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巧用经典诗词是“习语”魅力之源

《星洲网》2017-04-02 11:46

对习近平执政以来的语言语境作一番“解码”,会发现无论演讲还是受访,他经常引经据典。巧用经典诗词,是“习语”魅力之源。记得,他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过,“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文化自信”是习近平谈话中使用的高频词。自信首先来自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家底,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自信正源于坚信中华文化对今日中国与世界的亮眼价值。

在北京采访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那天总书记习近平在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报告,他在讲话中,引用了多个比喻:“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是日晚上,与两位日本外交官闲聊,他们从习近平在新疆团的讲话比喻,说到他的语言魅力。我说,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兼收并蓄,是“习语”魅力之源。看看习近平执政以来,在演讲、谈话中引用的诗词典籍,好在日本朋友对中国诗词文化是颇为欣赏的。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履新总书记的习近平与采访中共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以“夙夜在公”宣示责任担当。此语出自《诗经.召南.采蘩》。

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他说到反腐败时引用苏轼《范增论》中的“物必先腐,而后虫生”。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他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他引用东汉荀悦《申鉴.政体》中的“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典出:《孟子.滕文公下》。3月19日,在大会堂接受金砖国家记者联合采访时,他引用《诗经.小雅.小旻》中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3月25日,在坦桑尼亚演讲,他引用的“人生乐在相知心”,出自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明妃曲》。4月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演讲,他引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有容乃大”出自《尚书.君陈》。5月4日,在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他引用宋代刘斧《青琐高议》的“长江后浪推前浪”。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他引用《管子.牧民》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他引用《司马法》中“国虽大,好战必亡”。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讲话,他引用清代郑燮诗《竹石》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7月4日,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他引用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脉从未中断。古典诗词拥有思想之美、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古典诗词之美在当下仍具感染力。诗意不在远方,就在今人心中。千百年来,诗词始终是国人心灵独白。正如有学者说,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对习近平执政以来的语言语境作一番“解码”,会发现无论演讲还是受访,他经常引经据典。巧用经典诗词,是“习语”魅力之源。记得,他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过,“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文化自信”是习近平谈话中使用的高频词。自信首先来自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家底,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自信正源于坚信中华文化对今日中国与世界的亮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