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哈里发回教国?

《南洋网》2015-11-23 11:27

* 谢诗坚 *

法国巴黎于11月13日发生的恐怖袭击惨案,肇129人丧命悲剧后,全世界一片哗然,且声言一定要荡平“回教国”。(Islamic State,简称IS)到底什么是极端的“回教国”?这与当下的57个正统回教国是完全不同的。不过,历史的发展原先是一样的,后来有的人走火入魔,变成恐怖集团,令人防不胜防,奥萨马的卡伊达(Al-Queda)即为一例。

“哈里发”(Caliph)是指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公元632年)后继承其位者,在阿拉伯回教世界中,享有最崇高地位;首任哈里发是先知的弟子阿布‧巴克,而第二位是伍玛,第三位是伍斯曼及第四位是阿里(在位656-616年);继后也维持了哈里发的制度,但在王权兴起后,“哈里发”已成为象征性的精神领袖,不再具有实权。因此,历史上尊称4位的“哈里发”为神权共和国的统治者。

哈里发继承人分歧

当先知在公元622年在沙地阿拉伯的麦地那建立第一个回教国时,就已有了两个派系,其一是逊尼派(Sunni),其二是什叶派(Shiite),他们之间对“哈里发”的继承人出现分歧。逊尼派接受先知逝世后的4位哈里发的继承是正统的,但什叶派只承认第四位哈里发阿里(先知的堂弟和女婿),其他的一概不被承认,结果引发一场内战。

由于什叶派崇尚宗教革命,反对世俗体制,也就被认为比逊尼派更为激进乃至偏激。

不过,在回教世界中,最大的派系自然是逊尼派。

根据统计,在全世界共有7亿余万回教徒,而什叶派人口只有7千余万人,相等于回教徒的10%;其中最集中在伊朗(占88%),下来是伊拉克(占57%)、黎巴嫩(30%)、巴林(54%)、科威特(18%)、巴基斯坦(14%)、阿富汗(6%)。这就是说,什叶派势力基本在伊朗。

虽然两派无法化解恩怨,但因逊尼派人多地广,也就代表了回教世界,任何宗教上的改变都先起于逊尼派的改变,哈里发制度也就在逊尼派中被保留下来;什叶派的最大势力归阿里派,也称为伊玛目派,以取代“哈里发”的称呼。但不知何故在公元931年时,十二伊玛默罕默德马赫蒙塔札尔忽然隐世,声言要到世界末日前才再现身。因此,什叶派的伊玛目共传到十二代就停住了(信徒相信他还在世);因什叶派失去领袖的指引,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无法彰显其影响力,直到1979年什叶派的领袖柯梅尼领导伊朗革命成功,才使到什叶派重新振作起来,历时逾千年。

对逊尼派而言,在1571年阿拉伯帝国被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取代;这个帝国的苏丹就以自己也兼任哈里发,剪除了内斗和抢位事件发生。

凯末尔废哈里发制

土耳其在凯末尔(他后来被称为土耳其之父)的领导下于1924年政变成功,废除哈里发制度;虽尊重回教,但保持世俗制度,土耳其因而有机会向欧盟倾斜。

另一方面,伊朗好大喜功的巴列维国王及贪污成风的政府,结果被什叶派长老柯梅尼领导的宗教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1979年柯梅尼回国领导什叶派取得政权,中止全面西方化的计划,又把伊朗带回到政教合一的年代;因为在总统(民选)之上还有一位长老,也就意味着政教合一的体系又出现了。

更为重要的是,什叶派立下典范,单靠宗教革命就能打倒一个专制政府,无形中刺激了逊尼派的一些狂人也蠢蠢欲动,采取更残暴的手法攻击眼中的敌人。

奥萨马成邪恶轴心

其中最出名的奥萨马拉登(阿拉伯的恐怖大亨)的崛起就成为逊尼派好勇斗狠的代表,比起柯梅尼更让人“看不见他的手”在做什么。这股荒腔走调的势力竟然在20年前形成邪恶的轴心之一。

当奥萨马的恐怖基地组织及塔利班政权(1994年成立)在2001年被美军敉平后,整个阿富汗变得面目全非(美国报复基地恐怖组织导致2001年9‧11事件);不幸的,塔利班近些年来又告死灰复燃。

还有美国在2003年铲平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后,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新一代的奥萨马又涌现了,其领导人是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易卜拉欣)。这一回,他选择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边界建立哈里发回教国的新基地,且扬起“回教国”的旗帜。我们终于见识“回教国”恐怖组织的冷血暴行不断升温,他们假借回教之名行暴力之实,也正是时候还击了。现在全世界都在观看法国和美国及所有反恐组织的国家,如何制裁新的和无数个奥萨马对和平的威胁。

谢诗坚