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良、 陶短房、 魏莱 •
美联储12日推出新一轮债券购买计划以刺激经济,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经济学家保罗•埃德尔斯坦对《环球时报》称,2013年,美联储将一共购买1.02万亿美元长期债券。如此海量印钞无异于将给全球带来一场“货币海啸”。
美联储12日宣布,在继续执行每个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基础上,自明年起每月额外购买450亿美元长期国债,同时,只要失业率低于6.5%并且未来一至两年内预期通胀率不超过2.5%,就会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超低水平。
美联储买入长期国债替换短期国债的所谓“扭转操作”将于今年底到期,新一轮买债计划将比扭转操作火力更大,因为通过“扭转操作”,美联储持有的资产总量不变,而新举措意味着美联储将扩大买债,也被称为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QE4)。
美联储当天的另一“重磅炸弹”是宣布将超低利率政策与失业率和通胀水平挂钩。这等于为加息设置了“门槛”,是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史上第一 次采用这一做法。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以激进的政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位在研究经济衰退方面颇有建树的原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不断创新政策工具。本次最新政策 行动进一步表明他孤注一掷刺激经济和拉低失业率的决心,同时,反映出美联储官员对美国长期经济前景的焦虑,并给人以美联储弹药耗尽之感。美国经济复苏已经 3年,但一直疲软,最新失业率保持在7.7%。
“环球透视”经济学家保罗•埃德尔斯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经济正在逼近“财政悬崖”,美联储加码量化宽松政策,其目的在于为可能坠入悬崖的美国经济提供一个缓冲垫,但如果明年起大幅度的自动加税和减支生效,靠美联储一己之力很难使美国经济逃离二度衰退厄运。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被形象地称为印钞票。事实上,前述1.02万亿只是美联储将释放的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将派生出数万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无异于给全球带来一场“货币海啸”。
香港信报13日称,香港金管局发表评论称,美联储此举将进一步扩大美元的流动性,“造成全球流动资金过剩,资金在不同经济体系寻找投资机会”。金管局誓 言,有能力无限量承接美元,维持港元汇率稳定。路透社的一篇分析则担心美联储此举会导致各国纷纷出台相应措施,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此外,将利率政策与经 济状况挂钩能够清晰阐释经济政策目标,但共同社13日也称,美联储以失业率作为调整政策的标准,意在让自身更着力于扩大就业这一政府的主要工作。但通过货 币政策压低失业率效果有限,或将导致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此外,美联储此番少见地将就业问题推到前台,似乎也意在迫使埋头于政权争夺的政府与议会采取行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一凡研究员1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刚推出不久,如今又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这么快的速度令人惊讶。对于中国 而言,中国市场面临流动性增加的形势,但是否会一定带来输入性通胀,是否会直接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股市,现在不好下定论,最终的结果还取决于中国政府的 对冲政策与调控手段。
12日,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对财政悬崖的担忧盖过了美联储刺激政策的效应,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盘小幅下滑0.1%。美元指数下跌0.2%。由于市场担忧美联储政策引发通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个基点。
(《环球视野》摘自2012年12月14日《环球时报》)
链接:滥印美元令美国“吸毒成瘾”(刘云)
美联储12月12日宣布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与第三轮量化宽松之间仅隔了三个月。而所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滥印美元。结果导致美元贬值,从而向别国转嫁危机。那么,这一政策对美国来说,真的能提振经济么?
滥印岀的美元肯定不会被存入银行,因为在高通胀率与低利率时代,存钱只会越存越赔。那么这些美元只有两个流向:一是流入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以及用于科技创新。果真如此的话,确实能提振美国经济,降低失业率。二是流入虚拟经济,用于投机炒作。
回顾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教训历历在目。第一次是21世纪初美国网络股泡沫破裂,股市大跌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和房地产的发展开始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这一 政策为次贷恶性膨胀埋下隐患,使全体美国人都卷入炒房狂潮,炒房暴富的神话在美国大量上演。华尔街棈英靠金融衍生产品欺诈与投机一夜暴富的行为更是极大冲 击了美国社会靠个人奋斗和勤劳诚实创造财富的传统价值观,导致美国开始“丧失进取心”。
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始重视实体经济,想重振制造业。但一夜暴富与“空手套白狼”心理使不少美国人丧失了对实体经济的兴趣。以纺织业为例,美国原来的纺织女 工要么退休,要么转行,不大可能重操旧业,现代的年轻女性更不可能去当又苦又累的纺织女工,纺织女工己成为美国逐渐消失的职业。
事实上,美联储放出天量美元并没有多少流入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中。美国科学院近期一项调查表明,除军工和航天科技外,美国大部分科研机构 近3年来所获得的财政预算一直没变,如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美国科研资金在缩水。与美国科研投入不断下降、实体经济缺乏投资形成鲜明对比,华尔街的投机炒作 却从来“不差钱”。美国最大投行高盛的暴利靠的就是投机炒作,炒油价、炒汇率、炒期货、炒股票、炒黄金等。
在美国经济学家拉鲁什看来,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经济便开始逐步被金融寡头所掌控,美国由此走向衰退,从一个奋发向上、不断开拓的创新型国家变为一 个唯利是图的贪婪国度。人人都指望不费力气就可以发家致富,靠剪“外国羊毛”——剥削别国为生。为此,美国不断把自己的危机转嫁于人。让美元急速贬值,让 全球都来分担美国的巨大损失,拥有最多美元储备的中国自然成了受损失最大的“冤大头”。然而,从亚洲金融危机开始,这种金融危机的传染性越来越强,破坏力 越来越大。“外国羊”都濒临死亡,美国怎能再继续靠“剪羊毛”为生呢?“无羊毛可剪”正是美国为忽视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前两次宽松货币政策的教训表明,靠投机炒作既不可能提振美国经济,又不可能降低高失业率。可以预言,美联储最近推岀的第三轮、第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重蹈覆辙,冲击美国原本虚弱的实体经济,终将害人害己。(作者是成都管理咨询师)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17期,摘自2012年12月14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