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卿:馬哈迪背水一戰?

《星洲日报》2016-03-02 10:20

有些事,做一次就好,做第二次,就會失去新鮮感,也失去威勢。

夫妻吵架,妻子執包袱離家出走,丈夫惶恐,即便啞子吃黃蓮,為大局也須忍氣吞聲。

妻子第二次離家,丈夫可能就氣定神閒,等她想通了自己回家。

馬哈迪宣佈退出巫統,會不會像慣性離家的妻子,最終訕然回家,還難說準。

不過,他在2008年第一次退黨時,留下一條尾巴,聲明只要前首相阿都拉下台,他就回巫統,一年後納吉上台,他果然理所當然重返巫統。

敦馬這一次退黨,同樣重施故技,矢言只要納吉下台,他就重回巫統。

問題是,2016年和2008年的大馬政局已大不同,當年抨阿都拉雖惹人爭議,但掌權22年的餘威仍在,使出退黨殺手鑭,多少還在黨內激起一點漣漪。

這一次,雖然首相納吉獻金和1MDB醜聞纏身,但他不是優柔寡斷的阿都拉;雖然領袖可來可去,納吉總有下台的一天,但敦馬有沒有機會再回巫統,也是個未知數,有時候天意會弄人。

第二次退黨,在擁有300萬黨員的巫統內激不起火花,是意料中事。不過,敦馬的退黨,揭露出巫統眾部長高官群起對敦馬“落井下石”的反應,倒讓人看清楚政壇現實與醜惡的一面。

這些巫統領袖異口同聲表示:敦馬哈迪退黨不感到意外、2008年曾退黨,再度退黨不足為奇、不會再有黨員掉淚、領袖可來可去、正確之舉,甚至有人指他“死性不改”,或建議敦馬加入反對黨如伊斯蘭黨、公正黨和行動黨……。

這些高官之中,有不少還是靠敦馬當年扶持而踏上青雲之路者。

每個人都有權利以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立場,但如果對一名元老的退黨,只有一致“落井下石”的聲音,則只說明巫統黨內多的是掩過飾非的領導人,也顯示這個歷史悠久的大黨缺乏高瞻遠矚的大格局。

而巫統當權派向異議者和批評者大開殺戒,開除黨籍或凍結黨職,顯然已在黨內發揮噤若寒蟬的效應,這對巫統的未來並非好事。

西瓜偎大邊,是政治最現實的一面。從政者之間的利益輸送和功利關係,使人不惜違背良心,滿口謊言倨傲於人之前,卻面無愧色。

這就是為甚麼政壇只有錦上添花,難求雪中送炭的原因。

政治如此現實和功利,敦馬這次退黨,對他個人剩餘的威望應是個考驗。退黨反應若出乎意外的冷淡,將加速敦馬個人魅力和影響力的消逝,這背水一戰,會否是馬哈迪影響力的真正落幕,讓人拭目以待。

不過,對一手將巫統帶上成功之路,數十年來處心積慮維護族群權益的馬哈迪來說,退位後不但必須二度退黨來向他一手欽點的接班人施壓和表示抗議,還落得必須向反對黨靠攏,共謀倒納吉大計,也是極大諷刺,正是此一時,彼一時。

白雲蒼狗,大馬的政局正告訴我們,這政壇果然是沒有永久的同志,也沒有永久的敵人。

(星洲日報/游走邊緣‧作者:陳寶卿‧《星洲日報》主筆)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9261#ixzz41jWthif6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