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索路:第十七章(下)

来源:犀乡资讯网   发布于 2016-07-22 00:00作者:editor3

第十七章:武装斗争继续走向低潮

第四节 武装突击队向东北挺进

第四节 武装突击队向东北挺进

向东北挺进,即是以拉让江中段为起点,向第四省、第五省、汶莱和沙巴方向挺进。

长期以来,我们的革命武装斗争局限在第一、二省和拉让江区域,这是比较不利的。为了把武装斗争推向第四、五省汶莱和沙巴,推向北加去,就必须向东北挺进。当然,作为战略目标的第一步,首先向第四省(包括第七省)挺进,以逐步影响汶莱和沙巴人民的革命,促进汶莱和沙巴的形势发展。第四省地处北加的中部,与汶莱、第三省毗邻,靠近沙巴是敌我必争的要地。第四省武装斗争的开展和发展,对反动当局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发展新阵地,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钳制敌人的一部分兵力,减轻原有阵地同志与群众的压力, 有利于原有阵地武装力量的巩固、保存与发展。

开展新区工作,可以营造与提高我军的声势,扩大革命武装斗争的影响力。同时, 也可以获得新的人力和物力的补充和支援, 创造新的革命形势。

向东北挺進,可以开辟与扩大广阔的周旋余地,也可以在那地广人稀高山峻岭地区,建立国内武装斗争基地。

从1971年开始,OMT 武工队就派吴松美等同志先后三次深入第四省不同地区进行宣传工作。1973年4月10日,吴松美带领一支14人的队伍活动到格闽娜河(Btg Kemena)时,遭到政府兵的袭击、牺牲了6位同志,使武装开展第四省的工作,遭到一定的挫折与打击。紧接而来的“斯里阿曼”行动,使OMT 武工队损失70% 的武装力量,开展第四省的工作被迫中断。

至到1980年,第三支队(原OMT 武工队)又派出俞诗东、吴松美等6人小组, 向达斗河( Sg. Tatau) 、格闽娜河( Btg.Kemena) 、加帛(Kapit )、布拉甲(Belaga)等地区进行8个月的侦查与宣传,为后来向东北挺进创设了有利的条件和打下基础。

1982年举行的边区基地会议,考虑到各方面条件已成熟,时已深感要保存和巩固革命力量,发展是关键一环。决定向东北进军。

1984年2月12日, 在王连贵的主持下, 东北突击队宣告成立, 成员有:队长俞诗东(洪流)、党代表刘华荣(春风)、副队长兼民族工作者李瑞金(武波),华族工作者詹雪娇(青山)、医生梁娇芳(青松)、卫生员刘赛凤(兰青)、第一尖兵高夏远(怀学),第二尖兵方孝章(耀武)。同年2月18日,东北突击队踏上征途。

北共中央第二分局赋予突击队首三年的任务是:

(1)依据实际情况对东北的重要地区进行战略侦察。

(2)依据实际情况在恰当地区立下脚跟。

(3)创设条件,以便迎接更多同志参与第四省工作。

为了保证完成任务突击队员约法三章:一、不论遇到多大的危险与困难,三年内保证不离队。二、已婚同志三年内不准生育。三、保证服从党的领导,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每个队员都签下“军令状”,突击队拟定了具体计划,分三个阶段(每阶段为期一年)进行。第一年的计划是,对布拉加镇及格闽娜河以东,岜南河以西地区进行侦察,并适当开展各族群宣传工作,同时积极储存战备粮。第二年的计划是对格闽娜河以东,岜南河以西地区进行侦察,开展对各族群的宣传工作,储藏战备粮等。第三年则是完成二局中央赋予的全部要求。三年中又以第二年的计划最为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年。由于头两年都提前完成预定的计划。第三年只用半年的时间已完成全部的任务,突击队临时决定“出国访问”,深入汶莱的马拉奕河尾(Sg.Belait)长屋做亲善访问,写下了北加武装斗争史新编章之后,顺便花四天时间登姆律山岭BT. Mulu, (砂拉越第二高峰),随后还安排了布诺湖(婆罗洲最大湖泊)二日游,让突击队员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敌人对突击队向东北挺进非常重视,企图在其未扎稳脚跟前把他消灭掉。敌人主要采取追、堵和一定范围内重点“围剿”的战术。即在突击队活动后暴露的地区,派兵追击,同时对其可能的去向布兵防守。对突击队比较常活动的地区重兵“围剿”。三年内,敌兵共发动8次军事“围剿”,每次动用的兵力在500至1000之间,时间都维持在半个月至一个多月。最久一次在“德”木山营(Teb. Timber)驻兵长达一年。然而,除了其中两次给突击队造成一些威胁外,其余的都扑空。

突击队在新区活动不及一年,政府有关方面对群众就限制、限量购买猎枪子弹的数量,购买时需呈旧弹壳为证。较后,又禁止售卖胶壳子弹。

除了军事进攻,敌人也采取政治心理战相配合。在电台、报纸等传播媒介宣传,在一些地方召集“公民集会”,恐吓群众说什么:“共产党上长屋会没收你们的枪支”……..吓得群众把抢藏起来。当某些地方出现蒙面抢匪时,诬指是共产党干的。当老区出现离队事件及第一省武装斗争失败时,敌人大发传单,以动摇军心和民心。

敌人对我突击队向东北挺进,在木山接触菲南Moro游击队的同情者与沙巴的卡达山人,会担忧:

(一)我军通过布鲁诺.曼舍和菲南摩罗游击队或菲共可能实现对国际援助的突破;

(二)若继续向东北挺进,向汶莱与沙巴挺进,可能将把战火蔓延到三邦,政府更穷于应付;

(三)我军得到当地土著的同情支持,也有柏南青年男女参军。可能将像缅共与老挝人民革命党那样得到该国山区族群的支持。

面对敌人的进攻,突击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少精干,耐劳善走的优点,利用广阔的地理条件及群众的有利因素,因时、因地、因条件,采取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有时急进勇退,有时绕圈圈,有时连续突击,有时舍近求远,迂回前进等战术交替使用,一边调查,一边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始终掌握主动权。

三年里,突击队行程2400余哩,开拓了实巴荷、尼亚石山、实布地、顺溪来奕、巴功、丁渣拉搏及马鲁蒂等华区阵地。足迹遍及达斗河、格闽娜河、尼亚河、柏格奴河、巴功河、丁渣河及岜南河等大部分地区,选择性的认识和宣传来自砂拉越各个省份、西马、沙巴、汶莱的各族群众:包括华族、伊班族、马来族、肯雅族、加央族、普南族、柏南族(Penan)、卡达山族、柏拉旺族、布吉丹、斯家邦(Segabang)和基卜等十数个民族。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是工农群众,也有少数是社会上层人物及政府公务员。

1987年3月,东北突击队完成北加里曼丹共产党中央第二分局赋予的首三年任务,按原订计划倒回达斗河支流ulu Sg. Kakus与第三支队交通员取得联络后,直奔Sg. Anap与王连贵队伍会合。

山族、柏拉旺族、布吉丹、斯家邦(Segabang)和基卜等十数个民族。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是工农群众,也有少数是社会上层人物及政府公务员。

1987年3月,东北突击队完成北加里曼丹共产党中央第二分局赋予的首三年任务,按原订计划倒回达斗河支流ulu Sg. Kakus与第三支队交通员取得联络后,直奔Sg. Anap与王连贵队伍会合。

短暂的体整后,经多番商讨研究,一致认为全面开展东北地区的武装斗争已具备条件, 于是决定把原第三支队改称为北加里曼丹人民军东北突击队。

同年4月中,东北突击队拟定新的三年计划;分批再次向东北挺进。第一批约10人由俞诗东、李华健、李瑞金带领到实巴荷镇后,分成两小组,俞诗东一组从华区经尼亚石山、实布地、巴功、船溪来奕(美里郊区十公里处)到马鲁蒂;李华健,李瑞金一组则从民族区经都胞河(格闽娜河上游)、丁雅河、弄拉玛后北下杜多河到马鲁蒂集合。

王连贵、刘华荣、张瑞泰等一批人则从东南方向经加帛、布拉甲后向都胞、实巴荷一带活动。1988年在布拉甲区吸收两位普南新兵。

1988年秒,俞诗东在群众的帮助下,从尼亚石山到一个小时半车程外的实巴荷华区与刘华荣队长会面,交流情况,接受领导新指示,并对工作人员作局部调整。

1989年初,李华健组在杜多河前后招收8位柏南族新兵。不过其中4位不适应部队生活,不久后被送回家。

1989年底, 俞诗东、李瑞金、梁娇芳、刘赛凤、Yus(普南族)、Ahin(柏南族)远征林梦河尾(Ulu Sg. Limbang)的土柏南寨子,与著名的瑞士环保人士布鲁诺.曼舍(Bruno Manser)及一位法国记者会面,并和他们一起生活一个星期,做了广泛的交流,获得一些新的讯息,也体验了世界最原始的游猎民族的生活方式,获益不少。

在广袤的东北土地上,北加人民军东北突击队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军开展了更多新地区的工作,接触宣传了更多各民族群众,扩大了革命的影响与声势,鼓舞了老区的同志与群众。

就在此時,从马共电台获悉,马来亚共产党与马耒西亚及泰国政府和平谈判。意识到形势必有重大改变,队伍提前回到丁渣河与领导联络(原定于1990年中联络)。

1990年初,北加人民军总部得到政府献议和谈,即派代表卢友爱到丁渣河东北突击队营地与领导商议。

1990年7月,北加人民军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和谈正式开始。东北突击队派出俞诗东为代表,与老区的洪楚庭、卢友爱一起参与前后4次的正式谈判。

1990年10月17日,北加人民军与马来西亚政府在古晋签署和平协议。

1990年11月3日,东北突击队31位队员全部撒出森林,结束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