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热议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共历史里程碑 明确党的新核心

发表时间:2016-10-30 18:47:50

高度共识 明确党的新核心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外媒称,中共28日强调,把习近平作为核心的决定是“众望所归”,对于党和国家“至关重要”。

据埃菲社10月28日报道,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这一决定的重要性。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中首次出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一提法的相关问题时,黄坤明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报道称,他表示,习近平“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成为党的核心,是全党的高度共识”。

黄坤明强调,“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据法国《世界报》网站10月28日报道,中共将习近平确立为“核心”,并要求党员“团结”在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这一决定赋予了这位总书记颇具象征意义的权威。该决定是由中央委员会数百名成员全体通过的。

中国问题专家让-菲利普·贝雅认为:“习近平希望让党员干部成为模范,以从前在与腐败国民党的斗争中获得人民支持的共产党人为榜样。”

报道称,“核心”这一庄严头衔让认为“中国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人”的官方媒体称赞不已。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28日报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中共在一次会议上改称他为“核心”,让他获得与毛泽东和邓小平相当的崇高地位。习近平的最新头衔增强了他塑造中共新领导层的实力。

中央委员会在为期4天的会议后发布公报,称自他2012年成为总书记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报道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中国国家电视台在新闻中以严肃的语气朗读了这份文件。

“核心”这个词表明,习近平超越了一般的现代中国领导人,拥有极少数领导人才享有的地位。中共的研究人员和出版物认为,中国正经受着经济下滑、国际环境变得更加严峻的考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来推动关于振兴经济、加强一党统治和提升中国的全球地位这些雄心勃勃的议程。

报道称,中共党报《人民日报》说,中国要迎接这些挑战,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权威中心。“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该报发表社论称,给予习核心地位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报道称,“习近平核心的正式表述的提出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说,习近平地位的提升将有助于他对多年来中共涣散的纪律进行整顿。聂辉华表示:“这个核心的概念肯定有利于贯彻党内监督和反腐败的推进。”

报道称,这次会议还成功通过了两套新规定来管理党内政治生活以及进行监督,这为习近平提供了打击腐败以及扩大党的影响力的工具。“中央的做法就是继续从上而下的高压推进,”聂辉华说,“那就必须有核心才能做。”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资料图)

以上率下 打造党内新“铁规”

境外媒体称,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发表公报号召采取更多行动加强自身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据拉美社10月28日报道,公报呼吁全体党员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同时要求从严治党。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报道称,全会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规范政治生活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中共将发布管理干部行为——甚至涉及家庭生活——的新规,此举旨在清除高级干部与企业间有时过于密切的关系。

报道称,这是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结束后正式宣布的。这次会议通过了涉及高级干部行为的两套新规,一套针对政治生活,一套针对党内监督。

官员们28日说,第一套新规将包括160多条细则。中组部副部长齐玉在记者会上说,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要求家人遵守相关纪律。他说,他们“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等等”。

报道称,这些新规尚未公布,但其目的似乎是应对从高级官员扩大到其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腐败问题。近年爆出的一系列类似腐败案令共产党难堪,并可能削弱其合法性。引人注目的案子包括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他的妻子收受贿赂并杀死一名英国人;以及前国家安全事务总管周永康,他的儿子受贿并非法经营。上述4人都已入狱。

报道称,新规将着重针对300多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尤其是政治局委员及政治局常委。

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顾肃说,重点针对高级领导干部很重要。他说:“已经发现很多部级或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有腐败行为。由于级别高,他们受到的监督很少。”“中央委员是党的决策核心,对他们实行监督是必要的。”

齐玉告诉记者,新规还将针对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严重破坏党的团结的高级干部。

据俄罗斯卫星网10月28日报道,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内纪律和党内监督的两个文件。国立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就全会决定对未来改革的意义发表了评论。

报道称,他说,这两个文件全文尚未公布,但很显然这里涉及的是非常严肃的党内管理改革,是改革的关键环节。首先,应该考虑到,党处于新环境中,改革要解决更远大的目标。中国社会在全球化条件下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这自然需要一个新的管理体系。其次,必须从习近平上台后积极开展的反腐运动中汲取教训。不仅要惩罚失职官员,而且要创造条件,使整个党和国家机器能依照严谨的规则有效运作。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报道称,这位观察家认为,全会的决定是向习近平改革新阶段迈出的一步,会触及党的机构以及其他国家机构。想必这些决定在规模和深度方面来看,将毫不逊色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军队改革。

干净干事 改革中犯错将被接受

外媒称,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公报中提出,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据拉美社10月28日报道,六中全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也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据德国《商报》网站10月28日报道,中共的反腐运动还远没有达到高潮——这是刚刚结束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报道称,压力主要在两个方面增大了:一方面干部必须公开更多的信息,比方说亲属的财产状况。另一方面则关系到如何处理高层干部“潜水”的问题。迄今为止没发现腐败问题的那些人——甚至是无可指摘的那些人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自己把自己吓坏的状态。一些干部断定什么决策都不做会更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自己不犯错。

报道称,眼下,这种“潜水”状态应当发生改变。新的口号是:腐败不好,不干事也不好。这一新规定对经济是好事。

据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10月27日报道,为期4天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如果党失去人民的支持,肯定会偏离航线,会议公报如是说。共产党在苏联的垮台对北京当权者是一个警示性例子,苏共的命运可能也会降临在他们头上。

报道称,批评主要针对占统治地位的领导精英阶层。他们从本周一到周四聚在一起开会。公报以批评的口吻说,他们必须以身作则。近年来一些党员整天无所事事、中饱私囊,引起国人强烈不满。

报道称,习近平时代的一个关键要素是4年来的铁腕反腐运动。六中全会公报强调,反腐败斗争将继续下去,今后无论涉及谁,无论腐败官员的级别有多高,都毫无畏惧。此外,令人鼓舞的是,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错误会被接受。换言之,尽管开展反腐运动,党的所有各级的实干者还是应当有所作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本次全会重点讨论“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课题。习近平过去4年大力度反腐,拿下不少“大老虎”。

报道称,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昨天明确否认中国反腐运动存在政治斗争成分。他表示,中国的反腐运动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败是要拔“烂树”以保护“森林”,“当然要从最烂的那棵拔起,如果说这也是选择的话,我认为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他认为,提出“选择性反腐论”的人,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遮住持这种论调者眼睛的那片树叶,就是多党竞争制度下你整掉我、我整掉你的思维定式”。

报道称,习近平也曾公开表示,中国的反腐败“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

原标题:外媒:六中全会成中共历史里程碑 明确党的新核心

来源:参考消息 | 责任编辑:梁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