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难民悲剧

来源:诗华资讯网  作者:郑庭河    2015年11月24日

说实话,70年代投奔怒海的越南难民,若不是比今天的罗兴亚和敘利亚难民更惨,至少也一样惨。除了有些遭遇海难而丧失性命之外,还有不少半途被海盗拦劫、姦淫、杀戮。可是当年的东南亚邻国,不是个个都乐于在第一时间对这些人伸出援手。

据说某国还有位「性格」领袖,比今天呼吁敘利亚难民回国抗战,別光留在欧洲「喝咖啡」的波兰外长更「绝」,除了直接辱骂这些越南难民为「垃圾」、 「糟粕」,还恫言下令边防人员「shoot」之。惟后来有同僚替其「澄清」,说他的意思其实是「shoo」而已。可惜当地主流媒体不敢釐清此事,大家为了 「和气」,姑且装耳聋或失忆就好了。

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已演变成「人道危机」,国际社会不得不直面之,开始有一定的协商、谈判、合作以解决问题,所以就有了设立临时难民营的方案。某 些「大发慈悲」的东南亚国家开始闢地安置这些越南难民,惟从没听说过要敞开胸怀,拥抱其人为「新移民」的,基本上都是等西方「第三国」来把这些「包袱」接 走。

这些东南亚国家,有的恐怕还觉得本身已「仁至义尽」了,何况还有蛮应景的论调,宣称西方作为「前殖民地宗主」,本就有责任收留来自「前殖民地」的难 民,算是收拾自家留下来的「烂摊子」。不过,也许当年东南亚各国的条件也著实拮据,不像90年代后经济起飞的我国那样,可大方接纳大批菲律宾、泰南、柬埔 寨、波斯尼亚、罗兴亚、敘利亚等地的难民或移民?

眼不见为净

抑或,最重要的是70年代大体上「民智未开」,不像后来——尤其今天那样有那么多人道主义份子为可怜的难民发声。另外,当年没互联网或也是个关键因 素,因难民的惨状无法及时传送到眾人面前,直接拷问其良知。如说大大小小难民溺毙横尸沙滩的事,其实我国东海岸早就发生过,我老乡还有不少人亲眼目睹。惟 所谓「眼不见为净」,反正大部分人都没看到,就甭劳动举国的良心来严肃考虑该不该收留他们唄?

今天我国部分人道主义者都是80后、90后,也许根本不晓得上世纪还有越南难民的悲剧。

质言之,或还有比越南难民更悲惨的例子,惟因发生在更遥远,讯息更封闭的年代,所以根本没人会记得,甭说关注了。

其实,当年涉及面对、处理越南难民事件者,不少今天还活著,然谁还会去质疑、追究、审问其人是不是「厚此薄彼」、「虚偽」、「冷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