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移民路:精英出国沦落底层

十年前,许多人争相走出国门,甚至有点儿义无反顾;十年后,有些人回流了,有些人依然痛苦地坚守着,也有些人在海外奋斗并快乐着。除了能够在地中海的阳光 下晒太阳的真正的有钱人之外,更多的曾经的中产们,到了国外,资产被六或者七一除,变得所剩无几之后,也只能靠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为生,并非人人如我们想 象的光鲜。

移民,站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时点,当你对此有所萌动时,或许应更理智地问问自己: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失落”的精英

20世纪初,中国大陆移民海外者中,寻求摆脱政治运动或经济困境居多,香港和台湾移民中很多都有雄厚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到了20世纪90年代乃至21 世纪初,大陆移民受全球化世界提供的就业机会吸引,他们当中多为30岁至40岁的社会中坚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积累了比较丰厚的资 本。

在这背后,中国丧失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宝贵的人才资源。然而,移民后的生活到底好不好?这是很多正在规划移民的中国人必须面对的疑问。

其实,这个答案很难找到。因为移民顾问往往只会告诉你移民的好处,不好的地方却一笔带过;已经移民的人,哪怕躲在唐人街的餐馆里刷盘子,或者虽住在富人区却孤独无比,他们一般也不愿跌面子告诉你实情。

2003年10月16日,加拿大《多伦多都市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昨天,当中国第一艘载人太空飞船成功发射进入轨道之际,郑常春的心也跟着飞向了太空。郑常春今年34岁,是一名中国女航天工程师,郑常春曾设计长征2F号火箭导航系统的主要部件。

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她两年前移民加拿大,现在多伦多居住。今天,郑常春在地铁站的一家面包店卖肉桂卷,每小时挣8块加元。

这则新闻的主人公绝不是个案,十年来这种情况仍然大量存在,很多人移民后难以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从事体力工作,而更加不争的事实是: 一样的工作,移民往往没有本土居民的收入高!这几乎是所有新移民都会遇到的第一盆“冷水”--职场对移民外国工作经验的贬值,移民前的工作经验在移民国得 到的回报基本是零。

在一些网络的小角落里,我们隐约可以发现一些移民人士的抱怨与现状:耗尽大半生积蓄成功移民,却成为投资外国的“穷人”,再也过不上国内安逸富足的生活; 因为夫妻移民的不同步,在心理上已经失去婚姻;相对孤立的社交圈,让金钱和关系在这里起的作用,远远小于中国;福利国家仰仗的是高税收,要移民就不得不接 受这里的“劫富济贫”。

乡里不“相亲”

今年北京的一场大雨让一个白领溺毙在自己的车里,令不少人唏嘘。发达国家的确在一些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方面做得比国内好,出于现实考虑,人们开始寻找其他出路,比如移民,也确实无可厚非。

但是,移民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融合难”。

王悦是一位加拿大移民,在中国时她是一所大学的副教授,曾在美国做了三年的访问学者,但是移民之后几年间,却找不到一份学校教师的工作,她发出了这样的, 感慨:“这种感觉会很强烈、很痛苦。内心里,我深知‘我是谁’,但外在,他们不这么认可你。在中国,差别没这么大,这里,不管你怎么努力,即使你认为你已 经知道很多了,但人家仍不接受你,不当你是他们的一分子。你要找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很难!”

这样的遭遇并非王悦独有,据港媒报道,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名为《进展:在海外接受专业培训的移民的经历至关重要》的研究报告就揭示,新移民在加重操旧业、 发挥专业所长的比例较低。有60%已经就业的新移民表示,他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他们在原居地所从事的工作截然不同。有多达49%的失业新移民表示,他们 在过往1年内没有找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欠缺雇主所需要的加拿大工作经验。另有28%的失业新移民表示,雇主不承认他们在海外接受专业培训的学历和工作经 验。

相比技术移民难以打破的“障碍”壁垒,投资移民所面临的“风险”似乎更大。

以美国为例,按照美国投资移民签证的条件,移民者必须在美国有投资,并且雇用当地人就业。以美国为例,EB-5是目前中国人移民美国的最主要途径。 EB-5的规定中的投资区域通常都在不发达地区,有的甚至是达到全美平均失业率1.5倍的地区或人口2万人以下的农村。而这些地区通常并不比邻近地区享受 任何优惠的政策。

而且,众所周知,连美国商人都不愿在本土投资,宁愿把工厂建在中国、越南,就算是乔布斯的苹果帝国,其90%以上的工厂也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很 高,直接导致移民者经营成本上升;一些像公会的非政府组织,力量非常大,这对移民者的经营是个很大的挑战。如果遇到纠纷,需要打官司,大多数中国移民不精 通英语,更不熟悉美国联邦和地方法律,这将是更大的困难。事实上很少有富商移民后真的把生产线拉到国外去,或在移民国投资实业。国外主要发展新能源、生物 制药以及服务业,而国内企业擅长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实业根本不具优势。

“萧条”的福利

移民融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移民通过自身调整来实现融入移民国的承诺,简单地说就是,要享受“自由、平等和民主参与”的权利,是要付出代价的。而经济环境不好,这种福利更是会“变味儿”。

从摇篮到坟墓,发达国家优越的福利的确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生老病死无微不至的关照,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经商补助、免费教育、大学教育贷款及津贴、急诊免 费等。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享受该国的福利,也需要向该国作出应有的贡献和义务,因为这些福利都是有条件和门槛的。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西 方国家高福利制度“养懒人”的弱点日益显现,拿“高福利”开刀,财政紧缩已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首选。

很多时候,国内移民者听到最多的是,“移民吧,来到国外,不工作也有失业救济,也能过上还算体面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对这些有移民打算的人说,“只有就业了才能有失业,移民他国后,从来没有工作过,也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未必会有失业救济。”

“虽然目前投资移民的移民者可能并不是以享受福利为目的的,但是相对来说,技术移民的比例还是要高出很多。对于一些技术移民者,刚到海外,很多福利待遇可 能享受不到。一方面因为一些主流移民国家的福利补贴是针对低收入者的,而新移民刚刚过去是需要带够前六个月的生活费,不在补贴范围内。其次‘羊毛出在羊身 上’,新移民没有缴纳一定数额的赋税,很多国家会要求新移民在国内居住一定时间以后才可以享受福利。”一位国内移民公司的顾问如是说。

更重要的是,虽然受到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但毫无疑问中国仍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全球这20年的热点是在中 国。我们在看到移民国外享受了福利的同时,也该意识到有可能失去这一轮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在求机遇与享福利的天平上一定要好好衡量。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21期,综合《钱经》、《暸望东方周刊》、搜狐网)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1)/坎坷移民路:精英出国沦落底层.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2/17 06:09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