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共创始人西松:文化大革命对菲律宾共产党的冲击(二)

何塞·西松 · 2016-10-22 · 来源:乌有之乡

二、中国反对苏联修正主义斗争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从1956年到1964年,Jesus Lava领导下的合并党没能向普通党员正确的解释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对斯大林同志的恶毒攻击,这一次攻击表面上看来是针对个人崇拜问题的,但实际上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

对斯大林的否定为一系列全面的修正主义理论铺平了道路,这些理论反复宣传工人阶级已经完成了他的建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宣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阵线的和平共处,宣传用资产阶级的全民党取代政党和国家的无产阶级特点,基于“三和理论”宣传资产阶级和平主义。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者把他们自己打扮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应用者”。

在Jesus Lava领导下,领导层不仅没有向普通党员提醒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而且自己也受到了影响,证据之一就是在50年代向人民军队和党发动的清算。在合并党内普遍流行的说法是菲律宾的武装斗争应该归咎于斯大林,是他想当然的发动了这场斗争,因为他呼吁全球范围内的武装斗争,以期一位苏联著名经济专家预言的帝国主义经济崩溃的到来。

1964年和1965年间,中苏论战已经全面公开化,年轻的菲律宾无产阶级革命者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等中苏两方发表的文章,即使在这个时候,大多数合并党的有经验的干部依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区别一无所知,并且习惯性的不以为然的认为双方只是在如何实现革命目标的方法而不是在革命的原则和理论问题上存在分歧。这种思想状态在1964年在勃列日涅夫掌权后由于将修正主义和革命空想主义混为一谈而得以延续。

无论如何,菲律宾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定的采取学习小组的形式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菲律宾革命,从1963年开始,这种形式在年轻党员和有经验的干部间,在工会和农会间广泛采用。他们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著作,并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革命战略和战术。相对于1959-1962年间在工人和青年间的秘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团体来说,这种学习小组更加普遍化。

学习内容包括反抗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民族解放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机会主义,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斗争。他们重点学习中共与苏共的辩论文章。他们总结和分析了菲律宾人民和菲律宾共产党的历史以及当前环境,以期在现代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推动菲律宾革命继续前进。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分析、人民战争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哲学著作引起了党员和先进群众的广泛关注。他们对毛泽东同志通俗易懂却道理深刻的矛盾论和实践论留有深刻印象。他们很容易领会类似于菲律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阶级分析的适用性。他们热切地想学习毛运用阶级分析和唯物主义辩证法来解释人民战争。通过学习毛关于文化艺术的著作,他们深刻理解了文化艺术不仅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而且还是革命的武器。

资产阶级大众媒体所引用的关于中苏意识形态论战的参考资料引起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先进群众的关注。这进一步推动大家了解更多的知识,通过阅读和研究那些编辑成册的中共针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辩论文章。这本书成为他们继续学习中共关于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在勃列日涅夫统治下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参考资料的基础。

在1966年文革爆发前,菲律宾无产阶级革命者积极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党建、整风运动及人民战争的著作。文化革命深化并且加强了菲律宾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认识,他们认识到毛及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贡献。真正的菲律宾共产党员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文革代表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无产阶级理论和实践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他们能够认识到文革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个新的制高点的重要意义,因为他们研究过包含毛针对苏共现代修正主义犀利的批判的重要著作。他们认识到了现代修正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大威胁的危险。同时,他们也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实践,文革运动在同修正主义战斗、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及巩固社会主义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文革的最初6个月内,我们恰巧在中国。我们同中央党校的中国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包括在菲律宾有长期革命经历的C同志),主要是关于历史经验和中国、菲律宾无产阶级及人民斗争。后来,1968年10月26日,我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重建了菲律宾共产党。种种迹象表明,文革给了我们灵感并鼓励我们重建菲律宾共产党。但同时我们谨记,第一次伟大的整风运动和重建菲律宾共产党是根据菲律宾历史和环境作出的。

菲律宾共产党把文革视为社会主义社会同修正主义及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斗争。对每个人来说,文革运动是学习它的历史背景、环境和前途的源泉。菲律宾共产党对于文革对菲律宾革命的影响有清楚的认识,而且,他们认为,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文革代表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

自从他们开始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后,菲律宾无产阶级革命者全神贯注于阶级分析的工作,并规范他们的纲领:走群众路线,向群众学习,相信和依靠群众。在1968年菲律宾共产党重建以前,似乎共产党的领导层只能悲惨地在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之间来回摇摆。但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菲律宾共产党学会如何正确的分析菲律宾社会特征以及菲律宾革命所处阶段和特点;学会如何确定谁是革命的朋友、谁是革命的敌人;学会如何确定革命的任务;学会如何向社会主义的未来前进。

我们来列举毛泽东同志对菲律宾共产党的影响:

1) 由工人阶级及其革命性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社会中总是存在潜在的危机,并为长期的人民战争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无产阶级的革命党可以在农民当中发展人民军队,而农民阶级在这种社会当中是人数最多的阶级。这样就可以农村包围城市,并可以在很长的时期内积蓄足够的力量来夺取城市。

毛泽东同志已经向中国共产党阐明了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阶级基础和必要组成部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群众路线),这同时也是在任何一个时期争取最广大的群众参加革命,将敌人孤立起来的统一战线的战略战术。为了赢得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从群众中学习,并号召、组织、动员他们。必须建立群众组织,地方政府以及党支部。必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好革命工作。

2) 在夺取政权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这时就可以展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了。人民民主政权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其专政地位。人民民主共和国中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因素包括: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军队、国家权力机关、经济国有化、工业的公有制、农业的合作化、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平衡发展、文化和科技的革命,等等。

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只要将阶级斗争作为关键,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便可以保证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我们不要幻想阶级和阶级斗争会在从帝国主义和剥削阶级中获得解放后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内消失。在武装夺取政权以及生产方式社会化之后,被打败的剥削阶级往往寻找机会进行反攻,在官僚体制中和文化层面上重建老巢。国际资本主义也会不断试图影响共产主义社会体制,并使其重新导向资本主义。如果缺少无产阶级的教育、文化工作以及重复的文化革命,新知识分子和官僚体制会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温床。

3) 正是有了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才能通过文化大革命变为现实,才能同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复辟作斗争,并巩固社会主义的成就。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必须不断的进行革命。社会基础层面,新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这就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从而促进干部、专家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和紧密联系,防止在工厂和农场中干部和专家疏远群众。文化的革命作为上层建筑彻底的革命必须持续的进行下去,以加强社会基础的发展,培养青年人作为革命的继承人,防止官僚体制和知识分子的退化,并和根深蒂固的剥削思想、习俗以及态度作斗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目的在于解决工业和农业、城镇和乡村、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一个文革难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而一系列的文革则可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复辟,并将落入修正主义者手中的任何东西夺回来。每一个文化革命都应该秉着治病救人的原则,采取说服教育的形式。共产党必须在文化革命中领导和团结群众,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联合左派,争取中间派,孤立顽固派,并撤掉不可救药的修正主义分子。必须采取党的领导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形式,对在行政和犯罪事件中的嫌疑人采取相应的处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了菲律宾的无产阶级革命极大的希望、信心和远见。如果今后在共产主义的菲律宾出现了修正主义,他们就可以利用文革作为理论和实践武器。即使是今天,文革依然是有帮助的,它使得无产阶级和人民有信心同修正主义做斗争,虽然现在反共分子不遗余力的叫嚣共产主义事业是没有希望的,他们还吹嘘历史已经在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中终结了。

毛主席对菲律宾共产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菲共采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或称作毛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毛主席在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政党建设、整风运动、人民战争和文化革命等方面留给了我们巨大的遗产。正是有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思想才被认为是现今马列主义原理的最高水平。所有真正的共产主义者都会对其对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表示感谢。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