slate Design)的原则,不依赖现有网络的支撑,用全新思维设计全新的网络。

他不应该不知道,2005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资助全球环境网络创新项目GENI计划,决定用全新框架的思路研发新一代网络体系,大卫·克拉克等的文章及“空杯设计”主张是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基础。重要的是,这一计划没有征求美国因特网任务工作组IETF的意见,没有让IETF参与,表明新一代网络体系与因特网断然切割。

他不应该不知道,世界最权威的国际标准组织ISO/IEC在2007年4月的西安会议上,决定启动未来网络国际标准研究计划,确定未来网络的英文是Future Network,缩写为FN,明确显示未来网络与美国因特网没有关联、从属、延续关系。

他不应该不知道,2008年,欧盟也启动了未来网络EURO-NF和FIRE计划,350名科学家发表布莱德宣言,呼吁脱离现有因特网陈旧结构,重新设计全新的框架体系(clean slate design)。

他更不应该不知道,《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3〕8号)文件中清楚指出:“三网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对现有互联网的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能耗和服务质量都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依靠增加带宽和渐进式改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这表明我国政府接受国际未来网络思想和路线出现重大科技战略转折。

以上,某些自诩“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大师者,是真的不知道、不明白、“不懂得”,还是故意混淆视听、欲盖弥彰?且出于什么目的和原因?

二、未来网络的科学定义和述求

第一个事实真相是,2014年,ISO/IEC正式发布TR 29181《未来网络问题陈述与要求》技术报告,其中第一部分总则中明确表述:

【1.1 Future Network(FN)[ISO/IEC TR 29181-1]

The FN is the network of the future which is made on clean-slate approach well as incremental design approach. It should provide futuristic capabilities and services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network including the Internet.】

这段表述的中(汉)译文是:采用清晰的白板方式以及增量设计方法重新设计的未来网络,应该超越包括因特网的当前网络的局限性提供未来的能力和服务。

《未来网络问题陈述与要求》从九个方面陈述了对未来网络的全新技术要求:

1、总则;2、命名与寻址;3、路由;4、移动性;5、安全;6、多媒体传输;7、服务集成;8、基于代理的安全服务机制;9、未来网络与物联网。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46号文件确认,TR 29181中的第二《命名与寻址》、第五《安全》由中国专家主导,中国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据悉,第八《基于代理的安全服务机制》,也是由中国专家担任主编。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涉及的九个方面,都与“全面引进、升级和部署IPV6”毫无关系,完全没有顽固追随因特网技术和战略者的丝毫贡献,没有“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大师的任何贡献。

另一个事实真相是,在2007年10月ISO/IEC首次讨论未来网络专题的巴黎会议上,中国专家谢建平发表了《IPV9:人类的共同理想》报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研究IPV9的情况和成果,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会议肯定了IPV9是未来网络可以考虑的技术方案。此后,ISO/IEC委托中国专家起草《未来网络问题陈述与要求》中《命名与寻址》、《安全》两部分技术报告。

《命名与寻址》涵盖了IPV9十进制网络的主要技术构想,包括:自主可控的IPV9地址系统,全数字域名系统,根域名管理解析服务系统等。

《安全》提出了未来网络全新的安全定义和技术要求,指出:现有网络安全是建立在失败前提之上的,只能提高安全概率,不能提供安全保障。

重要的是,上述两部分技术报告经过两轮投票,美国、俄罗斯、中国等都投了赞成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复函ISO/IEC表示没有疑议。

某些自诩“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大师者,总不能以自己没有资格参加ISO/IEC会议和投票,而自我揶揄全不知晓吧?难不成衣冠楚楚的“科学权威”可以对国际标准组织的技术报告不屑一顾、无动于衷?亦或故弄玄虚、掩耳盗铃?且又出于什么目的和原因?

三、商业炒作未来网络是对科学的亵渎

未来网络是全新的科学领域,是人类对未来网络空间领域的全新科学探索,不是传统产业的重构战略,不是追求盈利的商业炒作,也不是既有网络的基础科学,容不得任何人投机取巧。

达尔文曾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他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就是“事实与规律”,就是发现人类未知的事实,实事求是认知现实,不是脱离事实的纯思维的空想。毛泽东指出:“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科学。”

科学的定义,网络是具有无结构性质的节点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时空体系;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基础设施连接与交换的网络技术平台;网络空间是信息基础设施连接、覆盖及承载信息处理的时空域。

未来网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发展和认知体系。主要包括引导未来网络走向的过渡技术、构建未来网络技术体系的科学标准,以及探索未来网络空间全新的科学生态等。未来网络科学技术,将连绵不断地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科学动力。谁把握得好未来网络发展方向、科学标准和全新生态,谁就能掌控未来网络领域的发展契机,创造与获取未来网络科学指引的更加广阔、深厚与丰富的资源、能源和财富。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没有贵贱。每一位科学家、科学工作者无论身份高低、学识深浅,都应尽到科学探索与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本分,而不能陷在个人名利圈中患得患失、钻营谋私,丧失科学家的尊严和科学的真谛。商业炒作未来网络,就是炒作科学、炒作真理、炒作科学家的良心,势必背叛科学、真理和科学家的良心,终将成为亵渎、悖逆信息社会发展科学的罪人。

四、未来网络科学发展的三部曲

1、技术过渡阶段

无论怎样辩解,既有因特网IPV6技术试图渐近改良IPV4无可挽回的先天设计缺陷,已经被打上了“此路不通”的失败烙印。美国因特网任务工作组IETF曾试图用欺骗战略愚弄社会,遮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单方面解除与ISO合作研发IPV9的真相,不择手段地干扰和阻滞IPV9技术问世,为利用IPV6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换取时间和空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尤其在中国,其战略欺骗行径得到了追求既得利益者的大力追捧和跟风,相当奏效,甚至超出预想。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卫•克拉克率先抨击了美国因特网的既得利益者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断然公开与美国因特网任务工作组IETF切割,欧洲300多位科学家集体呼吁脱离因特网框架打造全新的网络体系,ISO/IEC正式放弃了IPV6技术路线。

选择替代技术路线探索和迅速走近未来网络,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科学机构和科学家的共识,成为打造未来网络的必然过渡措施。IPV9重新引起关注。

未来网络科学研究认为,基于计算机和数字通讯网络的认识,IPV4为第一代,IPV6为第二代,IPV9则为第三代。第三代网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不以过去和现有的网络协议规则为准绳,而是以满足以后的发展需求为导向;须着眼研究未来更长期的发展需求。研究还认为,未来网络“空杯设计”的原则不是消灭因特网,而是要搭建一定时期可以与因特网并存、有利于既有网络过渡到未来网络的技术桥梁。

IPV9是为了解决IPV4和IPV6的设计与安全缺陷应运而生的第三代技术,美国、中国等都已经授予相关专利,其技术思想业已为ISO/IEC国际标准组织接受。IPV9已经开始兼容、覆盖IPV4、IPV6与之并行的应用尝试。正因为此,选择IPV9是目前最适宜的过渡技术方案。

2、标准制定阶段

按照ISO/IEC的规划,2014年开始推动正式制定未来网络国际标准的工作。在世界范围统一使用的国际标准具有极大的权威性、通用性、互换性和指导性。

《未来网络问题陈述与要求》涉及的九个部分,涵盖与囊括了构成未来网络科学范畴的各个技术层面。未来网络国际标准将是未来网络与既有网络(包括因特网)并存的科学依据,也是探索未来网络空间全新生态的科学途径,将在一个较长的信息社会发展时期,影响和推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主导未来网络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掌握其核心知识产权,是国家网络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度体现和集中表现,也是抢占未来网络制高点、优先权、话语权和主导权先机,超越美欧、引领世界的重大、关键战略策略举措。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5年发动未来网络研究计划,国际标准组织ISO/IEC决定2007年开始未来网络标准研究计划,国际电联、欧盟2008年开始关注未来网络研究。我国政府迄今还纠缠于“全面引进、升级、部署IPV6”的追随美国因特网和赛博空间战略的思维中,必须迎头赶上,后来居上。

借助国际社会对中国人自主开发IPV9的关注,借助中国专家对《未来网络问题陈述与要求》技术报告的贡献,借助美国、欧盟、国际标准组织尚徘徊在未来网络国际标准制定的规划阶段,不失时机地组织未来网络国际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抓紧谋划制定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在政策、资源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实现突破”,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3、探索未来阶段

因特网开启了人类网络信息化科技发展的序幕,贡献很大,安全隐患问题更大,颓势日渐显现。展望未来网络空间领域,更多更好更实用的网络科技将层出不穷,不确定因素比比皆是。5G移动通信技术,可能带来终端基站化和高速无线网络主导的革命,从而引起现有基站交换和光纤网络传输的蜕变。传统的TCP/IP通讯技术面临彻底颠覆。现有网络规模体量最大的汉语言文化和文字,将可能成为主导未来网络信息交流、存储的最重要基础。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之间,将在各自拥有的主权网络基础上,构建全球无主控、平等、并行、分布、天地一体互连互通的网络架构

任何网络都有空间,无论政府网、企业网、银行网、电信网、工控网、物联网、因特网等,也无论公网、私网或专网,无论有线网、无线网还是网间网。“网络空间”将不足以泛指全球各种网络空间的全局与未来网络空间时代的特征。网络空间的集成域将构成网际空间,构成由有线网络、无线网络、量子通讯、太空网络等多类型、多领域、多元化网络组成的网际空间并向更高级形态演进。它将解决和实现不同网络空间信息的无缝衔接和处理交换,不仅完全支持互连、互通、互信、互操作,并能全方位实现人、物、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活动以及信息活动共享与交换的安全可信的信息空间,构成与现实物理世界对应互动、有序管控,全息映射的虚拟世界,达到人类信息社会与网络信息科技发展的巅峰。

及早跳出美国勾画的因特网、赛博空间思路与框架,立足全新时空域的战略制高点,我们将彻底甩掉网络空间主权和安全的困窘,超越美欧,引领世界。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这几家机构的科技管理职能和范畴,都不足以兼顾覆盖陆、海、空、天方方面面的未来网络科学技术发展。人类需要创建全新的未来网络科学院。目前,美国没有,欧洲没有,世界没有,中国何不捷足先登,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率先创建未来网络科学院!

(2017年4月26日)

【牟承晋,察网专栏学者,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标签: 网络 互联网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theory/201704/35615.html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