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希联敦马合作 3大问题待解

《东方日报》2016年03月01日 | 记者:覃心靖

【新闻分析】希联敦马合作 3大问题待解                    马哈迪医生宣佈退出巫统后,与希望联盟越走越近。(摄影:邱继贤)

(吉隆坡1日讯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宣佈退出巫统后,与希望联盟越走越近,但双方要全力合作,还需克服重重障碍,如果无法解除公眾的疑虑,双方可能需为这项合作付出代价。

当马哈迪昨日宣佈退党时,多名诚信党及人民公正党领袖都在敦马办公室亮相;民主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今日也表示,他与马哈迪已私下见面,虽然没有进一步透露会面的內容,但马哈迪与希联之间,看来已有一定的合作默契。

马哈迪是政坛强人,奈何麾下无兵;希联有大批实力深厚的中层领袖,却因前国会反对党领袖拿督斯里安华入狱后,苦于群龙无首,这样的背景拉近马哈迪与希联之间的距离。

但要促成这项合作其实相当困难,马哈迪与希联虽有著共同的目標,即推翻纳吉,但彼此有许多政治理念是南辕北辙的,如果双方真的打算通力合作,也许至少需解答三大问题:

一、新的合作模式由谁主导?二、安华问题如何解决?三、如何向社运组织交待?

虽然马哈迪宣佈退出巫统,但是他並没完全与巫统切割,只是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向纳吉。

国阵弃將难获支持

马哈迪的说法也许是为了继续拉拢巫统基层的的支持,但难以令希联支持者满意,因为他们始终坚信,目前法治败坏、金钱政治横行、恶法苛政林立,马哈迪才是始作俑者。

如果纳吉真的倒台,之后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將以甚么方式治国,而希联成员党,长期都打著废除马哈迪时代的苛政的旗帜,这些分歧,最终谁该让步?

马哈迪与安华之间的恩怨,也是无法迴避的问题。马哈迪一手促成安华在第一次的肛交案坐牢,之后也多次坚称,安华不適於领导。但安华始终都被视为希联的共主,也不曾放弃把安华推上首相的权位。

而从歷史来看,过去几次在野党结盟,虽然许多在野党的支持者都支持改朝换代,但对那些国阵的弃將,未必都全盘照收。

第一例,东姑拉沙里在1987年巫统党爭后另组46精神党,之后更与行动党等在野党组成人民阵线(Gagasan Rakyat),声势一时无两,但在1995年安邦再也一场补选,46精神党派出了被视为513事件罪魁祸首的哈仑依德里斯上阵,结果受到选民教训。

第二例,1998年安华事件风起云涌,但安华还需多次对自己任副首相及教长时的失当言行道歉,並付出將近10年的代价,公正党到2008年才开始贏得选民的支持。

马哈迪与希联成员党长期处於敌对位置,要一笑泯恩怨已不容易,要真心诚意地共事则更是困难,如果处理不当,这项合作未必贏得更多支持,反而会被传统支持者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