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连塔网5月5日文章】题:没有选择——为什么美国选举制度让总统家族掌控(作者 尤里·涅尔谢索夫)
从1989年到2009年,白宫一直被布什家族和克林顿家族的成员掌控。之后,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入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院。现在,她又成了总统选举中的热门候选人。为什么美国国家元首被几百个由候选人自己挑选的选举人选出?为什么某个州的一张选票抵得上其他州的三至四张?
“元帅自己有儿子”
总统家族在美国登上政治舞台不久后就诞生了。约翰·亚当斯在1797~1801年领导美国,他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在1825年成为总统。威廉·哈里森只当了一个月总统便死于肺炎,但他的孙子本杰明·哈里森在1889~1893年间担任总统。
1849年当上总统的扎卡里·泰勒是前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的远房表兄弟。西奥多·罗斯福是创造总统任期纪录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叔。
老布什的妻子、小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布什来自富兰克林·皮尔斯(1853~1857年担任总统)家族。她本可能成为两位总统的母亲。她的次子、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在犹豫许久后退出了本届选举。
其 他民主国家也有这种家族统治。帕潘德里欧家族统治了希腊多年,虽然中间有间断。在2012年二度上台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其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荣 作都当过日本首相,其父安倍晋太郎则当过外务大臣。安倍内阁的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曾任首相,他的外祖父是前首相吉田茂。
这些国家未必会像阿塞拜疆、加蓬和叙利亚那样直接在父子之间交接权力,但亚美尼亚有个笑话说得好:“将军的儿子能当元帅吗?不能,因为元帅自己有儿子!”
美国最显赫的政治家族之一肯尼迪家族是被火药和子弹打断通往权力之路次数最多的家族。美国历史上有四位总统和两位参议员在任职期间遇刺身亡,其中有两人来自肯尼迪家族。
显然,某些被消灭的总统实在是与国内最有权势的人找不到共同语言,而有机会当选的“问题候选人”在更早之前就被抹杀了。呼吁对大企业加税的路易斯安那州参议员休伊·朗就是如此。
有人曾企图收买朗,但没有成功。即使不能在1936年上台,他也很有机会在下一届总统选举中当选。但1935年9月10日,这位不招人喜欢的候选人遇刺身亡。
前 亚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比休伊·朗好一点。在华盛顿最终决定实行黑人白人平等之际,他反对赋予黑人权利。华莱士在1968年总统选举中赢下了五个州, 获得13.5%的普选票。然而,在下届选举开始前半年,他被人射中三弹。尽管奇迹般活了下来,但余生一直坐在轮椅上向黑人兄弟忏悔。
现在,这种强硬手段已经消失了,因为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企业对选举运动的资助限制被取消。正如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所言,美国终于变成了可以拿政治决定做交易的寡头政治。
得票少也能当总统
家族统治和腐败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只有在美国,得票少的候选人也可以当上总统。这多亏了两级选举制度:各州公民投票选出选举人,选举人再投票选出总统。谁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谁就入主白宫。
这种奇怪的制度源于美国历史。13个英国殖民地为推翻英国统治而宣布独立建国。人口少的州担心人口多的州在推举候选人时不顾及自己的利益。统治阶层则担心善于巧言惑众的人通过欺骗百姓而当上独裁者。
选 举人制度由此诞生,每位总统候选人在选举人团里安排自己的人,但他们必须是各州代表。这样一来,一些人口少的州就有了很大优势。比如,人口约60万的怀俄 明州有三名选举人,而人口2750万的得克萨斯州有38名选举人。也就是说,怀俄明一个人的选票比得克萨斯四个人的选票更有分量。
最大的问题在于,几乎所有州都实行“赢者全得”制度(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选民投给失败团队的票都是废票。
“少 数派”最近一次以这种方式获胜是在2000年。当时,共和党人小布什获得50460100张普选票,民主党人艾伯特·戈尔获得51003926张普选票, 但小布什赢得了271张选举人票,而戈尔只有266张。佛罗里达州成为决胜关键:经过重新计票,小布什在该州的普选票优势从2000多张减少到537张, 但这已经足够赢得这里的25张选举人票,进而决定一切。
如果两位候选人的得票旗鼓相当,那么问题常常通过舞弊来解决。在1960年选举中, 民主党人约翰·肯尼迪以微弱优势战胜共和党人理查德·尼克松,但很多投票点发生了怪事。比如,在得克萨斯选区的一个区段,86名注册选民中竟有187名投 票支持肯尼迪。而原本有4895名注册选民的一个选区被加进了1243名选民,他们也是支持民主党的。
如果没有任何一位候选人获得半数以上 选举人的支持,又该怎么办呢?根据美国宪法,这个问题将交给国会众议院来审议。1800年和1824年就出现了这种情况。1800年,民主共和党人托马 斯·杰斐逊和阿伦·伯尔都获得73位选举人的支持,决定权却落在了联邦党占多数的众议院,尽管联邦党候选人只获得65位选举人的支持。这样一来,输家反而 决定了赢家的命运。杰斐逊向联邦党领导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作出承诺,允许后者把国家机关的重要岗位留给自己人。于是,汉密尔顿便怂恿其他联邦党人站在杰 斐逊一方。伯尔非常恼怒,在决斗中射杀了汉密尔顿。
最民主的当数1876年选举,当时,获得选举人票第二多的候选人被认定为胜者。民主党人 塞缪尔·蒂尔登获得了52%的普选票和204张选举人票(当时选举人总数为369位)。共和党候选人拉瑟福德·海斯承认败选,甚至还在报纸上祝贺蒂尔登获 胜。但当时的总统、前联邦军总司令尤利塞斯·格兰特却另有打算。他下令军队开进支持民主党的三个州,并在他们的监督下举行重新计票。最终,海斯在选举人票 上以185比184获胜。
甚至很多共和党人也对此感到愤慨,国会发生了分裂:众议院要求承认蒂尔登的权利,参议院则支持海斯。作为回应,格兰特让军队开进华盛顿,反对重新计票的人只得投降。作为补偿,南方人获准推行了一些法律,事实上将大部分刚刚解放的黑奴挡在了选举大门之外。
制度对少数人有利
黑人只得重新争取自己的公民和政治权利,这花了他们近100年的时间。从美国开国者那里继承下来的选举人制度比种族歧视更有生命力。太多有影响力的人成为这一制度的受益者。
其中包括所谓“摇摆州”的上层人物。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这些州的支持人数相近,只要拉到几个百分比的普选票,就可以确保通吃选举人票。为此,候选人愿意向有影响力的人和整个州承诺很多事。
有影响力的少数人也愿意维持现状。奥巴马在佛罗里达的胜利就是这种影响力的例子之一。在2008年选举中,这个州的大多数白人和拉丁裔都反对奥巴马,但占15%的黑人几乎一致支持他,从而确保了2.8%的得票优势。
总 体上说,这种选举制度对精英有利,因为它几乎杜绝了“极端分子”的出现。即使打破平静者(类似如今在共和党候选人竞争中领先的亿万富翁唐纳德·特朗普)从 两个主要政党中脱颖而出,也不能确保胜利。一些共和党大老已经在呼吁支持希拉里,特朗普的选举人也可以不顾选民的意愿,把选举人票投给希拉里。
盖洛普的民调显示,59%到62%的美国人支持直接选举总统。但国家的主宰者倾向于无视多数人的意见。1970年,参议院冻结了众议院有关逐步转向全民普选的决议。而支持废除选举人制度的理查德·尼克松成为唯一被弹劾下台的美国总统。
但 他的同道者没有退缩。10年前,他们推出了《全国普选票州际协定》,即一旦加入这一协定的各联邦主体选举人票达到270张(总计538张),该协议就会启 动生效,把所有这些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全国普选得票最高的候选人。但目前只有11个州签署了文件,另有6个州的立法机构正在讨论该文件。
《全国普选票州际协定》或在美国引发最激烈的政治危机。
当然,不受欢迎的候选人可以用狂热杀手行刺的老办法来解决,但最有可能的是,《全国普选票州际协定》被宣布违宪。民众或许可以通过全民抗议来突破这一障碍,但时间不多了。
现在,有60%以上的民众支持改革,半个世纪前这个比例是80%。到2040年,这个问题将失去现实意义,因为届时美国将从白人占多数的国家,变成白人占少数的多元社会。而选举人制度对这些少数派极为有利,特别是世袭政客家族和大资本。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0877.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