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公敌不是ISIS,而是FBI?

时间:2016-07-01 07:22   来源:旧金山湾区华人资讯

内容摘要:佛州奥兰多58死血腥枪案,美国再次笼罩恐袭密云,ISIS被认为是美国头号公敌。不过有时候你以为的事实也许并非如此。有人说,是FBI在制造恐怖主义案件,FBI正成为美国安全的头号威胁。
  原标题|惊!美国头号公敌现身不是ISIS,已有很多人中招下场很惨!

佛州奥兰多58死血腥枪案,美国再次笼罩恐袭密云,ISIS被认为是美国头号公敌。不过有时候你以为的事实也许并非如此。有人说,是FBI在制造恐怖主义案件,FBI正成为美国安全的头号威胁。

这两年,钓鱼执法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大行其道,秘密特工和线人们假扮成圣战分子、炸弹制造专家、枪支贩子,与伊·斯·兰国(ISIS)大玩“无间道”游戏。

于是,一大波原本游走在“恐怖主义”边缘的潜在嫌疑人,被FBI卧底忽悠着,忽悠着,就走上了恐怖主义的不归路……

反恐,80%靠钓鱼!

2015年的最后一天,纽约。

FBI突然宣布破获了一桩大案:25岁的美国公民伊曼纽尔·拉赫曼,因涉嫌“受ISIS组织成员指使,在新年之夜企图对纽约平民发动武装袭击”而被捕。

几个小时后的新年烟花汇演,也因此取消。

舆论一片点赞,又一桩恐怖袭击被扼杀在摇篮里,FBI成为节日里最大的英雄

可熟悉拉赫曼的人,却深感匪夷所思。在他们眼里,拉赫曼是一个“从小脑子有病的乞丐”,哪来的智力、财力策划这么一桩恐怖袭击大案?

(拉赫曼,一个从小脑子有病的乞丐)

据拉赫曼家人介绍,拉赫曼从小就精神不太稳定,一直在接受药物治疗。16岁时,他因盗窃手机、棒球拍、公交卡、图书证、香烟而入狱5年。其间,皈依伊·斯·兰教。出狱后,他又多次因精神问题惊动警察。

就在这次落网前几天,人们还看到他在当地的酒吧和保龄球馆外拣烟屁股、要饭……

他父亲坚信,儿子不可能与ISIS有什么瓜葛,“他很容易被人利用”

果然……

后来的法庭调查资料显示,拉赫曼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煽动性言论而被FBI盯上。FBI认定这是一条大鱼,先后派3名线人与他秘密接触。

据线人报,他说过“恨美国”、“想离开这个国家”,并自称已与一名海外ISIS“兄弟”接上了头……

至于在跨年庆祝活动中实施恐怖袭击,拉赫曼却一直犹豫不决,一度因为同伴的退缩而有意放弃计划。但一名线人鼓动说,做大事切不能被别人左右情绪,他这才下决心铤而走险。

后来,他经线人指点,去沃尔玛超市买了一把砍刀、滑雪面具、胶带、刀具、橡胶手套以及其他恐怖袭击所需的材料。

他没钱,又是那名线人,自掏腰包,为他付了40美元。

至此,拉赫曼的罪名坐实,FBI随即收网,将其逮捕。

这个案子看起来有点荒唐。有人说,若不是FBI一再怂恿、教唆,并且“慷慨解囊”,拉赫曼怎么可能“荣升”为一名恐怖分子呢?

可是,这绝非FBI反恐行动个案。

近两年,钓鱼执法已成为FBI调查涉ISIS案件的“新常态”,一大波像拉赫曼这样的“倒霉蛋”在卧底的诱导下,一步步走向恐怖主义的深渊……

据《纽约时报》报道,2014年之前涉ISIS的诉讼案中,约30%依靠卧底行动搜集证据;2015年底,这一比例上升至67%;今年截至目前,10起诉讼里竟有8起依赖于卧底行动,比例高达80%!

“卧底行动”一度被视为“最后的手段”,如今却升级至“第一选择”。对此,FBI国家安全部门负责人迈克尔•斯坦因巴赫解释说:“FBI等不起,不能明明知道这些人在积极策划,还那么干坐着死等。”

可FBI前特工迈克尔·杰尔曼认为,是FBI在制造恐怖主义案件,在很多诉讼案中,“嫌疑人离成为美国的威胁还差得远呢”。

(前特工杰尔曼说:FBI在制造恐怖主义案件)

 咋就成了恐怖分子?

来看看FBI的卧底是如何推波助澜,将潜在嫌疑人一步步忽悠成货真价实的恐怖分子的。

总共分三步:1、锁定对象;2、取证;3、收网。

第一步锁定对象,通常是一些在脸书、推特等社交网站上发表支持ISIS或暴力极端主义言行“傻冒”。一旦被认定是潜在威胁,FBI就会指派卧底特工与之在线联系。

第三步收网,就是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实施抓捕行动。

关键是第二步,大多数嫌犯开始都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卧底特工们需不动声色地诱使他们越过红线,说出原本不会说的话,做出原本不会做的事,坐实恐怖分子的罪名。

在这方面,各位卧底特工可谓各显神通……

23岁的国民警卫队队员哈桑·埃德蒙德2014年底因在脸书上发表过激言论而被FBI盯上,一名秘密特工化身ISIS在利比亚的恐怖分子,向他发起好友请求。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两人热烈讨论了前往中东协助ISIS的各种可能性,相见恨晚……

某日,埃德蒙德向卧底透露,他和一位表哥热切期望做点“类似那对兄弟在巴黎干的事儿”……

他指的是2015年1月17日的巴黎枪击案,一对穆·斯·林兄弟持枪闯入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办公室,一通扫射后造成12人死亡,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巴黎血案。

(惨案发生后,《查理周刊》刊出封面漫画:“我是查理”)

 卧底当即“献计”,如果不能前往国外与ISIS并肩作战,也可以在美国本土舍身取义,表明忠心……

埃德蒙德茅塞顿开,很快与卧底商定对其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国民自卫队发动袭击,目标是射杀100到150个人……

几天后,这对表兄弟先后被捕。埃德蒙德最终被判30年监禁,50万美元罚款。

这桩案件里,埃德蒙德被钓鱼似乎不算太冤,但不得不承认,卧底特工临门一脚的“点拨”,真正把他带进了沟……

相形之下,在今年5月收网的另一桩案件中,现年40岁的穆·斯·林詹姆斯·麦迪那就真有些冤了。

FBI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麦迪那可能正在策划袭击一座犹太教堂,于是卧底出动……

很快发现,有这么一个炸毁犹太教堂的计划不假,但麦迪那似乎不太想掺和,甚至曾当着卧底的面,批评过这一企图。

卧底决定煽忽一下……

5天后,麦迪那和卧底开车经过迈阿密郊区一座犹太教堂,卧底假装漫不经心地对还在动摇的麦迪那说,两周后有一个犹太节日,正是炸教堂的好日子……

接着,他又将麦迪那介绍给一个精通炸弹制作的熟人,其实也是一名秘密特工……

又过了几日,这名特工再次与麦迪那碰头,并交给他一枚伪造的炸弹。随后,两人开车前往几英里外的那座犹太教堂。

刚走出车门,麦迪那就被捕了,手里正捧着那枚炸弹……

(麦迪那策划炸毁的犹太教堂)

取证的过程中,除了“挖坑诱敌”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最后时刻,给嫌犯们留一个退出的“出口”。

比如麦迪那案件中,卧底特工在对麦迪那连番攻心之后,没忘“好心”提醒他:“兄弟,你得想明白,你其实没必要这么干。”

可此时的麦迪那早已被煽动得心潮澎湃了,哪里还会退出呢?他甚至进一步表示,要在实施爆炸后,代表“在美国的ISIS”宣布对事件负责。

卧底特工的一番提醒看似“好心”,实则是“自我保护”。因为在后面的诉讼中,他们不可避免地会被质疑“非法诱导”嫌犯。这个所谓的“出口”其实是他们给自己留的后路。

  每一桩恐怖主义案件都是假的?

坊间对FBI钓鱼执法的批评从未停止过,自“9·11”袭击以来,已有几十起针对卧底调查恐怖主义案件的抗诉,但至今没有一位法官以钓鱼执法为由驳回案子。

但这并不表示从来没有法官质疑过。

纽约曼哈顿美国地区法庭法官科林·麦克马洪在审理2011年纽约州一桩企图袭击空军基地和两座犹太教堂的案件时说:“我相信,除了有些许怀疑之外,要不是政·府教唆、策划并付诸行动,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犯罪行为。”

海军陆战队情报官戴维·斯蒂勒更是放言:“绝大多数恐怖分子都是假的,或是我们的情报机构杜撰的。在美国,每一桩恐怖主义事件都是假的,或是FBI指使线人一手制造……这里已成一座疯人院。”

分析人士称,FBI苦心设局,将原本无辜的人一步步拉入陷阱,“鼓励”他们犯罪,实在是跑!偏!了!

诱捕拉赫曼这样的小人物真的让我们更安全吗?它实际上是在浪费资源,让奥兰多夜店枪击案中奥马尔·马丁那样真正的威胁成为漏网之鱼。

 这种“人造恐慌”不过是FBI谋求更多预算的一贯伎俩。

反恐需要美国穆·斯·林社区的合作与支持,但钓鱼执法已经引起许多穆·斯·林领袖的反感和警惕。

他们有时会提醒教民提防FBI的耳目,警告说“我们中间有异心分子”。

曾代理过多起涉恐案件的波特兰穆·斯·林律师汤姆·尼尔森更是直截了当:“要像躲避瘟疫一样躲着FBI。他们绝不是盟友,FBI所干之事就是——渗透。”

责编:huanqiuth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